第十章 文言的标点,注释和今译---子女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54:42
第十章 文言的标点,注释和今译
文言文是记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主要的语言工具,这在世界上都是无以伦比的.因而,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指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子孙后代的工作."而这项浩繁而巨大的工程最基本的功力则是文言今译.
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是我国文言文成熟,规范的阶段,其代表著作是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其中《左传》,《战国策》,《史记》的基本词汇,语法结构,叙事体例等都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乃至后代古文家声称"文必秦汉".与时推移,文言文的主要缺点脱离口语日趋明显.特别是唐代以来出现了白话文,与文言文分庭抗礼,终至上个世纪20年代被白话文所取代,文言文成为了历史的遗产.
文言文和白话文虽然在词汇,虚字,句式上有差异,但实质是一种民族语言.在二者长期互为影响,相互渗透的过程中,最为人们常见的交流方式便是古文今译.今译可以帮助读者"摆脱古籍原著的文字烦难,直接从现代语言去了解一个历史过程,一种哲学思想的活动,一篇文学著作的意境"(李一氓《论古籍和古籍整理》),直接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解放后,周总理亲自主持了二十四史的校点和整理,为中国史籍的今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文言今译有三个流程:标点,注释和翻译.
一,文言的标点
关于句读
古人写文章是不加标点的,断句是后人读古书时所用,但不像现在的标点科学.一般来说,读到一句话完了,便在末尾这个字的旁边加一个"."叫做"句";一句话未完,便在需要停顿的那个字的右下角用一个","叫做"读(dòu)".二者合起来称为"句读".这样做基本上只起断句作用.
古代对"句读"的训练很重视,早在二千多年前,《礼记·学记》就有记载:"一年,视离经辨志."这是说学生读书开始要用一年的时间,学习经典断句,了解经典旨意.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也."这样的教学法一直延续到清末.因为句读虽然还不能帮助人们彻底读懂古书,但它是读懂古书的起点.句读没有错误,就可以证明对古书的理解基本正确;如果句读有错误,那就说明对古书的某些词句还没有读懂.
古代断句要很有学问的人才能做.《后汉书·班昭传》说:"汉书始出,多未能读者.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从宋朝开始,刻书始有句读.虽然给读书人一些便利,但毕竟很有限.大量的古籍需学者句读.直到1919年推行新式标点符号以后,才陆续有了标点的古籍书出版.尽管标点符号对书面语的表情达意有着"句读"不可比拟的优长,但"句读"断句仍然是基础.作为一门学问,无论是对古籍整理,出版标点本古籍,还是阅读古书,都是不可缺少的.语言学家杨树达先生就曾在清华大学给中国文学系学生讲授过古书"句读"的课程,而且讲稿印成《古书之句读》一书,195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书名改为《古书句读释例》.在今天,对于我们大学中文系学生,以及从事图书,档案,文物等工作的同志,此学问仍然是必需的.
关于标点
标点古文,既是学习古文的关键,又是一个人阅读古文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古代读书人不懂得语法,但长期地学习和运用古文,培养了自己很强的语感,他们也能自觉地断句.而我们今天学习了语法,懂得了古汉语的特殊用法及其变化规律,为什么有时还不能顺利地断句,标点古文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古汉语语感.增强语感决非朝夕之功,需要我们长期的培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语感对标点古文是大不一样的.
除此而外,是不是还有些方法需要掌握呢 许多古汉语的教材或专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标点古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标点古文的要求与原则,并引用点错,标错的例句,说明因不明词义,不通文法,不识音韵以致误,无疑这些都是对的.但一谈到标点方法,不是一概而论,便囫囵而过,都有意或无意地回避这说不清又讲不透的问题.要想把这个复杂的事情归纳出一些具体的方法,确实不容易,但不等于没有规律和方法可依循.下面就一般情况,谈几点:
第一,标点之前要"胸有全局",先把要标点的古文反复多看几遍,脑子里有一个大体印象.如洪诚《训诂学讲义》所说:
点句遇到难通的地方,先把能点断的地方点断,读完全篇,再解决难点.理解全文的意义,有些难点自然迎刃而解.因为局部的问题和整体的意义相联系,前后比较可以明确.一句与一章一篇相联系;一篇与全书中其他的篇章有联系.本句难懂,读完一篇就能懂;抽读全书中某一篇发生疑难,如果从头读来,就不一定发生疑难.当然要细心看,才能贯通全文.
从文章的整体关系出发,把握住全文记的是什么事或论说的是什么问题,然后由语言分析入手,把全文分成若干个句群,并从每一个句群中找出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是记叙文,就找出主要人物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件,时间,地点等;如果是论说文,就找出论点,论据及论证的方法等.这样,由粗到细,由大到小,便可先断开.断开后再反复推敲,对疑难之处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点法进行比较,择善而从.
第二,在标点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古今不同的词义和词类活用,要识别古今字,通假字和特殊句式,要准确地掌握古代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庙名,年号以及度量衡等.
以古代地理"南京"一词为例:
①在唐代南京指成都府,因其在国都长安之南;
②在北宋指河南应天府商丘,因其在国都开封之南;
③在明代指江南应天府(江苏南京),与国都燕京(北京)相对而言;
④在辽代指北京城西南;
⑤在金代指河南开封市.
再如"山东":
①战国时主要指函谷关以东的六国,与秦国相对而言;这个"山"指的是华山和崤山;
②后代指太行山以东的齐鲁地区.
以古代数词"亿"的演化为例:
《国语·越语》:"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这一例句经常出现在古代汉语的一些书籍里,其中对数词"亿"的翻译,多数都译为"一亿".如《古代汉语语法》①,译为:"现在吴王夫差有一亿零三千人穿着水犀皮的铠甲."《古汉语表达例话》②,此句译为:"现在吴王夫差穿着水犀皮的铠甲的士兵有一亿零三千人."我们不用再列举了,根据当时中国人口的总数量去审视,没有也不可能有某个诸侯国拥有一亿人以上的军队.可见,上述翻译有误.
① 唐瑞琮著《古代汉语语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②汤可敬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5页.
"亿"能够表达两种不同的进位数,早在郑玄的注,孔颖达的疏已说得十分清楚了.《礼记·内则第十二》:"降德于众兆民."郑玄注:"万亿曰兆",孔颖达疏:"云'万亿曰兆'者,依如算法,亿之数有大小二法,其小数以十为等,十万为亿,十亿为兆也.其大数以万为等,万至万,是万万为亿,又从亿而数至万亿曰兆,亿亿曰秭,故《诗·颂》毛传云:'数万至万曰亿,数亿至亿曰秭.'兆在亿秭之间,是大数之法.郑以此据天子天下之民,故以大数言之.《诗·魏风》刺在位贪残,魏国褊小,不应过多,故以小数言之,故云'十万曰亿.'"③
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828页.
"亿"表达两种算法,在秦汉时期是通用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讲李陵以不满五千的兵马与匈奴转战时说:"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又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这件事,"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杀伤匈奴亦万余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讲到这件事很激愤,用"亿万"一词,表达约近"十万"之敌,与事实上"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是一致的.
现今出版的辞书和古籍注释常常把数词"亿"表达的不同的进位数平列地解释,使人难以把握这些不同的义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演变.《汉语大词典》释"亿":"古代或以十万为亿,或以万万为亿,今定为后者."此说不确.古代向现代的演变,"亿"的十万之说逐渐消亡,而万万之说则随着社会交际和经济生活的需要,日趋明确.从数学史的发展来看,"亿"作为数词的义项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统一于万万为亿.北周·甄鸾《数术记遗》中谈到"亿"的上中下三种进位法演变时说:"其下者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数者万万变之,若言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也;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下数浅短,计事则不尽;上数宏廓,世不可用;故其传业惟以中数耳."甄鸾讲的三种进位法当中,按十进位则不够用,按乘方进位则数量太大用不着,因而社会交际活动中大都以万万进位来表达.此书问世的六世纪或更早,直到宋元,均以万万进位记大数,所以,清末至解放前我国四亿五千万人口统称四万万五千万.
第三,语序中的核心词是动词,要把与动词有关的前后名词和词组组合成句子,看看是否字句通顺,符合情理,符合语法.
以句子为单位,动词常作谓语,是构成句子的核心.一般说来,在动词前跟动词发生意义,结构关系的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可能是主语;在动词后面跟动词发生意义,结构关系的词和词组,不是宾语,就是补语.定语,状语在中心词之前,补语在中心语之后.其公式: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
1大多情况下,古汉语中最突出的特殊语序是宾语前置;
2有些情况下,古汉语出现定语后置;
3句子成分的省略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常见的,不过古汉语中成分省略现象更多一些,更复杂一些,而且有些是古汉语特有的.
第四,利用虚词的特点进行断句.
1发语词和句首语气助词"唯,盖,夫,且夫,今夫,若夫"等的前面,大都可以点断.例如:
①夫兵,犹火也;弗战,将自焚也.(《左传·隐公四年》)
②且夫天下游士,离亲属,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者,盖日夜望咫尺之地,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汉书·张良传》)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范仲淹:《岳阳楼记》)
2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的"也,矣,焉,耳"等;表疑问的"乎,欤,邪,哉"等;以及表祈使,表感叹的.注意句尾语气词有时是一个,有时两个连用,甚至三个连用.在句尾语气词的后面,大都可以点断.例如:
④天地果无初乎 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 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 曰:有初为近.孰明之 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柳宗元:《封建论》)
——这段话断句24处,其中借助句尾语气词断句10处,还有一处是发语词"盖".
3表示对话关系的词,常见的有"问","云","曰"等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点断.例如:
⑤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论语·阳货》)
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彭端淑:《为学》)
——这段话4处用"曰"这一对话关系的词,将话语层次点断,而外还有2处用了句尾语气词.
4借助复句的关联词断句,要注意点断的地方,是恰好在关联词处,还是在关联词前后.不管什么样的情况,关联词都有助于我们把握复句关系而断句.下面分类举例:
(1)并列关系复句
常见的关联词语:又,亦,并,且,而
⑦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
——此句用关联词"又"表并列,又出现2处句尾语气词,点断十分明了.
⑧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老子·二十五章》)
⑨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魏学:《核舟记》)
(2)承接关系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因,遂,犹,又,便,即,乃,则,然后,然,而
⑩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史记·项羽本纪》)
——"因"表承接,可译为"就","于是".
B1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列子·汤问》)
——"犹"表承接,可译为"还".
B12事须差配,然付脚钱.(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
——"差(chāi)配":差派."然"表承接,可译为"于是","就".
(3)递进关系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况,而况,且,尚,非徒……而又……,犹……况……
B13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燕策》)
B14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战国策·赵策》)
B1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僖公三十年》)
(4)选择关系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或,将,且,其,抑,宁……宁,非……即,非……则,宁……不
B16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史记·魏世家》)
B17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也.(《孟子·万章》)
——远,近:疏远还是接近君主.去,不去:指朝廷.洁,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干净.
B18臣闻鄙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战国策·韩策》)
(5)转折关系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抑,而,然,徒,但,顾,独,犹,幸,反是,虽……然,虽……则,虽……岂
B19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B20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杜甫:《兵车行》)
B2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6)因果关系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故,以故,是故,是以,以是,由是,因,以,所以,之所以,以……故……,惟……故……
B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B23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王充:《论衡·状留》)
B24吾固曰: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刘禹锡:《天论》)
——"固",犹"故".
(7)假设关系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如,若,苟,倘,使,倘使,而,则,微,犹,设,其,所,令,诚,今,必,信,假使,假令,但使,且使,纵
B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26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
B27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8)条件关系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但,必,自非,无,微,自非……则……,任……也……,无……皆……
B28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B29自非显才高行,安可强冠之哉!(《西京杂记》卷四)
B30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五,利用修辞的特征进行断句.
古文,特别是骈散相间的文章,大量使用对偶,对比,层递,排比,回文等这些在句式上有明显特征的修辞格,把握这些修辞格有助于断句.
举一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这段话断句19处,就有13处是对偶,排比句,通过对偶句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似这些特征的认识,可以有助于断句.
再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这段话几乎都是对偶句,相对散文的断句要明快一些.
总之,断句标点古文,涉及到了古汉语语法和修辞,古代历史,文化和习俗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它不单纯是操作的方法,而是反映了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正如唐人李济翁《资暇集》所说:"学识何如观点书."因此说,"句读"之学,标点古文,只有靠多读多练多实践,水到渠成积累功.
二,古文的注释
阅读古文,通常需要参看注释.因为语言的发展变化,历代典章制度的变异,以及习俗风情的流变,都会导致后人对古书中的一些话读不懂了.于是就要有专家对古书作注释.古书的注释,有现代人作的,有古人作的,但现代人作注释也离不开汉唐以至明清人作的古注.
中国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文献的研究,而其中了解词语的意义是研读文献的首要任务,所以语义学在先秦时期便发展起来,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点.以解释文献词语为目的早期语义学,便奠定了传统训诂学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古文的注释上.
(一)古注的体例
我国古书注释源远流长,注家不一,创造了多种注释体例,简单介绍如下:
1传注体
传注体是汉代学者创造的注释体例.所谓"传",指秦汉之际,把儒家"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传".如毛亨对《诗经》的注释就叫"毛传";孔安国对《尚书》的注释就叫"孔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对《春秋》的解说和阐释,所以都称为"传".汉代主要是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因此,传统都把"传"看作是专指对经的解释.
郑玄开创了"注"的体式,很有影响.东汉以后,对古书的注释不再称"传",而称"注".这虽然是一种通称,但在汉代也有其特色.这就是汉代的注释比较注重对语言文字的解释.因此,汉注对后代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笺"也是注,注诗就称为"笺",表述个人见解,阐明并订正"传"文.后人将"笺"与"注","识","证"连文,"笺注","笺识","笺证"就等于注释,没有阐明并订正"传"文的意思了.
2义疏体
义疏体是南北朝以后出现的注释体例.顾名思义,"义疏",即疏通其义.它是相对"注"而言的,是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尽管疏中也有辨别字,词读音的内容,但主要是从意义方面疏通难点,所以,"疏"的实质也就是"义疏".这一方面是因为后人读汉注时感到陌生了,另一方面也对汉注加以补充和订正.例如:《礼记》是汉代郑玄注,唐初孔颖达疏.《庄子》是晋代郭象注,唐代成玄英疏.唐初学者们对前人的义疏的整理分析,订正补充,也叫"正义".这是由于为统一,采取了行政手段,所谓"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定名曰正".
3集解体
"集解"有两种情况:一是解释经和传.如晋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另一是汇集众注的一种体例.如晋代范宁的《春秋谷梁传集解》.一部重要的典籍,注解不止一家,有人把各家对一部书的注解选取,汇集在一起,有时也参加己意,对诸说是非长短按断.这类汇释的长处是使后人一下子便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开拓思路,避免重复探索和考证.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注释家,他的《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既能吸取汉唐人的注解长处,又能用简洁明白的话语解释古书的词句.到了清代,我国传统的小学(音韵,文字,训诂)发展到了高峰,推进清代古书注释.一是范围广,前人作过注的,清人几乎全部重新作注;前人没有作过注的,清人也作了注.二是质量高,清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能纠正汉唐人注解中的一些错误,或者解决汉唐人没有能解决的一些疑难问题.
(二)古注的内容
古注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正字
首先要进行正字,将形讹字改正过来.
注音
注音分直音,如字,反切,读如,读若,读近,读为,读曰等.
解义
有解释字义,词义,句义及篇章等内容.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大体上便是传统训诂学所研究的内容,即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按照词的产生和演变规律以求词义.这是一门很见功力的学问.如:《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辑成书的,东汉高诱作注,宋代已有散失,今本出于北宋曾巩修补重编,鲍照曾根据曾巩重编本改定次序,作《战国策注》;元代吴师道根据鲍本而驳正其失误,参照南宋姚宏整理的注本作《战国策校注》,是古代最有权威的版本.其中《赵策四》讲赵太后拒绝群臣进谏,群臣无法可施的时候,"左师触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清代乾隆进士王念孙晚年著书,以学识渊博,尤专训诂著称于世.他在《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有"触","揖之"的条目,他说:
此策及《赵世家》,皆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龙言"耳.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据姚云:"一本无'言'字."则姚本有"言"字明矣.而今刻姚本亦无"言"字,则后人因鲍本改之也.《汉书·古今人表》正作"左师触龙".又,《荀子·议兵篇》注曰:"《战国策》赵有左师触龙."《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此策曰"左师触龙言愿见."皆其明证矣.……
吴曰:"揖之,《史》云'胥之',当是."念孙案:吴说是也.《集解》曰:"胥,犹须也."《御览》引此策作"盛气而须之".隶书"胥"字作"",因讹而为"",后人又加手旁耳.下文言"入而徐趋".则此时触龙尚未入,太后无缘揖之也.
此假说被一百年后的出土文物所证实.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古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约成书于秦汉之际),正好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由此可见清代文字学家王念孙的训诂功力.
释事
是对人名,地名,史实,词语出处,典章制度,典故来源等的说明与考证.
评论
是注释者对正文所阐述的文字内容的看法和意见,供后人阅读参考.
当然,在这几个方面,每个注释家都有所侧重.李善的《文选注》侧重于注明典故的出处.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侧重于考证人名,地名和史实.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更注重史料的拾遗补阙,史实的针贬详说.
以裴注为例: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死后130多年,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他广泛收集史料,如其所言"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搜集的史料分四个方面:一,原著不载,又应存录的,"毕取以补其阙";二,同说一事而事实有出入的.又难以判定,"皆抄纳以备异闻";三,纰谬之处,言不附理,则"矫正以惩其妄";四,对陈寿所述史实与史评的再评价.这样,裴注的文字比《三国志》原著的文字多三倍,成为注书之最.对此,有些史学家不赞成,王通,刘知几都讥其繁芜,叶适则认为"注之所载,皆寿书之弃余".清代学者也有很推重裴注的.但无论如何评价,都不可抹杀其保存古代资料的价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珍贵.
(三)古注的术语
古注重要的术语有:
1"某,某","某,某也","某者,某也",是直言某词解释某词,被释词在前,释词在后.例如:
A,《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雎鸠,王雎也."
B,《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郑玄注:"建,立也.……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C,《礼记·杂记》:"子贡观于蜡."郑玄注:"蜡也者,索也."
2"曰","为","谓之","为之",相当于"叫","叫做",释词在前,被释词在后.例如:
A,《诗注·小雅·巧言》:"彼何人斯 居河之靡."《毛传》:"水草交谓之糜."
B,《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用"之谓"这个术语指明"性","道","教"的含义.
C,《左传·昭公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用"是谓"这一术语指明"辰".
3"谓","言","以言","此言",这一组术语用来解释词语."谓"一般用来解释文义,"言"不但解释词,而且往往串讲意义.被释词在前,释词在后.例如:
A,《诗经·曹风·蜉蝣》:"麻衣如雪."《毛传》:"如雪,言鲜洁."
B,《诗经·北风·旄丘》:"孤裘蒙戎."《毛传》:"蒙戎,以言乱也."
C,《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郑玄笺:"此言牧人有余力则取薪蒸,捕禽兽以来归也."
4"犹"
其一,通常用在两个词之间,以后者解释前者,以近义词作比况的.例如:
A,《礼记·文王世子》:"众安得不喻焉."卷注:"喻,犹晓也."
B,《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杜预注:"间,犹与也."
C,《仪礼·士冠礼》:"永受胡福."郑注:"胡,犹遐也,远也,远,无穷."
其二,以引申义为训解的.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其三,以本字解释借字.例如:
《诗经·大雅·民劳》:"戎虽小子."其中的戎,犹女(汝)也.
其四,以今语释古语的.例如:
《诗经·魏风·葛屦》:"掺掺女手."《毛传》:"掺掺,犹纤纤也."
其五,以今字释古字的.例如: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其中的皇皇犹煌煌也.
5"貌","然","之貌","之状"
指事物的形状,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所解释的往往是形容词或副词.例如:
君子坦荡荡.(《论语·泰泊》)
——"坦荡荡",宽广貌.
忧心殷殷.(《诗经·邺风·北门》)
——心为之忧殷殷然.
6"古曰","今曰","古谓","今谓".例如:
乐尔妻弩.(《礼记·中庸》)
——"弩",古者谓子孙曰弩.
7"浑言","析言","统言","通言".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例如:
走,趋也.(《说文·走部》)
——析言之为:徐行曰行,疾行曰趋,急趋曰走.
8"互文","互辞","互言".
凡是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的地方,叫做"互文",也称"互辞","互言".例如:
动天地,感鬼神.(《诗经·大序》)
——天地云"动",鬼神云"感",互言耳.
三,古文的今译
古文今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把古文译成现代文.它是汉语,文史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表现,是学习古文的一种最常用的办法.
(一)今译的要求
在古文今译当中,一般把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总结外文翻译经验时提出的"信","达","雅",也作为自己的标准.所谓"信":就是要准确.忠实于原文,不得望文生义,任意增减.所谓"达":就是要通顺流畅,表意明确,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所谓"雅":就是要生动优美地再现原著.既合乎规范,又注意文采.其中"信"是最基本的要求.
举一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把其中"为"字省去的宾语"我"补上,就是"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可以翻译为:给我打破沛公军!这正是"大怒"的语气,跟项羽叱咤风云的英雄性格相符.有的将此句译为:"为了击破刘邦的军队!"把"为"字理解成表目的的"为了".一下变成一种平心静气的叙述,跟原著的语气有了相当大的距离.可见要达到"信","达","雅"的标准,非下苦功完美地,准确地再现原著的风貌不行.
(二)今译的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散文一般直译,韵文和散文中运用修辞格式的句子可以意译.
1直译
就是按原文逐词逐句地翻译.按照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语言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的字,词,句要一一对应,字字有着落,句句相照应.对于初学古汉语的人来说,采用直译的方法训练最有效.例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人们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的,谁能够没有疑惑 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凭借船舟的人,不是会游泳,却能渡过江河.
2意译
对古汉语和现代语语言规律的对应关系,不作十分严格的要求,只按照原文内容大意来译的翻译方法,就是意译.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直译):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
——(意译):目光短浅的人哪里了解有抱负的人的远大志向呢 
②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鸿门宴》)
——(直译):连秋天里鸟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连最细小的财物也不敢接近.
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寡人之於国也》)
——(直译):如果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耻笑跑一百步的,那怎么样 
——(意译):如果那些逃了五十步的人去耻笑逃了一百步的人,这对不对呢 
从上面例句可知,如果有的词句无法直译,或者译后很别扭,则用意译.但意译不是无中生有的译,它仍以忠实于原文内容为标准,只不过意译与直译手段不相同罢了.例如直译和意译都可以补充某些字词,但直译的"补",是译文对原文省略的某些句子成分,给予了补充.而意译,并不是原文的某些句子成分省略,也不需要"补出"原文的什么成分,只是为了弥补直译不能明白晓畅地再现原文之处,才添加了一些原文没有的话.
意译比较适用于古诗词和韵文的今译.对古代散文的今译,一般以直译为主,在特殊句式和修辞格式之处,为了弥补直译的不足,才辅之意译.
(三)直译的方法
下面着重讲一下直译的具体方法,一般归纳为"对","补","删","换","留","调"六个方面:
第一,"对":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对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复音词.例如: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这种)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亡.
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又按时温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 "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我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件差事吗 "
第二,"补":补充省略了的各种句子成分.例如:
①补出主语: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陶渊明:《桃花源记》)
——(村中人)看见渔人,便十分惊讶,问他从哪里来.(渔人)都回答了他们.(村中人)便邀请他回到家里.
②补出谓语:
为一说,使与书俱.(袁枚:《黄生借书说》)
——写了这篇文章,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③补出宾语: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三国志·赤壁之战》)
——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他)到了房檐下.
④补出兼语: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
——让(军官)侮辱自己,来激怒他属下的隶役.
⑤补出定语的中心词:
锄其直,遏其生气.(龚自珍:《病梅馆记》)
——劈去直的(枝条),压抑它的生气.
⑥补出介词:
引避道左.(马中锡:《中山狼传》)
——牵驴退避(在)左边.
⑦补出量词: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
⑧补出介词的宾语:
为具牛酒饭食.(《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为(她)备办了牛肉,美酒和饭食.
⑨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补出相应成分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驴子忍不住怒气,用蹄子踢它.
⑩补出必要的关联词: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列子·愚公移山》)
——苦于山北面的阻塞,出入的迂回曲析,(因而)召集全家人商量说.补出关联词"因而".
B11补出分数表示的成分.
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十一"补成"十分之一".
第三,删.删去,就是不必翻译.例如:
1删去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的虚词.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愚公移山》)
——北山的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删去"者".
②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打仗,凭的是勇气.删去"夫","也".
③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一个男人不种田,有人就会挨饿,一个女人不织布,有人就会受冻.删去"之".
2删去偏义复词中无实在意义的词.
①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孝文帝临终前,告诫太子说:"假使国家有紧急情况,周亚夫真正可以率领士兵.""缓急"偏用"急"义,指紧急情况,"缓"是陪衬,对译时删去.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其中官员提拔,惩罚,表扬,批评的标准,不应该不同.删去"同".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实指劳作,"息"是陪衬,对译时删去.
3删去表敬副词.
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以为这个人是勇士…….删去"窃".
②愿丈人垂听.(马中锡:《中山狼传》)
——希望你老人家听听.删去"垂".
③太后曰:"敬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太后说:"好的".删去"敬".
第四,换:就是用意义相同的现词替换古文中的词语.例如:
1用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替换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欧阳修:《卖油翁》)
——把"汝"换作"你","吾"换作"我".
2用现代汉语的单音词替换古文中意义相同的单音词.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
——把副词"咸"替换作"都".
3注意替换古今形同义异的双音词.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把"初一"换作"刚刚开始".
4用本字替换通假字,用今字替换古字.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鸿门宴》)
——用本字"早"替换通假字"蚤".
②文理有疏密.(沈括:《活板》)
——用今字"纹"替换古字"文".
第五,留:就是保留.
1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和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保留,不必翻译.例如: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②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
2古文中的成语和习惯用语已为现代汉语所继承的,应予保留.例如:"狐假虎威","大器晚成","走投无路"等等.
第六,调:就是调整语序.
把古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进行调整.例如:
1调整前置的宾语.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 
2调整后置的定语.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于是率领能挑担子的三个子孙.
3调整倒置的主语和谓语.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你太不聪明了!
4调整介词结构的位置.
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
——在长勺打战.
5调整互文见义的句子.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烟雾和月亮笼罩着寒水和沙滩.
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在东西南北狂叫着,骚扰着.
6调整互文同义的句子.
①孤不度德量力.(《三国志·隆中对》)
——我没有估量我的德行和能力.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
——重重叠叠的悬岩和峭壁,隐蔽了天空和太阳.
(四)译文范例
狼
〔清〕蒲松龄
一 屠 晚 归,担中肉尽,
(省略量词"个")屠户(动词作名词),晚上回来,担子中肉没有了,
止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zhuì) 行甚远.屠只(止"同,"只",副词)有剩骨头.路上两狼,紧跟(原意"连结")走很远.屠户
惧,投以骨. 一害怕,投把(介词)骨("投以骨"即"以骨投之"."之"指代"两狼",省略).一
狼得骨 止, 一狼仍从. 复投之, 狼得到骨头停止(动词),一狼仍然跟着(动词).再投它(指代"狼","复投之"
后狼止 而 前狼又至.即"复投之以骨"的省略),后狼停止(动词)可是(连词,表转折)前狼又到.
骨 已 尽矣, 而 两狼之骨头已经(副词)完了(语助词,表肯定),但是(连词,表转折)两(只)狼(助词,
并驱如故.屠大窘(jiǒnɡ),恐前后受其 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起追赶如同原来.屠户很困迫,恐怕前后受到它们的(指
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代"两狼")进攻(名词作动词).看田野有麦场,麦场主人堆柴("薪"后省略介
其 中, 苫(shàn) 蔽成丘.词"于")它的(指代"麦场")中间,用席子(名词作状语,表工具)遮盖成小山.
屠 乃 奔 倚 其 下,弛(chí)屠户就(副词,也作连词)跑着靠(介词"于"省略)它的(指代"积薪")下面,放下
担 持 刀.狼不敢前 ,眈眈(dāndān) 相 向. 少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方位词作动词),注视("眈眈"合译)相互朝着.一
(shǎo)时,一狼径去, 其 一 会儿 ,一(只)狼径直离去,其中("其"在数词前译为"其中")一(省略名
犬 坐于 前. 词"狼")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表状态)坐在(介词)前头(介词宾语,介宾结构
久之, 目似瞑(mínɡ),意暇(xiá)
作"坐"的补语).很久(语助词,起补充音节作用),眼像闭着, 神情悠闲
甚.屠 暴 起,以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很.屠户突然起来,拿(介词)刀砍狼头,又几刀杀死它(指代"犬坐于前的狼").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一 狼洞 正想走(句首主语"屠"省略),回头看见堆积柴禾后面,一(只)狼打洞(名词作
其 中, 意将隧 动词,"洞"后介词"于"省略)它的(指代"积薪")里面,想要钻洞(名词作动词)
入 以 攻 其 后也. 进去(用法同"而".连词,表顺承)攻击他(指代"屠户")身后呀(语助词,表陈
身 已 半 入,止 露尻(kāo)尾.屠 自 后 述).身子已经(副词)半截进入,只(副词)露出屁股尾巴.屠户从(介词)后面
断 其 股,亦 毙之. 乃 悟前
砍断它的(指代"意将隧入的狼")大腿,也(副词)杀死它.才(副词)领悟前面
狼假寐(mèi), 盖 以 诱狼假睡觉(句首主语"屠"省略),原来(副词)用(介词.介词宾语"之"省略)迷
(yòu)敌.狼亦 黠(xiá)矣, 而 顷刻 两惑 敌人.狼也(副词)狡猾(语助词,表感叹),然而(连词,表转折)一会儿,两
毙,禽兽 之变诈 几何
(只)(名词"狼"省略)死了,禽兽(偏义复词)的诡诈("变诈"合译)多少("几何"
哉 止 增 笑 耳.
合译)呢(语助词,表反问) 只(副词)增添笑料罢了(语助词,表结果.)
译文(直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半路遇上两只狼,跟着〔他〕走了很远.屠夫很害怕,把骨头投〔给它〕.〔其中〕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的狼停下了,而前面的狼又赶来了.骨头已经〔投〕完了,可是两只狼仍像先前那样一齐追赶着.屠夫〔感到〕非常急迫,害怕被狼前后夹击.〔他〕看到田野上有个麦场,麦场主人把柴禾堆在当中,用草苫子盖成小山一样.屠夫就跑过去倚靠在柴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刀来.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盯着〔他〕.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像狗似地蹲在(屠夫)对面.时间长了,〔这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跃起,用刀劈狼的头部,又连劈几刀杀死了它.刚要走,回头看见柴禾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禾堆里掏洞,想钻洞过去,攻击他的后背.〔狼的〕身子已经半截钻进去了,只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又把它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原来是为了迷惑对方.狼也真够猾的了!然而一会的功夫,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花招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添点笑料罢了!
纳 谏
〔唐〕白居易
臣闻天子之耳,不能自聪,合天下之耳听之而后聪也;天子之目,不能自明,合天下之目视之而后明也;天子之心,不能自圣,合天下之心思之而后圣也.若天子唯以两耳听之,两目视之,一心思之,则十步之外,不能闻也;百步之外,不能见也;殿廷之间,不能知也;而况四海之大,万机之重者乎!圣人知其然,故立谏诤讽议之官,开献替启沃之道,俾乎补察遗阙,辅佐聪明.犹惧其未也,于是设敢谏之鼓①,建进善之旌②,立诽谤之木③,工商得以流议,士庶得以传言,然后过日闻而德日新矣.是以古之圣王,由此途出焉.
臣又闻:不弃死马之骨,然后良骥可得至也④;不弃狂夫之言,然后嘉谋可得闻也⑤.苟臣管见之中,有可取者,陛下取而行之;苟臣刍言之中,有可采者,陛下采而用之.则闻之者必曰:如某之言,如某之见,犹且不弃,况愈于某之徒欤!则天下谋猷之士,得不比肩而至乎!天下謇谔之臣,得不继踵而来乎 故览其谋猷,则天下之利病,如悬之握中矣.纳其謇谔,则朝廷之得失,如指诸掌内矣.所谓用天下之耳听之,则无不聪也;用天下之目视之,则无不明也;用天下之心思谋之,则无不圣神也.圣神启于上,聪明达于下,如此,则何壅蔽之有耶 何绝灭之有耶 
臣又尝观历代之人君,有愚有贤,举事非尽失也.人臣者有能有否,出言非尽得也.然则先王勤勤恳恳,劝从谏,诫自用者,又何哉 岂不以自古以来,君虽有得,未有拒谏而理者也,况其有失乎.臣虽有失,未有从谏而乱者也,况其有得乎.勤恳劝诫之义,在于此矣.
伏惟陛下鉴之.
注释
①敢谏之鼓——古代帝王为表示听取臣民谏诤之言或冤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上闻,称为"登闻鼓".
②进善之旌——相传为帝尧所置,用以奖励进善言的旌旗,令进善言者立于旗下.
③诽谤之木——古代供百姓书写政事缺失的木牌,相传为尧所作,立于桥旁.
④不弃死马之骨——载于《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为寻求人才而拜见郭隗.郭隗向燕昭王讲了个故事:"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燕昭王接受郭隗建议,筑黄金台招延人才.历代用此典故比喻招延人才的恳挚迫切.
⑤不弃狂夫之言——载于《汉书·晁错传》.汉文帝时,晁错上书言兵事,最后写了一句:"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汉文帝的批示是:"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使夫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历代以此比喻君主倾听臣僚进谏,重在所谏内容,不应计较言辞,就能获得有益的建议.
译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臣闻天子之耳,不可能自己广为听闻,须综合天下人的耳朵来倾听而后才能听觉灵敏;天子之眼,不可能自己洞察一切,须综合天下人的眼睛来观察而后才能明察秋毫;天子之心,不可能自己圣智明睿,须综合天下人的心来思考而后才能圣明超人.如果天子只凭自己两只耳朵来倾听,两只眼睛去观察,一颗心进行思考,那么十步之外的声音,就不能听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就无法看到;近在宫廷殿堂发生的事,也难以知道;更何况四海范围之大,国家政务之繁呢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设立掌管谏诤讽议的官职,敞开直言进谏,竭诚忠告的道路,以便弥补政事的遗漏和缺失,辅助自己耳聪目明.还担心这样做难以达到目的.于是设置臣民敢于直言谏诤的登闻鼓,建立表彰进献良言者的旌旗,桥边竖起木牌供书写批评意见.百工,商贾可以在市井议论朝政,士子,庶民可以自由宣讲各种言论,然后帝王能够每天听到自己的过失,使德行每天更新而臻于完善.因此,上古圣明的君王,都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出现的.
臣又闻,燕昭王不弃千里马之骨,然后千里马就会来到;汉文帝不拒狂夫的激烈言词,然后治国良谋就能听到了.如果我的一孔之见中,还有可取之处,陛下能够吸取并付诸实行;如果我这个草野之人的言论中,还有可采纳的,陛下加以采纳并能施实;那么听到这些的人一定会说:像某人所说的话,像某人那样的见解,尚且没有拒之门外,更何况超过某人的优秀人才呢!那么天下足智多谋之士,难道不会肩并肩地前来吗 天下刚毅正直之士,难道不会步履相随地到来吗 所以只要披览他们良谋善策,那么天下的利弊,就好像了若指掌了.所谓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倾听,那就没有听不到的声音;用天下人的眼睛去观察,那就没有看不清的现象;用天下人的心去思考谋划,那就没有不明睿圣智的.帝王明睿圣智得到开启,耳聪目明洞察下情,像这样,那么还会有什么蒙蔽阻塞的呢 还会有什么政权丧失的呢 
臣又曾经观察过历代的君主,有的愚妄,有的贤明,兴办的政事并非全部有失误的;历代的臣子,有的是才智之士,有的是无能之辈,他们的建议并非全部可取的.那么先王勤勤恳恳的鼓励听从谏诤之言,力诫刚愎自用,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不是因为自古以来,君主即使建有功业,没有听说拒绝谏诤之言,就可以治好国家的,更何况君主本身还有失误呢 臣子即使有失误,也没有听说君主采纳谏诤之言就会导致天下大乱的,更何况臣子之言也有可取之处呢 先王勤勤恳恳鼓励和训诫的要义就在这里了.
恭敬的希望陛下明察臣的建议.
文心雕龙·神思
〔梁〕刘勰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成篇,半折心始.何则 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绕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
赞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结虑司契,垂帷制胜.
译文(意译)
古人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这是想象的比喻说法.构思的想象活动空间无限广阔,所以凝神默想,思路可以远接千载;表情稍动,视线能够遥达万里.吟咏之间,发出珠圆玉润的声音;眉睫之前,呈现风云变幻的情景.这难道不是想象所造成的吗 因此想象的奇妙作用,在于使精神与物象相沟通.想象贯穿构思始终,思想感情起着支配作用.物象靠耳目视听,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机关.机关灵敏,事物形象能够描绘得淋漓尽致;思想感情阻滞,想象活动就要停止.
因此酝酿文思,贵在虚静,排除杂念,净化心神.要积累学识,储存写作的珍宝;分析事理,丰富创作的才能.要阅历深厚,洞察力提高,顺着思路选择恰当的文辞.然后使深解妙理的头脑,根据声律遣词炼句,按照内容选择表达手段.这就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布局谋篇的基本原则.
想象活动刚一开始,千头万绪竞相涌起,既要按一定写作规矩虚构意象,又要对不够具体的形象精细刻画.想到登山,情思里充满山的景色;想到观海,意象中便腾涌起海的风光.不知自己才能究竟有多大,仿佛可与风云并驾齐驱.刚拿起笔,那气势好像比写出的文章要旺盛一倍,等到写成了,同开始想的已经打了对折.这是为什么呢 意象凭空设想易于奇妙,语言字词落实难于工巧.因此想象转化为意象,意象转化为语言,贴切则天衣无缝,疏漏则相差千里.有时情理就在内心却求之于域外;有时意蕴就在眼前却以为远隔山河.因此培养思想感情,锤炼艺术技巧,无须凭空苦思;掌握写作规则,不必枉费精神.
各人的天赋才能有别,下笔自有快慢之分;各类文体有大有小,彼此功用互不相同.司马相如蘸墨久思,笔毛几乎腐烂;扬雄停笔苦想,睡觉常做恶梦;桓谭劳神写作,因此害病;王充动脑为文,气力衰竭;张衡《两京赋》写作十载,左思《三都赋》十二年乃成.虽说是鸿篇巨制,但也可以看出作者文思的迟缓.淮南王刘安一个早晨写成《离骚传》;枚皋受诏立即把赋写成;曹植创作如同口授;王粲为文成竹在胸;阮马鞍上起草文书;弥衡宴席间速成奏章.虽说这些是短篇,也可以看出作者文思的敏捷.
思路敏捷的人,心中把握写作要术,毫不迟疑,当机立断;思路迟缓的人,犹豫不决,反复思考,方能定局.思路敏捷,才能迅速成章;文思迟缓,必久思方可成文.虽有快慢难易之分,博学苦练是共同的成功途径.知识浅薄慢也无功,才学疏陋快也徒劳.学浅才疏而成器的人,还未曾听说过.因此动笔写作常有两种苦恼:思路闭塞的人,苦于知识贫乏;耽溺辞藻华丽的人,伤于文辞杂乱.这样多识博见就成了补救文思贫乏的粮食;中心一贯便成了拯救杂乱无章的药方.广见博识,中心一贯,便会有助于构思.
作家的情思纷纭复杂,文章的体制变化多端.朴拙的文辞有时能蕴藏精巧的义理,平常的事物有时可产生新颖的见识.正如布虽然是麻织成的,质量并不贵重,但经过加工织造,却变成光彩照人的珍绮.至于文思之表的细微意旨,文字之外的曲折情致,言语难以尽致,笔墨本来有限.文思至精方可阐发事物的奥妙;文体至变才能符合内在的规律.犹如伊挚说不明烹调艺术,轮扁讲不清斫轮技艺,实在太微妙了!
总之,精神与物象交融,靠感情变化酿成.从外貌捕捉形象,从内心理解情感.推敲文辞讲求声律,开拓想象通过比兴.艺术构思把握关键,运筹帷幄必能成功.
参 考 书 目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9月版
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裘锡生《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经本植《古汉语文字学知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2年3月版
王力著《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1年2月版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双棣等《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版
杨伯峻何乐士著《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3月版
杨伯峻著《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2000年8月版
解惠全《古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龚嘉镇著《汉字汉语文化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5月版
方有国著《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2月版
毛远明著《训诂学新编》巴蜀书社2002年8月版
孙良明著《古代汉语语法变化研究》语文出版社2004年2月版
洪成玉主编《古代汉语教程》中华书局1994年5月版
张文国张能甫《古汉语语法学》巴蜀书社2003年3月版
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版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耿振声《音韵通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陈复华《汉语音韵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李思敬《音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何九盈《音韵丛稿》2002年版
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周振甫著《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5月版
周振甫著《文章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谭汝为著《诗歌修辞句法与欣赏》澳门语言学会2003年5月版
后记
本书的修订工作,历时三年,在郑铁生教授主持下进行,邀请了几位青年教师参与,具体分工如下:
欧青青:第一章一,二,三,第二章
马兰州:第三章
薛琳:第九章
郑铁生:第一章四,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
最后全书书稿由郑铁生教授统一审定.
2004年6月22日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