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工荒与产业内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4:54

    

前几年春节前后才能看到的招工难新闻,这几年早早就成了“旧闻”,还没到阳历年年底,用工荒,招工难的报道就见诸报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不足渐成常态,根据官方数据,珠三角用工缺口就达到九十万,实际数据只高不低。

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不是因为中国已经没有“人口红利”,中国还有5亿多农民“窝”在农村,“靠天靠地”吃饭。20岁以下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增幅是在减少,但是减少幅度以及该年龄层断层对现在用工需求的影响程度并不大。

招工难归根结底还是结构问题,没有给农民工、特别是农民工家庭流动做好相应制度保障,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只要是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基本都考虑回家组织家庭,在家乡或者周围小城市找点活干,赚的不多,可是花销比在沿海城市少的多,孩子上学也不用交赞助费,年迈父母的医疗费用比城里不知道少了多少。不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很难把农民工再“请”回来。

要解决问题,保证农民工的供应,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没有后顾之忧的在沿海城市安家立业;另一个就是东南沿海工厂内迁到河南、贵州等劳动力大省,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哪个实施起来都是个大工程,没有决心没有投入都不太能成功解决问题。当然,这两者之间不矛盾,同时进行是最好选择。

内陆地区生产,沿海城市购买是可行之策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层面看,我们的确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沿海城市平均GDP 是内陆人口大省的两三倍还要多,省份城市间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层面不同,发展计划就不能“一刀切”。

中国经济发展了,很多人就开始对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嗤之以鼻,大张旗鼓要搞产业升级,要“腾笼换鸟”。产业升级不是不能搞,要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全国“胡噜”起来一起搞,就是不实事求是,结果注定失败。

要内陆人口大省致富,就要搞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内陆省份穷,缺资本,但不缺劳动力。要想发展致富,就要先积累资本。可行的方式就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部分当地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工资增加了,整个内陆各省经济水平提高了,到时再谈产业升级也为时不晚。

内陆城市要重走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城市走过的经济发展路径,搞劳动密集,对已有资源要求不高的产业,比如加工组装,做衣制帽等行业。但一定要避免重工业产业,不仅对资本要求高,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不能重蹈30年前不顾一切,但求GDP的老路。

在内陆地区搞加工企业,既解决了工厂内迁问题,又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问题。内陆工厂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沿海地区和比较富裕的内陆城市,这些已经比较富裕的地区和城市可以考虑部分腾出这些加工产业,发展适合自己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产业,比如服务业与金融业,作为将来内陆工业省份的管理、服务与金融中心。

当然要实现这种发展模式,有几个条件,第一就是观念上认可中国还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要盲目追求产业升级,不从实际出发。完全不搞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还不到时候;第二就是要有足够好的交通设施联通内陆城市和沿海地区,方便货物的运送。第三就是培训内陆地区大量农民工掌握简单技能。第四就是要有便宜的土地供企业建工厂。

有了这几个条件,企业自然会内迁内陆。最使不得的就是政府“贴钱”让企业内迁,这只能助长企业“寻租”之风,贪污腐败泛滥。政府的作用是建立一个合适的环境,有了环境,“内迁”自然就会成了风气。

注:作者王泽基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中国用工荒与产业内迁 中国制造路线转移谜局:内迁与外迁的十字路口 用工荒折射中国产业结构失衡 李龙:用工荒与就业难是一体两面 中国太阳能产业现状与展望 中国太阳能产业现状与展望 『天涯时空』 [南都众论]【虫窥天下】就业难与用工荒齐袭中国的背后 [南都众论]【虫窥天下】就业难与用工荒齐袭中国的背后 [南都众论]【虫窥天下】就业难与用工荒齐袭中国的背后 解析就业难与用工荒的背后,与温总PK 解析就业难与用工荒的背后,与温总PK 透视新一轮“用工荒” \\专家:"民工荒"只是暂时现象 中国劳动力供给不成问题\\“用工荒”争议折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机遇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 m 调查称洋黑工多在珠三角等地区 与用工荒有关系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网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网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网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网 用工荒”背后的真相!!! 中国劳动人事网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 劳动论文 → 无固定期期限合同与用工制度的调整 - “用工荒”老龄化低生育率问题三大现象敲响中国人口警钟... 中国IPTV产业2006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战争与产业战争--郎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