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海光:民国老教材为啥被热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7:11

信海光:民国老教材为啥被热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5:06  竞报

  近日,一本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了广泛关注。出版社重印卖断货,家长学者持续热捧,媒体引发热议……这本由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画的语文课本在时隔多年后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它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回忆,还有对今日语文教育的一些反思。

  为什么一本70多年以前出版的民国老教材突然会火起来?在带着这个疑问翻阅了《开明国语课本》后,感觉这本老教材之所以在舆论上受追捧,除了商业运作的成功之外,确实有不少值得思索之处,对今天的语文教育,确实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比如,《开明国语课本》是由那个时代的文化大家编纂而成,这就决定了教材的高质量、高起点与高境界。《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亲自编写,全部是创作或再创作,而插图则是由丰子恺绘制,叶圣陶在当时是与茅盾、郑振铎等齐名的中国的顶尖文化人、教育家,丰子恺的漫画插图在民国时期更是无人出其左右,两位巨匠能够躬身携手为孩子们编制教材,这在当代已是很难想象。其结果就是,《开明国语课本》在1949年前共印了40余版次,几千万册。

  在当代受过教育的读书人,看到《开明国语课本》后总会忍不住要和自己曾经学过的语文课本比较一番,我也未能例外,两相对照之后,感觉老教材确实有一些今日教材所欠缺的优点。老教材虽然出自大家手笔,却并非一味居高临下的说教,至少与今日的教材相比,它更有童趣,更有国学色彩,更多地浸润了传统文化,更平和大气,更注重传授“做人之道”……教材紧系儿童生活,从儿童儿周围开邕,逐渐拓展到社会。材料活泼隽趣,文体兼容博取,文章力选各体的模式,词、句、语调切近儿童口吻,以适应儿童学习心理。

  而我们曾经学过的教材,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太把学生当儿童而是当“接班人”来教育,其结果就是虽然儿童在意识形态方面获得教益,被指引看到了远大目标,但在认识人的天性上却被限制。比如,一些媒体就指责在当代的教科书中母爱和母亲形象不太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中的母亲,而课本里的孩子也基本上都是不快乐的孩子,要么成人化了,要么非常态,或在恐惧中成长。

  客观地说,如果按教育学的标准进行全面比较,《开明国语课本》未必能在总分上超过当代教材,毕竟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现代国民教育还刚刚起步,对教育科学以及儿童心理的研究肯定难与今天相比,从这个角度讲,《开明国语课本》的被关注实际更多反映的不是老教材如何优秀,而是人们对当代语文教学的不满。

  或许,老教材当初在编写时显得比较随意、不够体系、不够科学全面,只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等少数教育家的育人思想,但这或许正是老教材最大的优点。这种随意恰好使教育逃开了过多的功利性与目的性,“直指人心,见性成人”。而我们现有的语文教学,反而因为承载了过多目的,过于系统,过于标准,正逐渐偏离教育的本源。按教育专家的话说,如今的语文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像数学”:“答案都是标准化的,错一个字,少一个字可能都不得分”,也因此,导致孩子们天性的自由发展被遏止,想象力被扼杀。

  教育教育,按梁启超的定义,其目的归根结底还是“教人学做人”,教育即生活,从无论是诺贝尔奖获得量还是学生、家长的普遍感受来说,中国近现代的教育都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家潘光旦在评价近代的所谓新式教育时曾说,近代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尤其是教育没能使受教育者做一个“人”、做一个“士”。中国教育没能跳出三个范围:一是平民教育或义务教育,目的只在普及、识字,教大众会看简单的宣传文字;二是职业教育或技能教育,只教人学些吃饭本领;三是所谓人才教育,只不过培养一些专家或文官。而这三者都和做人之道“离得很远”。这很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