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KEY--零点指标数据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43:18
沟通工具,你会用吗?

    22岁的小张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收发电子邮件,公司的工作邮件,私人的网络邮箱登陆,这几乎成了他一种习惯。此外,他还拥有自己通讯的十八班“兵刃”——手机、小灵通、电话、MSN、QQ、Skype……每天,他和远在外地的爸妈用电话联系,手机上可能随时会响起女友的“查岗”电话,用QQ传文件,在MSN上与远在美国留学的朋友即时消息,最近,他又迷上了书写Blog,在网上和相识或者不相识的朋友“亲密接触”。当代生活中,各种通讯工具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而来,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沟通方式,在方寸瞬息间,无论相隔多远,声音、图像、文字信息都可以从四面八方地向你涌来,仿佛世界变小了,一切都更加随意和迅捷。

 

    由零点调查&指标数据编制发布了《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2005年度报告》,该报告指出: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沟通指数的总体得分为66.84分,以百分制衡量超过及格水平。这表明中国人目前的沟通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报告中,还以量化的方式清晰地衡量中国城乡居民借助媒体、沟通工具和人际网络获取信息并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结果发现,当代中国居民对沟通工具的使用频率较高(74.33分),移动通讯工具的频率已超过固定电话,互动型网络沟通工具的多样性应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手机仍是中国人的“大哥大”

    在移动通讯工具刚刚诞生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手机作为一种新兴的通话工具被形象地称为“大哥大”,那么在这种称呼可谓名副其实,移动通讯工具成了当代中国居民常使用的沟通工具中的“老大哥”。在本次报告中,采用5级量表衡量对中国居民的通讯工具使用频率进行衡量,1分表示“用的很少”,5分表示“经常使用”,结果显示,手机和小灵通这两种移动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中国居民最常用的沟通工具,同时人们使用手机(3.93分)和小灵通(3.87分)的频率已经超过了固定电话(3.75分)。而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统计也从另一个侧面映证了本次调查结果,截至到2005年8月底,中国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26部,移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28部,已经略高于固定电话。

    QQ、MSN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潜力十足

    20世纪末期,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沟通方式带来很大改变,“伊妹儿”、“QQ”、“MSN”和“网易泡泡”等在你的眼里可能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很多人初次相识,最先留给你的可能并不是一长串的电话号码,而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帐号或邮件地址,然后告诉你“加我”,网上“挂着”,随后就展开网上的相知相识,也许这样的场景你并不陌生。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使用过固定电话(88.8%)、手机(60.1%)等传统和移动通讯工具的群体比率仍然是最高的,但网络沟通工具已经开始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过并且习惯于各种各样的网络通讯工具:近两成(16.7%)的中国居民平时使用过MSN、QQ、雅虎通、网易泡泡和新浪UC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这一比例已经明显超过了Email的使用人群(10.2%);而且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频率也较高(3.54分),仅次于固定电话(3.75分),成为最常使用的第四大沟通工具。

    在使用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人群中,QQ作为中国国内最早的即时通讯工具,目前仍然保持它的先占优势,赢得大量人群的喜爱,使用比例高达99%,同时,MSN,网易泡泡,雅虎通也开始在即时通讯工具的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22.82%、16.98%和12.46%的人使用过)。

    如果以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和Email作为网络沟通工具的代表,分析经常使用网络沟通工具的群体的特征,研究后发现,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以及性别群体对网络工具的使用频率差异显著,经常使用网络沟通工具的核心群体的特征是:大专及以上学历、15-30岁的男性居民。

    中国人平均每天收发七条短信

    短信,被称为“拇指经济”,三五十字、一两分钟,传情达意,简单明了,可谓经济实惠,时间短,见效快。短信收发数量和手机储存号码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沟通工具的使用程度和人际交往活跃性。调查结果显示,63.87%的中国居民收发过手机短信,平均每天每人要收发7条短信。而高级沟通水平群体每天收发短信11条,而低级水平群体只有2条;同时城镇居民对短信服务的利用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移动通讯用户中有25.3%的人表示从不发短信,而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则上升为40.4%;另外,青年人对短信的利用较为频繁,近八成的青年用户每天都收发短信,而四成的(42.86%)中年人和七成的(70.16%)老年从不用短信。

    报告中还指出,中国居民每人的手机中平均存储着50个人的联系电话,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他对沟通工具的利用程度。本次调查的2168名移动通讯用户中,存贮35个电话号码的人群比例最高,达到三成多(30.04%),其次分别有25.7%和21.6%的存储13个和75个,移动通讯工具上存储的电话号码少于5个以及多于100个的人都不多。另外,高级沟通水平群体手机中的电话号码数量是低级沟通水平群体的3倍。

    多种沟通工具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丰富了信息传递的表现方式,同时也拓宽了人际沟通的途径和范围,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说,个体对沟通工具的使用情况,充分地反应了沟通能力和沟通行为活跃程度。如今,中国人的沟通工具已经日益多样化,如何充分利用好手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将成为中国居民在沟通新时代能否更有效地改善生活的关键因素。



--------------------------------------------------------------------------------
相关文章

国人出境旅游“爱邻邦”“爱自由” 2010-8-25 17:10:54
“电脑下乡”助力国产品牌完胜村镇市场 2010-7-28 14:24:27
赞助商PK:世界杯完胜世博会 2010-7-21 16:49:41
社会治安:警察可见度,提升满意度 2010-4-15 16:49:29
企业公益,为什么不及格? 2009-12-21 17:29:30
企业公益:企业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2009-12-15 14:04:34
企业公益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战略指引 2009-12-10 14:44:34
新农保,透明度提升接受度 2009-12-8 14:00:50
金融危机对城市家庭收支影响明显 2009-10-26 15:21:50
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2009-7-23 17:35:06
经济危机中,我们收获了什么? 2009-6-16 13:54:55
亲情回归,小零食散发大能量 2009-6-12 17:37:06
银行服务努力跨越新台阶 2009-4-24 13:58:52
网点减负力推转账分流 2009-4-23 12:40:28
四大行服务提升显著,未来仍需努力 2009-4-22 16:46:36
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快乐 2009-2-9 17:15:58
我妈VS他妈,月子大事谁来抓 2009-2-4 13:01:45
青少年教育不能有心无力 2008-12-17 11:32:48
城市“子”“女”PK:女儿更有分量 2008-12-5 14:20:07
蓝领就业困局之“钥” 2008-11-25 15:03:21
给父母的礼物:贴心陪伴值千金 2008-7-28 10:52:50
灾后重建的线路 2008-6-13 15:10:30
都市人“说谎”调查:莫让善意成虚伪 2008-5-19 15:31:25
你在他乡还好吗? 2008-4-28 11:26:34
过节买烟“舍己为人” 2008-1-28 11:11:40
银行最缺乏塔尖服务 2008-1-10 13:23:35
城市包容性:对残疾人还有点远 2007-12-11 10:02:31
移动增值业务:不再是城乡分化的两极 2007-8-15 9:49:00
博客,与大众共舞 2007-7-11 10:50:52
媒体接触中的“两种土豆”与“两条鸿沟” 2007-7-11 10:47:23
对面的陌生人看过来 2007-7-11 10:39:05
中国人和印度人,谁更会沟通? 2007-7-9 14:37:35
睦邻友好,打开“心锁”是关键 2007-7-9 14:35:44
网络社交:掀起你的盖头来 2007-7-9 14:34:29
中印沟通工具的“话”时代 2007-7-4 17:40:26
算算你的人际圈有多少社会资本? 2007-7-4 17:39:16
中国人进入沟通新时代 2007-7-4 17:38:09
养狗的门槛有多高? 2007-4-2 11:46:49
回谁家过年,娘家or 婆家? 2007-2-14 16:57:03
认识未来的消费主流 2007-2-5 11:15:53
超越产品与资本: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制胜法宝 2007-1-19 15:24:04
影响力突破点:资本背后的善意程度 2007-1-19 14:50:03
服务业满意度差距大 擦皮鞋击败公共服务 2006-12-30 10:13:24
2006中国风尚指数 中国人风尚观实录 2006-11-6 16:59:12
城市居住模式的理想追求与偏差现实 2006-10-23 11:46:41
健康意识强,健康行为弱,健康徘徊在低位平衡
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健康指数67.9分 2006-9-27 14:02:13
改善中日关系,民众了解与交流是起点 2006-9-6 10:06:09
物权法--现代法则与传统伦理的PK还是权衡? 2006-8-28 10:29:57
“吞世代”的彩铃,“喜新厌旧”的快餐秀 2006-7-19 10:25:57
造社区不只是造房子 2006-6-5 15:48:23
宜居,内外有别;包容,天渊地别 2006-6-5 15:43:30
老妈揍儿儿甘愿 2006-5-15 10:02:11
小城镇,不满在心口难开 2006-2-13 16:33:37
陌生人社交拉开沟通水平差距 2006-1-17 19:39:35
中国人的沟通模式:在小圈子里转圈圈 2006-1-17 19:28:39
《民生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认知“12369”环境举报电话不足两成,环保信息渠道需创新 2006-1-11 9:59:45
内涵融合: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制胜法宝 2006-1-9 18:08:33
欧美日跨国公司在华影响力上升 2006-1-9 18:03:29
为高收入者理财,先走入他的家庭 2006-1-6 12:47:42
社区矫正:社区信息沟通是关键 2005-12-14 15:56:12
揭开中产群体生活及消费的神秘面纱 2005-11-28 16:18:18
中美关系渐入佳境,但民众好感度仍然较低 2005-11-17 18:04:32
消费意识和购买心理——老年保健品消费后面“无形的手” 2005-10-14 12:37:46
性感是不是明星代言人的杀手锏? 2005-10-12 18:32:34
爱屋及乌,国家印象影响产品购买! 2005-8-31 15:17:16
城里人的毛病 2005-8-29 11:27:47
民航:学会顺着顾客的价值阶梯爬升 2005-8-3 10:46:26
现代婚恋:自由多一点,束缚少一点 2005-7-25 10:55:59
机动工具:是宝贝,也不省心 2005-7-21 17:32:16
清晰的以色列,模糊的中以关系 2005-6-6 12:12:43
广告:和谐生看点 2005-5-11 16:36:01
老板VS员工:多一点了解,多一点欣赏 2005-4-30 13:31:24
跨国企业以什么赢得员工的欣赏 2005-2-16 19:27:16
跨国企业如何获得影响力——了解、尊重并融入当地社会 2005-2-2 17:28:59
中俄知名民调公司联手调查:两国人民看好中俄关系发展 2004-10-14 16:03:28
监管机构获得整体认同,硬件条件还需加大投入 2004-8-12 15:36:21
艾滋病是啥病?中国人还是不太懂 2004-7-15 13:30:35
企业内刊:刊小作用大 2004-7-1 9:43:33
内衣外化:女性内衣的消费新视角 2004-4-6 11:03:20
对高层政府更肯定,对基层政府多保留 2004-3-2 9:46:37
七成网民缺了短信会感到不爽 2004-2-16 16:08:21
喜爱你的国家是我花钱的理由 2004-2-5 16:08:56
面向中国家庭的三角营销模型 2004-2-2 17:54:26
民意的公共价值 2004-1-18 18:32:12
2003:中国城市生活无跌荡 2004-1-18 18:25:06
艾滋病是啥病?中国人还是不太懂 2004-1-18 15:24:37
中国市长再获民意高支持率 2004-1-18 14:52:52
投资行为决策=投资银行+专业咨询 2003-11-14 16:26:22
市民社会的力量 2003-11-14 15:15:11
公民道德价值观:游离于意义和利益之间 2003-11-14 15:12:47
职场男女不同的抗压力方式 2003-11-14 14:16:06
白领压力管理 2003-11-14 14:01:31
信用风险已成投资发展核心障碍 2003-11-14 12:51:16
北京车市:欧风正迷众人眼 2003-11-14 12:01:53
中国内地市场研究业经受非典考验 2003-11-14 11:51:28
汽车营销渠道的变革 2003-11-14 10:15:21
女老板怎么啦? 2003-11-13 19:21:32
娱乐学习两不误——二三十元享受“第五媒体” 2003-11-13 18:49:28
“运动化价值观”的营销意义 2003-11-13 17:27:46
2003年度零点市场研究集团通信事业部专稿一:MMS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运营之道 2003-11-13 16:50:43
拓疆建宙 登高立贵——两大移动通讯营运巨头领袖的领导风格之别 2003-11-13 15:34:25
高速增长的市调业:推动供需紧密互动,联手缔造伦理门槛 2003-11-13 15:26:46
银行的顾客、服务与品牌 2003-11-13 15:24:04
到黎明才说真话? 2003-11-13 15:06:51
IT电信业群雄逐鹿,展会彰显个中翘楚 2003-11-13 14:58:58
旅游消费市场前景可观,旅游资源初显“马太效应” 2003-11-13 11:58:51
零点名人人气榜系列之一:投受众所好,用人气指数为产品代言 2003-11-13 11:53:08
我们需要以文化为核心的营销研究! 2003-11-13 11:35:25
官场维新:对于中国公共管理的八大挑战 2003-11-13 11:07:03
真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谈广告投入的针对性 2003-11-13 10:29:19
普及手机,流行中文短信息 2003-11-12 14:16:59
就业问题再成市民第一关注焦点;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工作显现成效 2003-11-12 13:30:48
社区管理革新可以有新思路-零点专家倡导柔性动员机制 2003-11-11 18:15:07
网上购物前景可期 2003-11-11 17:19:20
消费者权益日绘行业“脸谱” 2003-11-11 14:17:59
网络故事系列一——如果失去互联网 2003-11-11 13:28:26
依恋网络:一种正在发生的对于社会的改变 2003-11-11 10: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