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老之前死去 ◎ 王晓峰 2002-10-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24:39

又一个摇滚歌手死去了,种种迹象表明,莱恩.斯特利(Layne Staley),这位前西雅图“爱丽丝锁链”(Alice In Chains)乐队成员的死和毒品有关,虽然警方还没有最终确定他的死是自然死亡还是吸毒过量。斯特利是4月19日被人发现死在寓所的,今年只有34岁。

对于斯特利之死,美国媒体并没有显示出多大兴趣,一切都像老生常谈一样。一个摇滚歌手突然被发现死在自己寓所里,他身边有类似针头、毒品之类的物品,警方和家属对死因守口如瓶,媒体捕风捉影,最后有关人员公布死亡真相,这个故事就结束了。这种事情,像设计好的程序一样,几十年来,一直这样重复着,莱恩.斯特利只不过再一次重复了所有程序。另一方面,媒体之所以对他没兴趣,是因为他不过是一个过气的歌手,早就被人遗忘。而且他的死对媒体来说也是预料之中的,他一直就生活在与毒品抗争的死亡边缘。

换句话说,斯特利死得不太奇特,如果像科特.库班一样开枪自杀,肯定会造成轰动。或者像迈克尔.赫琴斯那样上吊自杀,并且他与英国著名女主持人葆拉.耶茨和援非英雄鲍勃.吉尔多夫爵士之间有三角恋爱关系,能给媒体提供一些猛料,使媒体能编出赫琴斯的10种死法,才具新闻价值。而斯特利死得太平常,一点悬念也没有,所以媒体变得有些漠然,仅仅例行公事地报道了一下。谁能想到,七八年前在美国还是名噪一时,采访他都要按号排队的摇滚歌星,他的死由于毫无悬念,竟变得如此轻于鸿毛。

没有办法从他身上挖出什么启示性的东西,因为这样的启示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就从来没有间断过。没有办法从他身上挖出什么闪亮的东西,他和他的乐队不过是当时众多另类乐队分母中的一个。也没有办法从他们过去的歌曲中找到真正的经典,因为那里面充斥的不过是些绝望、混乱、痛苦之类的陈词滥调……

斯特利短暂的音乐史实际上就是与毒品斗争的历史,在他之前,至少有4位西雅图乐手死于毒品滥用过量。早在1995年,斯特利就在接受采访时说:“不管我是否使用,毒品都将对我余生中的工作带来巨大影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斯特利写的不少歌曲都跟毒品有关,比如《掉进一个洞里》(Down in a Hole)、《污垢》(Dirt)、《吸毒者》(Junkhead)等。

斯特利在成名之后,一半时间是和乐队成员在一起,另一半时间是在戒毒。有好几次,他们出版的唱片取得了一些商业成功时,随之而来的肯定是斯特利因吸毒而不能继续工作。所以,演出、录制唱片的计划经常因为他的原因被取消、推迟,作为当时一支很重要的乐队,他们一直没有像“涅 ”、“珍珠酱”、“尖叫的树”和“声响公园”那样取得过进一步的成功。最后,乐队成员实在受不了这个瘾君子,纷纷离他而去,乐队也就这么解散了。

在斯特利清醒时,他又与另外几个西雅图的摇滚乐手组建了“疯狂季节”乐队,但乐队在1995年出版了一张专辑后,还是因为斯特利的毒瘾问题,乐队名存实亡。1998年,斯特利接受一家电台的采访,这是他最后一次接受采访,之后媒体就基本没有关于他的消息了。等再有关于他的消息时,他却永远也看不到这些报道了。

我做了一个粗略统计,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2001年,大约有2300名流行音乐家/歌手/乐手因各种原因去世,其中摇滚歌手(不包括爵士、布鲁斯、乡村、民歌领域的歌手)有近800名,这其中有1/4的人死时不到35岁,而这些不到35岁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毒品。

60年代,“谁人”乐队有一首很著名的歌曲《我的年代》,那句著名的印证后来摇滚歌星命运的歌词“我希望在变老之前死去”就出自这首歌。那个时代的混乱、激情、充满冒险和幻想,使一代摇滚歌星成了时代牺牲品还值得人们怀念、怀念时都会从中感到那份原始激情和力量,就像法国女歌星简.伯金在她那首《60年代前的歌迷》中唱的那样,那些才华横溢并且死去的音乐家是那么令人崇敬。而后来“希望在变老之前死去”的摇滚歌星多半是咎由自取。

就像莱恩.斯特利一样,只有在他死后,人们才发现,他是多么渺小,“希望在变老之前死去”看上去一点也不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