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说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52:12
1) 不存在可以损人利己的汇率.换句话讲,如果一个汇率对别人不利,一定也对自己不利;一个汇率对别人有利,一定也对自己有利.
2) 三年灾荒饿死人的原因,不是大炼钢铁,不是人民公社,不是公共食堂,而是因为取消了国内外的粮食市场.一旦粮食市场被取消,大批饿死人就是必然的.我们的邻国也正在发生同样的事情.
3) 国际石油市场是非常可靠的,因为石油进口国和石油出口国都需要它.如果石油贸易中断,不论进口国或出口国都会陷入灾难.只有外来的非市场因素介入,才会导致石油贸易的中断.特别是政治因素,这是最可能破坏石油市场的一个威胁.用石油做武器,搞石油政治,就有可能破坏石油市场,那是最危险的.为了确保石油市场的安全,要将石油交易完全市场化.OPEC主席来华时曾经说过,OPEC是一个纯商业集团,我们的目的就是利润极大化.这是使石油安全得到保障的最重要的政策.
4) 确保石油安全的方法是保护石油市场.即买方选择索价最低的买;卖方选择出价最高的卖.不允许以经济以外的原因对买卖任何一方歧视.按照这样的商业规则办事,最后会出现全球石油价格的均一性,即全球的石油都以同一的价格成交(扣除因为油品质量的不同,运输距离的不同等因素后).事实上当前石油价格远远不是均一性的,说明全球石油市场并没有建立起来,(俄罗斯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石油的供应存在着危险.全世界政治家的任务就是保护石油市场.而不是为了石油而互相修好或互相敌视.
5) 自从经济全球一体化,争夺资源的战争将一去不复返.而在过去资源的获取主要靠发动战争.二战以前,日本入侵中国东三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它发展所必要的煤,铁,粮食.现在日本依然是资源穷国,但是是经济强国.原因就在于资源通过市场来分配,不需要打仗,就可以得到资源.近年来中国也进入了资源的全球市场.我们没有发动战争,但是我们可以买到一切资源.争夺资源的战争虽然没有了,但是战争还在,都是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发生的.
6) 一旦市场被破坏,资源不能在市场上配置,战争将是唯一分配资源的渠道.
7) 市场,价格将永远为人类社会所需要.所以说,市场万岁,价格万岁.不论是什么理想社会,必定有市场,有价格.否则必定是一个混乱而且贫穷的社会.
8) 虽然争夺资源的战争已经不会再有了,但是战争还在打着,潜在的战争就更多了.这些战争都是意识形态之争,与资源无关.有些争论表面上似乎是资源问题,实质上是领土,主权,尊严,面子问题.如果仅仅是资源问题,双方交给企业家去谈判,一定能够谈成功.因为谈成功是双赢,谈不成是白费力气.
9) 市场经济的基础建立在个人决策之上.凡是经过平等自由的谈判双方同意的交换,必定能够使此二人得益,也就是双赢.因为损害一方的交换不会被同意.如果双方都得益,则必定有新的利益产生.否则一方得益另一方将受损.如果这一交换没有使第三方受损(负的外部性,比如生产中发生污染),则全社会的财富将因此而有所增加.这就解释了何以市场经济的个人交换能够使全社会财富总量迅速扩大的原因.
10) 根据上面的分析,如果一个企业家赚了一百万元,则与他交换的对方也应该能赚差不多一百万.或者说,社会因为企业家赚钱而增加了总体的财富.企业家所赚的钱不是使社会的财富减少,而是使社会的财富总量增加.企业家赚钱对社会是有功的.企业家没有罪,企业家有功.(搞假冒伪劣的除外,那是损人利己,不是双赢)
11) 如此说来,市场经济是一个最自然的安排.人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交换,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帮助,社会财富就能够慢慢增加.然而困难在于平等自由的人身地位.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是权利不平等,个人不自由的等级结构.如果人可以依靠权势获得财富,就会去争夺权势,而不会去创造财富.只是中世纪以后,自由平等的思想逐渐得到承认,这才出现了市场经济制度.当今许多坏的市场经济,就是因为交换中有特权的介入,是因为平等自由上出了问题.而成功的市场经济都是尊重人权,反对特权的法治国家.
12) 个人追求财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时还帮助别人增加了财富,所以是可以实现社会和谐的.然而如果追求的不是财富而是彼此比阔气,比高低,是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的.兹证明如下:个人追求的是比别人高,因此只要有人比我高,就使我感到痛苦.全国最富的人是使人感到痛苦的根源.如果把他拉下到第二位富,原来第二富的人变为第一,感到一点快乐,被拉下的人感到一点痛苦,彼此抵消,社会的快乐总量没有改变.如果把第一富的人拉下到社会最底层,会使全国一切人都感到快乐,社会的快乐总量有巨大的增加.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原来第二富的人变为第一富,他成为全国人民痛苦的根源,所以再要把他也拉到社会最底层.如此反复,最后把全国人民统统都拉到社会最底层,出现了谁也始料不及的情况,全国人民快乐极大化的操作忽然变成了痛苦极大化,全国人民都变成了穷光蛋.而且永远没有希望变富.这正是改革以前我们所处的状况.
13) 韩愈的千里马一文脍炙人口,中国人念了1200年,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然而此文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韩愈建议我们把寻找千里马的难题交给伯乐,一位专家去解决.然而谁是伯乐的问题和哪匹马是千里马的问题一样困难.如果有两个人都说自己是伯乐,由谁来判断谁是真伯乐,谁是假伯乐?按照韩愈的办法,先去找伯乐的伯乐,判断一下谁是真伯乐.然而伯乐的伯乐还有真假的问题.中国人迷信权威,认为存在一个一贯正确的代表,一切难题(像国民经济计划)可以由这个权威来解决,而不善于怀疑,也许受了韩愈此文的影响.建议以后中学课本中收录此文时应该对该文的逻辑错误加以说明,而且点出此文的逻辑错误应该是学此文的主要目的.
14) 我们不大会用边际分析,而习惯于有无分析.边际分析又称增量分析,或现状分析.比如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就应该用边际分析而不可以用有无分析.用有无分析,农业永远是最重要,因为无农则不稳.即使农业已经过剩,别的行业很缺,还是农业最重要.如果用边际分析,看增加(或减少)一点农业对国民经济有何影响,和增加别的行业相比较,就能够看出哪个行业更重要.过去大家吃不饱,肯定是农业最重要,更多地投入农业是对的.投入以后,状况逐渐改变,变成其他行业更重要了.所以边际分析又称现状分析,其结论随现状而改变.发展国民经济中是社会科学更重要,还是自然科学更重要,也要用边际分析,不可以用有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