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之二:那些华丽的借口-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8:08:18
 中国人常说:师出有名。这是说做事要有正当的理由,因而人们在做事之前总要找一个或者几个理由,而做一些大事之前,光找理由还不行,得让大家都知道,通过宣传、舆论,或其他可行的方式,把理由公之于众,此所谓造势。

  我想,合乎情理的可称为理由,然而很多时候,所做之事的所谓理由并不合乎情理,这时就不能再称之为理由,而是借口。当然借口要看上去合乎道理,而且往往是非常漂亮的。比如说,民主是人们向往的,有人就用民主作为借口已达到自己的目的——民主你会反对吗?当然不会。那好,就跟着我们干吧!可是,在目的达到后戏该怎么演呢?也简单,只要给借口加个定语,或者用“集中”之类的词拓展一下就妥了。

  总之,借口一定要漂亮、华丽,要让人感到无法反驳,或者即使反驳也有投鼠忌器的顾虑,而且声势一定要造得大。

  为什么会聊这个话题呢?最近一段时间,想得很多,社会上发生的事也很多,让人感到很沮丧。就拿拆迁这件事来说:拆你的房子,你得配合,不配合就强拆,强拆的借口是你妨碍了地方建设和发展。结果你的房子被强拆了,甚至家破人亡了,你还要背负恶名,还会被斥为法盲。说起来,唐福珍罹难已整整一年了,她的死并没有唤醒强拆者们的些许良知,短短一年时间,因暴力强拆引发的悲剧越来越频繁,有些甚至公然杀人了。官方这样,已是人神共愤,然而民间的一些言论同样令人寒心——只要你关注这类事件,就会发现说“钉子户”:自私、为了多要补偿、拆迁致富之类话的并不鲜见。如果深入探究还会发现,说这些话的人不乏平时张口“权利”,闭口 “自私能促进社会进步”的。其实,他们只是容不得别人,尤其是那些弱势者捍卫自己的权利——这点在“昆明处女卖淫案”的辩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至。

  如此看来,他们平时大谈特谈的权利,也不过是借口而已。而且这个借口你都无法反对,就是,傻子才不要自己的权利呢!你不想当傻子吧?那好,和我们一起捍卫自己的权利,反对政府对我们的盘剥吧——我们的口号是“非吾财不纳税”!喧闹之后,房产税终于又没了声息,地王又出,房地产调控又要成为“空调”。其实呢,房产税并不向普通家庭自住用房征收,征税的目的也是为了抑制高烧不退的房地产热。所谓“非吾财不纳税”的口号捍卫的不过是房产商和炒房客的利益,因为他们担心,开征房产税会导致房价下跌。为此他们一边鼓噪“非吾财不纳税”,一边叫嚣“房产税将推动房价暴涨”——俨然把自己装扮成为民请命的海瑞,似乎他们才是真正希望房价下跌的。我相信,如果这轮调控再次变成空调,他们一定会说:早就告诉你们,政府才不会真正让房价下跌的,现在房价又涨了,你们更买不起了吧!……如此这般,令人唏嘘!实际上最希望房价上涨的恰恰是他们,只有房价不断上涨才符合他们的利益。到头来,老百姓只能是高房价的受害者,不管你是否买房,因为,高房价还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嗯,通货膨胀也是一个好的借口。有些人,他们希望通货膨胀引起人们购买房产保值的热情,同时也想利用通货膨胀消化过高的房价——让房价看起来不那么高。因而,他们不断地宣传说,只有房子是保值的,为此,他们甚至会人为地制造物价上涨——这点从最近恶炒农副产品的事件中即可看出端倪。也许房价跌一半,通货膨胀就立刻得到缓解,但这一点,他们是不会告诉人们的。

  在此插一个与房价有关的话题。前天,在接女儿放学的时候,听到两位女士谈话(从她们的话语中知道,她们都是办企业的,而且生意还做得不小。因为,其中一位,他们家租用的厂房面临拆迁,她估计政府给予的搬迁费大概是三、四百万。另一位说,肯定不止这个数,某某某的面积只有你们的一半大,政府最终给的搬迁费是五百万),内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说:现在招工很困难,因为工资上涨太快,而他们的产品却没法涨价,再这样下去,厂子没法办了。工资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物价上涨和房租费上涨,使得工人的生活成本上升。另一个是对政府调控房价的结果疑惑,她们不明白为什么房价还在涨,一位说,现在随便一套房子就要两三百万,连我们这样的人家都感到买不起,究竟是什么人在买房子呢?

  的确,我居住的小区现在的房价是两万左右一个平方米,而我隐约觉得好像不久前还是一万多一点。但我却并没有因自己的财富暴增有丝毫喜悦,我只感到恐惧。我们小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就造好的,很多都是旧城改造的拆迁户和单位福利房,房子面积普遍不太大,大多数人并不富裕。以前小区内的汽车很少,有也是桑塔纳、捷达之类的,有辆帕萨特都觉得新鲜。而最近发现好车明显多起来了,奥迪、奔驰等不算,连不常见的陆虎都有了,车主也都是生面孔。说明,高房价,让一些比较富裕的人也只好选择我们这种小区安家了。

  好了,言归正传,继续说借口这个话题。

  现在谈自由很时髦,所以自由又成了借口。在范美忠用“追求自由和公正”掩盖其胆小、唐骏以“我渴望自由”来为其学历造假开脱的时候,就应了“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这句话了。说实在的,中国的自由主义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利己主义、犬儒主义,或者是二者的结合。可以断言在中国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少之又少。不过,引用自由主义大师的经典写些内容深刻的文章倒是能提振自己的人气,这到也没什么,学术研究,或者启蒙民众也是应该的。然而,有些人以宣传自由主义名义反民主、反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写一些类似《当民主妨碍自由的时候 》《免于匮乏的“自由”?》《我为什么不待见民主》《福利国家“每人把一只手放进别人口袋”》之类的文章就是值得警惕的了。

  说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不说另一个光鲜的借口:通往奴役之路。众所周知,通往奴役之路这句话源自哈耶克的名著《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我大致读过,我认为其对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中央计划会导致经济自由,甚至人身自由的丧失,以及权力导致腐败等问题的剖析是洞见深刻的。然而,现在人们把哈耶克关于小政府大社会,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观点盲目用在对中国问题的分析,并担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会使中国成为福利国家,甚至是通往奴役之路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首先中国是一个根本没有福利可言的国家,所谓福利国家无从谈起;其次,中国的问题不是通往奴役之路的问题,而是从来就没有摆脱过奴役;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哈耶克的相关论述是建立在法治的前提之下的。除非你认为中国目前是一个法治国家,否则,套用哈耶克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是会产生混淆的。

  上述第三点,并非我凭空臆断,而是哈耶克本人告诫过的,他说(大段引用一下,以免误解):“古典学派主张经济事务的自由,所依据的乃是这样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与所有其他领域中的政策一样,经济领域中的政策也应当由法治支配。如果我们不根据此一理论背景来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就无法洞见亚当·斯密或约翰·穆勒这些学者反对政府‘干预’的本质之所在。因此之故,那些并不熟知上述关于法治支配经济政策的基本观念的人,在过去就常常误解他们的立场;而且当英美的诸多论者不再将法治观念作为理解这个问题之前设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那里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混淆。经济活动的自由,原本意指法治下的自由,而不是说完全不要政府的行动。古典学派在原则上反对的政府‘干涉’或‘干预’(interference or intervention),因此仅指那种对一般性法律规则所旨在保护的私域的侵犯。他们所主张的并不是政府永远不得考虑或不得关注经济问题。但是,他们确实认为某些政府措施应当在原则上予以否弃,而且也不得根据某些权宜性的考虑而将它们正当化。”(哈耶克《自由秩序原则》第十五章)

  换句话说,在中国要福利没福利,要法治没法治,本身就是处于奴役之中的当下,大谈建立福利体系是通往奴役之路,就好比对一个食不果腹的人说常吃大鱼大肉会导致脂肪过多一样荒唐。而且,这样的观点也正中政府的下怀——“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11月23日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称,《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包括不能重蹈一些国家由于福利过度导致‘养懒汉’这样一种覆辙。”在我看来,要求、敦促政府建立一套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其履行保障民生的责任,恰恰是给政府套上一个枷锁,是把它关进笼子的一步。

  中国自古就有“书生误国”之说,我想那些专家、学者们,你们在引经据典的时候,至少要搞清那些名言、理论适用的前提条件,否则不仅误己误人,严重时还可能误国。

  那么,自由重不重要呢?当然重要,这对于奴役之下的人民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自由不是借口,更不是用来反对民主、社会保障等的依据。至少现在,对于中国而言,自由、民主、民生都是我们要争取的。它们之间没有先后之分,也没必要一定分出一个先后次序,能从哪个入手,就从哪个开始。也许,我们目前的问题是想尽办法摆脱奴役。

  关于借口的话题,还有很多可说,限于篇幅(长文不太有人看)先写到这里。最后再强调一句:借口往往是光鲜、华丽的。为了某些目的,民主、自由、民生、权利等等都能成为可以利用的借口,甚至利用它们互相攻击。在一个谎言充斥的国度里,看透那些被光鲜、华丽的借口掩盖的真相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