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学习观—— 兼论《学而第一》的结构化特点--中国期刊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35:31

论孔子的学习观—— 兼论《学而第一》的结构化特点

发表时间:2010-6-3   来源:《学院》2009年第10期供稿   作者:杨 林 [导读] 《学而第一》前后各章之间联系紧密,主题统一,观点明确,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具有结构化的特点 杨 林  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舒志龙 北京北航天汇孵化器
【摘  要】《学而第一》前后各章之间联系紧密,主题统一,观点明确,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具有结构化的特点。《学而第一》完整体现了孔子的学习观:既包括“学”即狭义的学习,又包括“习”即实际行动,将所学的付诸实践;同时孔子认为学习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孔子的学习观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学习观学而结构化
【中图分类号】 G40-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09)10-0010-04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开创了我国民间办学的先河,其学习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当中。《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著作,传统观点认为前后内容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同一篇的各章之间缺乏共同主题,因而在研究孔子的学习观时,将散见于《论语》二十篇中的关于学习的论述集中起来,从中归纳、整理出孔子关于学习的观点。
        这种做法固然可行,然而也由此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孔子学习观的解释不尽合理。例如《论语》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般人研究孔子的学习观都会首先提到这句话,通常都把“学”解释为学习,把“习”解释为复习,认为这是说学习了,不时去复习,就会感到高兴。这样解释看似很好理解,仔细分析却有许多疑点:究竟学习的是什么,原文中没有说明;学习了而且适时复习,就会高兴吗?大家都知道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情,除了少数人,可能多数人不会因为学习了、复习了就感到高兴。传统观点对这句话的解释不能让人满意。
        其次,这样总结出来的学习观,缺乏系统性。孔子既然是个伟大的教育家,自然会重视学习,对学习自然会有许多论述。在《论语》首篇《学而第一》中就有六处提到学,在其他篇中也有多处提到学,为什么编者不把这些关于学的论述都放在一起呢?《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为纪念孔子而编成的一本书,理应系统、完整地反映孔子的思想体系,难道他的学生没有能力编辑一本有条理的书?或者说,孔子的思想本身就不成体系,只是零零碎碎的一些想法?如果真是这样,孔子教育家的称号就有点名不副实了。
        其实,不是孔子的学生不会编书,也不是孔子的思想缺乏体系,而是传统的研究方法值得商榷。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曾指出解读《论语》不应该将一章一章孤立开来,而应该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把每一篇都当作完整的文章来理解。以《论语》第一篇为例,各章之间联系紧密、主题突出、观点明确,对学习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论述,全面体现了孔子的学习观。这种学习观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学习观,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既包括“学”也就是狭义的学习,又包括“习”即实际行动,将所学的付诸实践;二是学习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一、既要学习,又要将所学的应用于实际行动。 
        《学而第一》的十六章可以分成四个部分,下面是第一部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 
        1.1章从字面来看提到了三件不同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实际上这三件事情都与学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句。孔子自小好学,十五岁就立志于学,并时时以古圣先贤为榜样。结合前后文的意思,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理解为实践、实际行动应更合适:将所学的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感到快乐。从实际经验我们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才能让我们满足,让我们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单纯的学习难以让我们高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一生以教育为主要工作,所教的学生据说有三千人之多,来自当时不同的几个国家,因而孔子对他的学生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将所学的付诸实际行动,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在春秋末期,孔子自己并未受到鲁国当政者的重视,他的学说也不为人接受,但孔子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告诫学生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尽管不被别人理解,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才是君子应有的风度。后面两句话是以前面一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基础,三句话综合起来说明了孔子的观点:要将所学的付诸实际行动,这样才会感到愉悦。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观:既强调学习,又强调要将所学的应用于实践,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学习观,更加全面,更加实在。毕竟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懂得学习而不懂得应用于实践当中,那只能说是书呆子,孔子并不提倡这样的学习。
        既然孔子的学习观既包括学习又包括实际行动,那么学习与实际行动哪一个更加重要呢?《学而第一》虽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通过行文的先后顺序表明了孔子的观点:在学习与行动中间,孔子更加重视实际行动。接下来的两部分首先讨论了实际行动,然后讨论了学习。
        二、要注重实际行动 
        《学而第一》第二部分共四章,针对“学而时习之”中的“习”进行了讨论:什么是“习”以及怎么“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
        在这四章中,前两章首先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后两章从日常生活与为政两个方面说明了应该如何行动。很显然,前两章都与仁有关。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因而怎样才能做到仁也很重要。1.2章引用有子的话,重点在于说明一个人只要做到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就可以做到仁。 1.3章接着引用孔子的话进行补充: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如果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或者是表面上做做样子,都难以真的做到仁。换言之,只有实际行动,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才能做到仁。这两章表明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孔子注重实际行动。 
        1.4章引用曾子的话,说明了日常生活中该怎样行动:替别人办事,要尽心尽力;同朋友往来,要讲信用;老师所教的,要照着去做。 1.5章则引用孔子的话,说明治理国家时该怎样行动: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讲究信用,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的时候。这两章所提及的都是要实实在在去做的事情,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综合以上四章,可见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在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说明了要注重实际行动的道理。
同时这几章也从侧面说明了“学而时习之”中“习”的含义。1.4章曾子在反省自己时提到“传不习乎”,孔子传授给曾子的,自然就是曾子学到的,因而“传不习乎”实际也是在说学到的有没有照着去做。这正可以用来解释 1.1章中“学而时习之”,表明“习”不是复习,而是付诸实际行动,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际。
        三、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讨论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之后,第三部分接着就讨论“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在孔子看来,究竟要学习些什么呢?下面的两章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
        这两章共出现了三个“学”字,很显然这两章都与“学”有关。1.6章中的“文”是指文献,就是以《诗》、《书》、《礼》、《易》等六经为代表的古代文献,是文化的代称;“学文”用现代白话来说,就是读书。从 1.6章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为人处世比读书更重要,一个人首先要懂得为人处世,要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寡言少语、讲究信用、博爱大众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如果还有剩余精力,就可以去读书了。1.7章中“贤贤易色”的意思是看到贤德的人就跟他学习,肃然起敬。这一章表明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人处世,“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即使没有读过书,也可以说是读过书了。
        从以上两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就是这里的“学文”,学习以《诗》、《书》、《礼》、《易》等六经为代表的古代文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狭义的学习);二是读书是次要的事情,首要的事情是要懂得为人处世,为人处世做好了之后有余力再去读书;三是读书的目的不是单纯学习书本知识,也不是学习为官的技巧,而是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做的非常好,即使他没有读过书也没关系,因为实际的为人处世比单纯掌握一些理论知识更加重要,更加难能可贵。这一点也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单纯明白道理没有用,要把道理付诸行动才有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既然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此重要,那么有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需要我们学习呢?首要的一条就是既要自重,又要勇于改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8]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9]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0] 
        1.8章中又出现了一个“学”字,不过这里的“学”不是动词,而是代表所学的道理。这一章有两层意思,前两句是第一层,说明为人要自重:如果不自重就不会有威严,即使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道理也不会稳固,自己也不会相信这些道理,更不会坚守这些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自重,自己做事就要尽心尽力,说出的话就一定要兑现。后一句是第二层,说明在自重的同时还要重视他人,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要多注意朋友身上的优点,从朋友身上对照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1.9章紧接 1.8章,补充说明了这么做的道理。“终”代表了结果,“远”代表了原因,或者说是做事的方法,“慎终追远”就是说如果要有好的结果,就要有好的做事方法。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就如 1.8章所说的,我们既要自重,又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做才会有好的结果;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每个人都注重结果,都注意自己做事的方式,那么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淳厚了。 
        1.10章又对 1.9章进行了补充说明,用孔子为例说明了做事方法的重要性。子禽和子贡(两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讨论孔子的为人时,子贡告诉子禽,一般人都是自己去打听他国的政事,而孔子则用不着打听,别人会主动告诉他,原因在于孔子的为人与别人不同:孔子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正因为这样,别人才会信任孔子,会主动告诉孔子他们自己国家的事情,征求孔子的意见,用不着孔子去打听。这实际就是用一个具体的例子证明 1.9章中的道理,做事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而我们要注重做事的方法,要采用正确的方式。
        在自重的同时还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两点要求好像有些矛盾。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学而第一》接着指出了为人处世的第二个原则,要遵守礼,要懂得用礼来调节自己的行动: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2]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13] 
        1.11章讨论的是孝顺。孝顺的第一点要求是听话,特别是听父亲的话,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哪怕是父亲去世三年了都不能变。这种孝顺似乎有些过分,如果某人的父亲为人不端,那么做儿子的是否也要照着他的要求去做呢?不是的,不能这么绝对的来理解孔子的意思,因为接下来的 1.12章就对此进行了限制:礼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为了和谐,以前圣明君主治理天下,都以追求和谐为标准,无论大事小事都希望做到和谐。但也不能只顾着和谐,如果仅仅是为了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也不可行。这也就是说有时为了遵守礼而导致不那么和谐,也是可以接受的。把这两章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孔子的意思是孝顺父亲,听父亲的话,当然也是为了父子之间的和谐;但是不能为了和谐而和谐,听话是有限度的,要符合礼。反过来就是说,那些不合于礼的话,自然就可以不用听、不用遵守了。 
        1.13章紧接 1.12章,用三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怎么用礼来调整行动。讲信用是没错,但是信用有大信用和小信用之分,只有近于义的信用才是大信用,必须践行;不关义的信用是小信用,可以破例。态度恭敬、说话客气当然是好事,过分的恭敬与客气则未免肉麻,难免自取其辱,因此恭敬也要合于礼。姻亲是指因男女婚姻而形成的亲戚,宗亲是因血缘而形成的亲戚,宗亲的关系比姻亲要近,但是姻亲之间如果经常走动,也可以看作是宗亲了。这三个例子都说明了凡事要有限度,不能走极端。这就是礼的作用,也是做事要用礼来加以调节的原因。
        在说明了为人处世的第二个原则后,接下来的两章说明了为人处世的第三个原则:要不断努力,追求上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4]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
        在 1.14章中出现了“好学”一词,依然同前面的“学”有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不追求物质享受;“敏于事而慎于言”是多做少说,“就有道而正焉”是不断提高自己。从 1.14章可见孔子说的“好学”是说为人要不断努力 ,追求上进。1.15章紧接着用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进行了补充,形象地说明了何谓“好学”。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已经是很高的修养;但在孔子看来,这样还远远不够,还应该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仍谦虚好礼。子贡听了之后受到启发,马上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对自身德行的修养,是不是应该像工匠加工兽骨、象牙一样,不断切呀磋呀;像加工玉、石一样,不断琢呀磨呀,精益求精呢?孔子听了子贡的体会,对他大加赞赏,夸他能够举一反三,从《诗经》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因而“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说的这个道理就是 1.14章说的为人要好学,要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上进。
        从这两章也可以进一步明白 1.7章中子夏之所以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的原因。《诗经》所载三百余首诗,多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描述,子贡从读诗的过程中也能领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因而学《诗经》并非单纯为提高文学修养,说到底还是为了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读其他的《书》、《礼》、《乐》等经也是如此,也是为了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正因为这样,子夏才会说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就算没有读过书,也可以说是读过书了。
        四、要主动了解别人 
        到了这里,“学而时习之”的“学”与“习”这两个方面都已经讨论过了。在本篇的最后,《学而第一》又引用孔子的话,对如何学、如何习进行了简单的补充:要主动了解别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6]
        孔子的意思很明确,是说我们要主动了解别人。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日常生活也好,治理国家也好,都要主动了解别人,要了解他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不能等别人来了解我们,更不能要求别人来适应我们。同时这一章又与 1.1章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遥相呼应,更加体现了全篇前后内容的紧密联系。
        五、总结:孔子的广义学习观 
        从以上分析可见,《学而第一》前后各章之间联系紧密,全篇主题统一,观点明确。根据各章之间的联系,全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并明显呈现出一种先总后分的结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观点,要学习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一部分是总;接下来三部分是分,第二部分说明行动的重要性,强调要重视实际行动;第三部分说明学习的目的是要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列举了为人处世的三点原则要求;第四部分最后进行了补充,说明在学习与行动中要主动了解别人。
        《学而第一》的这种特点可以称为结构化特点。正因为《学而第一》具有这种结构化特点,使得该篇中的十六章不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完整地体现了孔子的学习观。孔子的学习观是广义的学习观,与传统观点的学习观有几个显著不同,主要表现在:
        一是这种学习观既包括“学”又包括“习”,而且重点在于“习”。“学”就是通常所讲的学习,“习”则是指实际行动,是将所学的付诸实践;在学习与实际行动的关系上,孔子更加注重实际行动,认为实际行动比单纯的学习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是学习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而非单纯的知识。孔子也强调要从书本中学习,但孔子更注重生活实践,认为只有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做好了,有剩余精力再去读书。孔子认为读书也是为了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而非学习单纯的书本知识,一个人如果在为人处世方面处理的很好,即使没有读过书,也可以算读过书了。
        至于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如何学习的问题,《学而第一》并没有详细讨论。不过,这一点在孔子看来似乎不重要。既然学习是为了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学而第一》中便提出了三个基本的道理:一是既要自重,又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二是要遵守礼制,用礼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三是要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剩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道理付诸实际行动,按照这些要求去实践就可以了。
        与传统的学习观相比,广义的学习观更加强调生活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培养一个能够自立的人,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孔子并不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这可能跟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在两千多年前,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当时的知识没有现在这么丰富、这么系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没有现在这么紧迫与深刻。
        与此相对的是,传统学习观(可以称为狭义学习观)虽然也认为需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也就是学习为人处世),当更加强调如何获得书本知识,注重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将来参加实际工作奠定基础。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学生将绝大多数的时间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当成学习的最重要考核指标。
        对于现代教育而言,广义学习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偏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观已经造成了系列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多数学生依赖父母的资助完成大学教育,而大量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成为“啃老族”,依然依靠父母的资助才能生活。要改变这种状况,办法之一就是借鉴孔子的广义学习观,结合时代特点加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立精神,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提高生活能力,争取早日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以适应现代竞争社会的需要。
        (作者注:方括号中的 1.1是对原文顺序的编号,表示这是《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中的第一章, 1.2表示是《学而第一》中的第 2章,其余的依次类推。)
参考文献
1  南怀瑾.论语别裁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6(1):13~14 (说明: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指出《论语》的前后内容是有联系的,但未就此进行深入、全面分析,《论语别裁》的重点也不是讨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此留下许多研究的空间。本文正是受到南怀瑾先生所提观点的启发,从教育思想以及《论语》原文结构两个方面对《学而第一》进行了研究。)
2  杨伯峻.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1980.12(2):4 (说明:本文中对《学而第一》原文的解释,除特别注明外,多参考《论语译注》中的白话翻译,原文四个部分的划分及各章之间的联系则为作者所提出观点。)
3 南怀瑾.论语别裁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6(1):30~31
4 南怀瑾.论语别裁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6(1):33~35
5 南怀瑾.论语别裁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6(1):36~37
6  李零 .丧家狗:我读《论语》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7.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