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己 做人 做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2:13
做己 做人 做事
——一论年轻干部成长
时间:2010年11月11日 10时40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刘安庆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年轻干部的成长是一个热门话题,从组织到家庭到个人,都是十分关注、关心、关爱的,我作为一名长期在组织人事部门工作的干部和当年的一名选调生,在青年的成长和修养方面有一些体会和感受,具体来讲就是做己(做好自己)、做人、做事。  一、关于做己,我有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待人接物是基本功。在组织部、人事局我给刚调进来的年轻干部谈话,首先谈这个观点。如果在这个方面开了个不好的头,你很快就出名了,不是好名,是坏名。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待人接物对内是沟通能力的一部分,对外则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形象。因此,谦虚、热情、勤快、眼里有活对青年公务员来说是基本功。不管你是什么性格,这几个方面都要做到、做好。  第二个观点:人的差异在于业余。马克思曾说过: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与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这里指的是人最初的差异是很小的。爱因斯坦也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里讲的差异是指最终的结果。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两个文化程度相同的人,经过若干年后,一个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可能成为具有某个方面专长的学者或专家。而另外一个不愿学习,就可能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我过去的一位同事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对一个问题专心关注三年,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在人的一生中,业余时间比工作时间长得多。一个人从20岁开始工作到60岁,每天工作8小时,折合成整天计算,也不过工作13年多一些,如果按每周工作5天计算,工作时间就不到10年了。在40年中除了工作和睡觉时间外,剩下的业余时间还有17年。这17年,只要持之以恒,或钻研学问,或创造发明,只要方法对头,一定会学有专长。古往今来,利用业余时间成才的人比比皆是。可以说,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单靠工作时间的努力,是不可能做出辉煌的成就和杰出贡献的。  第三个观点:人的提高在于勤思。李瑞环同志有一段话讲得很好,他说,我们周围有许多很好的同志,有的相互之间天赋相近,学历相同,经历相似,实干的劲头也差不多,但他们提高和进步的程度却相差很大,主要原因不是脑子笨,而是脑子懒。提高快的人每做完一项工作,都要琢磨琢磨,总结一下,找出成功包括部分成功的原因,或失败包括部分失败的理由,做到不沾糊涂便宜,不吃糊涂亏。提高慢的人说干就干,干完就散,不动脑、不总结,马马虎虎,稀里糊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大脑加工厂的作用,勤于思索,善于探索。要处处留心,多问几个为什么。许多事情似乎早就明白,如果问上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而是糊涂;经过认真思索之后,就会变糊涂为明白。这个明白才是真明白。要善于联系,把现象变成概念。现象与现象相联系,事物与事物相联系,理论与理论相联系。联系可以发现问题,联系能够发现规律。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不要忽视零碎时间,理发、洗澡、散步、坐车等头脑空闲的时候,都可以用于思索;要把零碎的事情捆起来办,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肢解时间;要想方设法挤出大块的、整块的时间,使自己静下来,翻点材料、读点书,系统地想点问题。我们应当不断地完善大脑这个加工厂,使其能生产多种多样的产品。要在这个加工厂里形成各种储存库,有不断吸收新材料的原材料库,有经过一定加工的零配件库,有经过较大加工的半成品库、成品库,一旦需要,重新思索,组合制作,就会成为新的产品。总结经验主要不应是文字上搬来搬去,而应是脑子里想来想去。我们现在有些总结搞得不好,或只有材料没有观点,或只有观点没有材料,或观点和材料不统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思索。李瑞环本身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就是从一个建筑公司的木工成长起来高级领导干部。  二、关于做人,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点:做虚心人,当敬一事师。一个人对向自己传授了许多知识、给予很多训诲的老师,应当终身敬重。这个道理很明显,一般人也容易做到。而在人的一生中经常是从众多的“一事师”、“一字师”和“一理师”那里得到教益。一个人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这样的老师。因为每个人都有他们的长处,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而我们常常未予重视。如果不重视“一事师”,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尊师敬师应当把“一事师”包括在内。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此“吾师”想必也是“一事师”。作为组工干部,这样的“一事师”更多。比如在干部考察中,无论是考察对象还是谈话对象都是我们的“一事师”,通过考察别人,我们学会了如何以别人的优点为榜样,如何以别人的缺点为警惕。  第二点体会:做有心人,培养注意力。这里说的心,就是对我们从事的事业特别关心,工作特别细心、耐心、有恒心。“有心人”的心要特别强,特别专。“有心人”的心要随时随地起作用。“有心人”的心在同样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下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找到更多的办法,使有心人的工作更有成效。至于如何做有心人,并不很难学到。关键是要培养注意力。不注意,就是自己鼻子下面的事情,也会视而不见。提高注意力,捕捉不应忽略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这是成功的认识之基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有一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现在我把“精”改为“成”,业成于勤,业的含义也变了,就是把“业”的含义,从专业扩展为事业。为了更好地完成事业,大脑、五官、四肢都要勤。  第三点体会:做有为人,提倡有活力。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是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要求活力,改革带来活力。唯有活才有效率;唯有活才有速度;唯有活才有创造力。后进赶先进首先要在活力上超过先进;现在的很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根本的还是缺乏活力。就拿组织人事工作来说,不应该只是使人服从,而应使人激发—激发人们工作、学习的兴趣、热情、活力和潜力。社会发展史就是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的历史,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获得解放的历史。是使人充分发挥才能,还是使人变得无能为力,这是制度是否健全的一个标志。看一个单位是不是健康、是不是兴旺,只要看那里是发掘、还是压制人的才能。“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伟大真理。现在市委大力提倡的“三创”精神,每年评一次创新奖,就是激发全市广大机关干部的活力,有了活力,才有快速发展。  三、关于做事,我有三点认识  第一点,要学会融入社会。现在的青年人文化水平都不低,正儿八经的位置上的同志都是本科以上。但很可惜的是,有的人老是找不到感觉,动不动就碰壁,老觉得事与愿违。这是因为,你没有平心静气地认识、观察和融入社会。青年人走上社会最忌讳的一条就是,什么都看不惯,到一个地方到处挑毛病。都不如他水平高,都不如他眼光犀利,都不如他有独到见解。这就给自己和社会之间垒了一堵墙,抵触社会怎么融入社会?青年人进入社会首先要虚心,遇到事情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社会是专门一门学问,课本上没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虚心地一点一点地去感受,去省悟,而不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青年人进入社会,先要学会和做到“无我”,才能在“无我”当中找到和实现“自我”。  第二点,要有锐气和涵养。全世界流行的“木桶原理”,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一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它最长的木条决定的,而是由它最短的那块木条决定的。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你的特长决定的,而是由你的缺点决定的。做干部工作的都知道,写或听干部的考察报告,关键是看他的缺点是什么,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有的干部就是这样被“避”掉了。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注意克服哪些短处呢?一个是锐气,一个是涵养,这是一个人身上的两个方面。说白了,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  一个人的锐气表现在哪里,就是敢不敢顶事,敢不敢负责任。因为在工作中,遇到好事,需要说好话,大家都会说,但是遇到难事,需要批评人、得罪人的事,十个人里可能有九个人就往后撤了,那么,要选干部,剩下的那个人如果其它方面都合适,就是他了。如果他不但解决了问题,也没有把人得罪,化解了矛盾,那就是能力。无论事机关还是基层,总是有硬事难事,这时候能不能解决好,先说敢不敢上,能不能痛痛快快地接受任务,那就看这个人有没有锐气。然后,工作中再看这个人地能力。这是说的当领导对待下级。下级对待上级,锐气的表现就是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要相信领导有这个胸怀对待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他会认为敢提出建议是为他出力、分忧,起码能减少工作失误。关键是你的主意水平如何,是否出以公心。当然,方式要正确,不能固执己见。  锐气的另一个方面是涵养——能不能自我批评和接受批评。现在有的年轻人面子很值钱——说不得,哪些事做错了,领导刚说一句,还没敢狠说呢,他那里就有十句话等着呢,老是跟领导犟嘴。事没办好,端给领导的是一大堆理由,他就该办不好,让谁去也办不好。领导一批评,他马上就对领导有意见。有个企业家提出一个口号:“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因为市场竞争只看成败,不听理由。但有的人把这句话倒过来用了,“不为成功想办法,只为失败找理由”。这样的人,你说他有没有涵养?  第三点,要有团队精神。现实中有一个很让青年人头疼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论资排辈?这个问题有它积极的一面。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上进心是每个人干好工作的动力源泉。但是,上进心怎么顺应客观世界的节奏,这就不太容易了。许多年轻人—其实不仅仅是年轻人,由于上进心切,老在那里考虑怎么让领导重视自己,怎么表现自我,怎么样创出名堂,怎么样大事小事的功劳都记在我的名下,不能让别人把功劳争去。这样一些不能放到桌面上的意识多了,碰到一起,就非常严重的阻碍着一个单位的效率。有的地方很多事进展不下去,在那里扯皮,主要有两个原因,争权和争功。许多年轻人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路子越走越窄,直到迈不动步。所以,胸有全局,循序渐进,坚韧不拔,是青年人求进步的一个基本准则。  (作者:山东省莱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编办主任)
 
******本文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lg/xy/201011/t20101111_56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