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美术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6:58

先秦美术概况 

       被史学家称为先秦的时代包括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这是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的漫长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美术、雕刻、绘画、建筑等都获得较大发展,其中祭神敬天的青铜器被奴隶主视作财富、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发展的水平最高,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因此,有人称先秦时代是“青铜时代”。
殷虚甲骨文
       甲骨文是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王懿荣偶然间从一些被当做中药“龙骨”的龟甲和兽骨上发现的,至今已出土15万片以上。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传说中有说是由伏羲氏创造,有说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从传世的文字实物看,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便有些类似“文字符号”的图像,这说明中国文字的雏形很早就已经出现。但中国文字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传世最早的要数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它距今有3000多年,是殷商人在龟甲或兽骨上用尖利的工具锲刻或用类似毛笔的工具所写的黑色或红色文字,记载着殷商人占卜的内容,故又称为卜辞。从出土的甲骨文实物中可以看出,甲骨文己出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有的纤细秀美,有的粗犷雄浑。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雄奇神秘的青铜器饰
       在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取得很大的成就,青铜工艺被视为当时社会文明的标志。其中商代是青铜艺术由成熟达到鼎盛的时期。在崇尚“礼治”的奴隶制社会,青铜器物大都被奴隶主当做“礼器”,成为祭祀礼仪之器和等级、权力的象征。青铜器的多寡和规模大小,往往象征着特定的等级和权力。据说,夏朝禹铸九鼎,于是九鼎便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后来,人们把九鼎的迁转当做国家政权更换的标志。史书中记载楚庄王曾向周王的使者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问鼎”故事后来被视为有夺权野心的代名词。

       青铜器的纹饰一般以变形动物形象为主,最常见的有饕餮以及龙、凤、夔等形象。从这些纹饰造型中,我们看到的是熔雕、刻、绘于一炉的高超工艺,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艺术美。青铜器艺术为我国美术史写下了灿烂的一页。司母戊大方鼎是现存商、周青铜器中形制最大的鼎器,长110厘米,宽78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大鼎腹内有“司母戊”三个籀文体铭文,从这三个字中不但可以看出商代文字已具有相当高的书写艺术水平,而且也说明这是一尊统治者为祭祀其母亲所造的青铜礼器。这尊圆形柱足托起的长方形大鼎,立耳、折沿突出体量感,给人以稳重、庄严的整体印象。鼎上的装饰主要由兽面、夔、牛、虎等高度夸张的艺术形象组成,增强了神秘、威慑的震撼力,是青铜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蒋介石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值1948年夏,该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可见受重视程度之高。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以线勾画的战国帛画
       这是一九四九年由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文物,<<龙凤帛画>>是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画风以墨线勾描,线条有力,顿挫曲折富于节奏的起伏变化,用黑白组合,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趣味。在人物的唇和衣袖上,还可以看出施点过朱色的痕迹。图中描绘一妇女,侧立向左,头后挽有一垂髻,并系有饰物,长裙曳地,腰细而修长,两手合十神态虔敬。在人物的上方,绘有 龙一凤,形态夭矫富有极强的动势,似乎正向天空飞升。画面呈现出风发昂扬的勃勃生机。这幅帛画从用笔用线的描述、人物特征的描绘到图的构成无不反映出我国古代绘画对形、神独特的气质和丰富内涵的表现。
                                 

威武雄壮的秦始皇兵马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在短短的十余年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的长城、驰道等非常壮观,其气魄和速度在历史上是空前的。秦的统治者还利用雕塑艺术宣扬自己的丰功伟业和显示王权威严,其中秦始皇兵马俑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现今考古发掘出来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一个共有4处,约2万多平方米的土木结构建筑群,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按出土排列复原,应有武士俑7000个,驷马战车100余辆,马匹100余匹,这些秦俑像一支军容整齐的军队,显示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威势,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具有高度写实性的秦俑造型虽然有明显的类型化倾向,但仍然能清楚地体现出不同的相貌特征和复杂的内在性格,显示出秦代劳动者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先民们的智慧由此可见啊!
 

秦篆汉隶
        秦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对混乱的六国文字进行改革,制定了统一的字体,这就是秦篆(即小篆)。其结构方正舒展,线条细圆,转折处化圆为方,神态质朴平实。据说,规范秦篆形式的是秦朝丞相李斯。秦篆遗存至今的有秦始皇巡视各地留下的《琅琊刻石》、《秦山》等残石。《琅琊刻石》 中国秦代刻石。在山东诸城琅琊台。系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二十八年 (公元前219)巡视东土登琅琊台时所立。内容为对大一统事业的赞颂,具有开国纪功的意义。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东行郡县,又在石后增刻诏书和从臣名。全文载《史记·秦始皇帝本纪》。因历年风雨剥蚀,现仅存13行、86字。刻文据传为李斯所书,用笔劲秀圆健,结体严谨工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琅琊刻石在清乾隆时已开裂,诸城县知事宫懋让以铁束之。道光中铁束散,石碎,知县毛筑亭覆护。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大雷雨中此石散落。1921~1922年王前后两次在琅琊台搜寻碎石,拼合后移诸城县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移置山东省博物馆。1959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由于篆书书写较慢,因此,在篆书作为官方文字通行的同时,一些民间写工将之简化。到了汉代,简写的篆书字体趋于扁平,并有波笔捺脚,由于这种字体是奴隶写工创造的,故称为隶书。汉代碑刻盛行,遗存至今的隶书刻石非常多,风格也非常多样,雄浑古朴的有《张迁碑》等,飘逸秀美的有《曹全碑》等,遒劲凝练的有《礼器碑》等,奇纵恣肆的有《石门颂》等。
                 

                                                       《张迁碑》

大型纪念性雕刻——霍去病墓前雕刻
       西汉初年,匈奴经常南下烧杀抢掠,汉高祖刘邦率兵征讨,竟差点被匈奴俘虏。汉武帝时,出了一位抗击匈奴的年轻名将霍去病,他从18岁起随大将卫青出击匈奴,先后6次击败匈奴军,为西汉解除北方边患立下了赫赫战功,不幸的是他24岁时便英年早逝。他去世后葬于茂陵,其墓设计成林木葱葱、怪石横卧的山形,象征霍去病建立功勋的祁连山。一些用巨石雕刻得古朴浑厚、似是而非的动物石刻《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怪兽吃羊》、《野猪》等置放其中,营造出茫茫祁连山林中野兽出没的幻觉,表现出霍去病建立功勋的艰难和非凡武功。卧马是与其它动物雕象,如跃马、卧牛、卧象、伏虎、野猪、怪兽吃羊等,原散置坟"山"上.以象征"山草肥美,六畜蕃息"的祁连山。它是利用自然石块稍加修饰的办法来处理的,在形象和动态上不受局限。这里塑造的是一匹静卧憩息的马,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技巧,紧紧抓住马的好动习性,它不能那样长时间地卧在地上,所以卧马虽暂作卧状,却显出即将起身的神态,即由静到动的过程,所以头部微仰,一只前腿向前伸出,蹄用力着地,另一只前腿微曲抬起,都反映出这匹马将起未起的动作过程。作者仔细地观察这一生动的动态,然后又智慧地,细心而大胆地雕凿出这一具有深意的题材。尽管这件卧马的形象拙朴,但蕴有一般的马所具有的活力。这种特点与现存汉马形象的实物,包括汉画像石刻上所见的形象沉然不同。同时,这批巨型的动物石雕,原来就是散置在坟山上的,不论石虎、石牛、石羊,姿势或站立,或卧伏,个个神态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作者的原意,造就出祁连山上牛马成群,一派北国风光,真是意味深长,富有情趣。
《马踏匈奴》高1.68米,长1.90米,运用寓意和象征的手法,以战马足踏垂死挣扎的匈奴败将概括出整个雕塑群。它由巨石雕凿而成,是一件浮雕,线刻兼施的圆雕,突出了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形象生动,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纪念碑式的石雕巨作。
                                  

                                               《卧马》
人间图画——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汉代盛行厚葬,他们以为人死后灵魂可以升天,所以竞相营造墓穴,里面雕绘墓壁,并烧制陶俑陪葬。刻有画像的画像石和模印烧制的画像砖就是被用做修造墓室的。从目前出土的情况看,画像石和画像砖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四川等地。
        画像石、画像砖的题材有许多直接描绘现实生活,如生产、狩猎、战争、宴饮、娱乐、讲学等。《戈射收获图》反映的便是狩猎、生产的情景。该画像砖用模印烧制,砖上部是戈射图,画面上两个姿态优美的湖畔猎手正在向群鸟引弓瞄射,疾飞的水鸟似乎正奋力冲出画面,给人以湖面广阔、天空高远的感觉。而游鱼、秋荷、岸树,更点缀出周围环境的优美。砖下部的收获图,描写六个劳作的农夫,右边两个人挥举长镰收割,中间三个人弯腰采实,左边一人挑运,六个人的动态优雅,充满田园生活的诗意。
篆刻的源头——泥封
       汉代以前的公私文书一般都写在竹、木简上,封发时,为了防止别人偷看或盗改,主人常将竹木简牍用绳捆缚,在绳端或绳交叉处封一块粘土,并用代表自己身份的印章按盖其上,显出印文,作为信验,以防私拆。泥块干燥后很坚硬,这就是“泥封”,也称“封泥”。后来,纸、帛通行,封泥的办法也被印章直接印在纸、帛上的办法所代替。
        印章最初的功能只是检验身份的凭证,一概被称为“铄”(同玺),秦统一全国后,规定“玺”的称呼只能用于皇帝的印章,一般人的印章都称“印”、“印章”、“印信”、“宝”、“押”、“图章”等。历史上印章演绎了许多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用和氏璧刻的传国玉玺的故事了。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美术史>,<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