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之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8:44:51
我们知道,大江大河在流行过程中,沿途不断有支流汇集而入,江河得之不拒并逐渐壮大,因为,江河是支流、小溪东流入海的良好载体。同时,江河也随时在沿途释放水分,灌溉田野,补充湖泊,用自己的付出营造出良好的共生环境。在得与舍之间,水才得以实现流畅通达。

  水的这种特性,暗合孔子所说的“见得思义”之理。那么,对我们来说,“得”什么?无论财富、名位来归于我,叫“得”。而见“得”,应该想一想是否合乎义理、道义、人情、国法。合则受,不合不受。

  

    假如有一个让你白赚1500万元的机会,并且合理合法,你会放弃吗?

  在商场中,获取利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得”是商人必须获得的一个结果。但是,“得”是否合乎“义”却是最重要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不过,超出自己的承担能力,杀鸡取卵式的舍,也未必合乎“义”,得和舍之间还颇有意味。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规定,凡是有人赎回了在国外做奴仆的鲁国人,国家最终要支付那笔赎金。孔子的学生子贡一直做生意,他解救了不少做奴仆的鲁国人,国家要把他花费的赎金补给他。因为子贡很有钱,所以他没有要政府的钱。当时,不少人称赞子贡,说他仗义疏财。但是孔子却对子贡提出批评。夫子说,鲁国人本来就不是很富有,国家出台政策就是为了鼓励人们不需要额外花费就可以解救鲁国人。子贡这么做,自己是做了好事,但负面影响却不得了。有一些人本来要解救人,但子贡救人都不要政府给钱,自己救人如果要政府的钱,那么跟子贡相比,境界要低很多。这样本来要救人的人,因为经济能力所迫,会因为子贡的行为而放弃救人。

  孔子另一位学生子路,有一次将快要淹死的乡人从水中救起。那位老乡很是感激,就送给子路一头牛,子路欣然接受。当时,有不少人批评子路的道德境界不高。但是孔子却不以为然。他说,子路救人,并接受人家的谢礼,这对鲁国人有很好的昭示作用。因为子路接受了一头牛,大家感到做好事会有好的回报,鲁国人会因此争相去做诸如救人等等的善事。

  回到现代,假如有一个让你白赚1500万元的机会,并且合理合法,你会放弃吗?肯定不会的。但万科董事长王石恰恰选择了放弃,这对一般人来讲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王石应合肥市长的邀请,代表万科同合肥国土局签订了1000亩土地的购地合约,并约定一个月内支付总价的25%作为首期款。三个星期后,万科的首期款还没来得及支付,合肥就传来消息:另外一家企业也看中了万科签下的这1000亩地,合肥国土局有意牵线让万科出让500亩,每亩额外补偿给万科3万元。真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王石的下属高兴地向他汇报这件事。但出乎意料,王石指示:对万科来讲,500亩、1000亩都很大,退回500亩地,并且不要补偿。下属认为是听错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王石是一个注重诚信和商业道德的领导人,可赚到这1500万元并没有违反商业道德呀。王石向下属解释说,如果收了这个钱,公司就会出现新的神话:瞧,老板多有眼光,没动1分钱就赚了1500万元。这样会对公司员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员工们都会钻牛角尖去想办法倒腾土地赚大钱,谁还有心思去好好设计房子、建房子和精心维护房子?所以这钱万科不能要。

  上面的三个事例,说明了得与舍的辩证关系。有时,“得”正合乎义理,“舍”看似高风亮节却不合义理;有时,“舍”正合乎义理,“得”看似合情合理却不合义理。所以,看待“义”的问题,不在一招一式的直接效果,而在于其长久的影响。

 

  李嘉诚的“第三个儿子”是谁?

  连续多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在数十年商海沉浮中,始终坚持一条人生准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说,财富不是单单用金钱来比拟的,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能够在世上帮助他人,对他人有贡献,是内心的财富。金钱的财富,可能变化很快,只有人家已经得益的真财富,才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

  2005年初,当他在接受香港《亚洲周刊》杂志采访的时候,他说心中还有“第三个儿子”。众所周知,李嘉诚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泽钜是长江集团副主席及董事总经理,次子李泽楷是电讯盈科主席。那么他所说的“第三个儿子”是谁呢?就是他在1980年创办的“李嘉诚基金会”。他对基金会如此倾注感情、悉心培养、不断投入,就是想让这个“儿子”不断成长壮大,造福他人。他说,我就算把财产留给两个儿子,他们也只是多了一点儿。我着力培育‘第三个儿子’,是想让更多的人得到多一点。李嘉诚告诫所有人,李家的家族成员或基金会的任何其他成员不能在基金会获取任何利益。

  扶贫、医疗和教育,始终是李嘉诚最为关心的公益领域。他以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用长期的资助和资源投入改变现今社会对贫穷的冷漠感,唤起全社会的关心潮流。他认为就医能够令社会进步,医疗是一种关怀。他曾为跨代的贫穷现象感到难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教育方面着手,他希望“我们每一个不同的人,都要思考自己不同的助己助人的办法”。

  李嘉诚的“第三个儿子”诞生以来,已捐出及承诺捐出的款项超过数十亿港元,并在全球搭建起了公益事业的平台。基金会推行了一系列的医疗扶贫计划,包括为残疾人装配义肢、扫盲复明行动和为兔唇孩子免费做手术,同时还在全国对贫苦无助的晚期癌症患者施行“宁养医疗服务计划”。2005年,他把投资多年的一千七百多万股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普通股份出售,将此笔约78亿港元(折合约10亿美元)的收益悉数拨给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及新成立的李嘉诚(加拿大)基金会。

  李嘉诚的事业有两个,一个是“赚钱”的生意,另一个就是“不断花钱”的公益事业。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所以,他几乎捐出了所有的财产共计3.5亿美元,兴办了3500家图书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比尔·盖茨到目前已经捐赠了240亿美元建立慈善基金,并公开承诺,在其百年之后,只给自己的孩子留很少的一些财产,余者悉数捐赠社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慈善总会70%的捐款来自海外,内地富豪的捐款不到15%。许多国家富人捐款占个人收入的30%,中国则占1%不到。

  

    在社会总体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社会底层群体的利益,就有可能导致这个社会群体享受不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这个庞大的群体就像金字塔的塔基,一旦他们被排除在发展之外,社会资源和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那么,这个社会就有可能形成潜在的危机,社会的基础就会动摇,社会环境就会恶化。

    十八世纪的时候,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GDP是世界第一,类似于目前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但是,被奉为市场经济鼻祖的亚当·斯密却断言,当时的中国已经富到头了,不会再有发展潜力。他判断的理由基于两点:第一,中国的市场是不开放的;第二,中国包括官僚和商人在内的富人享受着最大量的财富和种种权利,而中国的穷人却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许多学者都把亚当·斯密说的第一点当作十八世纪以后中国走向衰落的决定性因素,以印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往往忽略了他说的第二点。实际上,如果按基尼系数的标准来分析,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看,国家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早已远远超过了“警戒线”,所以才会动乱不断,甚至出现太平天国与清政府长期对峙争斗的局面。即使经济开放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也会在战乱中消耗殆尽。可以说,亚当·斯密讲的第二点判断理由,对中国的衰落走向起了最主要的作用。
  穷人和富人乘坐同一艘船。穷人的座位下有一个洞,富人应该帮他们补上。不然,洞越破越大,船就会沉没,大家一损俱损,富人不可能独善其身。

  舍得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我们曾谈起过中国风水理论所讲的“水生财”。实际上,古代的一些有识之士在义理上对此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清朝商人舒遵刚在阐述自己的行商经验时说:“钱,泉也,如流泉然。有源斯有流,今之以狡诈求生财者,自塞其源也;今之吝啬而不肯用财者,与夫奢侈而滥于用财者,皆自竭其流也。人但知奢侈者之过,而不知吝惜者之为过,皆不明于源流之说也。圣人言,以义为利,又言见义不为无勇。则因义而用财,岂徒不竭其流而已,抑且有以裕其源,其所谓大道也。”意思是说,钱财,就像流动的泉水一样。那些靠机巧欺诈获取财富的做法,就好像自己堵塞了泉水的源头;而那些吝啬的做法和奢侈挥霍的做法一样,都会使流动的泉水枯竭。一般人只知道奢侈挥霍是错误,却不知道吝啬也是错误,是因为不了解源流之说的道理。圣人说,应该以义为前提去获取利益,见义不为则没有君子之勇。所以,把钱财用在合乎义理的事情上,不仅不会使水流枯竭,还会扩充源流使其壮大,这才是行商的大道。
  利他就是利己,帮人就是帮自己,这就是舍与得之间的辩证法。
  舍得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是佛教的法。佛法是心法,主张内心不为“得”而舍。舍的大小,不仅在于舍的物质利益的多与少,更在于心念上是否真的舍掉了。舍的当下,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自己的得,这样的舍才是真舍,才是大舍,从结果上说,必有大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