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球时报》看国人的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52:56
从《环球时报》看国人的地位 江河坝 于 2010/7/18 23:01:0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最近有件事在中德两国新闻界议论的沸沸扬扬。就是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命名的德国基金会委托德国埃尔福特大学和杜伊斯堡大学联合进行的专项研究《德国2008年对华报道》,6月14日首次公布的研究成果,共300页,概述了德国七家有影响媒体2008年对华报道的基本情况。对此,国内不少媒体在解读伯尔基金会报告时,从新闻的真实性角度来看,几乎都不及格,一些国内媒体对报告的解读简直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比如,他们在解读中,无视报告中对德国媒体予以肯定的内容,而重点引述报告对德媒的批评,并大胆将报告的基本结论之一,即德国媒体无反华阴谋改成报告揭示了德媒体“整体失真”,甚至认为“德国终于认错”,而对报告的一个重要建议——进一步开放驻华记者的工作环境则避而不谈。十分有趣的时,对此报道失真最大的是《环球时报》,而失真最小的也是这个《环球时报》,不过是版本不同而已,失真最大的是中文版,失真最小的是英文版,《环球时报》在这个报道上真真是个二皮脸啊。

为什么一家报纸在同一件事情上的报道既是最失真的,又是最不失真的呢?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媒体主观上的,一个是针对的读者对象的。就主观态度来说,中国一位高层领导人曾经这样说:“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就是有利于党的利益,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就是真实的”,此言一出,媒体自然可以置新闻的真实性于党的利益的需要之下了,所以,《环球时报》中文版歪曲、编造新闻也是事出有因的,因为他们这样做是“党的利益和事业的需要”,不是他们不懂什么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就针对读者对象这方面来说,《环球时报》两种语言的版本是分别针对两种人群的。中文版本是针对大陆的读者的,而英文版本则是针对外国读者的。有意思的就在这里,针对外国读者的,还是很注意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很尊重国际上有关新闻的一般性准则的。但是,对于国内的读者,则想怎么忽悠就怎么忽悠,从《环球时报》的这种二皮脸的做法可以看出国人的地位是远低于老外的,在新闻这个领域也充分表现了出来。

有人说过去毛时代中国人很有地位,工农兵很有地位。可是,在毛时代新闻真实性原则更是被肆意践踏,那时候工农兵和其他所有民众甚至官员无一例外的被任意忽悠,人们毫无知情权,不能对喉舌的任何报道有任何的质疑,哪怕出现像亩产13万斤这样极端不靠谱的新闻也不能说半个字的怀疑。你要是有怀疑也只能藏在肚子里,你要是说了出来,立刻就可能大祸临头了,轻者被批斗坐牢,重者就被残害处决了。都是被忽悠,就程度上来说,毛时代被忽悠的更厉害。

一个公民要想获得公民应该有的地位,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要有知道真相的权力。有不被任意忽悠的权力,连这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地位呢?这可以作为一个有没有地位和地位高低的尺度。在一个社会中,人们是否有权知道真实的新闻就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知道真实新闻的真实的程度越高,就说明这个社会越文明,这个社会上的人们的地位也就越高。而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能欺负别人的人地位就高。《红楼梦》中那些欺负刘姥姥的丫鬟,不也还是地位低下的奴才吗?毛时代所谓的红五类出身的人可以欺负那些出身不好的所谓黑五类的人,这并不等于那些所谓的红五类的人地位就高了,就真的是主人翁了,请问,连知情权都没有的人能是主人翁吗?红五类出身的人还不是一样被人忽悠来忽悠去吗?其实他们也和《红楼梦》里的丫鬟一样只是个任人支使的奴才罢了。

毛时代对新闻的知情权是分了若干等级的,一般人就只能看党报,干部、机关单位内部可以看《参考消息》,厅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和政治机关可以看《内部参考资料》,也就是俗称的“大参考”,在高层的领导干部则可以看各种印着“机密”字样的各种内部刊物和调查报告,从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人们的地位是和对情况知道的真实性程度密切联系起来的。

如今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比如《参考消息》早已经成为了一张很普通的报纸了,新闻公开性有了很大程度的开放,人们的地位也比过去有了一些改变,相对来说也算是提高了,可以质疑政府了,可以质疑官员了,不用因为说了对官方媒体的报道表示怀疑的言论而遭受迫害了。现在人们的地位比毛时代提高了很多,这是铁的事实,并不因为有些人的强词夺理而有丝毫的改变。但是,我们还是认为人们的地位还没有获得根本的改变,这是相对于外国人来说的。相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人还是地位低下,因为我们的喉舌和媒体对老外是尽量说真话,而对自己的民众却随意说假话,《环球时报》的两种语言版本的差别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今天歧视我们的不是外国人,而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这些民众还没有取得和外国人一样的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