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眼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感谢洋兄弟灭清妖(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54:20
太平军眼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感谢洋兄弟灭清妖 2010年01月06日 10:16 凤凰网专稿 【 】 【打印共有评论1

 

陈晓楠:洪秀全对于洋人一直怀有朴素而善意的情愫,认为大家都信上帝,那么这就是好兄弟了,所以但凡我家有的,你们也都可以享受,那本着这样的心情,长江航道打开了,对外贸易照旧了,传教士也来往自由了。李秀成呢,也是个很单纯的人,他认为我们打上海是我们自己的事,只要不伤及到外国侨民,洋兄弟们也没有理由阻拦我们,所以本着这样的想法,很细心的李秀成在出征前夕,还特意发信告诉外国人,要在门口悬挂黄旗表明他们的身份,以免被误伤。在这样所谓的精心准备之后,李秀成开始向上海挺进,据说当时他坐着软轿,只带了3000随从,但是在上海城中,不管是清政府的士绅,还是英法联军却都不是单纯的人。

解说:1860年8月19日清晨,当李秀成的3000人马,走到上海县城西门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是招展的黄旗和洋兄弟的鲜花,早已埋伏好的英法士兵,向密集的太平军队列疯狂的射击,李秀成的轿子也遭到炮击,脸颊被弹片划伤。为什么太平军一向优待的洋兄弟,在这个时候会和他们兵戎相见呢?

沈渭滨:那么在中外关系上,外国侵略者在上海,他把上海是作为吸取中国膏血的一个接通口,就是说他要通过上海把中国的财富集中起来拿到国外去,所以这样一种状况就决定了,太平军想打上海,而上海又不想被太平军拿去,中外势力都不想被太平军拿去,于是就在上海形成了双方之间的剧烈斗争。

解说:其实在此次出征上海前夕,英法各国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对太平军种种友好的表示,一概不予理睬,甚至连干王、忠王的信函也不许拆阅,显然太平军对英法各国的政策理解与实际情况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沈渭滨:这里面就反映了太平天国对当时西方的侵略者根本没有认识,完全是在宗教的这样一种观念之下,把外国人作为自己的洋弟兄对待,不仅是对外国传教士,而且对外国的政府官员也认为是他们信教的,都是我们的洋弟兄,这应该讲是太平天国的一种幼稚。

解说:太平天国对于上海的猛攻,让天京城内一个外国人如坐针毡,作为斡旋太平天国外事的洋务丞相,罗孝全自然受到各方的指责,他已经很难在天京呆下去了。1862年1月20日,罗孝全这位太平天国的宗教师,怀着失望和恐惧逃往上海。罗孝全的外逃也标志着西方和太平天国在精神信仰上的完全决裂,从此之后,西方彻底对太平天国绝望。几乎所有的西方舆论,都转而开始攻击太平天国。

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北方,英法联军和恭亲王奕签订了《北京条约》,在这个条约中,中国的国门进一步打开,清政府出让了更多的利益,此后不久,咸丰帝驾崩,半年后辛酉政变发生。主张遵守条约的慈禧和弈主政,英法列强们最后的担心也随之消失。一年之后,清政府正式颁布借师助剿的决策,中外联合绞杀太平天国的计划正式出台。

李扬帆:恭亲王弈他说当今这个祸害最严重的,作为心腹大患来讲,就是长发贼、长毛贼和捻军,他们是心腹大患。而英法美日本这些都是肢体之患,算不得什么夺命的疾病。

方之光:清政府始终明确的太平天国是,宁可同外国人联合起来也要镇压太平天国,因为清政府晓得地主阶级内部联合起来,各个派联合起来,外国联合起来,中外同心不得了。

解说:1862年,大英帝国接到了一张来自中国的大订单,采购整整一支舰队,这张订单的总预算高达白银80万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阿思本舰队。

李扬帆:英国人通过借师助剿可以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一个呢是卖舰队,另外一个是改变中立法案的那些做法,所以他们当时的首相巴麦尊就说,他说我们这是巨大的一个机会,我们要把它抓住,要给中国清政府以支持,那么他作为首相都要突破这个中立法案,可以看得出来当时阿思本舰队这个事件,确实是促使英国在改变中立政策方面起了很大的一个作用,当然在此之前,由于清政府已经颁布了借师助剿的这个命令,所以说也是必然的。

解说:清政府几十万两白银的大手笔消费,刺激了整个英国,随后不久《泰晤士报》发表了长篇政论,认为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来,他们本可以将南京建设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但十年中,太平天国却证明了自己充满着邪恶,到处进行摧毁和破坏,南京与其说是一个政府的首都,不如说是一群强盗的巢穴。随后不久,英国国会正式决议,放弃中立法则,围剿太平天国。

1862年,当李秀成再次集结优势兵力,兵临城下的时候,外国传教士不见了,黄旗没有了,英法军队也不再仅仅固守城池拒绝太平军,而是用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开始和清军一起联合剿灭太平天国。4000名英法士兵的直接参战,将蒙在英法帝国脸上最后一层中立的面纱悄然撕去。

这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太平天国烈士墓,1862年围攻上海的几百名太平军战士静静的长眠在这里,这些从广西千里奔袭而来的天国士兵,美好的天国梦想在这里最终破碎。而太平天国对于洋兄弟的最后幻想,也在炮火声中灰飞烟灭,太平天国对于上海的第二次进攻也最终失败。

陈晓楠:上海之役的险胜对于清军来说,是保住了苏南的最后据点,此后他们以上海为基地,逐渐蚕食了太平军在苏南的领土。而对于太平军来说,这场战争的失利,可不仅仅是没能拿下上海这么简单了,它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对外关系的全面破裂。从此以后,英法联军开始和清军联合,公开的武力镇压太平天国,而这也正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加速灭亡。而上海战役之后呢?江浙地区大量饱受战火侵袭的士绅商贾,为了躲避战乱,逃亡到上海的英法租界,这也在不经意之间,加速了上海发展的步伐,在太平天国败亡之后不久,上海迅速崛起,成为了亚洲最繁华的商贸港口,一个现代化的上海,在战火的硝烟当中悄然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