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代古城墙 明朝痕迹荡无存 城墙尚留只因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0:24:00
2005-10-22 13:02:02   来源:  

  红色的明代古城墙已被青苔遮掩,与后来加建的城墙有鲜明的区别。

  

  记者手记
  越秀山上感怀
  幸有越秀山,看取明沧桑。在越秀山上,明初广州三大地面古迹就占了两处,镇海楼是其一,另一处就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广州明城墙了。
  遥想永嘉侯当年,在镇海楼收工后,登高楼四望,飞鸟低回,落霞满天,海边军情、内陆民生皆一收眼底,富贵荣华之感定会油然而生,只是他极目远望,却没看到自己的前程。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春风得意时,是很难想到他日后的悲惨世界的。
  转念一想,永嘉侯的死固然与他的骄奢有关,但他以一个元朝降将的身份,做了明朝的大官,倒可以让我们拨去历史的烟尘,看到明朝的民族政策。明朝初期,对归附的蒙古王公一律礼遇之,没有半点歧视。俘虏的蒙古兵也一律优待,愿留在中原的则分其田地助其安家,愿回蒙古草原的也为其发放路费。
  说回明城墙,南京的明城墙是朱元璋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始建于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6年)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北京的明城墙遗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西安的明西安城墙从洪武三年(1370)下诏修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完工,历时八年,奠定了当时西安城墙的基本形制和规模;相比之下,广州的明城墙就没那么惹人注目,广州,一直以来都只是经济要塞,不是战略要地,所以城墙的有无,也只是防防那些小毛贼的吧。

  大事记
  明朝洪武十三(1380年)年,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拓建广州城,把三城连合为一,并向北扩张,一直伸延至了越秀山。
  嘉靖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565~1566),增筑自“西南角楼以及五羊驿,环绕至东南角楼”的城墙,把“商贾云集”的濠畔街等地都包括在内,称为外城或新城,而原来的广州城称为内城或旧城。当时的广州外城有八座城门,东曰永安,西曰太平,南曰永清,东南曰小南,西南曰五仙(明称五羊,清改为五仙)、曰靖海、曰油栏、曰竹楼。外城长一千一百二十四丈(一说一千二百有二丈),周三千七百八十六丈,高二丈八尺(16)。
  在增筑外城之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内城又复于正南迤东辟一门,曰文明。从此,广州内城亦为八门。
  崇祯十三年(1640年),广州增筑北城,将城墙培高7尺,增厚墙基,内砌女墙,加雉堞5尺,又增筑敌台2座,并且每隔20丈置有台阶,以便在城墙上落。现越秀山上的明代城墙,是广州唯一保存下来的一段古代城墙,在清代曾进行过修茸。现存总长度为1137米。除镇海楼外,只剩下高度不等的城墙,其他有关建筑已荡然无存。

  ● 城墙数据
  据明朝黄佐《广东通志·舆地志》载:广州城 “周长3796丈,商2.8、上广2、下广3.5丈。有城门、城楼和敌楼各7座,警铺97个。”城墙上的石条大都长1米左右,宽0.4-0.5米,主要是红岩石料,少量是花岗岩。这些石料大多为凿象岗修北门时所得。

  历史再现
  明朝初年 广州城已很有规模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祖缘对明代广州的城市建设颇有研究,他认为明初之时,广州城已经很有规模了。明代的广州城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东至大东门(今越秀路),西至西濠(今人民路),北包越秀山,南至“海边”(今一德路至新河浦涌),并扩大了西关十八甫商业区。
  早在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派兵进入广东之前,在军事上制定了正确的策略,促使元朝驻广州的江西行省左丞何真归附,因而令广州这个重要城市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明军进入广州之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就“治城浚隍”,将广州城修葺一番。
  洪武二年,广东置行省。首任广东行省参知政事周祯在“百务草创”中很注重城建工作,把“开设城池,或招复流民,或抚绥新集”作为地方官员的首要任务,并以此“核其功能”。而城市的修葺、改造、扩建多由都指挥使和卫所官员负责。如潮州府城于洪武三年(1370),由指挥俞良辅在原来东城的基础上,开拓西南面,用石垒砌成墙,成为完整的石城,“高厚坚致”。又如南雄府城,洪武初,镇守指挥王玙将“岁久而圯”的府城进行重修。再如韶州府城、廉州府城亦于洪武三年重修增筑。广州既是府城更是省会所在地,自然会特别引起官员们的重视。
  元朝统治期间,广州的中城、东城、子城没有连为一体,交通大受限制,且旧城低隘,很有必要进行改造。由于原三城的“濠池可以填淤部分,有利沟通。而四周濠池又可连成一起”,所以这对广州城是一次很重要的改造。洪武十一年至十三年(1378~1380)又进行一次大的扩建,“拓北城八百余丈”,把越秀山包括在城内,并在越秀山建五层楼(亦称镇海楼),“为会城壮观”。
  由于长时间只注重在城的改造与扩建,而对城内街道没有进行认真整修,以致“街衢残缺,砖石龃龉,每风雨连绵则沮洳艰行”(郭棐:《岭海名胜记》,卷一)。面对这一现实,正统六年(1441)春,广东地方官员“捐赀为倡,用图更新”。这一义举,很快得到“文武官属,郡邑义士”的响应,“争先乐施”。于是“募工伐石,以砌之,无何告成,广二丈五尺,延袤约数十里,平衍坚完,非惟利于行者,城池为之增观,省府为之增胜,居民第宇为之增丽”。足见这次修街是广州城市建设的一大举措,它不仅工程巨大,延袤约数十里,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街道修得又长又宽阔,还做到了平坦、坚实,从而使广州城“为之增观,省府为之增胜,居民第宇为之增丽”。
  此后,成化二年(1466),再筑正南、归德二门月城,各延三十八丈,“上俱建层楼,下辟三门,壁垒完固,视旧有加。”(郭棐:《广东通志》,卷十五。)弘治十六年(1503)开始修建渐颓的东、西门月城,并大修全城,至正德初告成,城墙增高七尺(12)。嘉靖十三年(1534),又增筑定海门月城。经过多次的建设,广州城已经是“规制大备”,成为一座在国内外都受到重视的大城市了。

  现场感怀
  在广州的城墙下回忆历史

  只需要花5块钱门票,就可以到越秀公园转一圈,从我个人的消费观来看,我觉得这远比花100块去看野生动物来得划算,因为除了越秀山上的空气比野猪的味道要好许多外,还因为公园里面藏着众多的历史遗迹。
  在这些历史遗迹中,一段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最是让我浮想万千:从中山纪念碑后,折向西行,可见到一段约200多米长的古城墙,透迤伸展,隐没在丛林深处。千百年来的广州,也正是以来自于这些以红砂岩石为基、大青砖和灰砂砌筑的庞然大物,阻挡了无数的外敌入侵,它是广州城百姓无忧生活的保障,越秀公园政工科的张晓明对我说:“这是明代修建的广州城墙,距离今天已经有600多年了。我们看到的现存的这段城墙,是当时此城墙的北段。”
  当你从山腰小径抬头仰望,巍峨高耸的墙头上,锯齿式的箭垛依稀可见,斑斑驳驳的墙面上,一块块巨大岩石条错叠其间,厚厚的青苔和蓿草,给人一种苍凉感。历史的风雨给古城墙以无情的剥蚀,又给了它耐人寻味的内涵。
  虽然从现存的城墙上,仍然可以想见当年朱亮祖“辟城东北山麓,拓北城八百余丈,上建镇海楼”的宏伟规模。但再是宏伟的建筑或者宏远的历史,到历史书里也许轮不上一行字,明代的城墙终究因为民国的到来而毁于现代文明,辛亥革命后,广州拆城筑路,过去的马路转变为车路,城墙自在被废之列,只是有一段城墙幸而建在越秀山上,得以部分保留,这也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段东起小北(今小北花圈)、西迄大北(过去大北门,今日盘福路与)、横贯越秀山的古城墙,只是它断断断续续的,虽然总长一千多米,却很难把人的视线串起来。
  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广州没有城墙,要去看城墙,得去南京或者西安,其实他们不知道完全不用跑那么远,在广州你也可以拍着城墙的大青砖,聆听历史的回音的。

  ● 城墙地理
  当时的城墙依山而筑,东面至今越秀路,南至文明路、大德路,西至人民路。

  关键人物
  建城者朱亮祖

  有一出闽剧叫《洪武鞭侯》,又有一出秦腔剧叫《番禺令》,讲的故事都关乎同一个人:朱亮祖。朱亮祖原是元朝时的一位大将,兵败后向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投降,并为朱元璋打江山出过不少力,后来被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封永嘉侯镇守广东,有一天,朱亮祖登临越秀游览,登山一望,但见“江流如带,沃野争碧”。那时有位风水先生说越秀山有“帝王之气”,暗示说这“气”一旦上升,朱家天下就会完蛋,于是朱亮祖就下令在越秀山盖起镇海楼,同时下令修建城墙。
  《明史》上说,朱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办事经常违法乱纪。当时有个叫道同的出任广东番禺知县,清廉刚正,当地的土豪数十人,经常在市场上干一些巧取豪夺的勾当,由于道同严格执法,出重手打击这些市霸,将其头目逮捕,绑在街头戴枷示众。
  土豪们明白道同这家伙不好教育,便争相贿赂朱亮祖,求他出面说句话。朱亮祖果然被土豪们勾引教坏,他摆下酒席,请道同吃饭。在席间点了几句,为土豪头子说情。按理说,永嘉侯的地位远在一品官之上,是道同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应该说,以他的身份出面请客,算是很抬举道同这个七品芝麻官了,可道同偏偏不识抬举。他厉声道:“公是大臣,怎么竟然受小人役使”,永嘉侯压不服他,也不再跟他废话,干脆就派人把枷毁了,将街头示众的土豪头子放了,这还不算完,随后又寻了个差错,抽了道同一顿鞭子。
  有一位姓罗的富人,巴结朱亮祖,把女儿送给了他。这姑娘的兄弟有了靠山,便干了许多违法的事,如同土豪。道同又依法惩治,朱亮祖又将人夺走。道同实在气不过,便将朱亮祖的这些事一条条地写下来,上奏朱元璋。朱亮祖恶人先告状,劾奏道同傲慢无礼。
  朱元璋先看到朱亮祖的奏折,便遣使去番禺杀道同。其后道同的奏折也到了,朱元璋一看就明白了,又遣使赦免道同。两位使者同一天到达番禺,赦免的使者刚到,道同已被砍掉脑袋。
  朱元璋吏治之严,堪称空前绝后。杀人只凭一时性起,这一点我们已经在道同的下场中看到,于是在第二年九月,朱元璋召朱亮祖到京,将朱亮祖和他儿子一起活活用鞭子抽死,然后亲自为他写了墓志,以侯礼下葬。
  在如今的镇海楼顶楼有对木刻楹联,是复制清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彭玉麟幕僚之作,上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目空今古?”下联:“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联中“故侯”指的就是朱亮祖,但假如我们撇开战场风云,从《洪武鞭侯》的故事来看朱亮祖,不知他算不算英雄呢?

  城墙御敌史

  有城墙保障,无入侵之虞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广东饶平县柘林寨水兵因缺饷发生兵变。水兵谭允传等率变兵扬帆直抵广州城外,初以求粮为名,继而大肆掠夺。广州城门紧闭,一些人战死城外。两广提督吴桂芳平定兵变之后,吸取柘林兵变的教训,深恐“山寇”和“海盗”进攻广州而城外没有城墙保障,无险可恃,从而认为“外城不可不筑”。于是增筑西南角楼等城墙。
  清咸丰六年九月(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船事件,伙同法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八年一月十二日(1857年12月28日),英法侵略军进攻广州的大北门及小北门,据守这段城墙上炮台的都统来存率军死守,任由敌炮进裂,镇定不移,俟敌兵迫近城墙,进入火力网,始集中火力猛烈还击,重创来犯之敌,毙敌数百名。英法侵略军攻占广州后,广州附近居民组成团练,有义勇数万人,不断袭击侵略者的据点。盘据这段城墙的侵略军,成为当年义勇军攻击的重点对象。
  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法侵略军退出广州,撤退前把被广州人民击毙的部分官兵名单,刻碑嵌在这段城墙上。如今这方石碑成了侵略者下场的物证。
  1923年2月21日,孙中山自上海返广州,就任大元帅。四月十六日,沈鸿英在新街发动叛乱,举兵犯广州,前锋窜至越秀山之北。孙中山亲临镇海楼,指挥部队在这段城墙上布防,迎头痛击叛军,把叛军打得落花流水。接着指挥追击,连克新市、石井等地,有力地压制了叛军的气焰。

  城建年表
  明代城墙建设倒计时

  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
  是年11月,南明唐王朱聿鏓在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等拥戴下,据广州自立为帝,年号绍武。这是广州历史上第三次建都,但历时只有40天,即为清军攻灭。
  公元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
  由两广总督吴桂芳主持,在广州城南续建新城,使城周又增6里多,称作外城,原城则称内城或老城。内外城合称明城。在此前后又在城西外填平大片低洼地,筑民居,建商铺,陆续建成18个商业街圩,称十八甫。明城大体上奠定了现今广州老城区的范围。
  公元1526年(明嘉靖五年)
  御史涂相拓西濠为深1丈2尺、广7丈之水道,自十四甫达柳波涌返于珠江,史称大观河。大观河曾先后建有8座桥梁。由东而西依次为德兴桥、大观桥、牛乳桥、永宁桥、三圣桥、志喜桥、蓬莱桥、汇源桥。
  公元1489年(明弘治二年)
  析番禺、南海两县部分地域,增置从化县。
  公元1485年(明成化二十一年)
  是年,太监韦眷在姚家岗东则建永泰寺,后称东山寺,东山由此得名(遗址在署前路东则)。
  公元1472年(明成化八年)
  总督韩雍改太平桥之木桥为石桥(位于今人民南路与光复南路间,现已为陆路,仍叫太平桥),并引濠(西濠)自西流达珠江,舟楫出入,虽风大发,不能为患。
  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
  置怀远驿于广州蚬子步(今杨巷路怀远驿一带),建屋120间,以居蕃人。
  公元1403年(明永乐元年)
  重设广州市舶司。并在西关置怀远驿,专供各国贡使(实为官方商人)居住。
  公元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
  由朱亮祖主持,开始对广州城进行历史上的第五次大规模扩建,除将宋代三城合一外,还在东南西北四面扩展,城墙北跨越秀山,在山上建镇海楼(俗称五层楼,今广州博物馆);向东扩至今大东门;城周长达21里。

  老外视角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城墙
  嘉靖三十五年(1556),葡萄牙人克路士到达广州,并在广州住了几个星期。后来,他在《中国志》第六章对广州的城墙作了描写,并作了评价。
  他说:“它四周有坚固的城墙,构筑良好,也相当高……城墙很整齐,没有裂口、窟窿或缝罅,也没有丝毫使它毁坏的形迹。其原因在于,城墙是用够一个人高的活动石块构筑,上面砌有泥土制成的,颇像瓷碗质地的砖头,因此墙十分坚实。”
  “这座城(其他城也一样)一面临江,沿江筑城,很像是在濠堑之内,因为城的另几面是被一条灌满水的宽大濠堑围绕。这条濠和城墙之间有足够的地盘,可集合一支大军。挖掘濠的泥土堆在它和墙之间,因此,墙根部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不过在濠以外此城仍有一大缺点,那就是河对面岸上,城墙和濠之外有一个可俯视墙内全城的山头。城墙有七道门。城门宏伟高大,坚固而构筑良好,上有雉堞,不是方形,倒像台阶。”
  他还说:“城门在入口处都有胸墙。沿河郊一侧的胸墙,每堵有三座门,一在前,两在侧,供沿城墙的街道使用。胸墙跟内墙差不多一般高。胸墙前的门像内墙的门,也有吊闸。胸墙的旁门不大。非郊区的其他土地一侧,胸墙仅一门,这道门不是正对城墙,而开在旁边。”

  采写:本报记者 张御临
  摄影:本报记者 吴伟洪

  明朝的砖深红色,与后代加建的城墙颜色不同。

  城墙下,现在已成了中老年人跳舞休憩的场所。

责任编辑:范海东 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