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古城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05:29
www.taizhou.com.cn      2010年03月26日     13:12:30     星期五
历史文化名城—临海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期始设县,属孙吴版图,小帝大平二年(257)置临海郡,唐武德四年(621)设台州。曾为台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临海古城有悠久的历史,既拥有较完整的古代城市格局和传统街区,又保存了很多文物古迹,其中有绵延一千五百年的古城墙,既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别具一格的古城文化造就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九九四年一月,公布为全国重点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天台
位于天台山南麓,始丰溪北岸的盆地中。天台古时即为浙东名邑,历史悠久。三国吴大帝初年,划出章安西北部设始平县,黄龙三年,改称南始平,并以现县城所在地城关镇为县治,迄今未变。至北宋建隆元年(960),更名为天台,沿称至今。天台城区既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又有分布面积较大、较集中的明清古建筑群。
县城北部的天台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是著名的佛、释、道三教胜地,素有“佛宗道源”之称,分布着国清、赤城、龙山、桐柏等历史文化古迹群。
二000年二月,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箬山
位于温岭市东南沿海的松(门)石(塘)半岛的西南部,三面环山,西南濒海。因盛产箬竹而名箬屿,又名箬山。箬山镇有天然避风港,早在唐宋时就有渔民在此居住,明代以来福建省惠安县等渔民陆续迁入,此地至今保留着闽南方言和一些风俗习惯。现有天后宫(妈祖庙)等文保单位。箬山镇古街全部石结构,石屋别有韵味,配以山海背景,构成独特的风貌。
一九九一年十月,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历史文化街区村镇—路桥
位于温黄平原中部,在唐代时称为灵山贵丰里,尚较荒僻。北宋元祐年间,两浙提刑罗适疏河建闸。南宋时朱熹议修六闸,路桥集市渐兴。明代建新安桥,更名为新安镇,清宣统元年改名路桥,并一直沿称至今。路桥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明清时就成为浙东有名的货物集散地,以商贸集市发达著称。路桥素以十里长街、河桥众多闻名。现为路桥区所在地。
二000年二月,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台州府城墙
为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位于临海市老城区。始建于南朝,历代均有修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建瓮城。
府城平面呈方形,城墙周长6287米。西、南二面沿江城墙长2370米,现存高度一般为7米,下宽9米,上宽4米。保存有四座城门、瓮城及八座马面。东墙1615米于1956年被拆除。北墙长2300米,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原墙基上重修。
二00一年六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渚城
桃渚城为明代千户所所城。位于临海市桃渚镇城里村。城墙为不规则方形,东西长376米,南北宽390米,现存高度4-5米,条块石砌筑,周长1366米。城内街巷建筑保持明清格局。
桃渚城是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二00一年六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明楼
位于仙居县福应街道东门村,为宋代至明清时士子游歌之地,隶属于学宫(孔庙)。该遗址是县城沿革的历史见证。
一九八六年八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门卫城东门
位于椒江区海门街道东门岭。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防御倭寇而建,汤和主其事,卫城砖石砌筑,至民国时大部被拆。现存东门(晏清门)一段,长28米、底宽11.6米、上宽10.2米,砖石并列起拱,上有晚清所建五圣庙,三间硬山顶,城东门向北转西尚存残垣约200余米。
一九八七年六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南门城门
位于温岭市太平街道小南门村,明代建筑。
小南门为县城六门之一。明正德八年(1514)知县祝弘舒创立“六门”,其中西南为小南门。嘉靖间,知县曾才汉在城门上建有城楼。清时多次重修。城门朝西南方向,门口高2.6米,宽2.1米,纵8.2米,门口两壁用条石垒砌,相对开两闸槽,拱顶式。城墙和其他城门均已拆除,仅留此门,保存完好。
二00二年八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迎晖门
位于仙居县福应街道东门村。为明代仙居县城东门,建于嘉靖丙辰年(1556)。拱洞内完整地保存着“二龙戏珠”、“八仙过海”、“狮子搦球”、“喜雀含梅”等高浮雕,内容丰富,造型优异,雕刻精致,艺术价值很高。
一九八0年五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