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2:13:50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Nanjing City Walls)在江苏省南京市区内,是根据地理条件和军事防守的需要而建造,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原有内、外两重,外城为土筑的,已经毁弃,只有麒麟门、仙鹤门等地尚有城基可寻,保存较完好的有19公里,最高处达25米,最厚达20米。         城墙简介         南京城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原称“应天府”,是明初的都城,以高大坚实、雄伟壮观的明代城垣建筑闻名于世,是举世公认的第一大城。南京城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东傍钟山,西据石头,南凭秦淮,北控后湖,周长96里,实测33. 65公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不仅是我国现存古代第一座大城,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也是首屈一指。公元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听取朱升“高筑墙”的建议,始筑都城垣,至1386年竣工,前后达21年之久。建筑规模宏大,城基宽14米,高14—21米,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城门13,其中聚宝、三山、通济3门最为壮观。城垣用巨大的条石砌基,用巨砖筑成,十分坚固。现存的21. 351公里城墙,虽已历经600年风雨,仍巍然无恙。近年已陆续修复中华门、台城等段,并建南京城垣博物馆,成为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冷兵器时代,城墙无疑是国家最重要的防御工事。城墙的坚固与否,不只体现着王权的威仪,更直接关系到社稷的安危,所以,历朝历代的最高决策者在筑造城墙时,始终将工程质量视为头等大事,丝毫不敢懈怠。然而,沧桑变幻,曾经一时雄奇伟岸的城墙,大多都没能经受得住岁月的检验,最终湮灭于炮火或风雨中。在中国古代的城墙中,朱元璋亲自监理的南京明城墙,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之一,历600多年风雨而未倒,今天依然固若金汤。明城墙安若磐石的秘密在于它的修建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视觉来看,明城墙堪称卓越质量管理的典范。         地形位置   南京城墙的建造因各段所处地形和位置不同,采用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南城及东西城的南段,面临平原和河流,无坚可守,除以河为堑外,城墙建筑最为坚固。墙内外壁表层用大块条石砌筑,里层填以巨大的块石,形成各厚3米左右的内外墙体,均用糯米汁加石灰灌浆。内外墙之间再填以黄土、片石,隔层夯实。某些地段,也有在条石砌筑的内外墙体之间全部用砖砌筑,或以砖、黄土、乱石夯填的做法。   北城及西城的大部分地段,倚山临湖,地形复杂,城墙结构比较简单。或者全体用城砖砌筑,墙体较为单薄,或者在砖筑的内外墙体中间夯填黄土块石。东城的部分地段,城墙外壁用条石砌筑,内壁用砖砌筑,中间夯填黄土、乱石或碎城砖。一些特殊地段又有特殊作法,朝阳门附近及狮子山地段,依山而建,仅在外侧修筑砖石墙体。石头城一带,下部利用原有的陡峭石壁,仅在山顶上加筑很矮的砖墙。城墙顶部的一般作法是在厚1~2米的由桐油和黄土拌和的夯土层上面再平砌数层城砖。顶部边沿设有石质流水槽和伸出墙外的滴水槽。         建筑结构   城墙的建造因各段所处地形和位置不同,采用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南城及东西城的南段,面临平原和河流,无坚可守,除以河为堑外,城墙建筑最为坚固。墙内外壁表层用大块条石砌筑,里层填以巨大的块石,形成各厚3米左右的内外墙体,均用糯米汁加石灰灌浆。内外墙之间再填以黄土、片石,隔层夯实。某些地段,也有在条石砌筑的内外墙体之间全部用砖砌筑,或以砖、黄土、乱石夯填的做法。北城及西城的大部分地段,倚山临湖,地形复杂,城墙结构比较简单。或者全体用城砖砌筑,墙体较为单薄,或者在砖筑的内外墙体中间夯填黄土块石。东城的部分地段,城墙外壁用条石砌筑,内壁用砖砌筑,中间夯填黄土、乱石或碎城砖。一些特殊地段又有特殊作法,例如朝阳门附近及狮子山地段,依山而建,仅在外侧修筑砖石墙体。石头城一带,下部利用原有的陡峭石壁,仅在山顶上加筑很矮的砖墙。城墙顶部的一般作法是在厚1~2米的由桐油和黄土拌和的夯土层上面再平砌数层城砖。顶部边沿设有石质流水槽和伸出墙外的滴水槽。   在河流进出及泄水口处,城墙下设有水门、水闸或涵洞。秦淮河进出口分设东西水关两座水门。东水关今尚保存,设有内外两道闸门,中间一道铁栅,闸有上中下3层拱券,每层11拱,有效地分解了城墙重力。在玄武湖、前湖、琵琶湖、秦淮河中段出入口处设有涵闸。闸一般为铜或铁质,正方形,五孔,边长约125厘米,内接铜或铁质涵管,直径约95厘米,闸口还设有铜或铁质栅棂。   城墙一周共设13座城门,东有朝阳门,南有聚宝、通济、正阳3门,西有三山、石城、清凉、定淮、仪凤5门,北有太平、神策、金川、钟阜4门。其中朝阳门、神策门各有一道瓮城,石城门有两道瓮城,聚宝、通济、三山门各有3道瓮城13座城门中,聚宝、石城、神策、清凉4门保存至今。聚宝门(现称中华门)瓮城规模最大,东西长118.57米,南北长128米。城顶原有木结构敌楼,城门设铁闸和木门,铁闸用绞关上下启动。瓮城两侧有登城马道,主城内侧上下两层及瓮城两侧共有27个藏兵洞。外廓城略成圆形,周长60公里,多为土筑,现已辟为环城公路。         建造艺术   正阳门、朝阳门和太平门,分别位于环绕皇宫的南、东、北三面京城城垣上。其中,正阳门为皇宫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是外国使臣赴京朝觐入城必经之正门;而太平门外玄武湖之滨,则为1384年朱元璋设置的主宰刑杀大权“三法司”(即“贯索”,或称“天牢”)之所在。   神策门,是所知的南京城墙唯一的传统形制的外瓮城。有趣的是神策门外瓮城与聚宝门内瓮城几乎在城市同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这一南一北、一大一小、一内一外的不同形制的瓮城,是明南京城墙建造中继承与创新的例证之一。   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和定淮门四门,位于南京城垣的西北角,濒临长江,是抵御江北进犯南京城的重要门户。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靖难之师”渡江南下,如果不是李景隆、谷王(蟪)在城内策应,打开金川门迎燕师入京,恐怕朱棣当时难以顺利进城,很快就能登基称帝。   清凉门、石城门,均置内瓮城单座。   坚固而形制各异的城门,是南京城墙绚丽多彩的一章,建造者设计思想的生动体现。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在充分满足城门防御能力的前提下,极力追求城门建造艺术上与恢弘雄伟、形制独特的南京城垣主体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的效果。         城墙历史         1、格局罕见明都城  有人形容南京明城墙是“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明代南京都城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座城墙组成的格局(注:俗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则指南京京城墙),是其例证之一。   宫城,俗称“紫禁城”,为都城核心,偏于南京京城东隅,有御河环绕。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舆术的刘基占卜后而定。该地原为“燕雀湖”,地势低洼,经清淤、打桩、挑土填湖、铺垫巨石等项措施,营造成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的宫城。宫城内建筑,分为前朝(三大殿)和内廷(六宫)两部分。在宫城城垣上开筑城门有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   皇城,是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环绕宫城但并非等距而建。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皇宫在形制上,依照《礼记》设五门三殿的旧制,从外向内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瑞门、午门、奉天门”五门;在这五门之后,设“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正殿。六宫则依照《周礼》旧制,正殿之后设置乾清宫和坤宁宫,相对两宫正门设有“日精门”和“月华门”,以喻帝、后之居尤如天地日月长存。在皇城城垣上开筑城门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京城,全长33.676公里,建有雉堞(垛口)13616个、窝棚200座,开筑城门13座。其城垣形制独特,为明初朱元璋、刘基等人所独创。它一反《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营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传统形制,放弃了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来取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使京城城墙的形制成为后人所乐道的特例。因此,民间说南京城墙是“宝葫芦”形;有专家称南京城墙是“非方、非圆的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呈宫扇形”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南京城墙可能依照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在被人格化的南斗斗勺内,设市为民居,既符合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民心的向背,又保护了元末明初南京城最繁华的区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隐喻在南京城墙建筑语言中的设计思想,满足了朱元璋秉承的封建帝王皇权“至高无上”、“永为人主”的欲望,体现了设计者的“天人合一”与“皇权神受”思想。   外郭,为弥补和加强南京京城的防卫,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建造。史载:外郭全长达180里,洪武年间开筑城门16座。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一些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所以俗称“土城头”。就方位而言,外郭的形状为菱形。最北的城门为观音门、最东的城门为麒麟门、最南的城门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   南京明代的四圈城墙,其营建思想既有创新又有继承,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显得标新领异,独具魅力。         2、雄关拱卫护京师  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垣攻防战中的焦点。为此,朱元璋等人在南京京城城门营建中,煞费苦心地数次对城门进行修葺、增筑改制,以壮其势、瞻其观。   南京京城设有城门13座,每座城门均有相当规模的敌楼,并有数道木城门和千斤闸。门址位置依据城垣形制不求对称,依门而设的瓮城有内、外之分,瓮城的大小、形状也不一样。瓮城,古称(闉),又称月城、曲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多数为半圆形,少数呈矩形、方形等。外瓮城城门取向不一,形成相对独立的护卫城门的设施。瓮城,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城垣建造工程的一大发展,也是护卫城门建筑形式中成熟的建筑设施。南京城墙的内瓮城,一反中国传统瓮城建造的旧制,将前人理论上把瓮城设置在城门内的设想,大胆用于实践,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内瓮城的形制,为明初南京城墙首创。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瓮洞(即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的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强点,这是外瓮城所无法做到的。   《儒林外史》的作者、寓居南京的吴敬梓先生,根据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城门顺序是:“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三山门、聚宝门和通济门,均为内瓮城,规模与气势均超过其他诸门,尤以聚宝门内瓮城为最。仅藏兵洞达27个:第一道城门左、右各三个,城门上的楼基中共设7个,均坐南朝北,以城基中洞为最大,面积达310平方米;东西礓(磜)下面各设坐西向东和坐东向西的藏兵洞7个。这些藏兵洞平时用作储藏守城器械和军用物资,战时藏兵,相传可藏兵3000余人。通济门的内瓮城,也是非常壮观的,特别是呈“船形”的通济门内瓮城,在增强城门防御能力的同时,又融入了强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反映了当时人的审美情趣和某种愿望。   正阳门、朝阳门和太平门,分别位于环绕皇宫的南、东、北三面京城城垣上。其中,正阳门为皇宫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是外国使臣赴京朝觐入城必经之正门;而太平门外玄武湖之滨,则为1384年朱元璋设置的主宰刑杀大权“三法司”(即“贯索”,或称“天牢”)之所在。   神策门,是目前所知的南京城墙唯一的传统形制的外瓮城。有趣的是神策门外瓮城与聚宝门内瓮城几乎在城市同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这一南一北、一大一小、一内一外的不同形制的瓮城,是明南京城墙建造中继承与创新的例证之一。   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和定淮门四门,位于南京城垣的西北角,濒临长江,是抵御江北进犯南京城的重要门户。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靖难之师”渡江南下,如果不是李景隆、谷王(蟪)在城内策应,打开金川门迎燕师入京,恐怕朱棣当时难以顺利进城,很快就能登基称帝。   清凉门、石城门,均置内瓮城单座。   坚固而形制各异的城门,是南京城墙绚丽多彩的一章,也是当年建造者设计思想的生动体现。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在充分满足城门防御能力的前提下,极力追求城门建造艺术上与恢弘雄伟、形制独特的南京城垣主体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的效果。         3、高坚甲于海内外  南京明城墙,以其占地区域广、坚固、雄伟而著称于世。后人对此不仅有“高、坚甲于海内”之感慨,就连十六世纪中叶先后3次抵达南京的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也称:“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南京明城墙之所以能有如此的规模和气势,得益于中国数千年城垣建造发展史的深厚基础,是中国冷兵器发展到巅峰状态下开始向火兵器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更是明太祖朱元璋奴役百万民众的有力见证。   城墙最本质的原生价值之一,在于具备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功能。城墙最初由土垒、土石混筑、砖石砌筑其表皮,发展到南京明城墙大规模采用砖石构造,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与兵器(主要是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恩格斯说:“筑城艺术的彻底改革,是火炮改进的最初结果之一”。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者们在无数次攻城略地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南京明城墙在军事防御功能上,针对当时的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结合南京地区地形、地貌,无论在城墙的高度、厚度、基础、建材、城垣关键部位的设防,其城防建筑体系,达到了我国城垣建筑较完美的程度。   南京,地处雨水丰沛的江南,丘岗连绵,河湾如织,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城墙择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或平坦如砥。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建造者根据工程的要求,采取了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有的顺山势而建,城垣与山体岩石连结成整体;有的深挖基础至原生土,上铺巨石为基;挖不到原生土的低洼地段,还打下10余米长的木桩,上面铺设圆木井字形木排,借以达到转驾城墙压力的作用。用于南京城墙最大的条石,每块重达千余斤,城砖每块一般重20余斤,层层叠叠垒砌成高达12~24米、底宽8~27米、顶宽3~18米的墙体,其重量可想而知。如此沉重的负荷,城墙能够屹立迄今,与牢固的基础密不可分。   南京明城墙在砌筑中,对不同地段采取了不同质地墙体的处理方法和特殊的粘合材料。有的地段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的条石,作为城基、勒脚和部分城墙内外壁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段全部用城砖垒砌;还有的地段以条石、城砖砌筑墙面,中间填以片石、城砖、黄土混合夯筑等。粘合墙体的材料十分坚固,以至留下了用糯米汁加石灰等灰浆建造的说法。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土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环绕南京明城墙的护城河(唯有太平门向东一段城墙外侧没有开筑护城河),是南京明城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城河的水源,来自秦淮河、清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前湖和琵琶湖等,经对城垣外侧河道疏浚、开挖,引导河水入濠而成。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使进犯之敌望而生畏。   明南京城门外护城河的桥梁,是人流车马往来的要道口,故大多以坚硬的石质材料为主要构件。有石城桥(石城门外)、三山桥(三山门外)、聚宝桥(聚宝门外,即古长干桥)、九龙桥(通济门外)、夔角桥(正阳门外)、平桥(朝阳门外)等。明初建造在相关河道上的著名桥梁中,最大的石拱桥是上方桥(即七桥瓮),由于这座桥是拱卫京城的门户,以至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明初建造的桥梁中,赛虹桥(明初称“大通桥”,民间又俗称“赛工桥”、“赛公桥”等)与南京明城墙的建造,传说故事最多。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历经洪武一朝。在城墙的结构、瓮城的创新、护城河水源的利用、水关涵闸及桥梁的设计建造等诸多方面,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是元末明初劳动人民用心血筑成的一座丰碑。         4、字里行间觅踪迹  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城砖一般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由于城砖来自各地,故其城砖材质的土性也呈多样性(有粘土、沙土、高岭土等等)。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明城墙所用如此巨量的城砖,究竟依靠那些区域烧制单位提供?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不详,近几十年来经文物工作者或有心人对城砖铭文孜孜不倦的考证、补定,才有了一份目前尚未完全统计精确的资料:南京明城墙所用城砖,分别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地区,其中包括今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近200个单位承担组织人力制坯、烧造。   为了确保建造南京京师城墙的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军队卫、所的士卒,以及县以下里、甲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总甲、甲首、小甲),直至造砖人夫、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姓名,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甚至杀头。这种严酷的“责任制”,却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建造过程中的高质量。   南京城砖铭文的书写者,大体可分“书斋式”与“民间式”两类。前者属官府内的官吏文人、乡间的秀才,也许只要没有写错,就不会有杀头之虑的缘故,其字体流畅工整,点、撇、勾、捺极具文人气息;后者属于粗通文墨、甚至没用笔写过字的工匠,当砖坯出模后,只是拣了身边的一根小树枝,在砖的一侧小心翼翼留下所在县、甲以及自己的名字,稚拙的字体上透出几许村野之气。城砖铭文的字体,篆、隶、魏、楷、行各体皆备,蕴含着淡淡的金石味。其中有一种书体最具神韵,在中国书法字典上,也难找到它的归属,却一笔一划不扭不颤,那是来自民间的书法艺术。所有的铭文,折射出的谨慎与虔诚,强烈而鲜明。从铭文技法上,又可分为模印、章印、刻划三种形式。其中,铭文的双线模印由于字体的笔划较细,故对制砖泥土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南京明城墙的城砖铭文,为后人留下了及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些填补了史料的不足。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南京城砖产地的分布;中国汉字在明初的简化字与异体字;中国民间的书法、篆刻艺术;中国姓氏文化在明初的演变以及明初实行的责任制等,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城砖铭文的研究,还能发现不少明以前烧制的城砖和一定数量明以后为修葺城墙而烧制的清代城砖,为我们认识南京城垣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实物佐证。   以南京天地为展厅,与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南京明城砖铭文,使元末明初的多元文化信息,从历史走向未来,这是何等的博大、气派!         历史文化魅力         从范蠡城到明城墙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金陵”、“石头城”的来历。到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历史遗存“鬼脸城”,这是当时的军事要塞,它依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势十分险要。   当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当数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开始建造的明城墙。它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区,北带玄武湖,将历代都城都囊括其中。朱元璋为建造这座都城,动用各类筑城人员达百万余众,涉及长江中下游数省的广袤地区,具有强烈的民族亲和性及地区代表性。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始建于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历时21年。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其中,南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而南京古城墙的外郭城周长则为60公里。         京城墙屹立数百年  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郭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依然屹立。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现存南京明城墙为应天府城即京城,城门计有13座,水关两座。城墙上还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以供军事防守之用。在城的中央还建有钟楼和鼓楼。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共有27个,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我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土拌和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坚固之谜         “明城墙上几乎每一块砖都用了'实名制’,这是它的最大特色之一。”尽管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洗礼,今天的明城墙仍然完好地保存下23.743公里的长度。   公元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听取了学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建议,动用20万工匠在当时的都城,今天的南京修筑城墙。   这段历时28年完工的明城墙,环在皇城之外,全长约为35公里,设有13座城门。史料记载,明城墙的砖石并非在南京城内集中烧制,而是由全国32148个州县共同承担,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200710月,一本“镇志”成为专家追踪明城墙官窑遗址的崭新线索。《彬江镇志》上有一段关于洪武年间造城砖的记载,但内容极其简单,难以作为确切凭证。这是关于当时负责人官位和名字的记载。“明城墙上几乎每一块砖都用了'实名制’,这是它的最大特色之一。”   “绵延3公里的江西袁河岸边,曾经有成百上千个大小不一的砖窑。工匠们迎着火炉,夜以继日地取土、造砖坯、装窑、烧制,白天晚上都是红红火火,在建南京城的十几年间都没有停息过。”   “起初,我们也很难理解,但看到当地的'高岭土’便豁然开朗了。” 杨国庆告诉记者,因为朱元璋对明城墙的建筑质量要求极为苛刻,所有砖都要求“质地坚硬,声音清脆”。而江西盛产的“高岭土”土质细滑,制造出的砖质地坚硬,而且几乎不透水。砖重约20公斤,长40厘米,宽19厘米,高10.5厘米,质地坚硬,声音清脆,上面也制有清晰的铭文。   当时的明城墙砖大多都是由官兵制造。“因此有一种可能,在明城墙建成后,官兵统一撤离,留下一些多余的砖。但当时这种城砖意义重大,所以百姓也没有机会得到,因此会随着砖窑一直保留到今天。”         城墙保护         “九五”以来主要保护内容  1995~1996年,解放门至玄武门段城墙修缮工程。 1996~1997年,石城门复城城墙修缮工程。 1997~1998年,后标营段城墙排险加固工程。 1998年,太平门段城墙加固工程。 1998~1999年,九华山西段城墙抢险加固工程。 2000~2001年,集庆门段城墙修缮工程。 2002~2003年,石头城段城墙修缮工程。 2003~2004年,东西干长巷段、红山土段、神策门瓮城城墙修缮工程。         现存主要问题  部分段城墙顶面、立面长满杂树,内外两侧檐口沙袋老化,墙体松动。城墙内外立面多处出现膨胀、开裂、剥落,部分段墙体在风期中出现坍塌、整体位移。目前有三分之一段城墙未进行过修缮。南京城墙历经600年沧桑,饱受战争、人为和自然的各种破坏,存在许多隐患,采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科学地评估现存南京城墙结构安全性和危险性,并制订出合理的对策和应急措施,统筹规划,分期实施,杜绝缺乏科学指导的盲目措施。及时排除险情,减少墙体坍塌造成更大的破坏,显得尤为的必要的紧迫。         “十一五”期间主要保护内容  南京城墙历史调研分析,南京城墙现状勘测分析。绘制测绘图,未进行大修的城墙段落结构构成机制的勘察分析,结构安全性分析及危险性预测,修缮及抢险加固对策研究。城墙险情部位勘测分析,制定排险加固方案,组织实施。南京城墙历史沿革、拆修、损毁和修缮调研报告;南京城墙现状测绘报告及城墙损坏现状报告;未进行修缮的城墙段落结构材料和构成分析研究报告;未进行修缮的城墙段落结构倒塌机制及安全性评估和危险分析报告;未进行修缮的城墙段修缮和加固对策;城墙险情安全性评估和排险加固措施。         相关故事         拆墙:边斩边奏        小桃园,察哈尔路西延道路施工现场。   城墙已经被扒开,呈V字形的豁口上,工人们手持钢钎铁锤,将城墙上硕大的黑色城砖、墙基部位棱角分明的石条一块块撬下来,几台红色挖土机正在忙着取土,轰鸣声震耳欲聋,地面上满目破碎的城砖混杂在挖下来的城墙泥土之中。   “南京市花了16.6亿元对城墙进行维修,不久前还表态要把城墙彻底修复完整连接起来,现在怎么突然就拆城墙修路了呢?”现场的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周学鹰气愤且不解。   但是这个“洞穿城墙”的计划早有预谋。2003年,南京市规划局编制的《南京城墙保护及道路规划》里,有44条穿城道路,其中28条是现有道路,16条是规划道路,这16条道路将以不同的方式穿越明城墙。   “当时这个设计构想一出来,南京的文物保护专家们就反对。明城墙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你要破墙开那么多口子也不大现实,当时省文物局也不支持这个构想,由于它只停留在纸上,并没有成为现实。所以大家对这个事情没有再追究下去。没想到4年时间过去,它还是成为了现实。”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回忆说。   按照城市规划法,察哈尔路西延工程必须申请规划用地施工许可证,并要提前向社会公示。但在南京市规划局的网站上,本报记者没有发现该工程的信息。在建设现场,也没有发现应该向社会公开的标牌,南京的媒体事前对此一无所知。   第一个报道此事的《扬子晚报》记者王宏斌29日经过小桃园时,看到明城墙不远处一些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正在将树木移走,挖土机正在明城墙上挖掘取土。一直在跑市政建设新闻的王宏斌敏感地意识到,察哈尔路西延工程已启动。   直到214日下午,江苏省文物局文保处处长束有春才收到了南京市文物局关于“察哈尔路西延道路穿越城墙设计方案”的请示,立即驳回。   三年前国家文物总局曾下达文件,强调“在明城墙保护规划没有公布前,除了城墙自身的正常维修,其它凡是涉及到城墙的建设性项目的审批,一律不允许批”。束有春认为南京的做法是有问题的,边申报边施工,属于“边斩边奏”。   南京市鼓楼区建设局方面强调察哈尔路西延后的好处,贯通了鼓楼和下关两个地区的路网连接,下关区的老百姓进入老城又多了一条路。   面对媒介的关注和质疑,215日下午,南京市委宣传部、建委、文物局和鼓楼区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察哈尔路西延项目中穿越明城墙一事进行回应。   发布会主持人说,察哈尔路西延拓宽改造工程穿越城墙设计方案,已于今年131日开过论证会,这个项目早在1990年被国务院所批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就存在了。   南京市文物局局长张年安称,虽然明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它与其他可封闭式保护的文保单位不一样,与老百姓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察哈尔路西延符合公益性需要,必须穿越明城墙。目前,南京已将这一改造方案递交给国家文物局。   36日,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曹克明、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在南京市副市长陆冰、鼓楼区建设局副局长宗仁等人陪同下,巡视察哈尔路西延工程现场。两人表示:一要把路修好,二要把城墙保护好,两者不矛盾。   此后,原来对此工程持批评态度的江苏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突然拒绝接受媒体采访。本报记者几次致电,两个单位对此问题均表示沉默。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认为,为缓解交通压力破坏城墙,说明南京目前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惯性思维,真正要解决南京城区的交通问题,应贯彻“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原则,把老城内大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外迁,降低人口密度,而不是破墙开路。   而周学鹰担心的是,它的建成通车将激励其它越城道路的兴建。因为这不仅仅是交通工程,可能还会给相关道路附近的房地产业等带来丰厚的利益,而这又将进一步刺激拆毁明城墙的冲动……   据记者了解,城墙已经被破坏,察哈尔路西延路工程已进行到基础建设阶段,将在4月底完工。而鸣羊街道路已经修到城墙脚下,解放路南延、汉口西路西延、建邺路西延的准备工作已经做了很久了。         护墙者:保护有罪  南京目前现存的明城墙仅有8大段和几小段,却是几代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除了当代的汪永平和周学鹰,还有一位“护城之神”不能忽略,就是五十年代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的朱偰。他制止了当时的拆墙行为,保护了古老的南京城墙,自己却在1968年被迫害致死。   “我很欣慰,爸爸保护的南京城墙依然健在,也很难过,爸爸已经不在了。”接受采访的是朱偰先生的女儿朱元春。   爸爸从小就喜欢读书、远游。既出版过《匡庐纪游》、《入蜀记》这样的文学游记作品,也写过关于北京的《元大都宫殿图考》、《北京宫阙图说》、《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1932年至1935年,他亲自摄影、测量金陵古迹,在实地考察的研究基础上写出了《金陵古迹图考》、《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南京解放以后,刘伯承、陈毅曾特地约他见面畅谈,还几次和他一起乘车游览南京风景名胜,爸爸深受鼓舞。19553月,爸爸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分工主管的部门是文物保护工作、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工作。   当时江苏省不注意保护文物,致使古迹受到损害,屡次遭受文化部通报批评。爸爸上任后,在保护文物方面,主要做了三件事:发动省文物工作者进行全省文物普查,并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维修了位于南京、句容、江宁、丹阳的六朝陵墓石刻;重修了失修近百年、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苏州虎丘塔。   1954年长江流域发大水,中华门西长干巷段城墙突然坍塌,居民死伤20余人。后来南京市对明城墙实行“体检”,共查出险情350多处,市政府召集一些文物专家开会,拿出了城墙保护草案。限于财政紧张,政府决定拆除最有可能坍塌的几处城墙。   六七月间,爸爸接到紧急报告,许多人在城南拆毁明代的古城墙,再不制止,很快就会把中华门城堡毁灭。爸爸赶到现场,当时城墙已经拆到中华门城堡附近。草场门以南、芦席营以北250米城墙,已经拆得面目全非。最令爸爸痛心的是,他们把古石头城上拆下的条石敲成小石子用来铺路。这可是东吴和南朝的遗迹,是南京最古老的一段城墙,无价之宝啊!   幸好作为石头城最有代表性的部分——鬼脸城还未拆除。爸爸立即赶到南京市政府,找到了当时南京市负责人,紧急建议市政府下令停止这种愚蠢的毁城暴行。经过父亲的努力,当时的鬼脸城和中华门城堡总算保住了。   但是到了8月中旬,南京市又开会决定:“在市委城建部门领导下成立拆城小组,要求有多少力量拆多少砖,由拆城小组统一领导,分工拆除。”他们的理论是古为今用,拆下一块城砖,可以卖一毛钱,把古城墙作为救灾赈济款的来源,对失业者实行以工代赈。   对此忧心如焚、焦急万分的爸爸四处奔走,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1956923日,爸爸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一文,文中说:“……由于南京市建设部门领导人对保护国家文物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既未能遵照上级政府指示办事,又未经与当地文化行政部门联系,亦未经征询人民群众意见,竟擅自拆除上级指定应该保护部分的城墙。……今年五月,先拆除太平门到覆舟山后一段,几乎长达一里……实在是不可原谅的一种粗暴行为。希望南京市人民委员会立即查明责任,加以处理,并设法制止任意利用城砖拆除古城。有关负责部门应该立即作出检讨,并作为教训,以避免今后再有此类事件发生,致使国家文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这篇文章先后被《光明日报》、《文化新闻》等转载,又被电台公开广播,影响极大。925日,中央文化部正式下令停拆南京城墙。11月,南京市城市建设局承认拆石头城、太平门段城墙是不对的,并重修石头城和太平门段城墙。12月,大规模的拆城工作终于停止了。   1957年,爸爸抵制破坏保护南京古城墙的善举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借保护城墙之名,攻击中共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   79日,在江苏省文化局的反右派斗争大会上,爸爸被列为章伯钧(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邓昊明(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主任委员)反党集团成员(朱偰为该党江苏省委委员)。对批斗会上罗织的种种罪名,爸爸不屑也无法一一辩白,但他不能同意保护城墙的行为也算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在1014日农工民主党的批判会上,爸爸表示:“关于拆城墙,我向政府提出批评,完全是从爱护文物出发,请允许我保留意见。”   19581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表态:“南京、济南、长沙的城墙拆了很好。” 此后,南京拆城墙又开始了,各个单位,各级学校、工矿企业都组织力量投入拆城运动,大量城砖流失,一些城砖甚至被砸碎用来铺路……   与中华门同等规模的通济门城堡垒,被拆得块砖不存;水西门、太平门、草场门、水陆两座金川门也在劫难逃被拆掉。   1959年春,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彭冲下令停止拆除城墙,北京城墙消失的悲剧终于没有在南京重演。   1961、9,爸爸被摘掉右派帽子,调到南京图书馆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利用工作余暇,跋涉于南京城郊,奔走于各古迹遗址。精密考证测绘,深夜灯下,绘制成《金陵古迹图》、《南京近郊名胜古迹图》、《明代宫城复原图》,并写出论文《从一篇新发现的明人故宫记中研究明故宫的制度和建筑》。   安宁的日子没有几天,“文化大革命”又来了。1968、7、15,爸爸含冤去世。   1978年,爸爸被落实政策,获得平反。在爸爸的追悼会上,马寅初送来了花圈,悼念自己心爱的学生;刘海粟送来挽联“真理长存,铁骨丹心昭百世;是非论定,文章经济耀千秋”。   原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艾煊在1994、3、3《新华日报》上发表题为《帽子与城墙》的文章中写道:“错批了一个朱偰,肢解了一个世界第一大城墙。只有朱偰直接拿'帽子’换来的这座中华门城堡,到底没有被拆被毁,今天依然巍巍耸立。覆舟山以北直到神策门,那条玄武湖水边的堞影美景,依旧令人心旷神怡。若在古代,人们会把朱偰视为护城之神而去敬重他。”         南京城墙部分图片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