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农民户改“两头占”,是“挤公交”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32:16
放开户籍限制,不仅城市管理者担心增加负担和管理难度,一些城里人,也因害怕城市资源被分享而心存警惕。出于维护个人利益的盘算,倒也无法深责。但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必须以推进权利平等为目标,不能因为既得利益的羁绊,放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针对成都推出的“最彻底”的户籍改革方案,笔者日前发表评论,认为这体现了基本权利的平等,能够代表户籍改革的方向。卑之无甚高论,重申常识而已。出乎意料的是,该文被一些网站转载之后,网友评论出现了明显分化,“赞”和“踩”的人几乎各占一半。

    争论主要集中在其中一点,成都允许农民进城落户,不以放弃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为代价,这被简化为允许农民“带着土地进城”。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制造新的不平等。一位网友的留言,颇能代表这种想法:“真的公平吗,现在城市人不如农村人,都希望当农村人,所以二元结构还是存在的。城市人没有宅基地,也没有承包田,房子一拆什么都没有。农村人拿低保、不交税、不交任何保险,还能带着土地进城,好处不能都让农村人占了!”

    显然,这位网友代表了部分“城里人”的声音。此前,允许流动人口就地入学、参加高考的建议,也曾遭到类似的抵触。看来,放开户籍限制,不仅城市管理者担心增加负担和管理难度,不少城里人,也因害怕城市资源被分享而心存警惕。这种心态,就像挤公交车,自己一踩上脚踏板,就盼着赶紧关门。出于维护个人利益的盘算,倒也无法深责。但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必须以推进权利平等为目标,不能因为既得利益的羁绊,放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对取消户籍限制心存疑虑,不仅是因为所处位置不同,也透露出部分城里人对现有生存状况和保障水平的不满意。城里人面临就业、教育、物价上涨的压力,也有房屋被强拆的风险,收入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因此,才会生出“还不如农村人”的感受。这更说明了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之紧迫。

    其实,“便宜都让农民占了”,也是对政策的误解。基本权利的平等,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有助于实现各群体的共赢。城乡统一户籍、实现自由迁徙,只是将基本的权利还给农民,破除人为的隔离和城乡二元划分。原则上,取消了户籍限制,农民可以进城落户,城里人也可以下乡务农,农民和工人、教师一样,只是一种职业。户籍改革,只是摘掉了长期禁锢农民帽子,并不意味着农村人都会蜂拥进城。允许自由流动,一方面是对很多事实上已融入城市的非户籍人口权利的确认,另一方面,也为人口和资源的自由流动打开了大门。把基本的权利还给农民,至于他们是选择进城谋生,还是留下来继续耕种,都是其自主的选择。

    之所以强调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因为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是唯一可以拿来交换的资源。因此,城市化不能只要土地,不要农民。拿走土地之后,农民被迫进城、“上楼”,却无法获得就业机会和基本保障,这是对农民的二次剥夺,将制造更大的社会问题。尊重农民的土地权益,并不是不要城镇化,只是把土地流转的选择权还给农民,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城镇化只有成为市场选择的结果,才是稳固和健康的城镇化。

    农民可以进城落户,也不是印象中的“两头全占”。进城生活的成本将大大提高,需要有谋生的本领,有稳定的职业,往往还要以转让土地换得资本。靠近城市的地方还好,很多偏远的农村,商业开发看不上,土地增值空间有限,因此,进城是否划算,农民也会有自己的盘算,并不会一下子涌进城市。

    长期的城乡二元区隔之下,农民为支援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不要说城市反哺农村、回报农民,现在,只是把基本的权利还给农民,就引来了怀疑嫉妒的目光,实在不应该。除了对政策的理解需要加强,一些人还要改变狭隘的利益观,不能见不得农民得一点好处。(评论员 丁永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