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的六次大行情看“未来之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2:56

从历史上的六次大行情看“未来之星”

时间:2010年11月28日 08:29:43 中财网   自1990年中国股市成立,至今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里,A股经历了多次牛熊交替,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牛股,它们的产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有共性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本刊借纪念中国股市20年之际,回顾A股历次行情中的主流热点,尝试找出其共同特征,以便读者为未来的选股提供思路。
  A股历史上的六次大行情
  "老八股"的辉煌
  1990年12月~1993年2月:这波行情涨幅最大的是以飞乐音响、豫园商城为代表的沪市"老八股"。由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没有交易所,"老八股"都是从原始股转入股市的,据了解,当初买原始股的人如果在上市后最高点抛出的话,能赚上千倍。
  从价值回归到疯狂投机
  1996年1月~1997年5月:这波行情涨幅最大的是以深科技A(现名长城开发)、四川长虹、深发展A为代表的绩优股,当年这些股票业绩很好,现在除了深发展A,其他两只后来被证明只是昙花一现,其中,深科技A在一年多时间里涨幅达2300%。这波行情的主线以业绩为主导,股价按业绩优劣排序。经过之前连续三年的调整,到1996年初,沪深股市的平均PE仅16倍,其中深科技A、深发展A和四川长虹的PE均是个位数,许多股票的投资价值已高于当时的近10%的存款利率。随着行情的不断深化,曾经被大幅低估的股票已经完成了价值回归。1996年5月以后的两次降息,对行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开户人数急剧上升,大量居民储蓄存款、企业资金涌入市场,造成供需失衡,价值发现早已变成了疯狂投机。

  "5·19"行情开启网络科技股大牛市
  1999年5月~2001年6月:在全球网络科技股热潮的烘托下,1999年5月19日,中国股市在诸多网络新贵的带动下出现一波"井喷"走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从1059点开始,最高见到1756点,涨幅超过60%,期间涌现出了无数网络新贵,上海梅林是导火索,但涨幅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亿安科技(现名ST宝利来),涨幅1400%。另外,龙头股海虹控股、综艺股份、四川湖山等股价也被炒到了一个非理性的高度;2000年春节,沪深股市在充分消化"5·19"行情的获利筹码之后重拾升势,上证综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最高点2245点,持续长达两年的大牛市,随后便展开了长达四年的熊市之旅。

  "五朵金花"引发的袖珍牛市
  2003年11月~2004年4月,这是一波幅度不大、时间短暂的袖珍牛市。网络股泡沫破灭后,证券界对于"价值投资"的探讨重新回归,对高成长行业的价值挖掘形成市场共识。随着基金、QFII的发展,一种以研究为先导、价值挖掘为主要目标的投资理念正在形成过程中。被业内誉为"五朵金花"的钢铁、石化、煤炭电力、银行、汽车五大行业中的大盘蓝筹股走出一波结构性牛市。"价值投资"理念主流地位正式确立,并为随后的股改大牛市奠定了选股基础。
  股改催生以大盘蓝筹领衔的全面牛市
  2005年6月~2007年10月,在股改、升值、资产重估等利好刺激下,A股进入一轮新牛市。2005年6月上证综合指数从最低998点开始上涨,直到2007年10月达到最高点6124点。这波行情与1996、1997年那轮从价值回归到疯狂投机的大牛市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期间,涨幅最大的是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蓝筹股,中国船舶以复权涨幅124倍的升幅夺得第一明星股。

  流动性推升的"水涨船高"行情
  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促使A股走出金融危机,上证指数从2008年10月份的最低点1664点开始反弹,指数最高上涨到2009年8月初的3478点,虽然指数的反弹在2009年8月份就结束了,但个股行情却一直延续到今日。在中国经济面临增长方式转型的节点上,资金全面追捧高成长的消费与新兴产业,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医药、新能源等板块,并一直延续至今。(见附图)

  牛股虽有共性,但非简单重演
  从上述A股六次大牛市中,不难发现,每轮行情的主流热点都与当时的宏观背景以及股民的投资理念密不可分。比如,1996年~1997年,分红和市盈率成为当时资金介入的重要依据,当时的大盘蓝筹股深发展A、四川长虹等股票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到了2000年,随着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美国纳斯达克的科技股浪潮席卷中国,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的发展潜力与成长性,网络科技股成为了当时的明星。然而,经过网络股泡沫破灭的重创,投资者开始反思,投资者理念再度回归到价值层面,无论是2004年的袖珍牛市还是2006、2007年的超级牛市都是以业绩为支撑的。
  另外,一轮牛市的主流热点或者是牛股都是之前几年没有被大幅炒作过的,或是股价较低或是行业迎来了发展拐点。一般而言,历年来位于涨跌幅排行榜的股票,次年很难再次上榜,牛股与熊股之间往往会互换角色。在K线图上,所谓横有多长竖有多高,主流热点或者是牛股一般都会长期在低位潜伏。比如,2006、2007年的招商银行,曾在2002年~2005年宽幅30%的价格区间内震荡。
  "传统+新兴"=未来之星
  2009年至今,上证指数围绕三千点上下几百点震荡不前。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与2006年的大牛市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经济进入增长周期,通胀高企和人民币升值等等,这些因素将导致投资偏好转向抗通胀、高成长与业绩并重。不过,更能反映当前市场特点的宏观因素就是经济结构转型,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以及"十二五"规划中重点突出的促消费、提内需等大的政策方向,促使投资者对消费、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热情追捧,而创业板的高价发行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过程。
  从历史经验看,比如2000年市场对网络股的追捧也是基于对互联网时代的憧憬,但市场往往会提前于实体经济,并过度反映实体经济,过分的炒作最终造成了网络股泡沫的破灭,经过泡沫诞生与破灭的洗礼,市场依然会回归到价值发现上来。2003年以来,随着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始盈利,其股价步入上升通道,网络股终于从疯狂投机回归到价值发现的道路上来。显然,我们正处于新一轮主题投资当中,当前市场对消费医药、新能源的追捧,虽不能等同于当年的网络股,但也有一定的过度之嫌,况且这种势头依然有愈演愈烈之势,投资者要对未来保持冷静。目前来看,由于整体市场的估值水平依然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且消费、医药、新能源等股票的估值距离历史高估值还有一定距离,估计未来一段时期这种趋势可能依然会持续。
  不过,中国经济的转型并非简单地抛弃传统产业,全面转向新兴产业,更多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升级。"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更多的还是依赖原有企业的转型。比如,有些银行就提出要"二次转型",许多贴牌企业开始创立自有品牌等等,谁能够走在前,走得好,谁就更具备发展空间,未来的股价也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所以,当前投资者对传统产业的彻底否定造成的超低估值,以及对新兴产业的过高预期带来的"市梦率",可能是有问题的,这也就决定了未来几年市场可能会扭转这种认识上的缺陷,部分转型早、转型好的传统产业或许会"梅开二度"。
  所以,对于那些"传统+新兴"产业公司,即拥有传统产业的较低估值,又享受新兴产业的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很有希望成为未来之星。申银万国的观点较为典型,其《2011年A股投资策略》就提出,追踪制造升级。重点看好城镇化需要拉动的高铁、城铁与地铁,三网融合、物联网、核电、海洋油气开发、智能电网,以及装备制造、医药、轻工纺织服装等行业龙头公司。□ .马.曼.然  .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