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五代十国最有作为的皇帝 - 杂文 - 红袖添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57:26
谁是五代十国最有作为的皇帝   文 / 长晚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浩如烟海,长长的历史进程始终围绕着“分合”的概念进行,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社会发展相生相克的道理。在这相生相克的过程中,王朝更替,社会演进,逐渐向着更高层次的生存形态进步,优胜劣汰同样适用,于是,直到今天,中国的整个社会,才算是基本迈入了和谐的模式,这与中国传统哲学追求千年的“万物一体”不无一致,从本体理论上讲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物、物与物都是同根同源的。
  在历史的演变中出现了无数的时代,有辉煌,有落败,那些辉煌的,总是让人深记于心,表于口章,而那些落败的时代,仅仅作为后代人偶尔的口头谈资,毫无影响力可言。
  汉唐文明,康乾盛世是那样为人熟记的辉煌时代,而至于那落败的也不乏少数,其中就有那么一个时代叫做:五代十国,试想下,有多少人知晓五代十国是何时代?有多少人知道五代十国怎样的王朝更替?都说乱世出英雄,五代十国是真正的乱世,王朝频繁更替,前后不下二十年,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个时代殒身沙场舍身报国的豪杰英雄?谁能为其述说。
  那么,我们开始吧,首先来了解什么是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一般是指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同时,在这五个朝代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中国社会在唐朝灭往后为何会出现如此动荡的局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唐朝旧有军事体制的弊端,各地设立的节度使拥兵自重,安史之乱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于是在唐帝国政权突然土崩瓦解之际,这些节度使成为无人管辖无人约束的地区性军事首领,于是造就了一大堆藩国的出现,各节度使之间又相互合纵或者连横,彼此吞合更为造就了混乱的局面;二是在此期间,一直并未出现一个真正的帝王之才,能囊括海内,一统天下,直到后周世宗柴荣的出现。
  于是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算基本告一段落。从刚登上皇位之初铲除后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和驻地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开始,一直到公元976年正待攻取最后的割据政权北汉时突然驾崩,前后16年时间也并未完成一统江山的壮举。可是,历史给予宋太祖的荣誉与评价还是很高,因为他在历史的大环境中成为了最后的胜者,他黄袍加身,不费一枪一炮当上皇帝也曾为人不齿,但追其根究,历史其实不然,五代十国短短几十年历史中,由军士鼓噪拥主为帝的事情在赵匡胤之前已成功三起,分别是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废帝李从珂、后周太祖郭威。
  郭威无疑是五代十国历史进程中开天辟地的一代君主,即便放在历史中也能够算得上一个好君主,他出身贫苦,即位后不忘百姓(明太祖与之完全不同,就怕别人说他出身寒微,以死论罪),消减赋税、改革法律、广开言路、亲近贤良、一生在为故国着想,及至临死,安排后事自己要效仿汉文帝不忘一切从简,工匠少许,不派宫人守陵,也用不着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以辟邪,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这在古代贵族流行豪华墓葬,甚至是人殉的时代,这样一个帝王的墓葬甚至都够不上侯的级别,这是难能可贵的。可是要论作为,他不是最有为的君主,因为他并未建立自己一统天下的信念,面对江河分崩离析,他所缺少的是如春秋战国末期秦孝公赢渠梁的那种胆魄与勇气,贾宜《过秦论》里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后周太祖所处的时代与秦孝公相似,无数藩国内争外斗,左右邻邦无不虎视眈眈,而在这种大环境下,秦孝公力排众议,以身护法,一心维护变法强国之路,更是大胆地设想未来秦国将一统天下的远大目标,后周太祖所做的仅仅只到了秦孝公的二分之一,无论是计划胆识还是实际的达成都不及,但是历史都未成全他们,他们无不是为他人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
  秦孝公驾崩之前预料,如果再给他三十年,他一定可以一统河山,实现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统一,然而历史没有给他机会,他又再次预料,只要秦国连续两代不会出现昏君,哪怕只是政绩平平的国君,照此情况平稳发展,一样可以取得一统江山的胜利,他的预料变成了现实。
  如果说后周太祖在胆魄意识上都不及秦孝公的话,那么后周世宗柴荣就是一个秦孝公的翻版,只是他从后周太祖郭威手里接下的基业远比秦孝公好出百倍,秦孝公初立之时,若非弱秦地理偏远再加上一些魏国连连失策,否则早已亡国,而后周则不然,世宗接位之初,后周已是最强大的国家。在这种基础上,世宗柴荣即位之初就就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柴荣仅在他五年多的统治期间内,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周世宗在锐意改革上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举动,这个举动和秦始皇所做出的“焚书坑儒”稍有类似,却不尽相同,即史上著名的“世宗毁佛”,“焚书坑儒”更多的带有贬谪性,而“世宗毁佛”则有明显的褒扬性,世宗清晰地看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寺庙太多,无人劳作,农业社会无人劳作的后果即是国家疲弱不堪被取代,这就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那个南朝,王朝频繁更迭的原因,五代十国亦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寺庙与僧人导致的国家积弱引爆了世宗的神经,于是开始了一场彻底的社会变革,他亲口对大臣说过:“你们不要因为毁坏了佛像而产生怀疑,佛用做好事的道理来感化人,如果立志做好人,就是信奉佛,即佛在心中,而那些铜像不是佛。我听说佛总是使别人得到利益,即使是自己的头和眼也可以施舍给别人,如果朕的身体可以救济百姓,朕也不会顾惜。”
  世宗比肩历代君王很大的一点不同还在于领兵打仗,大型战役必定御驾亲征,即便是条件恶劣,危险重重。世宗皇后符氏是一个聪明果然胸怀大志的女人,正是世宗要率兵征讨淮南,皇后以为不宜亲征,世宗不听,硬要前往,于是皇后只好同行,时值淮南炎暑夏季,又遭暴雨溽热,皇后身染重病不久谢世,而世宗也正是在御驾亲征匈奴的过程中不幸病逝。
  古代御驾亲征的皇帝不多,有秦始皇嬴政、光武帝刘秀、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清太祖玄烨等等少数,可以看出他们都成为了千古一帝,而后周世宗柴荣几乎几乎遇战必定亲征,试问这样的皇帝,军前与战士同生共死怎不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千古一帝。
  可是,与太祖郭威一样,历史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短短五年多,他使后周变得足够强大到可以一统天下之时,不幸病逝,而在临死之前不久,他所犯下的仅仅可能是他这一生犯过的唯一一件大错事,因为“点检做天子“的一块木牌,而夺了姐夫张永德的军权,而同被怀疑的柴荣亲外甥李重进同样被发配至扬州做节度使,于是我们熟知被颂扬功绩的宋太祖赵匡胤大掌兵权,在公元960年某个早晨一阵兵士鼓舞中做起了历时三百余年的大宋帝国的开国皇帝,捡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便宜。
  其实,历史总是相似地演变循环,正如秦孝公死前预言:“只要秦国连续两代不会出现昏君,哪怕只是政绩平平的国君,照此情况平稳发展,一样可以取得一统江山的胜利,后周世宗所铺设的靓丽的康庄大道,只要不是昏庸的继任者,一样可以依次前进,统一天下。
  《旧五代史》里对周世宗的评价为: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及天命有属,嗣守鸿业,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辩奸,多得其理.臣下有过,必面折之,常言太祖养成二王之恶,以致君臣之义,不保其终,故帝驾驭豪杰,失则明言之,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也.所以仙去之日,远近号慕.然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及事行之后,亦多自追悔.逮至末年,渐用宽典,知用兵之频并,悯黎民之劳苦,盖有意于康济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以上对于周世宗的总结较为详列,纵观其一生文治武功,堪列五代十国君主第一,为五代十国最有作为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