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革命 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雷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16:24

背包革命

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雷虎

你们知道么,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我期待着一场伟大的背包革命的诞生。

届时,将有数以千计甚至数以百万计的美国青年,背着背包,在全国各地流浪,

他们会爬到高山上去祷告,

会逗小孩子开心,

会取悦老人家,

会让年轻女孩爽快,会让老女孩更爽快;

他们全都是禅疯子,

会写一些突然想到的、莫名其妙的诗,

会把永恒自由的意象带给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生灵。

——《达摩流浪者》

 

背包表象与文化暗物质

文/本刊记者 雷虎

狭义的背包,是背上背包去旅行;广义的背包,是走出既有的圈子,体验全新的生活。背包革命,“背包”是表象,是急迫走出既有的圈子心情的外化;“革命”是内核,挑战世俗必须要有强大的内心。我们要说的背包革命,是指跳出世俗的束缚,寻找自我的过程。然而,背包革命从来没有人给出清晰的定义,既然不能如条型码一般实现对背包革命者的精确认知,要理清背包革命的头绪,就必须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那个背包革命思潮滥觞的性感年代!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婴儿潮一代正当年轻。他们拒绝坐享其成,拒绝被格式化的人生。他们宣称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这在父辈们看来太大逆不道了,于是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rneration)或者“嬉皮士”(Hippies)。

“垮掉派”代表凯鲁亚克是个流浪汉,他以自由为人生最高目标,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即兴旅行,以搭便车的方式满世界乱跑。他把自己最原汁原味的旅行经历写进了书中,名为《在路上》、《达摩流浪者》、《孤独旅者》、《荒凉天使》。这些书中的主人公年轻时都不做正经工作。他们做的工作是卑微的,货轮杂工、山林防火瞭望员、火车司闸员等,但是他们并不在意,只要能帮助他们完成旅行、实现心灵进化,什么困难他们都可以咬紧牙关。书中表达的观念打动了那个时代追求心灵解放的青年的心。这些书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圣经。在这些书中,他给旅行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旅行不是功成名就者的物质消费,而是初出茅庐者的精神洗礼。1969年,凯鲁亚克去世,“垮掉的一代”纷纷成家立业,不再年少轻狂,“嬉皮士”作为一个种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背包革命”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味道。

当青年切·格瓦纳骑摩托车环南美的经历被青年人争相效仿;当描写嬉皮士骑哈雷穿越北美大陆的公路电影掀起新好莱坞电影浪潮;当以真人真事改编的小说《荒野生存》引起全美热议;当代表美国精神的阿甘也无端辞掉工作,无厘头地“在路上”时,人们不知不觉发现“背包”已成为一种文化暗物质,原来不只是藏在图书馆中,而是溶化在每个人血液之中。每个人,只要年少轻狂过,就“背包革命”过,只不过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泛化、淡化了“背包革命”的概念,并悄悄拿去了“革命”这太过张扬的后缀。

 

链接:

背包革命文化符号

寒山子:中国唐朝禅宗诗僧,其人其诗经日本为中转站,传播到美国,他诗中宣扬的禅境:天与人统一,心灵与存在统一,时间与空间统一。得到了当时美国“垮掉的一代”的赞赏与认同,以至被“垮掉的一代”奉为鼻祖。

凯鲁亚克:“垮掉派”代表人物,著有《在路上》、《达摩流浪者》、《孤独旅者》等,他和他的著作,让“在路上”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背包革命”这一概念即是从《达摩流浪者》中第一次提出。

·格瓦纳:古巴革命领导人之一,古巴革命成功后,辞去一切职务,继续革命。1967年10月,被玻利维亚政府俘获后杀害。年轻时有骑摩托车环南美的经历,后被拍成电影《摩托日记》。

公路电影:一种准类型电影,主人公往往为了某一目的而上路,通过旅程表现现代社会的疏离和冷漠,反映他们自我寻找、自我救赎的过程。代表影片有《逍遥骑士》、《末路狂花》、《德州巴黎》等。

伍德斯托克:美国纽约州东南部城镇名。1969年,在这里举行了主题为“和平、反战、博爱、平等”的音乐节,五十万疯狂嬉皮士从世界各地赶来,在滂沱大雨中狂欢了三天三夜,《逍遥骑士》中主人公骑哈雷摩托穿越北美就是为了赴此盛会,现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系列性摇滚音乐节。

Blowing in the Wind:美国民歌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原作者是被公认为民歌宗师的 Bob Dylan。原为反越战歌曲,但因其歌词很切合“在路上”的主题(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一个男人必须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人)因而深受“在路上”的背包客喜爱。

Lonely Planet:中译名《孤独行星》,是全世界最畅销的专门为背包客设计的旅行指南。丛书以“理念+体验”的方式让背包客们“走得更远,更高,更深,走进他们自己,走进这个世界。”

 

 

“背包”进化史,“革命”进行时

佛家有“黄龙三境界”之说: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当背包上路时,因为对“背包”理解不同,他们的行路轨迹、心跳历程也会有所不同。

 

出走篇:倾听内心之声

毕业旅行,“骑迹”从人生分水岭开始

文/本刊记者 雷虎

和赵泽第一次见面时,我们都在上大二。那天我在论坛上发了帖子,召集车友们一起去骑南京市郊的一座山。只记得那时,他戴头盔、穿骑行服、踩山地车,骑行装备武装到牙齿。结果小小的山峰,下来推车无数次。骑行过程中,隐约听同行的车友说,别看他体力不咋的,他可是暑假从南京骑到过北京的。当时我面露不屑(南北二京仅一千多公里),但是心却暗自敬佩(他这样羸弱的体力,顶着酷暑骑完要多大毅力啊)。

后来熟悉后,才发现他自小在“温室”长大,体力羸弱是有“家学渊源”的。当在大学发现自己的体力和性格都不够“硬气”后,他就开始主动调理,单车旅行是他认为最好的方式。

弹指一挥间,六年过去了,他已临近研究生毕业,六年单车旅行对他的“调理”如何不好说,我看不到他内心变得有多“硬气”,只知道他身体从“很弱”变得“比较弱”。所以,当有一天他突然提出要骑川藏线做为自己的毕业旅行时,我只当他是脑充血。因为,那阵子,他正迷一部名为《练习曲》的公路电影,电影讲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选择骑单车环台湾岛作为自己的毕业旅行的故事。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有些事现在不去做就永远不会做了”引爆了他的激情。

他想自己的经历成为了这电影的现实版:骑单车走川藏线做毕业旅行,让这段旅行的经历成为他们学业和职场生涯的分水岭。再一次见到他时,是在送他去成都的火车上。和他同行的两个同伴,一个是他高中时的同学,毕业三年后有点迷惘了,请了一个月的“霸王假”,声称要到川藏线思考人生;另一个是他同一实验室的女同学,而她给出的理由居然只是电影《燃情岁月》中的一句台词:有些人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为这种声音而活,这些人不是疯子就是传说。刚出校门的他们还很迷惘,渴望“在路上”时,能更清晰地听到“内心的声音”,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生。他们做出决定时是如此的果断,只要自己认为应该去做就去做,别人认为是“疯子”还是“传说”都无所谓。

30多天的时间,2000多公里进藏路,摔过跤、流过泪、洒过汗,但是从未放弃,一路用车轮从成都辗到拉萨后还觉得不过瘾,又背起背包满藏区乱跑。回来时已是两个月后,当从火车站接他时,看到一手扛着单车,一身挂满包裹的他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出火车站时,我就知道,这趟单车旅行真的让他变“硬气”了,至少在外型上是这样。

问及川藏线上的收获时,他只给我甩了一句话:我还是我,但已不是原来的我。这是电影《摩托日记》中切·格瓦纳骑摩托车环完南美后说的话。

回南京的当天他就整理行李去公司报到了,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在以前他经常出没的单车论坛里,再也没有看到他和他单车的传说。偶尔看他的QQ签名档,整整两个月未变的签名“云游”二字已悄然换成了“收心”。我知道,要一时半会儿把心收回来绝非易事,此时,我正看着他从川藏线上给我寄来的明信片,还能感觉到力透纸背的炽热。

如今的他开始抹去上个人生段的“骑迹”,开始全身心地编织下个人生段的奇迹。此时,我脑海中浮现出《摩托日记》开篇的话:大革命前夕的摩托旅行。希望川藏骑行也能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是他人生大革命的前夕。

记者手记:户外圈里有句话:为了内心的声音,有些人辞了职去西藏,有人去西藏后辞了职。背包客们很多都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完美主义的综合体。认为一个年龄段做一个年龄段的事,绝不允许有“插队”的事发生,因此他们不急于追求什么,而是决定思考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一旦决定了就义无返顾地去做。进藏线上,很多车友都是边哭边骑一直坚持到拉萨的。拥有这样梦幻旅行铸造的强大内心,人生路上处处皆风景。

 

入魔篇:不疯魔,不成活

贺泽劲:人生梦圆在路上

文/本刊记者 郑儒凤

贺泽劲,曾是一个普通的旅游爱好者。可走着走着,她把这份爱好走成了职业,并且开始为无数背包客们打造“中国品牌”的国外自助游丛书,出版了十几本书,陪伴、温暖了若干选择了远方的独行者。在驴友的口碑中,贺泽劲俨然成了旅游指南书籍市场的一个品牌。至今,她仍在为“CHINA牌”努力着。

梦起

18岁时,贺泽劲开始第一次背包旅行。那时候网络才兴起,通过网络贺泽劲知道中国有两个女子在旅行,一个叫廖佳,国内自驾车旅游第一人,现在已经很有名了;另外一个已不记得了。就是这两个女子的故事,引起了贺泽劲对旅行的兴趣。那次旅行,她环游了半个中国。虽然在贺泽劲看来,这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但正是这次旅行,让她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树立了此后一直不断追求之、不断实现之的理想。

那是行至西安的时候,贺泽劲碰到一个18岁的英国人。他的父母给了他一千英镑,然后他手捧一本英文旅游手册,就敢出游世界。那本书,就像一个魔方宝盒,有了它,旅途平安愉快,一切顺利。而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类似的自助游这样的书,所以,贺泽劲就升起了做书的想法。

可是,这个梦想并没有马上得到实现,而是一下子搁置了十年,搁置的原因在于出版社对此类书没有信心。贺泽劲是个随遇而安的人,认为既然没有机会,那自然是不到时候。于是,这十年中,她依旧旅行,到处游玩,走遍了整个中国。

 

梦圆

旅行是需要时间的,最初,贺泽劲都是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出行。她曾先后在报社、通讯企业工作过。贺泽劲自认比较幸运,遇到的都是开明的领导,无论她找怎样休假的理由都可以请到假,满足她发疯似的想出游的愿望。不过,最终她选择辞职,是因为她有一个计划,要去云南的某处山乡做义工,为当地建立一个图书室,帮助当地人扩大知识范围。最终在她的努力下,利用各种资源,成功捐赠给丽江宝山中学约5000册图书。

完成这个项目后之后,贺泽劲正式地走上了职业旅行家的道路。她一边走一边写,其乐无穷。事实上,在决定辞职之前,她已经尝试了半年的自由撰稿,发现靠这个能够养活自己,才最终作出辞职决定的。

自由是件美妙的事,但自由也容易让人散漫,找不到生活、工作的目标。做自由职业三四年之后,贺泽劲也经历了这样的低谷,她选择去东南亚长途旅行一趟。

在柬埔寨一家华人旅馆,她有了新的灵感。起因是这家旅馆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可她一翻带去的国外大品牌的英文版旅游指南,居然没有任何推荐。老板说,任何国家的旅游指南都带有倾向性,大多数会推荐与他们文化相吻合的东西。面对老板的无奈,贺泽劲想到:旅行的未知决定了很多人在出行时,其实是很茫然的。所以,当捧着外国人写的旅游图书,看见别人说怎么玩,这种颜色怎么样血色(红在西方是血的颜色),人们怎么愚忠的时候,会发现不同的文化理解真的不同,而这种误导对于我们的文化有时候是近乎致命的颠覆。贺泽劲想到,中国五千年文化,拥有很独立的文化体系和人文体系,这需要我们拥有自己的旅游书,才不会被别的文化牵引着人云亦云。

贺泽劲自此为自己找到了新的目标:站在中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世界,创造中国品牌的境外旅游图书,让出国的人们不再羡慕别人有体己贴心的本土旅行图书。

有了更高的目标,贺泽劲又充满了激情。她开始联系出版社、谈策划,这次顺利地得到了支持。然后她开始深入国外实地踩线,全身心地投入写作。为了写书,她三进三出泰国;也是同样的原因,她在凌晨三点的印度街头,微凉的夜风里,持着手电,没有选择地把生命安全交到皮肤黝黑的车夫手里;在一座城堡,被十几条野狗追得大吼乱跑,嘴里拼命喊着救命……几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她的《俭游天下》丛书的面世,先后出版了《越南》、《柬埔寨》、《尼泊尔》等十几种图书。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个景点,都是她亲历后发自内心的感悟,文字认真而细腻、精致而温柔、严谨而不失品位,一次次再版重印印证了读者的喜爱。

旅行,创造“成人世界的童话”

旅行,不仅让贺泽劲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和家庭。先生支持了她十年,还将支持下去。但为了女儿,贺泽劲已将国外的旅行减少到每年一次了。而在她5岁那年,她停掉了国外的旅行,只为了陪伴女儿。她不想让女儿觉得妈妈总是在出差。

在路上,她觉得自己可以强悍到保护男人,会知道哪里危险,怎么规避麻烦,怎么溶入国际浪人的乌托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家中,她只是妻子和妈妈,以前重要的角色是妻子,现在更重要的角色是妈妈,女儿放在了第一位。

可旅行,仍然是贺泽劲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她在博客上,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为什么我们还在旅行?因为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心存美好,相信成人世界的童话。

……我不甘心认为,现在的人都利益化、冷漠化;不相信,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支持和信念。

……旅行,可以维持这个童话。凌晨三点的印度车夫将我送到目的旅馆,而旅馆经理在客满的情况,仍允许我睡在露台上直到天亮;疯狂追咬我的狗,被一名妇人拿着木棍赶走,她一路送我直到主路;而边境小城镇里的居民们,大多数已认识我,旅馆伙计和老板都想办设法帮我找可以打回中国的电话机;小店铺里的老人居然让我在没有零钱的情况下赊账;而餐馆里的老板,热情地邀我写下中国菜谱……

记者手记:生活在别处——这是诗人和作家们一直在解构的命题;或者说,生活处处都有“围城”效应,城里的人总想着出去,城外的人总想着进来。每当有人听说贺泽劲是个自由职业者时,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神色,也经常有人向请教咨询“我是不是该辞职去做自由职业”的问题,而贺泽劲总会先鼓励肯定他们为理想而选择自由职业,但也会很坦诚地将经验和体会和盘托出,自由职业意味着要放弃稳定的收入来源、融入一个团队或组织的归属感、相对可预期的职业进步……贺泽劲这十年的自由职业之路走得并不轻松,她认为选择了自由职业其实就是选择了一场人生的挑战。自由职业没有老板、上级来发号施令,但也没有人提供保障,时时得对自己负责,一切都只能靠自强自律自勉。把爱好变成职业,并且是自由职业,靠的是持续的热爱和坚韧的毅力,你有吗?)

 

回归篇:繁华看尽,返璞归真

李继勇:诗人,行者,回归的游子

文/本刊记者 郑儒凤

李继勇,前军旅诗人,知名写手,出版有《山西行知书》、《丝路遗韵——大梦敦煌》、《江西福建行知书》等书。同时,他还有个重要的身份:职业旅行家贺泽劲的丈夫,她的坚强后盾。

遇到贺泽劲,是2000年。她做报纸编辑,他是她的作者。电话和网络联络多了,就熟了起来。后来发现大家都对旅游痴迷,旅行的理念也相近。然后,他们相遇在旅途中。相伴旅行大概算得上是最能了解一个人的方式之一吧,没有比一次艰苦的自助旅程更能帮助人们了解自我和他人的。人在漫长的无拘无束的旅途中会展示很多本真的东西,更易结下患难与共的真情。李继勇和贺泽劲都发现对方是不错的旅伴,相遇于江湖,相濡以沫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后来,他们共同出游山西,李继勇当兵13年的地方,之后合出了一本《山西行知书》,内容花了很多心思,纪念他们的爱情。其实,后来的书,也莫不如此。

退役转业后,李继勇对旅行越发迷恋,在等待安置的一年时间里,他几乎都在路上,一度产生不要组织安置,就这样边走边写的生活。可闲云野鹤的梦想终被现实终结,尤其是结识贺泽劲后,要组建家庭,就不是个体选择那么简单的事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当他和贺泽劲带着相机旅行到乡村,经常会被村民们看成是外头来的“记者”,要反映情况。尽管他们反复说明他们只是游人,可老乡仍然不管不顾地反映着。遇到过太多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李继勇感到了自己的责任。当后来得知自己被分配到纪检监察部门工作时,他看到了工作比旅行可能更有所为的地方。于是,他把一颗在路上的心收回到了工作中、家庭中。但是,他支持妻子贺泽劲继续追逐她的梦想,他做她的强力后盾。贺泽劲在国外旅行时,他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根据她的行程提前帮她查资料,替她将文字和照片备档。她搭了某辆便车,一定要把车牌号码短信给他。她回来后,他会看她拍的照片,听她讲故事,就好像她替他完成了一次旅行。

回归工作和家庭,李继勇仍然时常怀念在路上的感觉,毕竟十几年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没离弃过旅游。于是,每年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妥当后,李继勇都会尽量利用长假和年假做一二次深度和短途旅行。不同的是以前只是跟妻子,现在却得加上女儿了。不过,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有时“心瘾”又犯了,就会打开电脑,翻看过去的那些“足迹”。他跟贺泽劲开玩笑说:“哥这辈子就指着这些东西过活了!”

对于旅行,李继勇充满感恩。他非常感谢长期的旅行经历,是旅行让他感受到了爱,学会了传递爱;完善了自我,提升了自我。就比如,登多了山,就不会狭隘;观多了海,生活就更加充沛和开阔。他还非常感谢单位领导的开明,作为党的纪律部门,很长时间里,容忍了他这个酷爱旅游的“异类”的存在。他工作得很顺心也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几乎每年都能被评为纪检监察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或优秀党员等。

李继勇说,生命就是一次伟大且浪漫的旅行,旅行绝对不应该耽误工作和生活。他不欣赏那些所谓的为了旅行宣称可以放弃一切的人,觉得多少有些走火入魔。旅游教会人的是更多的担当,而不是逃避。向往远方的同时,不要忽略身边的风景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每个人都是一本耐读的书。

(记者手记:风景其实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亦是别人的向往。在路上和在家中,都一样,所需要的就是一双发现的眼睛。我们其实不需要纠结在路上和在家中的选择,只需要睁开自己那双善于发现风景的眼睛就好。)

 

在路上

汇编/本刊记者 郑儒凤

廖佳:环球玩路者

中国女性穿越欧亚大陆的第一人,出版《欧亚远征》;国内自驾车旅游第一人,历时一年走遍中国31个省区市,出版《玩路者——中国自驾车旅行之经典攻略》;全球通环行世界之旅穿越48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环球玩路者》。

 

伊夫:行走62国

自己定位为一个行走者,自2003年以来,已用脚步丈量了62个国家与地区。按照自己意愿生活和写作,保持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周游世界是最大的理想,有足够勇气坚持自己个性。

 

李欣频:万水千山走遍

 台湾才情女作家,至今出版了27本畅销书,还是旅游卫视《创意生活》节目特约外景主持人。30多岁游历过近40个国家,作品《希腊:一个把全世界蓝色都用光的地方》一经出版,就在台湾地区掀起了希腊旅游的热潮。

 

卢安克:德国活雷锋

卢安克,德国汉堡人,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1990年夏天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他的人生——从1997年至今,他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支教十余年,辗转多处山村,过着简陋的生活。

 

安猪:多背一公斤

5年前,北京男孩安猪发现一项有趣并有用的公益行动:每次旅行时,多背一公斤的书籍或文具,送到偏远学校的孩子们手中,保持微笑,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们交流、游戏。这小小的善举,已有数万名普通民众参与其中,将这份爱心传达到700多所学校。2009中国慈善导航行动第一季中,“多背一公斤”荣获“最具创新力示范项目”称号。

 

重庆小夫妻:钟爱摩托游

徐波,上世纪90年代便有了代步的私家车,但摩托车才是他的最爱。才16岁时他便爱上了摩托车。后来娶了老婆,小两口每年都会出去“自驾游”,12年来行程十多万公里。2008年徐波辞去工作,计划着用摩托带着老婆游遍全国。

 

傅拥军:西湖边的一棵树

摄影记者,为了拍到好照片,傅拥军天天“在路上”。8年前,他开始拍摄西湖,看到有意思的情景,都会拍下来。在他的眼里,获得“荷赛”大奖的照片画面中的那棵桃树见证了杭州人的惬意生活,成为他拍西湖的切入点。

 

古岳:搭车去柏林看女友

从北京到柏林,用招手搭车的方式前进,古岳和朋友刘畅背包穿越了13个国家,共搭车88次,其中包括三轮车、拖拉机、马车等,最终耗时3个半月,行过1.6万多公里到达德国柏林,给女友伊卡送上了一束凝结千山万水情意的花。

 

用足迹丈量生命

文/本刊记者 宦菁 雷虎

“等你成人,就请你远远地离开我。”

母亲多年前的话还依稀在耳,只是那时年少的我并不能体会这句话的意味,反而心怀怨恨:母亲怎么如此无情?而当我真正在另一个城市学习,又在另一个城市立足,在离家千里的地方工作、安家,才开始渐渐明白她的苦心。和朋友聊天,说起婚礼上各自母亲的反应,才发觉在坚强母亲的背后是早早的放手。因为她们知道孩子需要走出去体验这个世界的精彩。

你可以选择留在父母的身边,选择一条波澜不惊的人生路,因为人类天生缺乏安全感,也眷恋安全感。家庭、群居、分工……乃至社会的形成,其实都可以视为寻找安全感的产物。所以“宅一族”的出现也并不出奇,因为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人际、文化中能得到那份总是觉得缺失的安全感。

只是安全感的另一面总是与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相连。因为他们没有直面“偶然”的勇气、没有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他们的人生便会落入窠臼,也没有了获得命运“偶然”赐予惊喜的权利。

经常听闻某某还未到而立,房子、车子、妻子、孩子都已拥有,引得旁人一阵艳羡,“他不用烦了,该有的都有了”。在众人的价值观中,家庭、金钱、地位便是安全感的精髓、便是人生唯一的奋斗目标。可反过来想,这些难道就是生活的全部?而他们的人生在“四子俱全”时也变为一条直线,一条没有任何起伏、波澜的直线。

可是在人生的路上,何时又真正为自己活过?

所以,这世界上还有另一群人,他们知道生活的真意,他们也决心为己而活。在他们的心中,有比安全感更为重要的东西,有更能唤起自己激情与爱、更能让自己感受深刻的东西。所以他们选择背包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用足迹来丈量自己的生命。

西方社会经过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变迁总结出来的“间隔年”(Gap Year),让那些国度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这一年让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路上,他们经历不同文化、不一样的人生,他们或许会遇到爱情,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懂得向家人感恩,学习怎样关心照顾身边的人,“间隔年”无疑是一次学习爱的旅途。

背包客们收拾好行装,用渴望又从容的眼神凝望远方。从他们的脸上,你读到的不仅是探索的好奇,更是面对未知世界的勇气。在路上,他们或许无法预知明天、甚至风餐露宿。但他们知道:人生是一趟发现之旅,谁能预见最美的风景在哪里?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去追寻、去探索,“走得更远,更高,更深,走进他们自己,走进这个世界。”

很喜欢《不会去死》这个书名。想出去看看,那就骑着单车出去闯荡吧!当作出背包出行的决定,便告诉自己“有什么困难?反正不会去死!”就像作者石田裕辅说的那样:“既然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就要好好看看它。不辛苦吗?习惯了就不会觉得辛苦。要是累了,停下来休息不就得了。”生命的坦荡由此而生,而这条路上的经历也弥足珍贵。

总是能听到有人总结自己曾做过的事:如果再做一次,我会做得更好!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也道出背包客的真谛——在没有亲身去经历之前,谁也不知道前面等待的、面对的,将是什么。只有穿越这些过程,回头再看的时候,才知道,哦,原来这件事情是这个样子。那位一年中作了50多份工作的美国小伙丹尼尔·赛迪齐有足够的信心对自己说:“哦,原来工作是这个样子。”当然也会自信地面对未知的将来。

所以,请不要辜负母亲的良苦用心;请不要吝啬自己的勇气,在我们还能挥霍自己青春的时候,走出去,去体验这个世界的精彩,用足迹来丈量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