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选择性干预无助朝鲜半岛安全与稳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5:32:54

   自朝鲜与韩国相互炮击以来,国际社会作出了相应的反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各方作出的反应基本上是选择性的,其共同特点是不提及此次炮击事件发生之前,韩国正在进行军事演习,并不顾朝鲜方面反对进行实弹炮击的事实,而是直接援引韩国的新闻报道,以“朝鲜突然炮击韩国”为起点,谴责朝鲜的行为,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解决方案,都是一种选择性的干预,而任何选择性的干预只能产生一个后果,那就是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的安全与稳定。


  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看,此次韩国坚持进行的“护国军演”,是今年3月天安舰不明沉没以来,韩国方面屡次谋求解决持续努力的一部分:从最初提出的意外沉没,到随后的指责朝鲜,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直到最后的美韩军事演习。从军事演习的地点到美国参与演习的部队与具体装备,韩国李明博政府与其说是在进行一场基于理智和尝试的危机管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逐渐被情绪和政客政治前途所主导的政治豪赌。其试图达到的目标是,按照韩国理想的方案,以朝鲜全面认错或国际社会无条件支持韩国主张为标志,“结束”天安舰事件,维护韩国的国家荣誉,以及政客个人的政治形象。


  之所以判定荣誉和形象,是因为到目前为止,韩国所提出的目标,无论是要求各方支持韩国有关天安舰沉没的调查结论,抑或者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谴责朝鲜的决议,其关注焦点,都不是一种实质性的利益诉求,而是一种荣誉,从形式上对朝鲜进行处罚,以证明韩国有能力“保卫”自己。但在这个过程中,韩国遭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结构性困境:韩国的实力、战略价值与试图追求的目标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从常规军事实力上来看,韩国既无法在没有美军支援的情况下,轻松打赢对朝鲜的常规军事冲突,也无法依靠军事力量,迫使朝鲜遵守韩国制定的游戏规则,玩一场对称升级的游戏。国际关系研究者经常提及的一个事实是,朝鲜仅仅依靠分布在三八线附近的一万门火炮,就可以让韩国首都首尔遭受灭顶之灾,无论美韩同盟的军力如何强大,除非能够发展出未来科技,用个引力场把整个首尔罩起来,否则就只能是一场噩梦。


  更糟糕的是,朝鲜在心理上对韩国的军事实力没有任何的敬畏感,也无意把韩国当作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从朝鲜通讯社发表通讯时使用的诸多称呼就可以发现,朝鲜政治领导人在心理上蔑视他们南方的同行,视其为美国的走狗,更愿意直接与背后的美国主子对话。这种蔑视的基础,就是朝鲜认定,即使自己的反应烈度超出韩国的预期,在没有得到美国充分授权和援助的情况下,韩国并不敢撕破脸皮与北方大打出手。


  从战略价值上来看,冷战结束之后,无论美国如何强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同盟的价值与冷战时期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尽管此次奥巴马在越过中国直奔四周的越顶外交,似乎有重现“包围”中国态势的意思;尽管日本与韩国得到了美国的不少夸奖,但在今天这样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美国就算要“包围”其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其首要目的也是“牵制”,“延缓”,“对冲”,而非“遏制”更非“打压”。


  所以,这就可以理解为何美国曾经多次试图以派遣航母参加美韩军演等方式,表示美国对韩国的“不抛弃”,“不放弃”,但当中国认真表示不满时,美国最终的选择是不让中国产生“误会”,宁可为此“辜负”一腔热情望穿秋水的李明博政府。美海军与海军陆战队最终缺席此次演戏,就是韩国战略价值不足以让美国冒直接与中国冲突风险的最佳证明。


  韩国试图从危机中获利


  既没有实力,价值也在不断贬值,韩国政府手上剩下的唯一真正的优势,就是《美韩同盟条约》,他的策略也就变成了“陷阱策略”:主动设法让危机形势升级,使其看起来就要走向不可控制的全面战争,从而迫使美国作为盟友强行卷入,迫使周边不希望战争出现的国家也同时卷入,然后按照韩国的设想,以韩国全面获胜的方式,来结束危机。


  这可以看作是小国试图利用同盟体系来“绑架”同盟中的大国。李明博采取的具体策略包括:第一,在交火发生之后,首先宣布停止交火,控制实际冲突的烈度;第二,运用韩国传媒的优势,传递韩国政府有关此次炮击事件的解释,将其定性为朝鲜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发疯般地袭击韩国,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第三,作出韩国迫于国内民意等压力,被迫进行冲突升级的姿态。李明博政府的一系列举动,无论是启动国家危机管理组,提升防卫等级(DEFCON),还是提升对朝情报搜集等级,都可以看作是努力持续让局势停留在危机阶段,而不是促使危机早日缓和与解决的步骤。


  就上述分析来说,此次危机中的韩国,也受到了国内政治与国际局势变化的巨大牵制与影响,人们看到的与其说是一场战争的前奏,不如说是精心策划的、主要基于国内政治需求考量的冒险活动。而作为一项政治冒险,韩国方面实现利益最大化所着力的目标,就是在美国以及其他各方的支持,通过选择性介入的方式,将尽可能多的国家拉入到谴责朝鲜,支持韩国的队列中,从而实现在对己方有利的情况下,让危机进入长期僵持的阶段,“迫使”盟友在危机背景下,履行承诺。


  遵循韩国领导人的思维与行动逻辑,进行选择性的干预,将产生两个消极的后果:第一,对韩国领导人的冒险行为产生正向激励,并推动其在今后持续采取保持危机和僵局,而非消除危机走出僵局的措施;第二,刺激朝鲜认定的“来自外部的敌意”,激发基于自我防御的激烈反应。朝鲜并无太多可供选择的外交工具,唯一能够切实使用的就是常规军事力量。显然,具有拉偏架嫌疑的选择性介入,将使得局势迅速进入某种持续上升的螺旋。


  因此,现在需要的是尽快让危机平息,不是鼓励任何一方的冒险行为,用中国政府的话来说,就是“多做有利于半岛和平与稳定”的事情。当然,对于中国来说,由于美国客观上被美韩同盟条约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如何在面临危机来临的时候,主动而积极地发挥中国的影响力,推动局势的快速平息,将成为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问题。


  中国要做的,首先是运用自身影响力,尽快平息局势,避免后续出现烈度更高的行动,乃至危机局势的持续升级。在此过程中,国际媒体有关危机的报道应该遵循克制而非火上浇油与煽风点火的原则;其次是努力推动重新启动六方会谈机制,将各方拉入谈判的轨道,同时在此过程中,坚持中国一贯的“将水端平”的原则,不刻意偏袒某一方,不形成几个国家联合对一国施加压力的局势,也不要逃避已经来到眼前的责任;第三,要努力学习向全球说明中国的主张,及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而不是简单的回避媒体或者被动应付。


  国际社会要做的,则是时刻牢牢记住,选择性的干预,无论基于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最终只能以和平与稳定的受害,为最后的归宿。


  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