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与胡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2:45

聪明与胡涂

2009-10-10 16:10:16

归档在 教育與人生 | 浏览 127 次 | 评论 0 条

 

妈妈到学校去看老师,老师说您的儿子真聪明,妈妈听了高兴得不得了;儿子月考不及格,爸爸又生气又担心,尽在骂「怎么这样笨?」似乎大家都爱聪明,不喜欢愚笨。宋朝苏东坡,他小儿子出生满月的时候,按照习俗为婴儿洗澡叫做:「洗儿」,他写了一首〈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这首诗,可以说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他说出他心中的牢骚和不平,虽然他有盖世的才华,可是他做官的生涯,相当不顺利。宋神宗王安石变法革新时,苏东坡被认为是反对派司马光的人,几次被贬到偏僻的外地,一生郁郁不得志。所以他在诗里,讽刺大官们都是笨蛋,只要听话懂得逢迎拍马屁,要做大官不需要什么才华,「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诗的另外一个层次,也可说是呼应了一句老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说聪明人往往因为自己聪明,没有成功,反而招致失败。聪明的人往往因为自己聪明,变得过分的自信,而不好好努力;聪明的人往往因为自己聪明,而不能够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别人的帮忙,更不会主动的征求别人的意见、找别人帮忙,甚至变得骄傲狂傲,对别人不客气不礼貌。聪明的人往往以为自己聪明,而低估了竞争对手的聪明和能力,最严重的是,聪明的人往往以为自己聪明,可以做出违法,不道德的事情,以为即使蒙蔽真相、欺骗众人,也不会被发现,但是到了最后反而吃了亏、受到惩罚。

大老板发现手下的小职员犯了错,会大发雷霆,开口痛骂:「你实在太胡涂,你看我们竞争的对手,是何等精明!」似乎大家都爱精明、不喜欢胡涂,相信大家都听过郑板桥很有名的四个字箴言:「难得胡涂」。

郑板桥的名字是郑燮,板桥是他的名号,他是清代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得很不错,二十岁左右在康熙年代就考中秀才,四十岁中举人,四十三岁在乾隆元年中进士,所以有「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之称,但是他在官场里,并不得志。有一次他遇到一位自称「胡涂老人」的老先生,郑板桥为他题了「难得胡涂」四个字,又加上三句话:「聪明难、胡涂尤难、由聪明转入胡涂更难。」

其实,上面我们说「聪明」和「愚笨」是相对的,这里我觉得说「精明」和「胡涂」是相对的,会比较更贴切一点。精明,就是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计算得很周到;胡涂,就是没有把事情看清楚、计算得很周到。

世界上有许多事,聪明人会去争取、去计较;胡涂的人不知道去争取、不晓得怎样计较;由聪明而转成胡涂的人,知道怎样争取,晓得怎样计较,却选择不去争取、不去计较。在上司面前,聪明的人懂得怎样去表现自己讨好上司,胡涂的人不懂得怎样做,而由聪明转成胡涂的人,却选择不这样做。聪明的人会看到占便宜、抄快捷方式、走后门的机会,胡涂的人看不到这些机会,由聪明转成胡涂的人却选择放弃这些机会;聪明人会看得很清楚别人的缺点和过失,胡涂的人看不到这些缺点和过失,由聪明转成胡涂的人,却不把别人的缺点和过失放在心上。聪明人会把别人对他的亏欠算得很清楚,胡涂的人不知道怎样去算清楚,由聪明转成胡涂的人却不算。聪明是才能,胡涂是幸福,由聪明转成胡涂那是智慧。

让我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唐朝有一位有名的大将军郭子仪,他平定内乱,多次击败入侵的回纥吐蕃大军,功劳很高,他的第六个儿子郭暧,娶了皇帝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为妻。有一天郭暧和升平公主吵架,郭暧说:「皇帝有什么了不起,我父亲只是不想当而已。」升平公主回到皇宫,跟父亲哭诉告状,唐代宗叫她不要哭,好好回家。郭子仪听到此事,气得把儿子关起来,等待皇帝惩罚他。唐代宗安慰郭子仪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小儿女在闰房里讲的话,我们大人何必把它当真呢?」这是难得胡涂的一个好例子。

在许多的事情里,我们不是傻瓜笨蛋,不是瞎子聋子,但是不去计较,装作看不到、听不到,正是从聪明转为胡涂;那的确就是郑板桥讲的「难得胡涂」了。尤其是为人父母、师长、长官的人,更应该体会「难得胡涂」的幸福和智慧。

在中国的酒,有所谓十大名酒的排行榜,其中有一种在贵州赤水河沿岸酿的酒,叫做「小胡涂仙」,这个酒的名字取得真好,「小胡涂仙大智慧」,一点小胡涂也许可以把我们带到神仙的境界,那又夫复何求呢?

让我再讲两个历史上的小故事,有一副对联,描写历史上两个有名的人,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和宋代的吕端,这副对联的上下联分别描述他们的个性,「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胡涂」。大家都听过许多三国时代诸葛亮的故事,他足智多谋,做事非常小心、周到,不留任何出错的空间,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正是「诸葛一生唯谨慎」这句话的意思。诸葛亮非常谨慎的风评也救了他一命,那就是空城计的故事,有一次诸葛亮带了五千士兵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在西城县,就带了十五万大兵分两路向西城县杀过来。诸葛亮手下,只有一批文官,连一个大将都没有,诸葛亮马上下令,将城墙上军队的旗帜都拿下来,把四面的城门都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个兵,装扮成老百姓洒水扫街,他自己换上休闲的打扮,带了两个书僮坐在城上,焚香操琴。司马懿的军队到了城下,看到这个情形,赶快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亲自前往看到这付情景之后,便下令退兵。司马懿的儿子说:「可能诸葛亮没有兵,故意装成这个样子,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会冒险,现在城门大开,一定有埋伏,我们打进去,一定中了他的计,我们还是赶快撤退吧!」诸葛亮靠一生谨慎的形象转危为安。司马懿倒难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现在「空城计」成为「真真假假」、「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个策略的代名词,在有名的三十六计里,空城计是第三十二计。

吕端是宋朝的一位宰相,当宋太宗要让吕端当宰相的时候,有人说:「吕端为人胡涂」,宋太宗说:「吕端小事胡涂,大事不胡涂」,任命他为宰相这就是「吕端大事不胡涂」这句话的来源。宋太宗这句话,可以解释为「虽然吕端是个胡涂人,但是他只出小错,不出大错,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觉得宋太宗这句话应该解释为「吕端知道什么是可以甚至是应该胡涂的事,什么是不可以胡涂的事」。

吕端到底在什么事上有胡涂的表现呢?按照宋史的记载,他「宽厚多恕」,那就是心胸宽广,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别人得罪了他,他不介意,别人误会他,造谣中伤他,他不辩驳、不理会,只是说:「风言风语不足畏」。他曾经几次被降官,他坦然不放在心上,他有一位同僚叫做寇准,在有些要排名的地方,他都自动要求排名在寇准之下;他和别人交往,对钱财不会计较,他「轻财好施」,对家里的事不过问「未尝问家事」,不为自己积蓄财产,这都是他胡涂的地方,也正是难得的胡涂,这正是他在大事上不胡涂,可以做大事的原因。

很多年以前,我听过一个有关尹仲容先生的小故事,大家都知道尹仲容先生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上一份公文,请他批示一个案子,他看了之后批「不管此等小事」。小事可以解释为鸡毛蒜皮、琐碎零杂的事;也可以解释为不要管、不该管的事。我们谈到「小事」里,「小」字的解释,有些表面上是「小事」,其实它背后代表的是大原则。古语说:「莫为善小而不为,莫为恶小而为之」,在善良和邪恶、合法与非法、道德与不道德的分野之中,每一件事都是大事,每一件事都胡涂不得。

有一本书叫做〈用人管理胡涂学〉,指出在一间公司里,在用人和管理上面,有许多值得、甚至应该先胡涂的地方。我相信在听了上面的几个小故事后,大家也可以体会到「胡涂」二字,并不只是大老板用来骂小职员的一句凶话而已;也可以作为大老板用人和管理的原则。让我们列举一些例子:

第一、知人善用,忽略一个人的缺点,看出他的优点,把这个人安排在他适合的位置上。

第二、大度为怀,能够宽恕容忍别人的错误。

第三、抓大放小,掌握大原则,不必拘泥小节。

第四、重里轻表,许多表面的工夫和动作,是可以忽略的。

第五、用人唯才,不要以为「官大学问一定也大」。

第六、平易近人,放下架子,职位和身分的高低,往往是不重要的。

第七、分层负责,有些事只要基层的人看成不可以胡涂的大事,大老板可看成可以胡涂的小事。

也许,我把大家也给讲得胡涂了,但是那又何尝不是难得的胡涂呢?

祝您有充满幸运和智慧的一天,记得开车的时候,胡涂不得,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