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知识问答_评建知识_评建知识_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06:25
答: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它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或职业)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答:一是职业针对性,是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答:以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技能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答: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答:关键是要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一是要明确办学方向和树立科学质量观;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三是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答: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8、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9、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答:“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
“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10、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或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并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既有别于本科教育学科型、又有别于中专中技教育操作型的专业理论与岗位技能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
1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具有哪些特色?
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行业(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双师型、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1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1)要在办学思想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2)要在办学模式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3)在办学机制上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4)要在政策措施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13、什么是“双证书”制度?
答:“双证书”制度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必须清楚,“双证书”中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应该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14、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什么要求?
答:专业设置要有行业、社会背景和人才需求调查预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
15、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产学结合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以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规律为主。
(2)产学结合,不仅包括教育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层面的结合,又包括培养人才教学活动过程与专业岗位实践活动过程层面的结合,后者的结合是其核心部分。
(3)产学结合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双向性的特点,形式也有多样性的特点。
(4)产学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16、什么是“双师素质”、“双师型”、“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答:所谓“双师素质”、“双师型”、“双师结构”,是就师资队伍中教师个人或团队的素质构成而言的,是指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队伍;或者指既具有从事高职学院专业教学素质和水平,又有在企业、工厂相关专业岗位工作经验、能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
17、今后高职教学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什么?
答:核心是课程、教材建设,重点是符合高职教育本质要求的教师队伍建设和通过中央财政经费补贴与奖励的方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推进课程改革,要使设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的学生,毕业时有80%以上能够拿到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相当部分专业毕业生要获得“高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
18、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评估有何规定?
答:教育部已经确立5年一轮的评估制度,所有高职院校5年内都要接受一次评估。通过评估,评出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
19、《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07年,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规模比例将达到多少?
答:应占一半以上。
20、《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模式、工作重点、工作要求上是如何规定的?
答:(1)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
(2)在办学机制上要坚持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办学格局。
(3)在办学模式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
(4)在工作重点上要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两个关键环节。
(5)在工作要求上要求严、求精、求新,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逐步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答: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办学理念、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材教案、职业教师、学练方式、教学管理等因素构成,并由这些因素的相互渗透、结合运作来铸造和体现培养质量的一种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与方式。
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第一,要转变观念,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第二,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并按其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体系规划。第三,选择试点,启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确定改革的主攻目标(在专业知识方面,解决毕业生的持续发展潜力问题;在专业技能方面,解决毕业生与本科生、中职中技生的区别,确定毕业生必须获取体现专业核心技能的高级证书的目标)。第四,总结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向各专业辐射,推进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22、如何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答:(1)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3、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紧缺的高技能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4、高等职业院校要如何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答:(1)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2)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5、“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
答:(1)“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
(2)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3)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4)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26、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答: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和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27、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答:(1)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8、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答:(1)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2)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3)要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9、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实现产学结合,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答:(1)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2)要紧密联系社会实务部门和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3)要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学院提供场地,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教学活动过程和专业岗位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4)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