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诞生回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51:58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批股份制上市公司。1986年11月1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来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飞乐音响”由此载入了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史册。[评论]

公司简介更多
飞乐音响:位于武夷路,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 “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公司是集绿色照明产业、 IC 卡产业、电子部件产业、计算机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公司,产品远销世界四十多个国家…[详细]
历史光影

上海飞乐音响股票

飞乐音响柜台交易第一天的景象
口述历史
秦其斌
飞乐音响首任董事长 其实,当时“小飞乐”的改革,就像是坐无轨电车上路,不是有计划地往前开,而是摸索着走到哪儿算哪儿。实事求是地讲,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偶然因素很大,成为第一股更是沾了伟人邓小平的光。总之当时我是被潮流推着走的。一切好像是无意识的,又像是有意识的。[详细]
潘新华
第一个报道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的记者 写飞乐音响那篇新闻,当时我哪能意识到意义是划时代的呢?那会儿就觉得是个新鲜事儿。这篇文章发表在1984年8月15日《新民晚报》头版,在中心偏左的位置,有495个字。主标题特别把“接受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拎出来,这是老编辑的手笔。[详细]
【酝酿改革】管理人的股份制的构想 身处激荡起伏的变革时代,秦其斌与许多有胆有识的弄潮儿一样:意气风发、雄心勃勃,他开始琢磨带领电声总厂开拓新的经营思路。[详细][评论]
·1984年飞乐音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融资 轰动国内外 ·报纸逼飞乐音响首任董事长秦其斌公开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公开发行将飞乐音响推向改革浪潮风口浪尖 1984年11月,秦其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于对“向社会发行”的理解不同,将打算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发行股票集资,说成了向社会公开发售。[详细][评论]
·飞乐音响:争议中悄然诞生的新中国第一股 ·新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诞生回忆

【历经混乱】飞乐音响率先实现柜台交易流通 早期的中国股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混乱与无序。飞乐音响的股票发行后不久,上海等地一些持有者就开始了自发的股票转让。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缺乏市场化价格、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种种问题令最初股票交易充斥投机成分。[详细][评论]
·大小飞乐:多年父子终分家 ·飞乐音响遭遇没有市场、没有监管、没有法规的窘境

【进场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 成为老八股 尉文渊介绍,开业当天,交易所仅有30种证券上市:国债5种、企业债券8种、金融债券9种、股票8种。其中,上市交易的8只股票,正是中国证券史上最早进入交易所交易的股票,被人们俗称“老八股”,而这其中就包括飞乐音响在内。[详细][评论]
·“老八股”见证股市历史 ·视频:《中国股市记忆》老八股和老五股

【缺席股改】股权分置改革轰轰烈烈 飞乐音响成缺席者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股改中,飞乐音响成了缺席者。据上证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介绍,最初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老八股”中,有4只股票在当时就属于全流通,因此并不需要参与股改。飞乐音响正是其中之一。[详细][评论]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 飞乐音响缺席股改 ·飞乐音响属于全流通 不需要参与股改

【稳步发展】20年借助证券市场取得飞跃式长足发展 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史上,恐怕再没有第二家上市公司能像飞乐音响这样,完整见证着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进程。[详细][评论]
·飞乐音响收购圣阑实业35%股权 金额7875万 ·飞乐音响否认华鑫证券借壳 专攻绿色照明业

[导读]1984年,秦其斌懵懵懂懂地带领飞乐音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融资,轰动国内外。而最早报道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的记者潘新华今天也认为,当年上海搞股份制试点势在必行。
1984年,秦其斌懵懵懂懂地带领飞乐音响,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融资,轰动国内外。
1986年9月,飞乐音响实现了柜台交易流通。当年11月,邓小平把一张飞乐音响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纽约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用这样一种象征方式,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
忆往事,66岁已是满头白发的秦其斌颇有“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的慨叹,他说那时“我不是在弄潮,而是被潮流推着走”。
而最早报道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的记者潘新华今天也认为,当年上海搞股份制试点势在必行,没有秦其斌,还会有李其斌、王其斌。

1986年9月,飞乐音响柜台交易第一天的景象。
口述 秦其斌(飞乐音响首任董事长)
地点 上海得和茶馆
时间 2008年6月30日
“坐无轨电车上路”
今年采访我的媒体很多,都要我讲当年“小飞乐”发行股票的事。很多文章把我写成了一个很有闯劲的改革带头人物,这显然夸大了我个人在那个年代的作用。
其实,当时“小飞乐”的改革,就像是坐无轨电车上路,不是有计划地往前开,而是摸索着走到哪儿算哪儿。实事求是地讲,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偶然因素很大,成为第一股更是沾了伟人邓小平的光。
总之当时我是被潮流推着走的。一切好像是无意识的,又像是有意识的。
1958年我考上复旦大学电子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仪表局下属的上海无线电厂。1984年被任命为上海电声总厂厂长,就是“大飞乐”飞乐股份的前身。
电声总厂主要生产喇叭,给电视机厂做配套,当然也可以做成音响。那个年代人民生活水平开始慢慢提高,对娱乐活动的需求上升,上海街头开始出现音乐茶座,生意很好,对音响设备需求很大。
我就琢磨着是否可以扩大音响生产。但是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计划经济年代,计划外的经营活动最缺的就是资金。我把扩大音响生产的想法向上级作了汇报,他们同意,但资金要我自己想办法。
1984年上半年,我在长宁区参加工商联的会议,听一些老工商业者聊天说起旧上海很多民族企业用股票集资,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股票这个东西,当时理解就是一种集资的凭证。根本没有意识到股份是关系到产权证明的东西,那个时候如果知道发行股票意味着搞产权多元化改革,认识到这个层面的话,估计我就没胆子搞下去了。
就是偶然中得到的这点股票知识,让我想到了通过发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这个想法得到了上级支持,回头看,其实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理解股票的真正含义,把它等同于国库券。
“报纸逼我公开发行”
我们要发股票集资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新民晚报》潘新华耳朵里,他是跑上海工业条线的记者。11月15日上午他跑到我们厂,问我:“秦厂长,听说你们要发行股票集资,有没有这回事?”
我说有,他紧跟着问:“那你们打算向社会发行吗?”“是啊,向社会发行。”我随口回答说。
显然,记者是有备而来的,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冒冒失失的人,讲话浮。这个回答其实很轻率,因为当时我们其实准备内部发行,我认为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发行,就是向社会发行,并没有想到向普通老百姓发行。
结果,当天下午《新民晚报》头版上就登出了“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接受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的消息,很多市民打电话到报社和我们单位,问具体什么时候发行,怎么认购。
这样一个偶然,逼着我后来不得不公开发行。可以说,新闻舆论的推动,使“小飞乐”在股份制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最后我们拿出10%的股份向社会个人发行,一天就卖光了。
我还到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姐姐荣漱仁女士家里去,我告诉她飞乐音响要发股票,想请她做名誉董事。她很痛快地答应了,说;“好事啊,我也买你们股票。”她好像买了很多股,人家是民族资本家的后代,真正了解股份制和股票。
实际上,我们当时发行的一万股(记者注:每股50元)股票,更像是债券,甚至比债券还保险,因为规定对个人股东实行“保本保息”,还实行“自愿认购,自由退股”,按银行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股息。
要是没有保本保息这一条,老百姓谁敢买啊?上级一开始不允许我自己买,我就汇报说,如果我不买股票,下面职工会有意见,这才让买了1股。2000年我退休后,都抛了,呵呵。
“开业仪式上领导不提股份”
在“小飞乐”发行股票的前前后后,我们都得到了工商银行的指导,他们的角色就相当于现在的证券公司。
当时上海制定了一个股票发行办法(记者注:1984年8月10日,上海出台《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这是新中国有关证券方面的第一个地方法规),我们发股票的程序都是按规矩办的,“小飞乐”是一个新办集体所有制企业,才50万元资本,是块实验田,各级领导也都支持。
开业之前,我邀请当时担任上海市委常委的吴邦国参加,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还叫上同是常委的黄菊一起去。11月18日飞乐音响的开业仪式,吸引了很多记者。他们对我说,今天就是想听听市政府领导发言时,怎么讲股份制和股票。
吴邦国从口袋里掏出两页纸发言稿,他要求飞乐音响今后要抓好质量,做好服务,提高效益,从头到尾一个字都没提股份制和股票。那些记者很失望,第二天我们开业的稿子在报上都发得很短。
现在仔细想想,那个时候中央大力提倡国有企业改革放权让利,集体企业实行承包制,根本还没到提股份制的分上。上海一向是少说多做,吴邦国在飞乐音响开业仪式上故意不讲这些,是一种政治智慧。但他愿意出席,本身又用行动证明了对我们改革的支持。
“分红遭税务局调查”
1986年初,“小飞乐”第一次分红就引来了静安区税务局的查账。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一个税务局工作人员晃进我办公室,他上衣纽扣敞开着,质问我:你们分红就是私分国有资产。我回答:我们不是国营单位,是集体的。他大声说:集体也是国家的。
虽然上海制定了股票发行办法,可在计划年代,各个部门之间壁垒森严,税务和工商根本不管发股票的事。
“沾邓小平的光成为第一股”
1986年9月,“小飞乐”和延中两个股票在工商银行上海静安信托营业部进行柜台交易。那天我去看了,地方很小,人很多,我心里很激动,也很感动,心想真的有人买卖我们的股票呀?
股票上市交易后,国外媒体对我们更感兴趣,日本的、美国的记者都来采访。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搞?我就依样画葫芦回答说,对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借鉴。第二个问题是,你的经验能在中国推广吗?我当时的回答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我说:“成不成,就看我们的试点。”
11月,邓小平向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凡尔霖,赠送了一张“小飞乐”的股票,成就了我们新中国第一股的地位,我们沾了邓小平的光。
当时好多股票被送到北京去挑选,上头不满意,“小飞乐”是第二批送去的,最后被选中,主要是因为印刷精美,所以说“小飞乐”成为第一股偶然因素很多。
那个美国人特别较真,非要跑到上海来把“小飞乐”股票过户到他名下,这下在国际社会引起轰动。
退休后,我经常反思,自己当年经营“小飞乐”的时候,很多方面有失误,现在“小飞乐”带着新中国第一股的光环,主业还是不行。“小飞乐”虽然也取得很大发展,但是总觉得遗憾很多。
 
口述 潘新华(第一个报道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的记者)
地点 上海文新报业大厦43楼茶座
时间 2008年7月2日
写飞乐音响那篇新闻,当时我哪能意识到意义是划时代的呢?那会儿就觉得是个新鲜事儿。
这篇文章发表在1984年8月15日《新民晚报》头版,在中心偏左的位置,有495个字。主标题特别把“接受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拎出来,这是老编辑的手笔。
我认为新闻就是为历史打草稿,回顾我1984年写过的一些报道,那时上海从上到下,涌动着改革开放的冲动和激情,很多地方都在悄然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年初我采访了解到,上海钢琴厂1983年一共生产了聂耳牌钢琴4800架,除了出口国外,投放国内的钢琴销售一空,购买者很多是个人消费者。那年10月,中断了三十年的个人支票重新在工商银行上海徐汇区办事处复活。上海还规划建造五星级的静安希尔顿酒店,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厂也在1984年开工建设。
1984年6月,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工业党委书记的黄菊在一次会上的讲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还写过一篇比较长的报道。当时黄菊要求基层党员不做改革的旁观者、同情者,而应该做改革的参加者和促进者。
在谈到“改革不要等”这个问题时,黄菊引用了一句非常经典的俗语:“草鞋没样,越打越像”,支持和鼓励改革试点、探索的决心一下子就表现出来。
1984年的上海有这样的背景,没有秦其斌,早晚还会有李其斌、王其斌出来搞股份制试点。
改革开放30年,风起云涌,激情荡漾。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萌芽到逐步成熟。30年的风雨中,有无数次的激动、喜悦、惊险和进步。本报从今天起开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版,让我们穿越时光,重温历史,放眼未来,走向辉煌!(作者:黄俊峰)
新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票沉浮录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精致华美的橱窗内,陈列着记载世界各地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的各种标志性物品。其中就有一张制作精美的中国股票,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第一只股票——飞乐音响股票。
1986年11月,邓小平将这张股票赠送给当时的美国纽约交易所总裁约翰·凡尔霖,以此向世人昭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决心。
真庆幸,在两市1500余张股票中飞乐音响一直保留着最初的名字。透过这张股票的变迁,我们可以检视中国股市传奇般的历史。
【酝酿改革】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
43岁的秦其斌接任了当时上海电声总厂厂长职务。这是一家以生产喇叭为主的工厂,主要给电视机厂做配套,还可以做音响。
像所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一样,当时的电声总厂只需按计划完成任务,就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但身处激荡起伏的变革时代,秦其斌与许多有胆有识的弄潮儿一样: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渴望在工作上有所建树,他开始琢磨带领电声总厂开拓新的经营思路。
机会一下就被他瞅准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慢慢提高,对娱乐活动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上海街头开始出现了“音乐茶座”这样的新鲜事物,而且生意十分红火。市面上对音响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于是,秦其斌果断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音响生产,拓展市场。同时萌发了在原有工厂下建立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念头,主要帮助客户设计和安装扬声器。这就是后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小飞乐”。
问题随之产生,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计划经济年代,计划外的经营活动最缺的就是资金。企业要发展,没有资金是行不通的,但秦其斌手上一分钱也没有。上级同意了扩大音响生产的想法,但明确表态:资金上要自己想办法。
1984年上半年,秦其斌在上海长宁区参加工商联会议,偶然间听一些老工商业者聊天时说起旧上海很多民族企业都用股票来集资。第一次听说股票这个东西,秦其斌受到了启发。他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
发行股票】
“你们打算向社会发行股票么?”
“是的,向社会发行。”
1984年11月,秦其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于对“向社会发行”的理解不同,将打算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发行股票集资,说成了向社会公开发售。于是,报纸头版一篇题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接受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的报道,将秦其斌和飞乐音响推向了改革浪潮的风口浪尖。
然而,对于颇具资本主义色彩的股票市场,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在那个年代,冲破计划经济藩篱的无形阻力着实不是一件容易事。
各种议论蜂拥而至:有人说搞股份制会培养出一批“食利阶层”,有人说这么做蕴含极大的政治风险……秦其斌可没想那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下决心趟出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
所幸的是,当时的上海,理论界一直都在探讨如何利用股份制搞活企业,这为小飞乐率先尝鲜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1984年11月14日,经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设立,并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总股本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共筹集50万元股金。
发行人员背着钱箱、股票箱,当场收钱、开票。
许多人早早前来排队购买,队伍排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盛况空前。一天之内,飞乐音响公开发售的股票便被哄抢一空。新中国第一股就在这样的偶然与必然中诞生。
严格意义上讲,当时的飞乐股票更像是一种债券。实际上,那时候人们头脑中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股票概念,大多数人将它等同于国库券。“当时根本没意识到股份关系到产权证明,如果认识到发行股票就意味着搞产权多元化改革,估计我就没胆子搞下去了”,秦其斌回忆往事时感慨,自己并不是什么弄潮儿,而是被时代潮流推赶着往前走。
但飞乐音响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前30多年,股票不仅是人们言语之间的禁忌,也是思想和观念中的禁区。因为股份制向来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和私有制的代名词。
历经混乱】
飞乐音响的股票成功发行,在随后短短的时间内,如雨后春笋一般,许多公司纷纷选择这种方法筹集资金,一时间发行股票成为一种风尚。
事实上,在当时的特定经济环境下,许多公司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瓶颈。企业改革开始萌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结构的拓展,急待大笔资金支持,但计划经济下的制度特点,令大多数企业无法再向国家伸手要额外的钱。作为一种筹集资金的好办法,股份制的需求逐渐发展起来。
但飞乐音响和所有冲在时代前沿的股票随即遭遇了没有市场、没有监管、没有法规的窘境。在当时的中国,“有股无市”成为了这些股票需要面对的问题。
1987年,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访问中国时,曾对当时深发展第一任法人代表王健说:“社会主义搞股份制是一个好的开始,也不容易。但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股票市场就会无章可循,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就收不回了。”
事实正是这样。早期的中国股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混乱与无序。飞乐音响的股票发行后不久,上海等地一些持有者就开始了自发的股票转让。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缺乏市场化价格、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种种问题令最初的股票交易充斥着投机的成分。
同样是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着一张被称为“当代最大证券交易所主席和最小证券交易所经理的合影”。1986年9月26日清晨,上海南京西路1806号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投资者蜂拥而至。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营业部。这就是照片中所说的“最小证券交易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股票二级市场雏形的出现。
也就是在这里,飞乐音响作为中国最早发行的股票,率先实现了柜台交易流通,创造了中国股市的又一项第一。从此,小飞乐总算有了可以自由交易和买卖的正规场所。
那位获赠飞乐音响股票的纽约交易所总裁约翰·凡尔霖特意从北京飞到上海为自己的股票过户。在那个小屋子里,世界最大证券交易所的总裁告诉中国证券市场的拓荒者,美国最早的股市出现在华尔街边一棵梧桐树下。
【进场交易】
到1990年,上海已有16个证券交易柜台和40多个证券交易代理点。深圳也有了10个股票交易柜台。
但由于制度设计存在不足,私下交易并未停止,反而一度猖獗。没有交易记录,没有成交确认和过户交割机制,也没有交易监控和信息披露制度,市场一片混乱,纠纷不断。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了。
那是1990年12月19日11点,老上海浦江饭店大厅,一幢已有150年历史的欧式建筑,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始人尉文渊选定这里见证历史。
约定的开市时间到了,电子显示屏上开始显示交易数据。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尉文渊敲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第一声开市锣声。
尉文渊介绍,开业当天,交易所仅有30种证券上市:国债5种、企业债券8种、金融债券9种、股票8种。其中,上市交易的8只股票,正是中国证券史上最早进入交易所交易的股票,被人们俗称为“老八股”,而这其中就包括了飞乐音响在内。
小飞乐再一次成为中国股市的领头羊。作为著名的“老八股”之一,交易所刚刚成立,它就转入了场内买卖。而在此之前,中国人对股票交易所的认识仅来自茅盾的小说《子夜》,以及据此改编的电影:气氛总是那么忙乱,打手势配合着高声喊价。
此后,在近18年的股海沉浮中,交易所电子显示屏瞬息万变的行情表上,总能看到这只新中国第一股的身影。
今天,1500多家上市公司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交易,数千万投资者在交易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上自由交易和买卖。十多年前,上海8只老股票的发行总量按面值计算仅2.6亿元,流通股总额不足7000万元,炒股也只关联到少数人,仅仅十多年后,到2007年,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就已经超过了32万亿,中国股民也一举突破1亿。
【缺席股改】
事实上,年幼的中国股市天生痼疾。
一般意义上,股份制最简单的道理是“同股同权,同股同价”,但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担心刚刚建立的市场无法承担全流通的压力,中国股市最初选择了“不同股,不同权,不同价”的发展思路。大股东的股票或者国有股、法人股都上市,却不流通。这在世界其他地方绝无仅有。
这种由历史和思想局限决定的权宜之计,其弊端终于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股市本身的发展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由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产生的不同股不同权,进一步造成了恶性圈钱、市盈率过高、大股东没有积极性、股票市场定位模糊,不能有效与国际接轨等一系列十分尖锐的问题。
事实上,全社会范围内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思想激辩与理论论证,在公开和非公开的场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制度上的酝酿与铺垫,也在艰难的摸索中一步步展开。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终于全面推出。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股改中,飞乐音响成了缺席者。据上证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介绍,最初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老八股”中,有4只股票在当时就属于全流通,因此并不需要参与股改。飞乐音响正是其中之一。
对于最核心的对价问题(可以理解为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相应的代价,对价可以采用股票、现金等其它共同认可的形式),证监会在改革方案中明确将讨价还价的细节交给每一个上市公司,同时规定,股改方案必须经过三分之二流通股股东同意及三分之二全体股东同意。
这一方案的出台,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上迄今为止最为激烈和广泛的争论。直至今天,股改方案仍遭到很多争议。
【稳步发展】
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史上,恐怕再没有第二家上市公司能像飞乐音响这样,完整见证着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进程。
1991年6月19日,飞乐音响发布了“飞乐音响1990年度经营状况说明书”,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司信息。
两年后,证监会才发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正式建立。
在此之前,企业大大小小的决议和财务状况等信息,公众无从了解。
但上市公司的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企业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同时也通过各种股权和权益关系,不断催生着公众获取和掌握信息的意识。
翻开1990年的财务报告,当时飞乐音响的主营范围还像它的名字那样,主要是音响设备和电子乐器,全年利润总额66.3万元。今年刚刚披露的2007年年报显示,飞乐音响已名不副实,变身为集绿色照明、IC卡、电子部件和计算机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公司,产品远销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高达5387.5万元。
飞跃式的长足发展无疑离不开资本的魅力。
1997年5月,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通过证券市场收购“飞乐音响”股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公司先后收购三家上海公司,进入集成电路行业。2001年,又先后收购了两家公司,分别进入电子产品加工行业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行业。
与此同时,公司注册资本也从初创时的5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而前美国纽约交易所总裁约翰·凡尔霖手中的一股飞乐音响,经过拆细,不断送转、配股、增发,已经变成了3183股(1元/股)。当初50元的市值,也已价值14196元,增值283倍!(根据10月22日股价计算)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股市早年岁月(1984-1992))
记者 马岚
京华时报2008年10月文章
飞乐音响:争议中悄然诞生的新中国第一股
2010年11月22日02:10上海证券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记者 吴芳兰
上海市武夷路174号,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标,距离繁华的徐家汇、静安寺均只有十分钟左右的车程,是上海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26年前,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就坐落于此。
1984年11月的一天上午,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门口摆出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钱箱、票箱,不时有人前来交钱买股,到了午后这个临时的摊位就撤去了。这里所卖出的正是新中国第一只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
这一小小的举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过多注意,那时距离新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开启的标志性事件——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还有整整六年,但它的作用绝不逊色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如今,26年过去了,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超过2000家,证券市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日交易金额高达数千亿元。
争议中悄然诞生
时任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厂长的秦其斌,成为公开招股的首吃螃蟹者。
“主要是音箱设备等非常热销,急需资金用于生产。”26年后在徐家汇一家咖啡馆里,现年71岁的秦其斌这样说起当年发行股票的初衷。1984年,时年43岁的秦其斌刚刚接任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厂长,这是一家以生产喇叭为主的工厂,主要为电视机厂做配套、音响等。
走马上任的秦其斌思量着成立一家经销公司,主要为客户设计和安装音响系统等。但这一想法获得上级同意,却苦于缺乏资金。一次,秦其斌在上海长宁区参加工商联会议时,偶然听人说起原工商业者用自己的由国家赎买政策补发的股息集资办企业,便有了用发股票筹资的想法,仗着效益有保证,提出“保本保息、股份可转让”等承诺。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次物价大调整,我们预设的股息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因此内部职工都积极入股;后来在申办过程中,工行上海市分行静安区办的工会也入股了,再后来很多协作单位也入股。”秦其斌说。
1984年11月14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了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飞乐电声总厂三分厂、工行上海市分行静安区办工会发起设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
批复第二天,《新民晚报》一则“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8日开业接受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发行1万股,每股50元”的报道,将筹资人群直接放开至社会公众。于是,飞乐音响成为新中国第一只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
虽然飞乐音响的发行场面并不火爆,但两个月后的1985年1月,上海第二只由街道工厂变身的延中实业公开发行股票时,认购长龙“从江宁路排队弯到南京路”,绕了好几条街。
飞乐音响的诞生国际上给予了高度关注,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的眼光甚至比国内更加深远。“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记者都来采访,国内报纸刊登比较少。”秦其斌回忆说。当时这一试点尚未取得广泛认可,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支持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们当时去请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姐姐荣漱仁担任名誉董事,她很高兴地答应了,还让她先生拿出1万元认购飞乐音响股票。”
1984年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召开隆重的成立大会,时任上海市主要领导的吴邦国、黄菊、朱宗葆、陈沂等出席并发表致辞。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与如今IPO不同的是,当时公开发行股票筹资是用于设立飞乐音响,而非投资具体项目。
很快,悄然诞生的飞乐音响获得了不少同行者。至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之时,上海已有延中实业、真空电子、豫园商场、以及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改制上市的飞乐股份等八只股票,即“老八股”;而诞生地武夷路174号,今年10月长宁区土地储备中心以评估价6769 万元从飞乐股份手中收购这里的工业性质厂房及使用权洋房。
频频尝试创新
“回首1984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新生的飞乐音响浑身都是新劲头。成立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尝试面向全厂职工选聘总经理。这一消息让也工人们热血沸腾,很多一线工人都报名了,后来30余岁的忻美琳被聘为总经理。”秦其斌说起当年仍有些激动。
首家公开招股的示范意义被不断放大。一场场证券研讨会相继举行,秦其斌总是收到邀请。而企业的改制热情也空前高涨,到1986年,仅上海就有1548家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4亿元,虽然真正获批的只有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
作为标杆的飞乐音响的确不负众望,一年后每股就积累了35元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当时想既然是股东,就该有回报。那时还是小姑娘的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管理处张宁(现任上海证监局局长)等人来讨论,提出现金分红加送股再加配股”。
于是,飞乐音响第一次股东大会就这样召开了。那天,秦其斌从武夷路174号骑了半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到达延安路,偌大的儿童艺术剧场已经早早地被坐满,原来几乎所有的股东们都来了,“最后这一分红方案获全票通过,大家拍了好长时间的手”。
如今,这一利润分配方式已成为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重要手段,甚至成为考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准。而在当时,要推出这样的分配方案远非现在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还一度担心得不到股东认可。
由于无法自由交易,绝大部分股东只能股票压在箱子底,但如果急需要用钱,该如何转让手中的股票呢?1986年,工商银行上海静安信托营业部经理黄贵显来找秦其斌商量,希望能让仅有的飞乐音响、延中实业进行柜台挂牌交易。1986年9月26日,最初的证券交易市场——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了,挂牌交易的股票也就这两只,设定每日涨跌幅5%。1个多月后,这里迎来了纽交所董事长凡尔霖,他将邓小平所赠飞乐音响股票过户到自己名下,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飞乐音响都顶着“第一只股票”的名头前行。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全面向服务业转型,工厂慢慢从市区迁出,飞乐音响的大股东变更为上海仪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入新千年后,飞乐音响相继收购了亚明灯泡厂等资产,主业逐渐调整为LED等绿色照明业务。
如今,第一股的光环正慢慢褪出,作为沪深两市一家普通上市公司,飞乐音响在国家鼓励发展新兴产业背景下,正致力于成为集绿色照明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刚刚结束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有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设计方正是飞乐音响。
秦其斌也在2000年左右退休,他很庆幸,至今还珍藏着最早一批飞乐音响股票中的一张,他说,最明显特征是“董事长是我的名字而总经理一栏空着”。由于当时党员干部不能买股票,他所持1股飞乐音响股票,是经过两次申请才获有关部门特批的;而凡尔霖的那一张飞乐音响股票至今仍摆放在纽交所的橱窗里。他们的这1股飞乐音响,经过多年送配,1股已变成了4411股,若按2010年11月19日收盘价12.96元计算,市值已由50元变为5.72万元,回报率达1143倍。
大小飞乐:多年父子终分家
2010年11月23日18:46竞争力吴宇红我要评论(0)
[导读]飞乐股份在长时间内是飞乐音响的控股股东,如今却要各奔东西。飞乐股份再去哪儿找一棵摇钱树呢?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电声总厂为解决职工子弟的就业问题,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1月,邓小平将一张飞乐音响股票赠给来访中国的美国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为飞乐音响赢来“中国第一股”之称。
1987年9月,国内电声行业龙头企业飞乐电声总厂改制成飞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大飞乐”),仍是飞乐音响(以下简称“小飞乐”)的第一大股东。
父子兵
1990年12月,上交所成立并正式营业,老八股阵容中出现父子兵,大飞乐和小飞乐同时上市。
实际上,小飞乐最初成立时就是大飞乐股份的劳动服务公司(当时俗称“三产”),两家公司的主业都是音响设备和电声乐器。
有趣的是,到1993年,国家持股25.93%为大飞乐的第一大股东;大飞乐自身持有自己5.86%处在第二大股东的位置。1994年,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成为大飞乐第一大股东;直至1995年,新组建的仪电控股成为大飞乐的控股股东。同期,大飞乐不断增持小飞乐的股票,至1995年,大飞乐持有小飞乐17.39%的股份。
子追父
创立之初,两者主业雷同,但大飞乐作为小飞乐发起人,无论规模还是能力都略胜一筹。创立时,大飞乐发行股票2100万股,而小飞乐仅有50万元。1993年,大飞乐总资产4亿元,营收1.57亿元;小飞乐音响总资产0.53亿元,营收0.48亿元。直至2000年,小飞乐与大飞乐保持共进共退。
1996年,两公司开始谋划转型。大飞乐进入智能卡领域,小飞乐随之跟进音响开始涉足智能卡领域。时至2000年,IC卡的市场竞争加剧,其价格同比下降30%,大飞乐IC业务增长放缓。同期,小飞乐专注IC卡产业链令其占据公司业务70%,与同行相比优势进一步加强。
时至2001年,小飞乐营收和净利分别达到6亿元和1.03亿元,首次超过大飞乐。2002年,大飞乐股份收购上海亚明灯泡厂,进入绿色照明产业。2003年,大飞乐和小飞乐营收相差不多,均为9亿多元,但小飞乐的净利是大飞乐的两倍。
子养父
小飞乐音响在老八股的4只全流通股票中最为特殊,源于大飞乐与其母公司仪电控股在小飞乐中的控制权。以至小飞乐作为全流通股票,第一大股东从未出现激烈动荡。
至1997年底之前,大飞乐一直是小飞乐第一大股东,1996年持股量达18.43%为历史最高。此后,大飞乐逐年减持小飞乐股票而获投资收益,以至市场上流传有“小飞是大飞摇钱树”一说。
在大飞乐从二级市场上减持小飞乐股票的同时,大飞乐的母公司仪电控股就在二级市场上收购小飞乐股票。至1997年年底,仪电控股持有小飞乐11.44%成为第一大股东;大飞乐持有10.16%退为第二大股东。
1997年以后,大飞乐继续减持小飞乐的股票,至2002年持股比例降至3.75%。与此同期,大飞乐累计实现股票投资收益9833万元,让业务微衰的大飞乐的财务报表看上去依然不错。而仪电控股一路增持小飞乐,至2003年持股比例达19.18%,以确保小飞乐控制权不旁落。
父卖子
在2004年11月之前就有市场传闻,清华力合希望取得小飞乐的控股权。11月15日,小飞乐股价开始启动,一度涨停。无奈之下,小飞乐于11月16日发布公告并申请停牌,22日开市后仍涨至10元。由于消息提早公布于众,小飞乐股价翻了番,清华力合如果再采取传统举牌收购二级市场流通筹码的方式,收购成本过高。
2004年12月11日,小飞乐发布公告,称大股东仪电控股拟将持有的小飞乐7000万股(占总股本16.5%)股权转让给清华力合及一致行动人,并同意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完成股份转让交易。同时,小飞乐主业将发生重大转型,与仪电控股、清华力合共同出资成立移动数字电视技术研究院,进行移动数字电视技术的研发。
根据《证券法》第32条,流通股的股权转让必须在场内进行。业内人士分析,大宗交易将是此次股权交易的惟一途径。目前,这一事件尚在进行当中。
但也有提前退场的,那就是大飞乐。在此次股权转让过程中,大飞乐从未公开表态是否参与股权转让。但在12月15日,大飞乐突发公告,宣称截至2004年9月30日,大飞乐增持小飞乐至4.18%。又至11月29日上述股份已通过交易所全部出售。乘着小飞乐股价冲天之机,大飞乐再一次成功地在小飞乐上实现大笔套现,只不过这一次是完全退出。大飞乐把小飞乐彻底卖了,父子关系宣告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