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 《城市痕迹 到新场寻访上海原住民》 丁丁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1:46

城市痕迹 到新场寻访上海原住民

网友:tikibiscuit  2010/10/08 13:42:39  

 本文导航:
  • 第1页:《色戒》成了老街的招牌
  • 第2页:盐场见证沧海桑田
  • 第3页:张宅显示中西文化融合

  编者按:被称为“江南水乡之父”的阮仪三教授称,新场保存如此众多的古代民居建筑群、如此数量的水上驳岸,在上海绝无仅有。他说:“新场是古代上海成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近代上海传统城镇演变的缩影和上海老浦东原住民生活的真实画卷。”

  《色戒》成了老街的招牌

  经过权威考证,上海南汇区的新场古镇,1000多年前曾是个大海塘。到了宋代,海岸东移,海水枯竭,海塘变成盐场,是两浙34个盐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宋朝时,两浙盐运司搬到了新场,于是新场成了当时两浙一带最繁华的盐业制作、运输、销售中心和百货集散地。集居在那里的大批盐民和商家,便是上海古代和老浦东真正的原住民。那里现存的从元代至民国的大批建筑,清晰记载了古上海原住民的生活状况和民居建筑的演变。
 


到新场寻访上海原住民

  今天的新场,由于在李安执导的《色戒》中演绎了老上海的风情,名气渐响。新场大街北段洪福桥头一角的“第一楼”茶园,清同治末年修建的,上世纪20年代翻建为三层楼房,当时为镇上最高的建筑,俗称“第一楼”。走到这里,便能听到茶楼里传出琅琅袅袅的评弹声。推开底楼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扇,当年说书的场景似乎又回到眼前:听书的老人们都带着保暖的帽子,台下满眼是“乌黑”的脑袋。这里依然保留着每天午后的说书场,每人给说书先生交2元的听书钱,就可以在茶馆里坐上一个下午,茶馆免费提供茶水,只赚人气不赚钱!

  从第一楼出来,往南一点就是《色戒》取景拍摄的地方,那些用作布景的招幌字号至今保留着。最有趣的是街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商店里,在最显眼的位置挂着李安和一个人的合影,仔细看看便要笑出声了,照片里那个人正是站在柜台后卖货的小店老板!再看看照片里的李安,似乎有那么点点无奈和无辜的样子。可爱的新场人啊!

  从来没有见这样长的古镇老街,我们从新场老街龟尾的南头走到龟身的北头竟花了一个小时,足有两三公里长。古镇的民居沿河而筑,自南向北从平房过渡到楼房,从简朴演化到豪华,清晰地记载了古镇民居建筑在各个年代和各个经济阶层的演化。龟尾南街,数百米长的小街两旁是一溜儿黑瓦灰墙的平房,朴实而简单,大多民国时期建造,已相当陈旧。屋顶上电线杆、空调机和烟筒并列着,看得出老式生活在寻求新时代的改善。然而房与房之间长达一二十米的深巷和高耸的马头墙,仍让我们感受到再简单不过的中国传统民居,依然是庭院深深,深藏不露。 

盐场见证沧海桑田

  新场最令人流连的景色当属后市河岸。每条小巷到了河边,一定会有一个“水桥”伸向水面。这种从岸边伸向水面的石板台阶,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埠头,在新场,老百姓把它们唤作“水桥”。水桥的样式很多,放眼望去这一段河岸上水桥不下几十座。临河的宅院越是高大威严,水桥也越是精致齐整,可不要小觑这一段古朴的石驳岸,“你看那些紫红色的条石,是武康石,属火山岩,疏松而且有气孔,是元代以前的遗物;青灰色的石头是石灰岩,多是明代开始用的;到了清代以后,加工石材的工具和技术更成熟,能够开采和打磨更加坚硬致密的石材了,所以颜色发黄的花岗岩,就是清代以后的了……河岸条石上雕琢的各式各样‘牛鼻子’,是过去泊船用来系缆绳的……”从阮仪三教授的以上讲述中,我们对新场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二道仪门门厅

  带我们参观的新场古镇公司陆德福老先生一路述说着古镇的特点:新场是由横向的洪桥港、包桥港和纵向的后市河、东横港,四条井字形河系支撑,呈乌龟状。站在洪桥港即乌龟心脏部分的洪福桥上,陆先生说,这一片原是古代大盐场的中心。桥的北岸是宋代两浙盐府衙门和制盐场,南岸是成盐仓库。当年洪桥港和洪福桥、西仓桥、东仓桥之间,桨帆穿梭,盐担接踵,成千上万担的白盐从这里的水网古道,经黄浦江运往全国各地。现在的六灶港和五灶港便是当年人工挖掘引入海水的两条河渠,盐民们在河渠两岸起灶“熬海煮波”,经过51道工序,才能将引入的海水熬煮晾晒成白花花的食盐。

  今天我们站在港福桥上已看不到一丁点儿当年盐滩、盐场和盐仓的踪迹,这里沧海已变良田,盐民已是农民,盐场已成水乡,但历史仍留下了记忆。几百年来,这里的河道和石桥没有变,沿用了上千年的六灶港、五灶港的河名,记录了当年挖河、引海、起灶、煮盐的历史。我们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将涛涛海水炼制成白晶的食盐,仅从这两条灶港和古镇留存的“熬海煮波”图,便让我们肃然起敬,感慨万千。 

  张宅显示中西文化融合

  到了新场就明白了上海滩是随着东海的外移,一寸、一厘、一米、一里地“长”出来的。到了元代,下沙盐场随海滩东移迁到这里成为新的盐场,所以叫“新场”。历史上记载新场老街共有300多家商铺,药号、当铺、绸布店、棉花厂、烟纸店、米庄、酱园、书场、南北货店等非常繁华。在镇上转上一圈,一路上可看之处不少,不容错过的当然是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宅第”(新场大街271弄)。它的临街面并不起眼,是以前张家开设的“张信昌绸布店”。但店铺后面却别有洞天,所有的豪华、财富、安逸与享受,都隐藏在店铺后面的二道仪门内。
 

 
庭院深深

  踏进第二道仪门,我们眼前豁然一亮,这是在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区古镇采访时,没有看到过的中西合璧的民居。依然有四合院围着的天井,肥水不外流的中国住宅格局;依然有层层攀上的马头墙隔断着外面世界,体现富不外露的中国传统财富观;二道仪门中央依然有砖雕图案簇拥的家训,但仪门的立柱已是罗马点击进入罗马圆形石柱,中式雕花木格窗已换成欧式的玻璃格花窗,地砖已全部换成荷兰进口的拼花马赛克,连窗眉装饰也换成白色的古典欧洲石雕。

  张宅让人感慨的不仅是将外来文化运用于民居建筑,我们还从张宅布局上感受到了近代的上海原住民的生活理想。张宅的后厅共有四进,穿过层层相套的天井,最后就到了后市河边。像这样前街后河的大宅院,一个挨着一个,分布在老街和市河间,形成了上海近郊近代最有特色的历史街区。这些住宅沿街都是商铺,店后是宅。宅的第一进是厅堂,第二进为住居,再往后是厨房或下房,打开后门连一座小桥,跨过河去则是私家小园。据老人们回忆,当年后市河每隔三五步就有一座小桥,行船于其下,犹入暗河,遮阳蔽日。这样一户挨着一户,一座花园连着一座花园,其气势在江南水乡中绝无仅有。及至今日,虽花园不在,这种格局的痕迹却仍清晰可辨。

  上海是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最前沿阵地,就连偏居乡野的新场也西风渐行。在古镇腹地,现在还完好地保留着叶氏宅、奚家厅、王和生宅、王正泰宅、江倬云宅、郑少云宅、郑绍康宅等30多家明清时代三进四进古民居,既有明末清初的传统庭院,也有晚清时期中西合璧院落。每一代的大商巨贾都用尽心智,在生活艺术上显示着财富与理想,商铺背后的每个门洞,都是一部靠盐业起家的滨海商镇古民居文化沿革的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