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端正心态就在于学习而且经常调节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36:19

 

第七章   端正心态就在于学习而且经常调节自己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1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2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3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4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所谓想要在家族里实行平等的人,先要修养自身;人们之所以对自己所亲爱的人而回避,之所以对自己所厌恶的人而回避,之所以对自己所敬畏的人而回避,之所以对自己所哀悯同情但又矜持的人而回避,之所以对自己所认为是骄傲懒惰的人而回避,(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各不相同)所以,能喜欢身边的人而又能知道他的不足之处,憎恶身边的人而又了解其优点的人,天下很少有。

所以有句谚语说:“人们不知道自己孩子的不好,不知道自己禾苗的茁壮。”这就称为自身不修养,就不可以在家族里实行平等。

【说明】修养自身在于端正心态,而端正心态就在于学习而且经常调节自己。然而很多人却不会调节自己,总想要别人来适应自己,让环境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不想去适应环境,适应别人。想想看,一个统帅、一个将领,如果不去适应地理环境,他怎样指挥军队作战?人们之所以对自己所亲爱的人而回避,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去适应别人,虽然同处一个家庭或是家族,虽然有着亲爱的关系,但由于不会调节自己,总想要别人来适应自己,自己不知道去适应别人,所以也就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人,孰能无过?即使是自己最爱的人,这个社会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个人总是有点这样那样的毛病和缺点。因此,就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和毛病、缺点而回避他。

之所以对自己所厌恶的人而回避,这是以自己的是非曲直标准,以自己的好恶价值标准来衡量别人。然而,自己的是非曲直标准就是正确的吗?很少有人能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一个社会,是由很多人组成的,社会分工各不相同,你懂好几样,不可能懂得上百上千样知识。所以你不懂而别人懂的,这个人就比你强,他就可以当你的老师。一碗饭,从选种育秧到端到饭桌上,总共四十九道工序。想一想,你在其中懂什么?!所以,在所交的朋友中,没有一个是不如自己的。这是让人要学会谦虚,谦虚才能使人进步。骄傲自满,必然也就是固步自封了。人人都会犯错误,在人生这几十年中,我们每天都要遇到新问题,每天都必须学习,所以每天都有犯错误的可能。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马上找出许多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心服口不服,为什么呢?那人的社会地位低!不配批评我。那人的学历低,不配指导我。总之,那人什么都不如我,我干嘛要听呢?!所以,对自己所厌恶的人而回避,实在是不可取的。

之所以对自己所敬畏的人而回避,这就是害怕和恐惧光明正大的东西。自己做了亏心事,做了坏事,以为别人看不到,不知道。见到别人的时候就压制、抑制自己,掩盖、掩藏自己不善良的行为,而表现出很善良的样子,这样心里就会充满恐惧,这就是装模作样,心态也就不能端正了。心态既然不能端正,也就只好采取回避的办法了。

之所以对自己所哀悯同情但又矜持的人而回避,这是因为既然要哀悯同情他人,就要帮助他人。然而,我们每每在做事之前,都要计划、计算一番,先看能不能做,再看做了后划得来划不来,也就是考虑有没有价值。所谓价值,就是这件事的后果所能获得的利益,这是通常的心理。然而做一般的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都是没有什么利益的,而且还很累,所以很多人就采取回避的办法。

之所以对自己所认为是骄傲懒惰的人而回避,是因为这些骄傲而懒惰的人确实使人厌烦,因此很多人也采取回避的办法,而没有采取帮助的办法。在《论语·雍曰》中孔子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说,那些有仁义的人,自己想要立起来的同时也会帮助别人立起来,自己想要做到的同时也会帮助别人做到。能由自己推及到别人身上,这可以说是实行人与人相互亲爱的方法了呀。也就是说,自己饿了,也要想着别人也是饿的,自己冷了,也要想着别人穿的衣服够不够。在很多事情上都能想到别人,或是在一切事情上都要想到别人,这样的人也就是有仁义的人。而且,这样做并不伤害自己。也就是说,在不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同时,尽力帮助别人、成就别人也就可以了。如果是踩着别人的身体往上爬,捞取自己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损人利己,那就显然是不对的了。利人利己的思想即是依据自己的个人性格和个人需要而生活,理解一个人对善恶品性的观点,理解他的意向,他的自由意志,他愿意或不愿意去做对他最好的事,理解他的责任感、道义感和正义感,才是孔子的思想。不过,这要遵循一种方式,使每个人都部分地依靠他人的真正的自我实现而找到自己的自我实现。所以,只有保持着很好的品德、品行,才能充分地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境界。

以上这些都是因为喜好而且知道他所憎恶的,这都是以自己个人的好恶和是非曲直标准来判断、来决定某人是否可交,某人是否不可交,是否采取回避的办法。如果自己认为该交往的就交往,不该交往的就不交往,就回避,那就是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自己个人的好恶价值观和是非曲直标准只能代表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和看法;而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只是站在自己个人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大众的、别人的立场上。所以,一个贤能的人,一个君子,对所有的人都是能宽容的,能理解的;既然能理解、能宽容所有的人,那还有什么人不能交往呢?还有什么人需要回避呢?

憎恶而且又知道其美好的人,天下很少有。这句话就是本章的重点。也就是说,某个人你不喜欢他,憎恶他,然而他却是真正很有本事,很有才能,你就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价值观、是非曲直标准来衡量他,来判断他。要站在大众的、社会的、别人的立场上来衡量和判断这个人。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所以有句谚语说:“人们不知道自己孩子的不好,不知道自己禾苗的茁壮。”人们往往都是自以为是,由于疼爱自己的子女而让溺爱蒙住了眼睛和心灵。由于羡慕别人的东西而让贪欲蒙住了眼睛和心灵,看不到其实自己比另外许多人要富有得多。这就是不能端正心态!攀比心理自古以来都有,也正是有了攀比心理,私有制才能产生和发展,而正是有了这种攀比心理,人类才可以进步。所以,攀比是可以的,但若比不上,就千万不要“失意忘形”。唉呀,我不如别人,我笨,我蠢,我傻,算了,我就这样吧!这样做就是忘形了,忘记了自己还是个人,自己还有头有脑,有手有脚。你自己都不相信、不尊重你自己,别人怎么能相信你,尊重你?!也就是说,有了病态的心理,如果不及时治疗并修正、调整心态,你的人生也就不能进步了。所以,不“忘形”才能有进步。一个人在社会上,在生活实践中,既不要溺爱儿女,也不要去进行攀比,既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失意忘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要采取回避的办法,人生的道路上出现了问题,解决它就是。亲朋好友出了问题,帮助他就是,因为回避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能这样调节心态,端正心态,这就称为自身不修养,自身修养不好,就不可以在家族里实行平等。而不能与家庭家族里的人平等,就不能治理国家;而不能治理国家,就不能使天下太平。所以,只有懂得了正确的人生规律,才能走出正确的人生道路。如果道路走歪了,走岔了,人生也就随着歪路、岔路的规律而进行了。

——————————————————

【注释】1.辟:通“避”。 通“避”。《左传·庄公九年》:“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周礼·掌交》:“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孟子·离娄上》:“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荀子·荣辱》:“不辟死伤。”《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不辟亲贵,法行所爱。”这里用为回避、躲避之意。

2.敖:《书·益稷》:“无若丹朱敖,惟慢游是好。”《诗·周颂·丝衣》:“旨酒思柔,不吴不敖。”《礼记·曲礼上》:“敖不可畏,欲不可从。”《尔雅·释言》:“敖,傲也。”《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广雅·释言》:“敖,妄也。”王念孙疏证:“亦作傲。”这里用为倨傲、骄傲之意。

3.鲜:《书·毕命》:“世禄之家,鲜克由礼。”《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诗·小雅·蓼莪》:“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诗·大雅·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尔雅·释诂》:“鲜,寡也。”郭璞注:“谓少。”《荀子·哀公》:“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这里用为很少之意。

4.莫:《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云汉》:“圭璧既卒,宁莫我听。”《论语·里仁》:“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国语·鲁语下》:“女知莫若妇,男知莫若夫。”韦昭注:“言处女之智不如妇,童男之智不如丈夫也。”这里用为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