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权争夺战打响 揭开9.30-11.12股市铁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2:50
主导权争夺战打响 揭开9.30-11.12股市铁幕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22日 07:23江勋 董兰兰理财周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查看评论(77)
“范式恐慌”拼图:掰开谣言看见另一个谣言
上周专栏最后说起新近崛起的私募孙建冬,他的单只私募产品发行18亿,刷新了业界纪录。本想这周好好研究一下,但现在请允许我稍稍改变一下计划。
因为这惊心动魄的一周。
如你所见,从11月12日开始的6天之内,上证指数暴跌258点,股指期货12月合约下跌329点。这种暴跌的方式让我想起江湖上一个充满杀气的专有名词——断头铡刀。
但问题在于,那是一种适用于个股的出货方式,并不适用于大盘,所以我有些困惑——直到我忽然醒悟过来:股指期货更像一只个股。
这惊心动魄的一周,跟另一个专有名词有关——范式恐慌。其中的“范”,指的正是孙建冬的前老板,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
范勇宏在中国基金业是一个怎样的符号性人物,我想不必再多费笔墨。这也正是一则关于他被双规的谣言能引发如此大风波的原因。
现在我感兴趣的是,这则谣言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
故事从11月12日晚间开始,当日,上证指数离奇暴跌162点。
11月12日晚,《基金总经理被查传言导致股市大跌》的文章出现在一家著名的财经网站上。文章写到:“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11月11日下午市场开始传播包含至少两个公募基金总经理被中国证监会调查的传言,并有一家资产规模排名前列的公募基金总经理被双规。”
随后的几天,传言越来越盛,而大盘也继续大跌。直到11月17日,范勇宏以接受媒体专访的形式露面,谣言才告阶段性平息。
问题似乎到此为止了。只剩一个有趣的追问——谁是谣言的受益者?
公开数据显示,在股指期货市场,此轮暴跌中最大空头来自中证期货的席位。
数据显示,11月12日-17日,中证期货在股指期货12月合约上的净空单数量(空头持仓-多头持仓)分别为3706手、3868手、4424手、5128手,一路攀升。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证期货一位内部人士透露,11月1日至17日,客户在股指期货四个合约的总体盈利为4.1亿元,“如果从11月12日算起至17日,我们客户一周内在1012合约上的盈利已高达5.1亿元。”
中证期货官方网站显示,它是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半年前,中信证券公告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业务。因此,业内猜测,中证期货席位上庞大的做空资金,很可能有一部分来自中信证券。
于是,业内的细心人发现了三件有趣的,可能有某种程度关联的事件。
其一,漩涡的中心是华夏范勇宏,而中信证券是华夏基金的大股东,且由于公司的控制权问题,中信与华夏不和早已不是新闻。
其二,此次暴跌中做空的主力来自于中证期货的席位,而中信证券恰好也是中证期货的大股东。
其三,此次传言的来源,是一家国内的知名财经杂志,公开资料可考,该杂志的大股东与中信证券的关系非比寻常。
如果这是个拼图游戏,拼到这里,似乎有点意思了。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接下去浮想联翩。但我要到这里打住了。我不相信假设,我相信这些都只是巧合,只是掰开谣言之后看见的另一个谣言。
国内机构被集体包饺子:险资受伤最深 中金反弹琵琶
在11月12日到11月17日的这段行情中,机构很少能够幸免于难。
在这场暴跌行情中上证指数下跌9.81%,个股普跌,而机构投资者也未躲过此次灾难,险资、QFII、社保基金、券商四大机构近4个交易日重仓股市值蒸发784亿元,险资受伤最深。
行情三个阶段的资金运动
“市场应该分为三个阶段。”上海一位资深机构人士说,在他所在的圈子中,几乎没有人完整的做好这一轮行情。
“第一个阶段就是9月底到10月18日,这一阶段国内很多机构都还没怎么反映过来,或者在后半段就忙着调仓,点火阶段的资金到底是神秘资金?我的看法是增量资金。”
山西证券策略研究员杜亮也认同该说法。在他看来9.30行情开始时的权重股大涨,很大程度上不是场内的投资者做的。当时欧美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充裕,国内对地产进行二次调控,热钱不可能进入房地产,估值较低的大盘股成为其狩猎的对象。
而理财周报前期调查结果显示,分享这轮行情第一杯羹的是热钱和社保资金。对于国庆节前后,新入场的热钱来源、规模至今仍无法知其全貌,这些新资金明显流向了以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股。
“18号以后两周就是第二阶段,市场存量的资金开始大规模建仓了。经过周末的反思,很多人认为是一轮全面行情,所以布局了不少蓝筹板块。”上述人士称。这一说法得到了机构对公募基金的仓位测算结果的证实。而另有住的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市场热钱就从前期的有色、煤炭,过渡到了钢铁、券商、银行。
“此后到暴跌就是第三阶段了,各种旁观资金和散户资金就都入场了。但是这一阶段真正的嗅觉灵敏的大资金已经开始减仓了。”正是在这一阶段,行情轮动到了新兴的信息技术、高端设备、物联网、新材料。
大通证券郭海豹称,大跌前一周居民存款减少5000亿,这笔资金没能进入楼市,就会进入股市。散户,看上去是最后被收割的稻草。
但是,机构一样被绞杀了。“除了少部分对蓝筹滞涨有点警觉,略微降低了一点,绝大多数人都还是在堵中央加息靴子落地。”他说。
华龙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员文育高根据基金仓位的变化也提出了这种预警的观点,他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历史上有个指标叫做八八魔咒,一旦基金平均仓位超过88%,指数一定大跌,屡试不爽。而11·12大跌之前,很多基金的仓位已经高达88%,甚至超过90%。
而理财周报通过一位第三方私募研究机构人士获悉,大跌前私募的整体仓位也相当高。而理财周报亦从其他渠道获悉,大跌之前三周,社保资金的仓位下降了约20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11月12日,高盛香港发布报告建议卖出股票。而此前QFII也被监控有所减仓。
一场蓄谋的屠杀已不可避免。
机构被整体包饺子
这波行情里,机构同为牺牲品。理财周报记者查阅了9月30日附近和11月12日券商的研究报告,在大涨和大跌来临之钱,绝大多数券商根本没有明确地提示机会和风险。
机构显然是在10月8号以后才突然觉醒疯狂介入,并没有分享到这轮行情的第一杯羹。
但是,国内的机构资金并没有全身而退。在11月12日之前,只有少数几家机构提醒投资者会有下跌风险之外,其他的卖方机构基本上认为震荡市把握结构性机会。所以,11月12日开始的暴跌,机构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理财周报对一些主流机构在重大行情中的空翻多,多翻多抱以怀疑。这次行情中,作为国内券商投行龙头的中金公司也明显踏错了节奏。
10月8日中金公司结束长达数月的看空态度转而看多,建议适度增持周期类股票,而其转变态度的关键理由则是“全球流动性预期不断向好”。上证指数11月12日放量大跌5.16%并未能使中金公司转变态度。11月16日,中金公司继续自己的看多观点,不过就在第二天,即11月17日的中金公司“每日视点”中突然 “由多转空”,称A股将承担持续性压力,且531点的本轮最高涨幅也可能全部还回去,建议寻找结构性机会。
不过,在险资、QFII、社保基金、券商四大机构中,险资受伤最深。在近4个交易日这四大机构重仓股市值蒸发784亿元,险资持股市值蒸发632.99亿,QFII为80亿。而消息显示,大跌之前只有平安保险有小幅的减仓,和基金主动大面积割肉相比,绝大部分保险资金“到现在还在站岗”。
野狼军团总教头陈浩也告诉记者,周三,场内活跃资金是1645亿,而暴跌之前是3054亿。其中有62%的投资者被套,只有38%的投资者获利。
险资受伤最深
但是,机构这一次跟散户没有本质区别。华龙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员文育高根据基金仓位的变化也提出了这种预警的观点,他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历史上有个指标叫做八八魔咒,一旦基金平均仓位超过88%,指数一定大跌,屡试不爽。而11.12大跌之前,很多基金的仓位已经高达88%,甚至超过90%。
其他机构也同样遭到重创,其中,险资受伤最深。
而三季度险资进入426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11月11日险资持股市值为6167.76亿元,到了11月17日险资持股市值下降至5534.77亿元,近4日交易日险资持股市值萎缩632.99亿元,市值下降幅度为10.26%。
>>新一代炒股软件 查看实时资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