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意识、改革意识、战略意识-学习《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学习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18:46
综合所学习<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感言之一

危机意识、改革意识、战略意识
--《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学习体会
综合保障研究室 张翼
在学习了《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一文之后,我深深感受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树立危机意识、改革意识、战略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危机意识,立身之本
在影片《建国大业》里,有这样一个桥段,政协委员们商议选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当讨论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句歌词时,有人建议改,有人建议留,最后,毛主席说:“我也是一个有危机感的人,居安思危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并征求田汉等人的意见建议保留,自此,这句歌词传唱至今。
在《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一文里,我从林左鸣总经理在中航工业集团仅仅成立一年之际,就在讲话中强调“明年集团公司的改革要驶上快车道”、“三年实现再造魂魄是个决定性的使命”、“我们必须在这三年内做到八九不离十”这些字句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讲话中所体现出的迫切感,感受到这迫切感背后的强烈的危机意识,而这种危机意识与老一辈革命家不谋而合。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古代到今天,无数的事例都告诉我们,要生存,就要有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从自然的角度看,危机意识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自然法则决定人要有危机意识。人从自然中来,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界的生物,然后才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自然界的法则就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人类在自然界中,面临着与其他动物一样的各种自然灾害、受伤病痛、野兽攻击等等种种的不确定性,因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危机意识早已成为了动物基因中的本能,同样也是人类基因中的本能;在自然界里,弱小就会被吃掉,跑得慢也会被吃掉,反应慢也会被吃掉,正是因为有危机意识,很多弱小的、跑得慢的、反应慢的动物学会了伪装自己,学会了跑得更快,而同样因为危机意识,为了让自己更容易获得食物、获得更多的食物,强大的动物学会了跑得更快、更凶猛,而危机意识使人类学会了刀耕火种、修房建屋、进而发明了无数使自己强大于其他动物的东西;正是自然法则使危机意识成为了人类的本性之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危机意识是历史的总结。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出了内忧外患的艰难境界会促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于享乐会使人不思进取导致灭亡的道理,历史历朝历代的更迭变换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太平天国兴起灭亡、元帝国的盛极而衰等等;正是因为有危机意识,才有了“居安思危”的警句,正是因为有危机意识,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正是因为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自立更生、发奋图强搞出了“两弹一星”震撼了世界。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危机意识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与强大。以色列民族是一个有强烈危机意识的民族,在几千年数度亡国、流离失所、惨遭杀戮的历史中,以色列民族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促使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发展、壮大自己,他们的宗教传遍世界,他们在世界各国创造和积累了数以千万亿计的财富,甚至左右着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在科技、文化、政治领域人才辈出,他们在缺少资源的弹丸之地坚强生存,创造着令世人震惊的军事、科技成就,令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小觑。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无疑也是由于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才使得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就又从战争的废墟中重新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
有危机意识,才能清楚认识航空市场、行业发展大格局。毋庸置疑,我们已经置身于市场的大环境之中,而这个大环境和自然相比,不但同样具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法则,甚至有时候在“弱肉强食”方面比自然界更加残酷。世界航空巨头绝对不会坐视中国的航空产业发展,他们一方面会伸出橄榄枝,但另一方面,他们一定会使用各种技术的、市场的、经济的、政治的手段压制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就像他们曾经做过的那样;正是看到了这种危机,集团高层才提出快速发展的要求,提出“三年实现再造魂魄是个决定性的使命”,只有快速壮大了,强大了,才不会成为“弱肉强食”法则的牺牲品。有危机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够从现状分析潜在的危险与威胁,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有所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
二、改革意识,发展之源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将改革创新精神放在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就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人民日报评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的远见卓识,体现了我们党居安思危、勇于变革的政治勇气。
《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一文里,改革同样被提到了关乎中航集团、关乎集团上下40万员工命运的高度,在文中谈到改革时说的“没有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没有一种破釜沉舟的精神,而是瞻前顾后,或者总是权衡自己的个人得失,我们的改革就推行不下去”、“我让大家看《大秦帝国》,就是想让大家明白我们推进改革的决心,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以商鞅为榜样,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不能走回头路!”,这些对推进改革义无反顾的决心,也正是在强烈危机意识驱动下勇于变革的反映,同时也是贯彻党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现。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世界格局的千变万化,无不印证了变化是自然与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变化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
要适应变化就要改革,任何人、任何企业、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身处自然、世界的大环境之中,大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也就决定了身处其中的国家、企业、个人需要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只有不断改变自己,适应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人民日报论述指出,综观200余年政党发展史,不难发现,凡是在社会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政党,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们能够根据变化的条件,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求得生存和发展。
航空工业同样处在大的变革当中,既要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又要适应国家机构调整、大部制改革新的体制机制变化,同时国际航空市场也是复杂多变,置身其中的中国航空工业不得不直面国际航空巨头的竞争,逼迫我们必须通过改革适应变化,增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林左鸣总经理在访谈中指出的“这次重组改革是振兴中国航空工业唯一希望,我们一定要勇敢地肩负起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也要竭尽全力地推动改革的进程。”,将改革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中航工业勇于面对变革实际、顺应变革规律、以变应变的体现。有改革意识,才有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造就了今天的中国,同样,改革会使中国航空工业拥有美好的未来。
三、战略意识,决胜之道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指出了战略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从全局角度分析曹操、孙权和魏蜀吴态势,提出三足鼎立的战略,奠定了三国的格局。
无疑,不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企业,发展战略决定着其未来的方向、生存力和竞争力,甚至生死存亡;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前苏联因忽视了美国军备竞赛外衣掩护下实施的金融战争战略而解体,曾与IBM齐名的老牌电脑厂商AST、COMPAQ,曾经的航空业名家麦道公司,因发展战略的失误而遭吞并,而发展战略的成功使得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一家“小公司”的空中客车,成为今日与波音平起平坐的行业巨头。
在《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一文中,有很多篇幅谈到了中航工业的战略:“重组了中航国际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并考虑力争到海外上市。这样一些大动作,都是为了打好集团公司启动全球战略的基础”,“第一次实现了海外的大宗并购”,“在落实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的发展战略方面,我们也是可圈可点的,成效非常显著”,围绕“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战略稳步推进的这些步伐,源自中航工业高层对世界航空市场全局的理解和把握,以前瞻的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规划中航工业的未来,使中航工业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危机意识体现中航工业是一个成熟的企业,改革意识体现中航工业是具有发展动力的企业,战略意识将使中航工业决胜于未来世界航空市场。
学习<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感言之二
黄钟大吕 振撼人心
(新闻宣传室 刘世杰/文)
说句实话,每当看到长篇大论的文章,往往只是一目十行,甚至认为读过标题,内容便可了然于心。但是,当我从《中国航空报》上浏览到《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访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这篇大块文章时,却被磁石般地吸引住了。林总的讲话观念犀利、形象生动、纵横捭阖、激情浩荡,我通过联系我所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文中阐释的集团公司的战略思想、大局意识和再造魂魄的决心,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理解、看到了渐显的端倪和未来的目标。
林总在讲话中谈到:“三新”战略实施起来难度要大些,因为这是一个企业练“内功”的活,借不了多少外力,全看自己有没有真功夫。他说:前不久海尔总裁张瑞敏对我说,海尔已经在转型,绝不再做简单的制造商,而是要做高级服务商。他认为:制造大王张瑞敏的话,正好佐证了我们“三新”战略的正确性,他们虽然没有提出“三新”战略,但实际上人家的思想观念转变比我们快,行动上比我们走得更远。我感到:同是国内的成功企业,也许各自起家时的状况是不同的,但是一旦进入茫茫商海,就一定要遵循行业特有的规律,要勇于提出自己的口号,要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联想起我所近年来践行的“服务至上”二期工程,即“客户角度、美好体验,系统思考、主动协同,人有我优、求新求变,有求必应、超越期待”,不也正是在提倡苦练“内功”吗?在改革经济大潮中,我所迅速转变观念和作风,不沉恋于“皇粮”,甩掉“二机关”的帽子,积极跑市场,敢为天下先,靠的就是“服务至上”精神和充满高技术内涵的过硬的服务能力。
林总在谈到集团公司成就改革大业,需要牢固的大局意识时认为:我们统一工作服,这就是要统一企业的形象,我们要培养一种统一的团队意识。航空工业这些年走了很多弯路,甚至也经历过惨痛的失败,我们非常有必要深刻反思一下所走过的弯路和蒙受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他强调:重点型号任务,不仅仅是我们承担的国家使命,也是中航工业安身立命之本,要保证后墙不倒,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许提前,不许拖后,必须坚决完成,不完成好型号任务,所有的改革都无从谈起。我感到:过去航空工业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认识到企业形象的重要性,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在深圳就听说过,明明是要建“航空大厦”,却被人说起来就是“航天”,这种张冠李戴、令人尴尬的低级错误至今层出不穷。只有在集团领导高度统一的要求和有效的大力宣传下,航空工业的形象才能够逐步树立起来。过去我所凭借地理位置优越和一些“左右逢源”的条件,令不少人沉湎于“小富即安”,还普遍认为所小无产品,难以被重视,这些思想严重束缚了大多数人的手脚。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和国家机构的调整,我所面对危机和挑战,大胆变革、痛下猛药,表现出不服小的精神。如今我所的科研业务迅猛发展,集团公司依托我所,合并了IT 产业的“同类项”。我所的新形象,令行业内部刮目相看,令行业外部慕名而来。我所运用综合技术的优势,不仅承担了许多型号任务,而且能够将业务范围延展扩散到国防工业和社会的其它领域。可以说,我所准确的定位和有利的占位,正是遵循集团公司的战略思想并结合自身特点建立起来的。
林总针对曾经说过的“要用三年的时间,再造航空工业的魂与魄”作了这样的解释:“魄”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魂”就是现代企业家精神,就是现代企业的价值观。他认为:要实现再造魂魄就必须转基因,就要加强干部交流,就要开门引进人才。他还指出:三年内实现再造魂魄是个决定性的使命,我们必须在这三年内做到“八九不离十”。否则,后面的路就很难走了。他强调:越是危机,越是要看到潜在的机遇,抓住机遇,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突破自己。我感到:我所近年来在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通过竞聘,使一批批技术专家型人才走上岗位,使青年助理脱颖而出,并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引进人才,组建全新前沿的科研团队。尤其是最近聘任的五位中层干部竟然是“全陌生”,可谓真正的“转基因”。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部分,应该是具备先进用人制度,从更为广阔的天地选拔人才,以此融四海之智,创科研一流。在今年的经济危机中,我所广大科研人员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组成了由所领导挂帅的技术服务团队,长期奋战在大客会战的一线,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的需要,提供独特能力的技术支持。在空军型号任务的号令下,部分科研人员也似乎进入了“准军事化”状态,组成攻关突击队,在将近四十天里,他们舍弃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加班加点,习以为常;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他们又一次实践了“在型号任务中拼搏,在型号任务中成才”的铮铮誓言。综观我所的所作所为,不正是在用行动努力提升自我,去实现再造魂魄吗 ?
我作为一名航空工业的“老兵”,在三十年的工作经历中,几乎走过其所有类型的厂所,亲身感受到航空工业庞大高新的技术含量和气势恢宏的壮观场面。由于个人的“核心竞争能力”所限,深憾不能为之“冲锋陷阵”,只图为之“摇旗呐喊”。如今,在航空工业的“旗舰”上,林总的讲话犹如擂响声声催征的战鼓,必将指引40万航空人在实现“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征程上,再造出震惊环宇的瑰丽魂魄!
学习<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感言之三
有一种责任叫改革
--《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学习体会
“这次重组改革是振兴中国航空工业唯一希望,我们一定要勇敢地肩负起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也要竭尽全力地推动改革的进程。没有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没有一种破釜沉舟的精神,而是瞻前顾后,或者总是权衡自己的个人得失,我们的改革就推行不下去。”——林左鸣
从林总的话语中,能够深深感受到每个航空人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时应具备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一种责任叫改革,因为一个企业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能够不断改革。优秀企业的决策者能够因势利导,让企业不断适用环境的变化。创新求变不仅是优秀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应具备的素质,更是他们应具有的一种责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现代企业生存的法则。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里,不会变革的企业,如同庞大的恐龙,虽然貌似强大,但终会因急剧变化的环境而消失。
中国航空工业自1951年建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从小到大,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到自行研制,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这是几代航空人呕心沥血,艰苦拼搏,求新求变,不断进取的结果。虽然,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要想挑战波音、空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资料显示,在当今世界航空制造行业金字塔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名“低级打工仔”,与韩国、波兰、墨西哥、马来西亚、新加坡、土耳其、印度等国一样,只是被波音、空客等国际航空工业巨头视为二级部件供应商,连做他们的一级承包商、风险承包商的资格都不够。目前全球国际转包的总价值一年已超280亿美元,我国只有6亿多美元,而日本的转包量为100亿美元。现在,我国占全球国际转包市场的份额仅为2%。从1979年我国第一次将美国麦道飞机公司DC-9主起落架舱门转包项目引入国内算起,我国参与航空工业国际合作至今已整整30年。然而30年间,我国在全球航空工业国际合际中却仍然只是一个“低级打工仔”的角色,这实在让人感到羞愧。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除了发愤图强还能做什么呢?要改变这种尴尬角色,需要我们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的变革。只有改革才会改变目前的现状,也只有改革才能让我国的航空工业成为世界航空产业的第三极。这种改革不仅是领导者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航空人的责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航空人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使命!
2008年两个集团公司的改革调整,使中国航空工业站到了新的起点上。为了再造中国航空工业的魂与魄,集团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2009年,集团上下全体行动、全面推进、全线突破,面对严峻的内外环境,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适时调整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推进资本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这就是改变的力量。
今天的航空工业是一个高度竞争、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我们要想与波音、空客分一杯羹,挑战万亿目标,不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今年航空工业的异彩纷呈仅仅是我们改革走出的第一步,在今后的岁月里,需要我们航空人再接再厉,只有当我们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不断进取、不断拼搏和不断创新的血液时,当变革成为一种责任和习惯时,我们才能站上世界航空产业的第三极!
学习<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感言之四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塑造航空工业之魂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员工,我在读了 《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访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及《中航工业改革呼唤领导能力升级换代——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两篇文章后有很多感触。林左鸣总经理的讲话是在“庆祝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一周年媒体答谢会”上致辞,而作为一名入职时间不满一年的新员工,我是在改革之中加入中航集团的。从入职培训时就开始学习“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集团战略,但在读了林左鸣总经理的讲话之后,我才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中航集团要立足于二十一世纪发展,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是最基本的保障,即“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实现现代化持续发展,仅仅依靠少数领导者和一些临时的管理措施是无法保证的。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通过这个制度去挖掘、规范、激励企业每一个岗位上的职工,确保企业身上的每一个零件都是合适的,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中航集团完成重组整合刚刚一年,作为一个有着四十多万人的庞大集团,改革只是刚刚起步。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战略让人感到激动,而林左鸣总经理的讲话则警醒了我们: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作为一个重组后新成立的大集团,中航集团的改革难度远大于一些小规模的企业,如何从旧的制度平稳、成功过渡到新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是一个巨大挑战。在中航集团重组成立一周年这个关键的时刻,林左鸣总经理果断提出了要在改革之中努力推进“五化”中的资本化运作和专业化整合,再造中航工业之魂这一关键之举。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是塑造中航工业之魂的基本,而更进一步的就是提倡培养一种不断进取不断拼搏和不断创新的现代企业家精神。
如果企业家没有不断实现增值的精神,没有不断拓展市场的精神,没有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精神,而是小富即安、见好就收、胸无大志,这样的企业家带出的企业是迟早要被淘汰的。集团战略中的“挑战万亿”目标,就是这样一种追求高速发展的产业目标,体现的是“永无止境、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而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队伍,一支执行能力强的精干的领导团队,也是推进中航工业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而有了能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并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则可以在企业的各个层面相互促进,大力推动企业现代化改革和运行。作为中航工业中的一名新兵,我一定以企业制度来规范要求自己,学习企业精神,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航员工。我相信,中航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吕瑞林
航星精益
2009-12-14
 
学习<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感言之五
用思想的航灯照亮前行的步伐
财审部 禹宁桢
林总的讲话既看清了现在的形势,又指明了未来的方向;既肯定了过去的成绩,又明确了将来的任务,深谋远虑,筹划宏图!读罢文章,不禁使自己心潮澎湃,对未来满怀憧憬和期盼。同时,文章也使我们更清晰的明确了我们自身所处的位置,明白了每个人身上肩负的使命。“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林总的话语如黄钟大吕,警醒着每一位中航工业的员工,值得每一位中航人深思!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异彩纷呈的成绩,但是集团公司并没有因此而裹足不前,而是继续保持了谦虚谨慎的作风,励精图治,为我们中航工业继续描绘着更为美好的前途!我们的“掌舵人”身上所体现的永无止境的开拓精神和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沉寂已久的内心!
文章指出,“挑战万亿”的精神实质是“永无止境,不断进取”!的确,过去的一年是成绩斐然的一年,重组整合中我们做强做大,国庆阅兵中我们大展雄姿,海外并购中我们走向世界……可是,“思者无域,行者无疆”!我们没有躺在昨天的成绩单上睡觉,而是在提醒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挑战昨天的成绩!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潮流滚滚而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个年销售收入80亿元的公司在2003年的时候能够挤进中国企业前150强,同等规模的企业在如今的话则早就掉到了中国500强之外了;而进入中国前500强的门槛也由几年前的20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提升至如今的近百亿元的销售收入标准!可见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企业不进则退!一个企业没有一定速度的增长,就难以在市场中巩固自己的地位,就难以在市场中立足,长此以往,最终难逃被淘汰或被兼并的厄运!摒弃作坊式的小农意识,倡导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不应只是简单的装备供应商,而是要形成和成为整个产业全价值链、全寿命期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我们必须不断地壮大自己,提升自己!
要实现“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我们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完善自己。思想上不统一、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健全、组织结构有待调整……公司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改革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倡导着集团上下要有一种“商鞅变法”式大局意识和牺牲精神!唯有这种彻底变革之心,才能保证改革的善始善终,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才是“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唯一希望”!任何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思想都会束缚我们的手脚,从而陷改革于泥淖之中、致改革于进退维谷之地!集团领导推动改革之心决然,“虽九死其犹未悔”!那么作为我们每一位普通员工也必须牢固树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矢志不移地推进改革!
诚然,改革会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相对于中航工业的长远发展,相对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振兴来说,我们所作出的牺牲又是微不足道的,是值得的!我们要破除思维的桎梏,要深刻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停滞在所谓的“小康”状态,不计较个人得失荣辱,不对改革怀半点迟疑之心,做改革浪潮的弄潮儿,为中航工业这艘巨型航母的前进保驾护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方固然是千迂百回险阻重重,但我们前进的脚步不曾停息!真正的成功者未必是路途坦荡、一帆风顺,只是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被退缩的意志所屈服!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晰地看清了我们企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楚地明白了未来我们的工作任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所肩负的企业使命!她将鼓舞着我们每一位员工超越自我,勇于开拓,投身中航工业再造魂魄的改革浪潮中。林总的话语就如一盏永不泯灭的思想航灯照亮了中航工业前方的征途,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步伐!
学习<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感言之六
学习<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感言之七
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 努力成就航空信息化事业新跨越
2009年11月 20日和11月 27日《中国航空报》分别刊登了名为《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访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和《中航工业改革呼唤领导能力升级换代——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的两篇文章,从企业改革发展和领导力升级的角度,就中航工业可持续发展阐述了鲜明的观点,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2月3日至12月9日期间,金航数码公司迅速以部门为单位,结合301所及公司在改革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就此两篇讲话集中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和研讨活动,展开了一次心灵与智慧的大碰撞。
通过这次学习使大家感悟良多:首当其冲的就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危机叫牌法,它揭示出一种“永无止境、不断进取”的精神实质。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了专业化整合的金航数码正以全新的形象与全新的高度,毅然承担起中航工业信息化建设的使命,这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今我们要为中航工业的快速腾飞辅以信息化的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快速的提升自身能力,加快自身优质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危机意识为前提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在危机中快速成长,在成长中迅速提升,以实现“立足航空,服务国防,面向社会”的市场定位。
另外在这次学习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以母子公司制为典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也将成为实现中航工业专业化整合的必由之路。目前中航工业的专业化整合正采取“并联式”的方法,以降低公司重组的成本,提高创新体制机制的效率。在这样一个转变的特殊时期集团公司对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实现各个专业版块通过母公司管理层这个核心枢纽,把所有成员单位构建成一个业务上相互支撑的扁平化、专业化网络,成为金航数码公司当前的首要目标。我们必须谋划快速有效解决网络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链路畅通和新体制下的信息化管理应用,只有这样才是加快推进全集团信息化建设最根本、最基础,也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金航数码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对如何成为信息化领域全价值链和全寿命保障服务商的思考。林总在讲话中指出:整个中航工业已经开始向全价值链和全寿命保障服务商转型。在信息化领域,金航数码也不再只是单纯的为客户提供软件产品,而是遵从服务先行的原则,全面的为企业提供全价值链和全寿命的咨询、服务和保障,并通过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参与企业管理的规划、流程的梳理、信息化的布局及服务保障。通过以上职能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金航数码与企业间的合作正在发生着深层次的改变。
在此次集中学习的文章中,林左鸣总经理和彭剑锋教授分别回顾了一年来中航工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展望了中航工业面向未来的宏伟目标,并结合中航工业的实际,提出了打造基于战略的领导能力和领导团队建设的观点,这在广大员工,特别是中层干部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现将大家的学习领悟摘撷如下:
战略与运营管理部经理 蔡晶:林总对集团战略目标进行的深刻剖析,使大家对“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情况,针对部门员工总结出了以下三点要求:其一,要有清晰的奋斗目标,从而体现出部门的凝聚力;其二,要在变革中求发展,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政府、部队及企业;其三,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提高公司内部执行力。
系统集成部经理 邵兵:当今航空制造业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全面挑战,为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对行业信息化专业队伍进行了全面整合,金航数码有了新的定位和历史任务。作为集团信息化专业技术支撑单位,肩负起用信息化、网络化去改造传统航空制造业的重任,这对于金航数码来说,既是重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对于系统集成部来说更是重任在肩。系统集成部通过这次深入开展学习林左鸣、彭剑锋讲话活动,通过形之有效的学习,系统集成部全体同仁提高了认识,确定了目标,坚定了信念。在未来的工作中系统集成部将全力投入到中航工业信息化的浪潮中,为中航工业的发展,中国航空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财务管理业务部经理 赵亮:在阐述“三新”战略时,林总提到要从原来“技术、管理、资本”三要素所组成的核心竞争力升级为“品牌价值创造、商业模式创新和集成网络构建的新的三要素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企业关注的不仅仅是制造,还应致力于产品设计、市场开发等,从而做高级的服务商。
MES与MRO业务部经理 姜雪峰:如何打造企业的常青基业,如何使得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做大做强、解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命题。现在的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能否培养一支真正具有领导力的领导队伍,去影响和驱动员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应用工程部经理 谢维民:“两融”战略要求领导者要有开放与合作思维、产业价值链思维、全球视野以及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平衡能力。在信息化领域,我们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IT服务领域非常宽广,产品覆盖范围非常大,金航数码作为集团信息化支撑单位,是否有必要在这么宽广的领域中,都要涉足,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我想我们也应该有“两融”思想,要有开发和合作思维,把一些我们不擅长的业务“开放”出去,与其他专业化IT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做好集团信息化的支撑和服务工作。我们应该做好战略规划,做好产品、服务规划,理清思路,摆好合作与开放态势,与盟友一起,搞好集团信息化建设未来,真正走向产业价值链的合作。
运维中心经理 赵红波:通过此次学习,“成就改革大业需要牢固的大局意识”让人感悟颇深。就运维工作而言,现在很多工作已经不能再简单区分为硬件、软件、网络、应用,很多情况下需要维护的是一个结合体,需要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员工相互配合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正因为如此,整合之初,公司领导从全局出发,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整合后公司业务扩大的需要,将从事网络、客户端维护工作与应用系统维护工作的人员整合,成立运维中心,这一决策使得运维工作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了维护工作效率,缩短了维护工作响应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没有大局意识,不从全局出发,是无法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的。
保密办公室主任 路仁义: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学习,金航数码公司也面临着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时刻,决心和信心是不可缺失的。
财务部经理 董志品:“任何人不要奢望我们会在改革的道路上倒退”这些字句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讲话中改革的迫切感以及推进改革义无反顾的决心,感受到这迫切感背后的强烈的危机意识,改革被提到了关乎中航集团上下以及员工命运的高度,通过航空工业的改革除去弊端再造魂魄,实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目标,统一步调。
综合部副经理 吴春霞:大发展体制发生变化要靠信息化,必然对信息化产生新的需求,这对专业化的公司大有可为。我们要成为总部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单位,能够引领航空信息化的建设方向,成为产业信息化强有力的推进者,我们要做信息化的集大成者。
通过此次的集中深入学习,鼓舞了我们的斗志、启发了我们的思想,使每一位金航员工更加明确了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公司发展目标,并进一步实现了思想、意志、目标和步调上的统一,牢固树立起成就改革大业的大局意识,在再造中航工业“魂”与“魄”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相信有我们共同的努力,新金航数码定能站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舞台上,奋进勃发,不辱使命!
金航数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