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背后 连锁反应带来阵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44:14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背后,一个“新经济体”的轮廓正逐渐清晰 。
“世界工厂”珠三角正经历一场巨大的产业转型升级试验。人们期待着一种“内外兼修、自主创新和低碳环保”的“新经济体”能从这里诞生。“这个经济体的外部形态应该是一个"微笑曲线",嘴角上挂着掌控全球制造业制高点的自信。”有人描述说。',1)">
“新经济体”雏形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滥觞的背后,一个“新经济体”的轮廓正被反复勾勒。
佛山市市委书记陈云贤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概括说,佛山正依稀呈现五种令人满意的转型路径:一是双转移、“腾笼换鸟”的路径;二是招进大项目、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兴产业集群的路径;三是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路径;四是借助金融手段促进产业高地发展的路径;五是“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融合、智慧佛山”的路径。
官方资料显示,“腾笼换鸟”后的佛山正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南海区的罗村,大量的陶瓷产业转移后,引进30多家LED(半导体照明)企业,形成了灯饰会展业;台湾的奇美、国内的一汽大众以及液晶电视的第三代等高端制造业的代表项目也进驻佛山;目前落户佛山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47家,项目投资超过87个;国内的500强企业超过99家,项目超过167个。
过去几年,佛山一直是珠三角经济的领跑者。2009年佛山GDP增长13.5%,人均GDP也率先突破了1.15万美元。在陈云贤看来,“佛山未来要继续领跑珠三角,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9月28日,《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给珠三角各市。《规划》认为,广东目前已具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但与真正的“现代产业体系”尚存距离。《规划》提出“以培育广东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广东服务”转型。
但广东省的学者们更倾向于用一种形象语言描述珠三角“新经济体”的特征:“多培育几个深圳华为、中兴这样的民营跨国公司。”
1987年末,贵州人任正非在深圳蛇口的民房里创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凭借1737条国际专利,华为公司成为全球专利权排名第一的公司;2009年,华为的合同销售额超过了300亿美元,财务结算的营收也超过了2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直逼全球第一宝座。与此同时,与华为同在深圳的中兴通讯公司,也在2009年成为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商。
华为和中兴的成功,让珠三角乃至中国真正拥有了全球一流的跨国公司。某种意义上足以为珠三角的深度转型、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精神动力。毕竟,这两家公司算是当前珠三角产业升级最得意的代表作。
此外,以新能源汽车引来全球广泛关注目光的比亚迪,也成为人们勾勒珠三角新经济体印象特征不可或缺的元素。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曾指出,拥有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竞争力。“以往中国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大都是石油、银行这类资源型垄断性行业,说明不了问题;如果中国的高端制造业也能跨入世界500强行列,则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标志。”
憧憬与焦虑
在广东采访期间,《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感受到,珠三角“新经济体”正不断带给人们憧憬和焦虑。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原则批复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深圳全城市民欢欣鼓舞,认为这是继当年蛇口工业区之后的“深圳再出发”,目标直指“香港的政策+深圳的土地”、“特区中的特区”。更多的人则据此畅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的“曼哈顿”,谋求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而另一些人则对新经济体的前途感到迷茫。
在爆发专利申请热潮的东莞,一位长期从事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根据中国《专利法》,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第一种是最有含金量的,后两种“其实没太多价值”,“外观设计专利甚至不用经过实质审查,只要申请,外观稍微变一变,基本都可以获得授权”。
这位律师说:“创新谈何容易?首先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其次是创新的成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至于要形成自主创新品牌,那又是更高一个层面的事了。”
在东莞,昔日的玩具、服装等产业被视为“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转移”到韶关等地,LED(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电版等电子产品制造业成为政府招商的新宠,一概被打上“高新技术产业”标签,并被视作“引进升级”。
一位从事LED产业多年的东莞老板告诉记者,目前东莞有200多家LED生产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在做产业链中下游的加工制造环节,仍然没有控制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
“是不是换个产品就叫转型?”曾有学者提出这样的疑问。
2010年年初,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广东调研时也曾提醒:“要特别注意防止传统发展模式的复归,避免产业转型升级变成低端产业的新一轮扩张”。
比之创新,外销转内销则是“压力更大的一种转型”。
佛山市陶瓷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女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过去陶瓷企业做外销,陶瓷运出去就可以放手不管了;一旦转做内销,就没那么轻松,要“放水养鱼”,投入重金铺设渠道不说,还要进行品牌维护和管理,操心费力,见效也非一时之功。
佛山一家企业主也表达了转向内销的焦虑:“内外兼顾两条腿走路固然是好事。问题是,我的销售总监做惯了外单,如何做内单,比如搭建渠道、整体营销,不是他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
与这位企业主的担忧一致,当地媒体曾就珠三角企业转型压力做过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企业认为,当前转型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人才”。
正因如此,在珠三角企业转型向“内”的过程中,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内销渠道刚铺了一半,外单来了,就又掉头回去了。
至少在佛山市陶瓷协会那位不便具名的女士看来是这样:转型到目前为止,让企业看到的“还只是投入,还没见到产出”。这位女士认为,转型给企业更多的是“危机意识”,“让企业认识到不转型就得死”。
连锁反应
无论如何,在“双转移”战略的推进下,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一项统计显示:陶瓷企业大规模关停后,2008年底,佛山市南庄镇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下降66%,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下降56%,可吸入颗粒物下降47.1%。这也是令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最为欣慰的一点。
但在9月初,东莞市沙田镇环保分局的一位副局长却难以欣慰。由于为企业排污开绿灯,这位查明涉案金额仅10万元的副局长被“双规”。东莞当地的几家报纸大都发了这条消息。
一位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的广东省人士笑言:不只是在东莞,在推行“双转移”的整个珠三角,环保官员都成了“高危行业”。“过去一家企业可以拿50万元搞定污染,也可以拿5万元搞定环保局长。但现在不行了。”
曾有媒体报道,广东推进“双转移”战略初期,部分产业转移给转入地带来新的生态环境压力。清远源潭工业园是珠三角陶瓷工业的一个大规模转移地,自2004年以来,园区内9座覆盖着茂密树林的山头被平整掉。从珠三角迁来的12家国内知名大型建材陶瓷企业落户此地后,“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方圆10多公里范围内的群众受不了空气、水源污染而纷纷搬离。”
污染的传递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会成为“双转移”的硬伤。广东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目前无论是承接产业转入的粤西北地区,还是将产业转移出去的珠三角城市,都加强了对污染的“过滤”意识。韶关市政府政研室主任谢祥腾说:“高污染的企业我们一概不要,严禁入园。”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则表示:佛山市迁出去的陶瓷企业在转移的同时,也在进行清洁技术改造。
企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搬迁,也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了业务量的增长。广东发展银行董事长董建岳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对转型的一个切身感受是,“这两年有关环保方面的贷款项目上升很快”,比如污水回收,污泥处理,等等。值得欣慰的是,这些看似没利润的项目“至今并未出现不良贷款率”。
“转型”大局当前,银行在审核某些大客户资质时也比以往多了一根神经。董建岳清晰记得,有一次他应邀去参观一家废钢回炼企业。他早就知道这家企业实力很强,“很赚钱”,但是在看过“废钢回炉”的过程后,董建岳感到触目惊心:“跟原子弹爆炸一样,废钢上裹着的油漆、塑料等可燃物轰的一声变成了蘑菇云。”这笔贷款最终没有谈成。
另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东莞银行,在转型的号召下,已开始着手对自身“转型”。
2009年8月底,东莞银行在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开设了松山湖支行。这间银行只做一种业务,就是专门给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并且还推出了一项金融创新: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商标、专利权质押贷款产品。
这项“金融与科技联姻”创新之举的背景是:作为广东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2009年1月,东莞市提出的《东莞市科技金融试点工作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论证,地方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的筹建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有业内专家将其称之为“科技银行”,“实践证明。这是解决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的有效融资模式”。2009年1月,国内首批成立的两家科技银行在四川成都开业。
另一个奇怪的反应发生在政府身上:一边要大力推进转型,一边又要咬牙忍住阵痛。
东莞市财政局预算科副科长李树峰告诉记者,东莞市2008年财政收入增长12%,2009年增长10%,今年财政收入的预算目标是增长6%。“这个数字有两重含义: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体现,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现。”
为应对转型带来的地方财政税收等各种压力,东莞市政府曾提出“四个忍得住”:忍得住暂时的阵痛,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忍得住社会的非议。此“四忍”深得省委书记汪洋赞赏。
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也面临着转型带来的新课题。韶关市政府政研室主任谢祥腾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们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政策研究是“如何培育产业自身的配套环境”。“因为孤零零地引进一家企业不行,还要给他们做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培育产业集群,否则留不住企业。”
此外,产业承接地要面对的另一项挑战是土地违规案件的上升。一些市县急于承接转移,引进项目,在用地问题上未批先占,触犯刑律。此前有媒体报道,佛山市清新云龙陶瓷工业园违法占地被国土部“挂牌督办”,在建项目被叫停,企业损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