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界联合人民网发布关于地震救灾媒体报道的倡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6:08
2008-05-22 17:19:05 来源:人民网(北京)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给灾区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创伤。5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北川灾区时做出重要指示,要为受灾民众做好心理辅导。
为对灾区人民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中国心理学会特成立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开展各项心理援助工作。
今天,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联合人民网向采访和报道汶川大地震的各地媒体发出倡议。
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给媒体的建议
对儿童的采访:
1、不建议采访此次受灾的儿童青少年,特别是伤残的儿童青少年;
2、如果要采访儿童,需监护人及本人同意;
3、如果必要的话建议文字采访,即使同意电视采访,应用马赛克遮住面部;
4、采访前应说明采访材料会用于什么地方,怎样用;
5、对同一个儿童采访不宜太多,一次即可,不能重复采访(如果已经有媒体采访过了,其它媒体就不能再采访);
6、保护儿童的心灵,否则容易因重复创伤经历而没有得到心理干预,而再次创伤;
对专家与幸存者的采访:
1.与专家建立热诚友善的关系,事先一起讨论要访问的目的和目标;
2.要让专家成为新闻的来源;
3.请专家给报道者一些数据,让他们可以阅读或者引用;
4.每次访问的焦点集中在一或两个主要的点上,反复重复;
5.进行访问时要依据确实的数据或证据;
6.对受害者的信息要保密;
7.和组织的代表与联络人联系,统一安排信息发布;
8.找灾后创伤救援和治疗的专家访问;
9.保护幸存者,采访过程要让他自己能够控制采访内容和时间;
10、避免重复多次采访某个人,避免因重复创伤经历而造成被访问者对创伤的记忆更加清晰,这可能使被访问者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宣传的主题:正面,积极,希望
1.在创伤情境下人类行为的传奇与事实;
2.经历灾难之后,成人、青少年与儿童的反应:正常化和必要时进一步求助的途径;
3.个人或家庭之心理治疗转介机制;
4.重建社会支持系统;
5.反映特殊团体的需求,例如老年人,孩子与残障者;
6.在危机时期,身为救援者,协助者或照护者,对自身反应的了解与处理;
在对被访问者提问时注意:
1、提出正向问题:例如你是怎么在废墟下坚持下来的?
2、不提被访问者可能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3、不要追问令被访问者痛苦的细节,例如失去孩子的父母在地震瞬间逃生的具体情况;
提倡:有序,理性,科学报道
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人民网
2008、5、21 (本文来源:人民网 )

新浪网友
看了昨天凤凰卫视陈晓楠采访北川中学幸存被安置学生的节目后,心情非常沉重,极度怀疑陈的媒体人资格。
她开始是询问一个男学生:“你们班级有同学遇难吗?”“有”“有多少同学遇难了?”“有14个”“其中有你的好朋友吗?”“有”“当时他离你多远?”“大约1米。。。。。”多么残酷的问题啊!
接下来,陈又把话筒对着一个可爱的女学生,女学生讲述了她被救的经过,小女孩哭着说“当时我的腿被压住了,很疼,我就请求他们先救我,我后面有一个同学在吐血,他们先救了我,后来同学死了,我很后悔,我应该请他们先救她,如果先救她,她就不会死。”陈居然敷衍的说:“这不是你的错。”然后就走开了!!
这当然不是小女孩的错,做为一个媒体人,陈应该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当听到小女孩这样的哭诉表白的时候,她居然没有考虑到这是第一时间可以抚慰及减轻孩子心理负担的机会!在这里,我要对这个美丽的女孩子说:“宝贝,你太善良了,你真是个天使!营救的叔叔是很专业的,他们在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营救我们,和你要求什么没有任何关系!宝贝,你这么勇敢已经是非常难得了,看到你还这么善良,我们为你骄傲!千万别瞎想了,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考验,灾难中如果发生的任何遗憾都没有你的责任,你健康的成长就是对所有人的报答!”
陈晓楠你如此提问如此深的去戳孩子的神经想得到什么呢?你想得到真实?你想表示你探穿了孩子们的心灵苦痛???太没有基本的人性了!
做为一个母亲,  我真想飞到那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子身边,搂着她说:“宝贝!你多么坚强多么善良!”
灾区的小宝贝们,在经历了这么大的灾难以后,要以拒绝话筒来保护自己的心灵!人民的宝贝们,别让那些打着关心你们旗帜的话筒再伤害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