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按人发钱-地球经济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3:36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按人发钱
《过剩经济学》第九章
求心 2003/08/09
 
第五节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按人发钱
5.1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非平衡态开放系统的结构和特征的新兴学科。
1900年,法国青年物理学家贝纳尔在其博士论文中公布了如下实验:取一薄层流体(如樟脑油),上下各放置一块金属平板以使其温度在水平方向上无差异。从下面对流体加热,使上下温度差逐渐加大,当上下温度差达到某一阀值时,系统的性质发生突然变化,原来依靠分子碰撞传递能量的无序状态消失,系统呈现出规则的运动花样,所有的流体分子开始有规则的定向运动,从上往下看,呈现出规则的正六边形,相互挨在一起,流体从六边形的中心流上来,又从六个边流下去。这个流体现象后来被叫做“贝纳尔对流”,这其实就是液体中的一种耗散结构。
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著名的统计物理学家普里高津(I.Prigogine,1917~)于1969年在国际“理论物理与生物学会议”上发表了《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津由于这一重大贡献,荣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这是普里高津学派20多年从事非平衡热力学和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研究的成果。
普里高津和他的同事在建立“耗散结构”理论时准确地抓住了如贝纳尔流、B-Z化学波和化学振荡反应以及生物学演化周期等自发出现有序结构的本质,使用了“自组织”的概念,并且用该概念描述了那些自发出现或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从而在“存在”和“演化”的两种科学之间,在两种文化之间构架了一座科学的桥梁。
普里高津在研究了大量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以后,总结、归纳得出,系统形成有序结构需要下列条件:
(1)系统必须开放。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统的熵不可能减少。对于一个孤立系统,无论其微观机制如何,如果从宏观上看,它可以被当成是孤立系统,则必然要达到平衡态。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对于孤立系统来说熵是增加的,总过程是从有序到无序;而对于开放系统来说,由于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可以从外界获取负熵用来抵消自身熵的增加,从而使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
(2)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也是对系统开放的进一步说明。开放系统在外界作用下离开平衡态,开放逐渐加大,外界对系统的影响逐渐变强,将系统逐渐从近平衡区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否则即使开放,也无济于事。
(3)非线性相互作用。组成系统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般来讲,这些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不满足叠加原理。正因为这样,由子系统形成系统时,会涌现出新的性质。
(4)涨落。涨落是指对系统稳定状态的偏离,它是实际存在的一切系统的固有特征。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涨落,称为内涨落;系统外部原因造成的涨落,称为外涨落。处于平衡态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微涨落;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巨涨落。对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系统,随机的小涨落有可能迅速放大,使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从而形成耗散结构。
5.2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按人发钱
在第五章中,我们给出了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模型:“转移支付模型”和“货币挤出模型”。在这两个模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实际产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商品消耗决定的相对稳定的产出,另一部分是由货币消耗决定的暂态的产出。“转移支付模型”中的货币耗尽是短期耗尽模型,这类生产以转移支付的货币全部耗尽为终结。“货币挤出模型”中的货币耗尽是长期模型,随着货币负熵的逐渐耗尽,系统逐渐萎缩。
这两个模型把生产分成了两大类,即:消费生产和赚钱生产。为了维持生存,人必须消费,因此,消费不会枯竭,消费生产不会枯竭;但钱是有限的,赚钱生产会随着货币的耗尽而终结,赚钱生产是短暂的。
消费生产是在资本和劳动相交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耗散结构,资本家消耗劳动,劳动者消耗资本,资本家和劳动者共同消耗由两种要素结合起来的商品;赚钱生产是在对货币占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耗散结构,资本家消耗货币,劳动者消耗资本,劳动者消耗劳动和资本结合起来的商品。我们可以把这种耗散结构统称为资本耗散结构,或者统称为劳动耗散结构,但为了区分两种结构的不同,我们把消费生产称为劳动耗散结构,把赚钱生产称为货币耗散结构。整个社会生产活动就是由这两个耗散结构线性叠加形成的组织。
在“贝纳尔对流”里,温度较高的流体从下面流到上面,而温度较低的流体从上面流到下面,在这个对流中,流体把热量从下面带到上面,并在上面耗散掉。
在劳动耗散结构中,资本和劳动两个要素相互交换、形成对流,资本转移到劳动者手中、劳动转移到资本家手中,并与自己拥有的要素相结合,变成商品,被消耗掉。这种交换虽然无法从微观上清晰地观察到,但他们实际上是通过工厂和商品市场这两个组织来完成,其本质就是如此。在劳动耗散结构中,货币仅仅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一种手段,货币循环往复,不增不减。
在货币耗散结构中,资本家以资本要素交换货币,以获取货币为目的,该结构资本家消耗货币,劳动者仍然消耗资本,把资本和劳动相结合,最终消耗商品。
货币耗散结构是在劳动耗散结构发展到一定规模、出现生产过剩后才形成的。如果没有劳动耗散结构,几乎不可能出现货币耗散结构,因为仅仅依靠货币的能量无法使社会系统远离平衡态。但在劳动耗散结构的规模发展到出现生产过剩以后,只需在原有组织的基础上,简单地增加货币,便可以形成货币耗散结构。生产过剩后,资本家对劳动的消耗达到饱和,无法继续增加,转而消耗货币。
货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负熵。一个人拥有货币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其自由度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来说,他们获得的收入除了一部分用于消费外,其余部分以货币的形式储藏起来。这种储藏行为使自己的负熵增加,使广大劳动者的熵值增大,以至到了失业状态,也就是处于熵值很大的无序状态。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开篇大谈分工,指出了分工和专业化对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人们在“看不见的手”的役使下,实现了社会系统的自组织。在这种专业化分工的有序组织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正常率,为人类创造了无穷的物质财富。
但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资本家的需求首先进入非线性饱和区,使得这种组织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资本积累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国际贸易、规模效益等因素,使得资本所得份额提高、劳动所得份额下降,导致需求不足——首先是消费需求不足,集中表现在对劳动的消费需求不足,于是,劳动耗散结构逐渐萎缩,组织逐渐退化,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就是宏观经济系统负熵耗尽后的系统退化。因此,维持一个适当规模的货币耗散结构,避免组织退化以至崩溃,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在“贝纳尔对流”中,外界必须具备一个“能量源”(热源)和一个“能量汇”(冷源),热能从热源产生,耗散在冷源中。在“货币耗散”结构中,“货币汇”是无穷的(因为资本家对金钱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关键是要找到稳定的、足够大的“货币源”——负熵源。
现代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不能提供足够的负熵。因为按照会计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企业负熵的增加,必然导致银行熵的增加,两者正好相互抵消。即使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坏帐提供一部分负熵流,但其毕竟是有限的。这相当于在“贝纳尔对流”试验中,如果用于加热的油灯里的油烧干了,“贝纳尔对流”也就崩溃了。况且,商业银行产生的坏帐大多数没有形成有用的对流——相当于把热源和冷源短路。利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源,但如果利率太低,则嫌能量太小,而且由于大多数钱在富人手里,大多数利息无法形成有用的对流,基本处于短路状态。
从系统开放性的角度来看,银行参与经济活动,以获利为目的,因此,不符合系统开放的条件。因此,现行制度下的银行系统无法长期维持货币耗散结构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个独立的、外在于具体经济活动的负熵源,使系统变成开放的。
按人发钱,就是为宏观经济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足够大的货币源,以补充负熵的手段,以便把这个耗散结构的规模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前面的(9-2)再写到下面:
Y=(q*/β)+(mV/β)  -------------(9-8)
Y:单位时间内由总需求决定的总产出
q*:单位时间内资本家的饱和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
m:单位时间内按人发钱的数量
V:依靠劳动维生的人口数量
β:单位商品资本所得份额
上式右边由两部分构成,前面一项标示劳动耗散结构的规模,后面一项标示货币耗散结构的规模。
劳动耗散结构的规模是由资本家的需求决定的,它是由资本家对劳动的消耗建立起来的耗散结构,同时以消耗劳动维持结构的稳定。很显然,这个结构是稳定的,但不是平衡的。如果资本家对劳动的需求消失,则劳动者全部失业、整个耗散结构崩溃。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所得份额β增加,要素之间的交换量减少,耗散结构的规模趋于萎缩。
货币耗散结构是在劳动耗散结构的规模发展到生产过剩时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对货币的量没有门阀限制,不需要太多的负熵流。同理,货币耗散结构是稳定的,但不是平衡的。它以消耗货币维持结构的稳定,因为一旦货币源消失、或货币汇消失,则货币流消失,货币耗散结构也就消失了。随着货币的流动,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进行了货币与资本的交换,资本家消耗货币,劳动者消耗资本。资本家取得货币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者得到商品使其免于匮乏。这是物质和精神的交换,这种交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是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帕雷特改进。
综上所述,我们指出了劳动耗散结构,并发现了在劳动耗散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货币耗散结构;我们从哲学上解决了货币汇的问题:货币代表负熵,标志个体的自由度,资本家对自由的追求演变成对货币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是无限的,因此对货币的追求也是无限的;我们也从技术上解决了货币源的问题:由中央银行按人发钱,使得系统满足开放的条件,同时能够获得稳定的、足够的负熵流,以维持适当的组织规模。
随着资本积累增加和技术进步,劳动与资本的交换逐渐减少,劳动耗散结构逐渐萎缩,同时资本与货币的交换逐渐增多,货币耗散结构逐渐壮大。这种组织结构的演化使得资本对人的奴役逐渐转为对机器的奴役,从而为人类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9 16:27:4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