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思想概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25:05
绪   论
一、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因而自然辩证法必然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自然辩证法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总结自然科学成就、批判分析德国古典哲学与机械论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由此出发,他们研究了科学技术这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时期,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与观点启发了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学与技术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
二、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因而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研究(即正在形成的科学技术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它研究的问题、内容与范围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自然观方面,系统科学与系统观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观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从实践的观点、经验与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沿着科学哲学的规范方向与实证方向,深入地阐明了科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形成、检验与发展等问题。
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从实践的观点,从技术与科学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上,深入地阐明了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技术的社会建构,特别是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阐明科学技术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阐明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社会建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批判地吸收国内外不同学派与此相关的论述。
三、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建国初期: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自然辩证法,明确科学技术工作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问题。
工业化时期:自然辩证法发展规划是国家科学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制订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自然辩证法紧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技政策、科技工作管理、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批判分析当代西方各种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潮。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是培养有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人才的必修课。
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以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重大成果为基础,并且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划时代的发现,必然会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是: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0世纪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总结概括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教学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概括总结自然科学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及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因此,要密切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一、古代自然科学与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希腊还没有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它的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是人类历史上自然观的最初形态。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它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且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
这种自然观包含在当时关于自然的研究与探索的自然哲学中,尚未建立在科学的实验与分析的基础上,因而这种自然观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它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二、17、18世纪自然科学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6、17世纪,开始了以实验与理性方法相结合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对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空间和时间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于是,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操纵的庞大机器。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人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
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种分析方法、还原方法,是近几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步的基本条件。但是,它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近代自然科学的这种研究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三、19世纪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的阶段进入系统整理这些材料和理论概括的阶段,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特别是由于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转化理论的建立)和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的建立),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从而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成为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它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即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它的方法是辩证的,即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它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
它的基本原理是: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教学要求
了解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明确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把握自然界物质系统及其层次结构的基本特点,认识自然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以及渐变与突变(突现、分叉)是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阐述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和发展的无限性。
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打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二、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它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不仅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系统,而且其各个组成部分又自成系统、互成系统。自然系统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是否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可以将其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现实的自然界是一个开放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构成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整个自然界可以划分为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非生命世界又可以划分为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凝聚态物体、行星系、恒星系、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等层次;生命世界又可以划分为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层次。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是部分与整体、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自然界物质系统之间及其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形成了无穷嵌套的立体网络结构图景。
三、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有有序和进化,又有无序和退化。有序性就是对称性的破缺。对称破缺导致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自然界不仅在空间上展开其多样性,而且有时间上的历史。时间是与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有箭头(方向)的。现实的自然过程是不可逆的。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可逆过程,并不否认自然界系统演化的不可逆性。进化是指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增长。自然界的系统进化,大体上由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所构成,是微观系统与宏观系统的共济进化。分叉、突现是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体现了稳定性与不稳定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一般认为,非线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是复杂性的根源。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能够内在产生出随机性,即所谓“内在随机性”。它体现了随机性存在于确定性之中,从根本上消除了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可预测性的幻想。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
教学要求
正确认识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自然界中)的位置;明确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想;熟悉生态自然观的生态学基础;掌握生态自然观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从理论及实践层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20世纪之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大问题,即生态危机问题。当代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它的哲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打破了神、人、自然的三级结构,却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工业社会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高峰,造成“人类生存困境”。
二、生态自然观中的人与自然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及其生产活动的基本前提。出现了人,产生了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生产,向自然界索取满足自身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样人类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以下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3)要区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时面对三种自然: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本质上也是人工自然。
三、生态自然观的现代科学基础
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的发展为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现代科学基础。
人口问题实质上是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矛盾(即生态承载力问题),人口不可能无限增长,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这个矛盾人类可以通过自觉控制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境容量的方式加以解决。
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工环境、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矛盾。人工自然一方面提高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创造生态产业(人类生产生态化)将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生态产业的建立将大大缓解人工环境、人工自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佳选择。
生态学研究了人与自然关系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持谨慎态度,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关注全球价值,注重生态规划,开展生态质量评价,研究生态工程及生态工艺设计,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组织生产、消费。
四、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作出了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并就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点形成共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推向新阶段。
总结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提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大战略措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生态产业为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走生态化的“农业—知识业—信息业—工业—服务业”道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
生态产业是各个产业部门中,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为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
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本篇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的原理,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与科学认识过程
教学要求
了解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的组成要素,掌握科学和非科学、伪科学的分界标准;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
一、科学的本质
科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的本质区别,回答“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属于科学哲学。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科学划界的问题上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即: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与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验检验是科学划界标准,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根本标志。
科学知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主要特征是:
1.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与客观存在的过程或现象相联系,它的具体命题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在科学知识中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的东西。
2.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虽然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必须有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以防止片面性和僵化。零散的知识堆集在一起不能成为科学。
3.主体际性。科学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性,它的基本概念反映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基本定律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二、科学认识的过程
科学知识是经过实验检验的、对于自然现象、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现象的原因的正确反映。科学认识的过程是:获取经验事实;提出科学概念、科学定律或科学假说;进行逻辑推理,形成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是人们通过观察、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实践检验被证明为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描述和判断。科学事实一般分为两类:事实Ⅰ,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本身的描述;事实Ⅱ,指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被观察与实验证明了的理论结论,被称为理论事实,有时也被人们称为事实Ⅲ。科学事实的逻辑形式是单称陈述。科学事实的特点:具有可重复性、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科学事实渗透着理论。
2.科学定律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之间的必然的、实质性的、不断重复着的关系的认识。定律在自然科学中所表示的是某一类的自然现象之间所具有的一般的、普遍的联系。科学定律以观察和实验结果为基础,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3.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当新发现的事实不能用原有的理论来说明时,就需要提出假说。提出的假说通过实践检验,被证实或证伪,被修正或被新的假说取代。假说的特点是科学性与假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多样性与易变性的统一。
4.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对某种自然现象本质的系统说明,是由科学概念、原理、定律、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具有真理性、全面性、系统性、逻辑性和预见性。
三、科学价值
科学价值是科学认识及其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它体现在以下方面:
1.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这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主要是求真务实精神、有条理的怀疑精神与开拓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主要是影响人们世界观的、重大的科学观念;科学方法主要是观察与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包括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非逻辑方法(直觉、想像、灵感等)。
2.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两种科学价值观的论争:科学价值中立说认为,科学是关于各种事物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知识,属于“是甚么”的问题。伦理是关于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应当怎样”的问题。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价值是追求功利的。
科学负荷价值说认为,在理论方面,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其过程的规律性,使人类从迷信中解放出来;在实践方面,应用科学认识去改造自然,使人类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获得自由。
第五章  科学理论的形成
教学要求
了解科学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一般方法:首先是提出问题与明确问题;其次是掌握科学理论构成要素的获取方法,即科学事实的获取方法;科学假说形成的途径;科学理论形成过程中应用的思维方法,如演绎、归纳、类比、模型等方法。
一、科学问题的确立
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理论的形成是探索性活动,它从提出科学问题开始。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问题的恰当变换常常能开辟新的思路。
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是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自身的非自洽性;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已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常识问题、无知问题、虚假问题不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可以分为事实问题、理论问题、常规问题和反常问题等。
科研选题适当在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要善于把握社会需要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二、科学事实的获取
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经验基础,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手段。在实验观察中,经常需要利用替代性的实物模型或计算机模型,这被称为模拟实验观察,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观察不仅要注意预期现象的出现,而且要留心意外的事件。科学史上有时意外观察到的事件可能导致科学发现。
观察渗透理论。科学观察过程并非单纯的感性活动,它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观察与实验须坚持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科学的观察是主体—仪器—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微观领域中原则上不可能排除仪器干扰,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仍然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三、科学假说的形成
科学假说是为了回答科学问题而提出的,是对已知科学事实或科学定律的说明或解释,分别称之为定律型假说或理论型假说。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与假定性的双重特征,是通向科学理论的必经之路。“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定律型假说形成的主要方法是概括,理论型假说形成的主要方法是溯因和猜想。溯因是由结果回溯原因,是“把表面的可以看见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运动”的过程。
四、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科学抽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思维方法,是科学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的关键环节,它表现在科学术语、科学符号与思想模型的使用中。
科学思维的形式主要有:
1.概念思维与形象思维。概念思维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运行的;形象思维是通过意象、联想和想像而运作的。
2.顿悟思维——直觉与灵感。顿悟思维是瞬间达到对事实本质的心领神会。
科学思维的方法主要有:
1.演绎方法。这是在一般中进一步认识个别的思维方法,其推理具有必然性、普适性。
2.非演绎方法。主要有归纳方法、类比方法、模型方法等,是从个别中认识一般的方法,其推理具有跳跃性、偶适性。
在现代科学认识中,模型方法广泛应用。模型化推理是以数学模型、功能模型、信息模型、臻美模型等思想模型为中介进行的推理,它在溯因和猜想过程中发挥着跨越式作用。
创造性思维是解决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关键。这个关键,现代西科学哲学流派没有深入研究。因为它用概率论方法测定假说的经验支持度,没有涉及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实证的科学哲学家总结概括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指出:从经验(个别)上升到理论(一般)“没有逻辑通道”,其基本途径是直觉、灵感与想像力等。创造性思维主要就是由形象思维和模型化推理而激发的,表现为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张力。人工智能的研究加深了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
第六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教学要求
了解科学理论的形成和确立必须通过评价和检验,明确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和经验检验的基本要求,把握检验科学理论命题和科学理论的方法。
一、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
20世纪数学革命、逻辑学革命与物理学革命产生了规范的科学哲学研究方向,它以数学、逻辑学与物理学为典范,考察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和经验检验。逻辑评价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它包括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经验检验是指直接诉诸经验来检验理论的真伪。
相容性评价是通过与相关理论的比较,评价该理论是否与相关理论相违背。如果被评价的理论与相关理论一致,则是相容的,反之则不相容。相容性评价过程中,相关理论一般都是科学上已确立的理论。
自洽性评价就是分析理论本身是否自相矛盾。没有发现自相矛盾的理论,具有自洽性,反之不具有自洽性。自洽性要求科学理论内部的各个命题相互之间有逻辑联系,不能相互冲突。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一些悖论,即从一个理论前提的真可以推得其前提的假,或者从其前提的假可以推得其前提的真。科学家们在消除科学悖论的过程中,提出新的理论,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
简单性评价就是理论的形式结构是否简单。如果两个理论都能够同样好地解释类似的现象,那么,形式结构简单的理论被称为简单性的理论。这里,形式结构的简单可以是理论前提较少,可以是参数或者变量较少,也可以是变量的次数、方程的阶较低,等等。形式结构的简单并不意味着思想内容的简单。在相同条件下,简单性的理论更易被科学共同体接受。
二、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
科学理论的任务是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是求真。因此,经验检验要解决的实质上是科学理论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规范的科学哲学提供了有价值的问题与方法。
它的开创者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理论中的经验与理论的关系就是观察语言与理论语言的关系,通过对应规则把二者联系起来。由于假说一般都是全称命题,无法直接与经验相比较,因此通过逻辑推理从假说演绎出单称命题(经验陈述),然后通过观察与实验来证实单称命题。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经验→假说→证实,其中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原则是归纳主义与证实主义。
现代科学理论的基本假说变得愈来愈抽象,离经验愈来愈远,适用于科学早期的以归纳为主的方法,正在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而且,归纳主义的经验证实并不保证它永远都能经受经验的检验,从逻辑的角度看,如果从假说(T)推出的单称命题是(P),而事实却是~P,那么,这个假说就被证伪了或者说被否证了。
批判理性主义提出:假说是理性的猜测,不是从经验中归纳得来,假说是可错的。科学理论的形成与确立的途径是通过对假说的猜测与反驳,即从发现问题开始,提出猜测性的解答,然后通过实验证伪,这就是:问题→假说→证伪,其中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原则是演绎主义与证伪主义。
在科学史上,有时候一个科学理论的命题被经验所否证,但整个科学理论却并没有被科学共同体所拒斥。这除了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之外,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学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理论在遇到反例时可以通过修改原有理论进行辩护。科学理论的辩护方式一般是转嫁难题。最常见的办法是把问题转嫁给观察陈述,就是对观察结果提出质疑,以保护理论。如果受质疑的观察结果得到确证,理论的辩护者就把难题转嫁给背景理论。如果背景理论没有问题,一般是修改受检验理论的辅助性假定,以保证该理论的核心假定。如果核心假定遭到证伪,就意味着受检验理论的失败。
三、机器发现与科学方法的检验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提出了科学发现的新问题,主要对一些机器发现成就进行概括,尤其是对其中的启发式、算法与既有的科学方法论资源的关系进行介绍,其中主要是:
1.人的发现与机器发现
2.数据驱动
3.理论驱动
4.机器发现中的人—机相互作用
四、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
科学知识的主体际性主要表现在:科学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要经过讨论、交流,正式发表,最终才能成为科学的文献或资料(科学社会学称之为档案里的知识)。这就需要理论的提出者有一定的表述技巧,这些技巧既反映了他个人对科学共同体的认知倾向和风格的把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学共同体对该理论的接受程度。这里所讲的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主要是指科学共同体从表述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
1.科学理论表述的可视化,如图表等
2.科学理论中的修辞学手段
3.科学争论与科学界的社会协商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发展
教学要求
认识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理解科学理论的调整和更替,了解科学理论创新的思维过程与思维形式。
一、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
关于科学理论的发展,规范的科学哲学先后提出过多种模式,它们反映了科学发展的不同观点。
科学逻辑的观点。归纳—演绎模式认为,科学假说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得来,然后借助于演绎法推出预见,预见经受新的经验的检验:预见与新的经验如果不符合,则对假说进行修改;如果符合,则假说被证实。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强调归纳法与证实原则。它认为,对相互竞争的、不同的假说,通过判决性实验,可以决定它们的命运。
科学进化的观点。对归纳—演绎模式提出批评:第一,经验证实只是科学理论知识的量的积累,而科学理论知识的质的飞跃必须是经验证伪;第二,从经验事实到假说、从特殊到一般并没有逻辑通道,假说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因此假说—演绎模式认为,科学始于问题,为回答问题提出假说,人们根据假说演绎出一系列的预见,再根据这些预见设计观察和实验方案并将其付诸经验检验,然后依据经验检验的结果来调整理论或假说。科学理论的发展就是不断经受证伪检验的过程。
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认识活动是由科学共同体进行的,在科学发展的社会史上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前范式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假说相互竞争,但没有一种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在范式(已确立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积累知识的时期,常规研究是不断开拓与加深范式的内涵,为新观念、新理论的突破奠定基础;科学革命时期,出现了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现象,当调整范式不能解决反常的问题时便出现科学危机,这时候原有的范式受到质疑,科学革命时期从此开始。因此,科学的发展就是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科学理论的调整与更替
科学理论的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继承与创新或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两种形式互为前提、交替出现的。
科学理论是一个有结构的系统的整体,它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硬核”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理论的核心部分,不容反驳。“保护带”由一些补助假设与初始条件组成,它可以适当调整或改动,以对付“反常”情况的挑战,保护“硬核”免受侵犯。
在渐进时期,科学理论的发展是已有理论的应用、深化和修改。当出现原有理论不能解释的“反常”现象时,科学家往往是在原有理论的框架内作出调整,即提出新的辅助假设或改变初始条件。
在跃进时期,对“反常”现象出现相互竞争的不同理论,这时候就会导致理论的更替。新的更成功的理论通过调整辅助性假设、确定初始条件,不仅能解释反常,而且能对经验事实做出更多的预言,并得到经验的证实,于是新理论就代替了旧的理论。
三、科学理论的创新
科学理论创新的关键是提出新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新观念或新假说,这只能求助于创造性思维。
1.科学研究的创造性。由经验事实到假说“没有逻辑通道”,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是直觉、灵感与想像力等。创造性思维形式与逻辑思维形式的关系,表现为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关系,这两种思维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
2.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要阐明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的区别与联系,说明机器发现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
第三篇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现代技术虽然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和科学是有区别的,必须阐明技术不同于科学的本质,技术认识论与方法论,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特别是现代技术发展提出的价值论争、现代技术的社会形成等问题,从而明确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八章  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教学要求
掌握技术的本质与特征,了解技术活动中的要素及技术分类,认识和理解技术的结构及其演化。
一、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技术有两层含义: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是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其中技术理论是在科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技术具有以下特征:技术是人类社会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结合;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技术自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
技术具有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和利用自然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天然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的调控过程中,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二、技术活动的要素、分类原则及其形态
技术活动的要素是人类创建人工自然的方法和手段。
它的分类原则:1.在总体上要符合技术活动的本质特征;2.在纵向上要能够说明技术活动的历史发展;3.在横向上要能够形成技术活动的基本结构。
技术活动要素的形态有:经验形态,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主要是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知识形态,主要是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它是现代的技术要素。
各种技术活动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存在着独立性与相关性、互补性与主导性、自稳性与变异性等特点。
三、技术结构及其演化
技术结构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三种技术活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社会发展史上有三种类型的技术结构:
1.经验型技术结构。由经验知识、手工工具和手工性经验技能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以手工性经验技能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它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技术结构。
2.实体型技术结构。由机器、机械性经验技能和半经验半理论的技术知识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以机器等技术手段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它在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3.知识型技术结构。由理论知识、自控装置和知识性经验技能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且以技术知识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它在后工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技术结构的演化过程交织着各种矛盾: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的矛盾;技术结构与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形成了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第九章  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技术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考察技术认识的特征与过程,掌握技术研究与技术活动的方法论、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关系。
一、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
1.技术认识论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认识论是以人们对技术活动及其结果为研究对象,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技术认识的特征与过程、技术研究与技术活动的方法论、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关系等问题,是人对技术认识的自觉反思。
国外技术认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科学哲学家和工程师对技术负面效应的思考和对各种形式的技术批判理论的反思。当代西方技术认识论研究表现为三种趋向:(1)在内容上,网络技术的认识论成为新的理论生长点;(2)在范式上,工程的范式和人文的范式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3)在方法上,转向实证方法。
国内对技术认识论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方面是一些学者就若干专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另一方面是系统介绍国外技术认识论研究成果,邀请国外学者讲学,与国际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等。
2.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认识世界,是精神生产力;技术是改造世界,是现实生产力。技术认识和科学认识作为两种独立的认识形式,在认识的原则、目的、对象、成果、过程、方法与评价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
3.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
⑴科学性。这是指技术认识要以科学的规律为依据,它是实现技术认识目的必要的前提。
⑵价值性。这是指技术认识是按照人的需要认识与改变自然的活动,当人的需要改变时,人们创造的人为事物也随之改变。
⑶实践性。这是指技术认识过程中最终要落实到改造现存事物,以适合人们的需要上,它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性。
⑷综合性。这是指技术认识一般要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去解决技术实践中的问题,这种综合性和复杂性反映出技术认识和科学认识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即前者偏重于综合,而后者偏重于分析。
⑸实用性。这是指技术认识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实践需要,“目的”已成为技术认识的内在要素,成为技术能否达到要求的必要指标。
二、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技术认识的过程包括:
科学研究过程,即科学理论—试验—技术理论;
技术开发过程,即技术理论—研究开发—技术应用。
上述过程可具体分为下列诸环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可行性研究|设计|模型|检验|计划|生产|评估
技术理论是应用研究的结果,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它体现了人类社会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结合、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
技术理论形成于工业革命时期,由于机器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使得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从此出现了应用科学,如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等。
技术理论的发展形式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了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革命。
三、技术知识的特点与分类
1.技术知识是依据对物质客体的认识,借助于物质手段,对之进行有效地改造,使它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形式的知识。
2.技术知识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知识反映客观事物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前者表现为技能和准则;后者具有抽象性、系统性,表现为技术规则和理论。
(2)根据知识载体的不同,可分为物质的形式和观念的形式,前者指物化于工具中的知识,后者是存在于操作者头脑中的知识。
(3)根据知识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技术结构的知识和技术功能的知识。前者关系到技术人造物的物理的(或结构的)属性;后者则与人如何成功地使用人造物相关联。
经验的知识或存在于操作者头脑中的知识,是个人知识,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技术认识过程中这种知识有时起关键作用。
3.技术发展中的知识整合是指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以寻求解决多个技术问题的方法。在技术发展中,知识整合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的整合,二是不同级别的系统之间知识的整合,三是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的整合。
四、技术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技术方法是在技术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方法、程序、规则、技巧的总称。它和科学方法的相同点是:应用已有的认识成果,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规则性;选题的原则类似,要有信息资料的搜集及调研;检验的方式相同,要有数据处理、分析、综合和类比的研究;构思的途径相同,要利用想像、猜测和灵感。
但是,由于科学认识“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而技术认识则受技术过程的各种复杂因素(如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影响和制约,因而技术方法与科学方法又是有区别的:
第一,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的方法,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技术方法是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方法,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第二,科学方法注重定理、原理和学说的提出,崇尚理性,扬弃经验,力求解释因果性,揭示规律性。技术方法注重规则、程序和手段的确立,崇尚实践技能,重视经验,力求合理地、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三,科学方法强调从特殊到普遍、从整体到分析,科学实验是为了实现从经验到理论过渡,要通过对科学假说的证实与证伪来确立科学理论。技术方法强调从普遍到特殊、从要素到综合。技术试验是为了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要通过技术设计的试验和试错来选择和优化技术方案。
第四,科学方法的选择与社会体制、社会政治、人文艺术等的关系较远,而技术设计及方法的选择则与之紧密相关。
技术方法具有如下特点:目的性与客观性、功利性与折衷性、多样性与专用性、社会性与综合性等。
确定技术方法必须遵循的原则: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相统一的原则;需要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技术方法具有如下的作用:技术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是技术主体和技术客体之间的中介;技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总结促进技术活动的发展;能塑造人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法。
五、技术方法的分类
技术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技术方法,是各个专业技术领域专用的方法,如机械加工技术方法、金属冶炼技术方法、土木建筑技术方法、化工生产技术方法等;另一种是一般技术方法,是各个专业技术领域通用的方法,它概括总结了专业技术方法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一般技术方法又可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进行划分,宏观层次的主要包括技术预测、技术评估等方法;微观层次的主要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等方法与技术设计方法等。
第十章  技术的价值及其社会形成
教学要求
了解技术价值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及其对技术发展的影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观,了解关于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一、技术价值
技术对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技术的价值问题备受关注。两种对立的观点:“技术价值中立论”认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对自然、社会及人类都有正、负两种效应;“技术价值负荷论”则认为,技术是和技术活动的主体分不开的,主体具有价值取向。
技术价值研究的内容如下:
1.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2.技术的社会价值也叫做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等,还包括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技术与人类的未来,等等。
3.技术与价值是指技术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该系统居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
研究技术价值有助于揭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技术伦理
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与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冲击。其中,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都在其各自领域里和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激烈冲突,其结果将可能在继承传统优秀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上,冲破落后的伦理规范的束缚,抛弃落后的伦理规范,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甚至是新的文明。要及时研究技术与伦理的关系,恰当地提出适宜的新的伦理规范,代替落后的伦理规范,实施技术伦理的建设,并发挥新的社会伦理的调节功能,推动社会新型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三、技术的社会形成
关于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作用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如“技术决定论”、“技术统治论”、“技术自主论”等主要强调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主张技术决定社会的发展,技术专家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管理者甚至主宰者,从而使未来社会可能成为以技术为支撑的“技术社会”。
另一种观点如“社会决定论”、“社会制约论”特别是“技术的社会形成(SST)理论”等则强调社会对技术的影响,主张大多数技术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的,都受到社会的影响,这个过程是技术的社会化过程,是技术的社会制约过程,也是技术的社会建构过程。其主要表现为经济对技术的影响、国家政府对技术的干预、观念文化对技术的潜在作用等。社会对技术的建构作用主要借助于规划、政策和管理等手段来实现,这些手段也可以称之为“社会技术”。
总之,技术的社会建构丰富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其宗旨在于通过健全与完善社会的结构、体制和制度来保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
教学要求
了解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特点,掌握它与技术发明、改造等传统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正确认识技术创新的动力、能力和机制等问题;掌握如何通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理论最先由经济学家熊比特提出,以后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传播。对技术创新可以从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来理解,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实施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技术改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它主要包括:1.创新决策的制定;2.样品的研究与开发;3.产品的规模化生产;4.商品的营销等阶段。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由企业以及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主体(如决策主体、研究与开发主体、生产主体、市场营销主体、管理创新主体等)相互协同组成的一个系统。
技术创新大体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经济过程的创新以及组织与管理的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它具有创造性、效益性、风险性、过程性、周期性、群集性等特点。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都与技术创新有关。在实施与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技术创新的动力、能力、机制以及管理创新和创新管理等问题。
二、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技术创新是实施与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途径,其中创新项目的制定、样品的研制、中间实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环节,都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实际效益。
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企业在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受到社会、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竞争、政府的政策等;内部动力主要包括企业的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与意识等。
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社会和企业自身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科技成果资源等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
企业在产品出口、技术贸易等方面的产出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实力等方面。
三、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及其机制
依靠技术创新,实施高技术产业化,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高技术是在知识密集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技术,与所谓的“高科技”、“高新技术”等概念不完全相同。高技术产业化包括规划®设计®实验研究®试制®批量生产®市场经营®技术扩散等若干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为此,发达国家纷纷创立国家创新体系,以便为有效地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科学技术看作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本质。本篇从社会的角度,阐明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社会建制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最后探讨科学技术进步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教学要求
第二篇与第三篇分别讨论科学与技术自身运行的机制,本章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讨论它如何在社会大系统中运行,阐明它运行的新特点与新机制,并从宏观角度探讨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规律及其保障。要牢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机制的核心是研究与发展。
一、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
科学技术在古代、近代与现代的社会运行状况有很大的不同。
马克思指出,作为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是,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像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
20世纪,这一特征发展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人类进入了大科学、高技术、新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社会活动,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体系结构;高技术的崛起及其产业化,使得研究与发展(R&D)成为大科学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核心,成为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关键,研发投入及其强度(R&D/GDP)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战略重点。只有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新特点,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新机制。
二、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
自科学从哲学中分化独立以来,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特点、显示不同的规律。它首先反映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其次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集中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不同的国家要据此制订出各自运行的目标、体制与保障措施。这些不平衡性主要是:
1.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科学技术活动中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形成和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2.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科学技术子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并呈现指数增长规律。科学计量学、科技贡献率等研究已成为经济社会进步中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3.科学运行(发展)的不平衡性。科学自身逻辑和社会外在选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带头学科,并不断更替,促进科学的发展。
4.技术运行(发展)的不平衡性。技术自身逻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影响,会造成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技术贸易与技术市场的发展,由此也造成诸多文化冲突。
三、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它包括诸多要素,由其形成的子系统共同处于错综复杂的相干关系之中。科学技术子系统也必然和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因而在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机制时,必须从社会大系统的高视角考虑,才能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合理的调节控制,保障其健康持续地运行发展。
社会环境系统。科学技术子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运行,必然受其他社会子系统,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的影响。
国家战略和科技政策。国家通过战略制定、政策导向、法规约束、研发投入等保障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运行活动。
科学奖励制度。科学因其知识的公有性而注重科学发现的优先权,这使科学贡献被同行和社会承认及相应的奖励显得特别重要。
技术专利制度。技术因其知识的专有性而注重技术发明的专利权。专利法和专利制度是技术创新成果的权益及其有序扩散和转化的保障。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使其各种因素及其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活动、高风险的研发投入(风险投资)更需要通过社会化中介机构来推进。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教学要求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及其意义;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熟悉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的不同社会规范及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分层、互动;深化对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一、科学技术的体制化
科学技术体制化就是科学技术确立为一种社会建制的过程。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量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
科学技术体制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是科学技术体制和组织的基本成员,分析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形成与演变过程,是讨论科学技术体制化进程的重要路径。
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活动从个体到集体,直到国家规模的发展,出现了不断深化。包括:
第一,科学技术活动的经济支持制度。“研究与发展”成为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必须建立有关科研经费的制度: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科学基金和企业资助;科研经费的分配,主要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之间的比例。
第二,科学技术活动的法律保障。对“研究与发展”的成果,要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制。
第三,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增加的体制。建立科学技术共同体交流与合作的各种学会,创办期刊、杂志、会报,发布研究报告,通过同行评议、专家评审、发表论文、评奖,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
第四,科学技术人员培养的制度。政府建立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制度,如设立综合技术学院、工业学院、农业学院、医学院等。又如,进入20世纪,文、理、工结合的教育发展,“带薪式”的科研教学体制,培养研究生的导师制,按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设置科系,等等。
第五,科学技术活动的行政领导体制。国家为了指导、支持与组织科学技术活动,必须建立有关的组织机构,以规划、统筹关于科学技术的教育、科研及经费使用、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方向等。
积极推进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体制化的程度,对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法律保护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科学技术与其他各种事业密切相关,需要建立社会组织以保证科学技术活动的顺利进行,协调和其他事业的关系。科学技术组织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体制保证。
在科学技术社会史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有:
各种组织机构,如科学学会,技术学会,科研院所,研究中心,科学技术研究联合体,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被组织到这些机构中从事科学技术活动;
各种科学技术出版物,为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学术交流与讨论提供平台;
大学与专科院校,为科学技术业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资源;
科学技术活动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中,国家专门设置关于科学技术的、各层次的决策、管理与咨询机构。
科学技术业主要是从事智力劳动的职业,它的核心是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科学技术工作者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社会角色、价值观念,对科技工作者有特殊的激励制度。
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按照职称、学术职务、学术声望的维度进行社会分层,先天和后天的因素都会影响社会分层。科学分层的金字塔结构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
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通过学习、交流、合作、竞争与冲突等形式进行互动。互动的正功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良互动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知识社会的主要职业是科学技术业。科学技术体制化的主要标志是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的产生与形成,以及建立相应的社会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协调科学技术业和其他事业同步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科学的目的,是要求科学家做出独创性的贡献,从而不断增加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的知识存量;发展技术的目标,是要利用科学发现,进行技术发明,并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提高社会与个人的竞争力,为社会创造出繁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科学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科学范式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家群体,他们受同样的实践规则和标准所制约,并且共同培养后继人才。其任务是在科学范式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学派和无形学院是科学共同体的两种主要形式。
技术共同体是以共同的技术范式为基础形成的技术专家群体,其任务是在技术范式的指导下从事技术的解题活动。“创新者网络”是技术共同体的重要形式,它提供创新者非正式直接互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
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由于体制目标不同而有区别。科学的社会规范以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为标准;技术的社会规范则是所有者性、局部性、权威性、定向性和专门性。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教学要求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要认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了解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它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民族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的选择。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新阶段
从20世纪中叶起,一场新技术革命改变了历史进程。新技术革命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由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海洋、空间、环境与管理等技术组成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实质上是生产力革命,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机器)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20世纪的新技术革命是新的生产力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正是在这个新情况下,思想领域中掀起了一股未来学思潮。西方学者提出了各种社会发展学说。
贝尔认为,由于新技术革命,工业社会正在向后工业社会转变,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控制技术的发展等。
这种种新思潮,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新的信息:进入新千年之际,人类社会正在面临又一次历史性变革;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主导的世纪,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世纪。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是分析未来学思潮的思想武器。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增长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1.经济发展首先是经济增长
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它的创立者索洛和斯旺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创造和运用了估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剩余法。但总的说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是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的。
20世纪80年代保罗•罗默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与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提出:信息和知识不仅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这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产生的新情况:知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
2.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现代经济增长是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过程中的经济增长,它是以新技术革命、以重大的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它的显著特征是经济高增长率和结构高变动率。
从20世纪中叶起,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业的产生,形成了一门新的产业——知识产业。20世纪60年代初,马克卢普在《知识产业》中,分析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知识的生产和分配的比例。70年代波拉特在《信息经济》一书中,阐明信息活动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这预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知识经济同传统经济的区别是:从生产要素看,占第一位的在农业经济中是土地;在工业经济中是资本;在知识经济中则是知识。从产业结构看,主导产业在农业经济中是种植业;在工业经济中是制造业;在知识经济中则是高科技产业。因此,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主要通过经济重心由制造业,经过服务业向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必须解决如何实现全球化技术与知识的流动同本土技术与知识的互动的问题,如何有效结合产业配置、产业结构与科技产业本土化的问题,才有可能通过产业技术的战略性跨越,缩短与发达国家在产业技术、产业结构方面的差距,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发展模式的选择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发展实质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手段的发展;发展模式必然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与价值观念等因素,它是由这些因素组成的、发展活动的概括形式。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选择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战略,形成相应的发展模式。现代发展模式的选择,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要实现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必须经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中的作用。其间包括需要与工业化水平、人才政策、产业政策、科技资源、教育投入、资金投入和中介环境等系统要素的共同作用,即需要与体制性改革和改进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在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学技术,特别是它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发展科学技术全系统的创新能力,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发和培育国家竞争优势,是发展模式的一项重要选择。国家创新系统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整合和互动,形成在全球竞争的战略高度上的大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教学要求
深刻认识科学技术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精神实质;明确科学技术进步与中国发展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近代以来,在科学技术这股革命力量推动下,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变。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18世纪末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了工业化过程。第二次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20世纪中叶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在美国开始了信息化过程。
目前进行的中国现代化,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是指: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代化进程是上述这几个方面之间的互动过程,其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是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已经提出现代化的任务。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洞察世界历史的重大转变,指出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指出,新时代的特点是:穷国与富国的差别不仅在于资本,而且在于知识。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政策,以缩小它们与富国之间的知识差距。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应用于分析新的世界形势,提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地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即: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鼓励技术创新;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等等。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发展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走工业化道路,但暴露出不少严重的问题,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农村与城市的差距;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
根据当代世界发展模式的转变,总结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历史经验,党的十六大提出新的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1.不仅要实现工业化,而且要实现信息化,并且要以信息化为主导,加强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2.不仅要用硬指标(物耗、能耗、人员数量等)来衡量,而且要用软指标(科学技术含量)来衡量经济进步;3.把教育现代化放在现代化的优先地位,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教育、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三、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解决人口、资源与发展问题的决定性因素。据此,党的十五大与十六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创新能力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中国的发展战略把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包括:
知识创新系统。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技术创新系统。它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知识传播系统。它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
知识应用系统。它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成现实生产力。
研究与发展是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研发强度(R&D/GDP)反映国家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研发活动的类型和研发活动的部门分布,反映科技资源的配置状况。
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是国家的教育体系。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包括教育的体制、思想、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四、科学技术进步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必须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第一,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包括信息的基础技术、支撑技术、主体技术与应用技术,以推动知识社会主导产业信息业的发展。
第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技术、机器智能化和计算机化产品、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它反过来又必然促进信息化的发展。
第三,开展生命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必须把重点放在农业。马克思指出农业不同于工业的特点:(1)它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2)它的生产力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而且还有劳动的自然生产力。
第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并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附  记
为在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我司组织部分高校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对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修订。
参加“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基本要求讨论和修订工作的有:中国人民大学黄顺基教授,复旦大学陈其荣教授,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于祺明教授,北京大学任定成教授,东北大学陈凡教授,浙江大学许为民教授,南京大学肖玲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张明国教授,东北林业大学张忠伦教授,北京大学刘奇教授。
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基本要求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修订。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副司长徐维凡、思想理论教育处处长刘贵芹等参加了编写提纲的讨论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审稿工作。
由于时间仓促和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本教学基本要求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意见,使之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2003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