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泛舟 学做人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39:11
在第2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著名特级教师、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在《人民教育》上撰文讲述自己的从教与成长历程,朴实无华却发自内心的文字处处流淌着她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爱。阅读这些文字,能激起我们对敬业奉献的再思考、理解“真”、“善”、“美”的真义。让我们大家都来认真读一读于漪,向于老师学习、向于老师致敬!
我学的是教育,对教育一往情深。我梦寐以求的就是当一名好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撒播知识的种子、做人的良知和金色的希望。我憧憬着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青枝绿叶,花朵芬芳,果实累累,自己作为曾经输送过生命养料的泥土,分享快乐和幸福,享受精神的富有。
我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梦想,是因为求学时有幸遇到了许多位学高德馨的好教师。他们教课中情不自禁表露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思,常使我心灵震撼,激起我无尽的遐想;他们传授知识,剖析问题时的一语中的、鞭辟入里常使我茅塞顿开,忽然天朗气清,快乐无比。上课求知明理是我的期盼,我的幸福,我不仅对老师的崇敬爱戴充盈胸际,而且心中经常能不由自主地升腾起当教师的强烈愿望。人不可能自然成才,要靠培养,去除蒙昧,走向文明。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播火者,我要像我的老师那样三尺讲台倾注爱,纺织人生的理想。
在委屈中起步
怀着满腔热情,带着感谢培育之恩的思想,我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太大了。想得太美,做,可得站在地上,不能在半空中飘浮。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还有些熟悉,文理学科教学则甚为陌生,无论教哪个学科,都得从头学起。
学校原本要我教历史,当我正沉浸在背诵中国古代史重要历史年代、熟悉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时,校领导突然叫我改行教语文。教历史,已是勉为其难,缺少专业学养,改教语文,岂不是又要重起炉灶?汉语拼音、汉语语法都没学过,起码的基本功都不具备,怎么教啊?别说误人子弟,就连课堂上一节节站下来也十分困难。于是,我诉说自己的难处,谁知校领导说:“战争中学习战争,哪有先学打仗再去打仗的?这是‘最高指示’。”我无法再开口,认了,两分钟就解决了改学科的大问题。
那个年代,没有教学参考书,全靠自己独立钻研,独立创造,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教。自由度是大的,但教得正确与否、质量如何,我这个年轻教师没有把握。那里,课堂闭锁,不可随便进别的教师课堂听课、学习。我向老教研组长央求了多次,希望能听他一节课。听说他教得好,琴棋书画也行,令我羡慕。可他就是不吭声,不应允。
俗话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我一清早就到学校,积极主动地把办公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包下来,扫地、擦地板、抹桌子、泡开水、倒痰盂,想以勤劳“感动上帝”。然而,终未见效,仍然未给我听课学习的机会。
一天,老组长突然来听我的课。推开教室门,见他坐在最后一排的椅子上,一脸严肃。由于毫无思想准备,腿不由自主地“弹起了琵琶”。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教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对作品中的“将军”和士兵“小李”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我定了定神,把课上了下来。学生认真阅读、听讲,我自认为讲得还是有条有理,过得去。
课后,他找我谈话。轻描淡写地肯定了我的板书、语言外,郑重其事地说:“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人物形象分析是这样贴标签的吗?”“轰”,如五雷轰顶,头脑炸开了似的。怎么办?我只得低声下气向他请教该怎么教,但他仍一脸严肃,金口难开,不吭声。他在办公室时一天难说几句话,我们都怕他。
“门”在哪儿都不知道,我是名不合格的语文教师。专业不对号,一改再改,须知隔行如隔山,说说轻巧,我一肚子委屈。委屈又有什么用?路还得往前走。既然改了行,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把责任往客观推,永远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教师。语文教学的大门究竟在何处?脑子里整天翻腾着这个问题,即使路漫漫期修远,我也要寻找。不仅要找到门,而且要登堂入室,深味其中的奥秘。老组长这句“金石之言”成为我在教学生涯中不懈追求的动力,我常常反躬自省:“你入门了没有?‘堂’在哪里?‘室’在何处?你清楚了多少?一名对学科教学不入门不辨堂室的教师怎能称职?怎能对得起学生?”外力在教育历程中化为我的内驱的动力。从此,夙兴夜寐一灯明,寻寻觅觅。
一方面,我着力打基础,从语言、语法、修辞到中外文学史、经典文学作品,广为涉猎,吮吸其中琼浆,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广泛地寻找借鉴,从中探索入门的途径。如到记忆中搜索。当年自己在中学求学时,语文老师是怎么教我们的,哪些课拨动我们心弦,使我们激动、感奋,引领我们在优美的语言文字、精辟深邃的思想里遨游,使我们享受语文,享受文化,享受快乐,经久不忘。又如从比较中学习。传统教法是什么,流行教法怎样,国外怎么教他的母语(尽管资料凤毛麟角,当时封闭,也可体悟一二),经常阅读有关报章杂志,比较利弊得失,逐步形成对语文的一些看法。再如到语文教育论述中寻觅。张志公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对语文教育的众多论述,从识字教学到工具书的使用,从阅读教学到作文训练,我认真阅读,逐一推敲,从中寻觅有效的途径。
为了进入语文教学的大门,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思考、实践。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真心实意虚心求教;一把尺子专门量自己的不足,查找自己教课的差错、缺点、不足,每节课写“教后”,记录下歪歪斜斜的脚印,寻找语文教学的规律。
“可惜我不会”
教了三四年,那种上课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有所稀释,对语文教学的门径似乎有了点领悟。但有个问题又常让我心甚不安。课上学生颇有学习气氛,听讲也很专心,但进步不明显,尤其是部分同学的作文,长进很少。为此,课后我常与学生聊天,了解症结所在。不少学生自责,说自己基础差、不努力,有位课上从不发言的男同学笑嘻嘻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上语文课,你讲得很好听,可惜我不会!”说“可惜我不会”时还低下了头,露出些微歉意。
淡然一语重钧。教课,学生没学会,我这名教师“合”的什么“格”?我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很大努力,讲得一清二楚,怎么学不会呢?别说打业务底子,力求摆脱知之甚少甚浅的窘境,告别孤陋寡闻,就是对教材我也是潜心研究,查检资料,独立分析,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起码三四个来回,一篇篇课文反复推敲、研究,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意图等等,弄得一清二楚,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钻研一篇教材,有时要花10小时、20小时,甚至30小时。我深知教师对教材若明若暗,一问三不知,别说有损教师的形象,起码愧对自己的良心。基于这样的认识,备课非认真读书、非刻苦钻研不可。3篇、5篇、8篇、10篇,上百篇独立钻研,开始尝到了庖丁解牛的滋味,往往能一眼看到底里。现在看来,真得感谢当时没有可提供抄袭的种种教学参考书,非自己学会走路不可,否则,高中课堂站不下来。阅读教材的本领是逼出来的。
当时,学生的话语看似平常,但激起了我的深度反省。不可否认,我是努力的,但我只着力于“心中有书”,忽略了“目中有人”。我误以为只要讲清楚,学生就会懂,就能学会,越俎代庖,荒唐可笑。在教学工作中,学习者是第一因素,没有学习者就没有教学。杜威对此有一精彩说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还谈得上什么教学?同样道理,课堂里有学生,但脑子里没有他们活生生的形象,不研究他们的实际,岂不和没有学生一样?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面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钻研教材、使用教材正是为了教学生,教好学生,我这种有书无人、重书轻人的教学,在不经意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当然不可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毛病出在自身。教学总不能建立在学生情况毛估估的基础上,要疏通了解学生的渠道,和学生接触,和他们学习动态、书面作业接触,和他们的家长接触,处处做有心人,让学生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生理特征等各种信息进入自己的脑中,分别储存起来。无论教哪个年级哪个班级,总要精心地走进学生世界,课内课外了解,直接间接了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教学生要“观其所以”,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行;“观其所由”,观察学生所走的道路;“察其所安”,考察学生私下的言行,摸清学生的个性,目的在给他们个性中智慧的花朵提供发展的条件。我采用观看、倾听、询问、调查等多种方法,探索学生的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对有些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感同身受,共同探寻破解的方法。此时此刻,学生就不再是一个个名字,一张张卷子,一笔笔分数,而是立体的、灵动的、各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化着的、发展着的形象,充满希望、有无限的可塑性。
我这个人真懵懂,教了那么多年才开始接触到教育的本质,才懂得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是我的教育对象;才懂得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到点子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离开了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悉心研究,那是在教教材,在表演给学生看。课如果只教在课堂上,就会随着教师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特别是母语教学,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应力求惠及终生。
咬定青山不放松
有一件事又给了我新的思考。一天下午,学校请来了一位同志作报告,会议结束,我与学生走出礼堂,边走边谈。我说:“今天报告的内容比较好,谈青年学生如何求知、如何成才,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名调皮的男同学冲着我说,“好什么啊,他讲了150多个‘这个’,其他我什么也没听到”,说着就把练习本打开给我看,上面画了计数的一个个“正”字。我愕然了,想不到语病有那么大的危害,把讲述的内容也掩盖了。事后我反躬自省,深感自己的教学语言毛病不少。一是啰唆、重复、不简洁;二是词汇贫乏,说来说去那么几句大白话,无色彩,无味道;三是有语病。我是江南人,半路出家,语音不准;脑子转不过来时,我会下意识说“呶”,思维跟不上,下面的话找不到适当的词,就来个“但是”,其实,根本不要转折,我就乱转折。
用清楚明白的语言传授知识、启发思维是教课的基本条件,含含糊糊,闪烁其词,杂乱无章,学生就会坠入云里雾中,得益甚微。教学用语里既要有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谨的书面语言,有文化含量,学生学习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之中,就会受到熏陶与感染。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在行动上下苦功。我的目的是力求“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作为语文教师,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不能说是是一套,自己行的不一样。如何规范自己的语言,清除语言中的杂质,提高语言的质量?我是多管齐下。一是训练自己思维的条理化,锻炼“心明”,促进“言明”;二是勤奋阅读,增加知识素养,丰富词汇量;三是用“以死求活”的方法,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当时年纪轻,有劲儿,追求完美。我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定下来,然后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除,把不合逻辑的地方改掉,然后背下来,进而口语化。这样一来,啰唆、重复、语病大大减少。
每天到学校,须步行20分钟才乘到公共汽车。这20分钟里我就把上课的内容在脑子里“过电影”:怎样导入,怎样展开,怎样发展,怎样掀起高潮,怎样结尾;这个问题下来,学生会怎么回答,回答不出,怎么引导,怎么铺垫……乘上车,有时继续想,乘过站的状况常有发生。这样的把心贴在教课上,不仅提高了语言的质量,而且一堂堂课心中很踏实,无丝毫飘浮的感觉。
写,也是如此,自觉地坚持写“教后”,梳理思想,提升认识,评说得失。写学生品德评语,力求一人一个样,各有特点。批改作文,总批就是一篇小文章,与学生倾心交流。学校要求写的计划、总结、质量分析等等,无不一丝不苟。
我一直认为写得好,首先是做得好。只有深入实际,深入思考,确有体会,确有见解,下笔才流畅无阻,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今,我已是80岁的老人,发言不用稿子,写文章不用要草稿,大概就是年轻时锲而不舍下苦功的缘故。
正当我教学实践兴冲冲之时,急风骤雨式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在劫难逃,被打入劳改队。“为什么教学那么卖力,受到市里表扬,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吹鼓手’!”“为什么那么关心帮助学生,是‘腐蚀学生’!”“为什么那么卖力钻研业务,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反动学术权威’!”一顶顶“桂冠”压得我透不过来气。侮辱、监督劳动、审讯、批斗,周而复始,我从未遭遇过如此的打击,万思不解。特别是看到有些十六七岁的学生,原本很可爱,曾几何时,变成打砸抢的模样。一皮带抽下去,腿上留下一道痕迹,血就会冒出来,打的是他的老师啊!边剪老师的头发,边逗乐,边大笑,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着的是什么魔?人性到哪去了呢?我困惑、愤怒,欲哭无泪。善良应该是人的本性,为什么要扼杀,让兽性发作?在处境极端险恶的情况下,我更加想到教育非抓不可,一定要把青少年教育成“人”的样子,有人心,有人性,有情有义,把握做人的底线。
人间自有真情在,有的老师、有些学生关心我、鼓励我,我在逆境中活了下来。胡乱折腾了两三个月,总算放回家住,每天去学校报到:劳动、检讨,改造灵魂。熬到了所谓“复课闹革命”,学校开始恢复上课,要我带一个乱班,做班主任。从此,我就成了带乱班、乱年级的“专业户”。
对我而言,这又是一个新考验。以往教的都是比较好的班级,不存在纪律问题,而今学生受“读书无用论”及打砸抢影响,逃课、打架、偷窥,个别学生简直无法无天。面对学生无辜受害,我更感责任重大,要竭尽全力真心帮助他们。挨家挨户访问,三次五次,八次十次,和家长做朋友;与学生相处,呵护,真诚,将心比心,遇到问题,换位思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以此赢得学生的信任。逐渐地我的话语能在知音者——学生的头脑里回响激荡,收到良好的效果了。学生进步了,所带班级转变了,所带年级先进了。
正有点沾沾自喜时,一篇周记猛击了我的心灵。“今日早操时,你骂学生十三点,你的阶级感情哪里去了?你还像不像个教师,配不配当教师?”太厉害了,上纲上线,我边读边脸上发热。我从不骂学生,同学总说这位女同学十三点(即北方说的“二百五”的意思),因她不断闯祸,无理取闹,又不听规劝。那天早操她在操场上惹这惹那,像旋转的陀螺一般一刻不停。我提醒多次,她不理睬,我黔驴技穷,脱口而出:“你又不是十三点!”这句话真灵,她马上不乱动了。话一出口,我就很后悔,深感自己的无能,但没想到对这位同学伤害的严重性。冷静下来扪心自问,确实有愧。
感情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对学生丹心一片,情深似海,就不会出言不逊,伤学生的自尊。学生的生命是宝贵的,是有尊严的,岂能冷嘲热讽伤学生的心!我没有掩饰自己的错误,主动到班级读了同学的周记,说明自己为何出言不逊,心里是怎么想的,并向被嘲讽的同学道歉,请她原谅。这件事我记了一辈子,教训深刻。面对各种学习懈怠、思想行为偏差,乃至被家长赶出门的学生,我总坚持满腔热情满腔爱,不断拷问自己的感情与责任,力求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千人千样,有个性有潜能,资质优良的学生,教育起来同样有相当难度。没有大爱,没有水磨的功夫,就不可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奏出悦耳的乐曲。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的个性,关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与潜力,关于“长善救失”,把蕴藏的种种潜力变为发展的现实。学生世界的事无须喋喋不休,动辄禁止令,管头管脚,要坚持正面教育,关键处引导。几十年来,我教过各种类型的学生,面对这些丰富的“书”,我一本一本认真读,一点一点学习、领悟,逐步懂得师爱的真谛,也品尝到亦师亦友的无穷的乐趣。
长相忆,我那些个性迥异、充满活力的学生!
追求永无止境
1978年,特级教师的巨大荣誉突然落到了自己的头上,我又惊又喜,兴奋不已。首批评选,无自己申报的手续,在开会颁证之前,我全然无知。面对如此好运,绝不能让荣誉蒙上灰尘,定要让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加倍努力,追求卓越,孜孜不倦地缩短“实”与“名”的差距。
首先面临的是极大的压力。我还是我,就是那点水平,可冠以特级教师以后,别人对我的要求一下子高了起来。一切教育行为,一切思想言行都在众目睽睽之下,似乎你应该什么都懂,什么都应十全十美。一下子怎么做到呢?我只能自强自立,奋勇拼搏,增强自我教育的内驱动力,以敞亮的胸怀、无限的热忱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比如听课,每一节都有同行听,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几百人。为了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远道而来的各地教师,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备课全身心地投入,天天明灯伴我过半夜。那都是随堂听的家常课,未经过试教,很少有表演成分。外地邀我去上课,我都婉言拒绝。有人说我有架子,有人说只会教自己的学生没本事,对这些我没放在心上。我有我的想法。
“文革”一次批斗会上,使我内心有所触动的不是捏造的事实,而是一位老教师的讲话。他说:“公开教学,你不断借别人的班上课,你知道带给别人怎样的伤害?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教法,你教得好死了,到别人班级上课,别人怎么进课堂……”至今那义愤填膺的模样我还清晰地记得。尽管借班上课不是我的本意,是下达的任务,但伤害同事,影响别人教学,自己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做任何事,都要为别人着想,设身处地非常重要。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日后如还有可能上公开课,决不借任何班级上课。再说,借班上课对学生情况不了解,违背教育原则,针对性较差,更多的是表演性质,推销授课教师的“才艺”。至于研究性质的课当另作别论。我的岗位是学校教学第一线,那就要脚踏实地耕耘,扎实提高教文育人质量,一个心眼我为学生,“巡回演出”的事不干,显然不是架子与否的问题。
教师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学会站在教育战略的制高点上思考一些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跟随着时代奋勇前进。为此,我不断地挑战自我,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无知、缺陷与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追求超越。比如课堂教学,根据课程目标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努力的小目标,一个一个台阶上,一步一步攀登。先是“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知心教心,有的放矢;接着在语言的规范、生动、鲜明上下功夫,力求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再接着研究课堂教学的节奏与容量,怎样的教学节奏与内容的分量,学生最易接受,最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不打疲劳战。然后又研究课堂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学科教学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和审美功能,以学科智育为核心,融合德育、美育,使教书育人落到实处,改变只是传授知识的线性思维。又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到教学的情境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传统的教学结构的直线往复转换成网络式的辐射型,能者为师,水涨船高,推动教学向深处开掘,往广处开拓。研究的问题均来自教学的困惑,学生学情的启示,目的是修正或否定自己不合语文教学规律与不合时代前进步伐的想法与做法,切实导引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要有主心骨,不追时尚,不跟风,不炒作。教育是朴素的老老实实的学问,无须三流的化妆来涂脂抹粉,花里胡哨。有一个阶段有这样一种舆论,似乎没有什么动人的口号就是保守,就是不改革。当时我只能一笑了之。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复杂性难道用一句广告语就能概括?千人千面,千课千样,哪一个教学模式能包打天下,放之四海面皆准?多一点哲学思考,多一点文化判断力,就能经得起这个风那个风的劲吹,牢牢抓住教文育人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迈。语文教师的定力、个性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在课程建设、教学发展的重要时刻,我总是直言不讳地对许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语文教育的目标问题,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功能的问题,兴趣、情感、求知欲问题,素质、能力、智力问题等,我发表了很多看法,而且预料到会有不同意见,乃至反对的意见,但是本着当教师的良心,对学生的热爱,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执著追求,坦率地讲述观点是应该的,必须的。意见能深化自己的研究,修正不恰当的不周全的乃至错误的看法。一名教师总不能只埋头上课,要抬头仰望教育大形势、语文教改大潮流,判别语文教学现状的利弊得失,了解向前发展的可能与期盼。胸中有全局,教学实践就能心明眼亮,措施有力有效。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社会上物质生活的诱惑对教师的冲击越来越大,我也未能幸免。调动工作,优厚待遇,兼职校长,房子车子,我都婉言谢绝了。90年代中期,一所规模宏大的民办学校邀我当校长,年薪60万,我也毫不犹豫地谢绝了。我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人,为什么会作如此的选择?毕竟在人生道路上走了几十年,曲折坎坷,最牵动我的心的是学生能健康成长,国家的繁荣昌盛。我是一名教师,不愿做知识贩卖者,人和金钱之间画上等号,人格也就扫地了。其实《乐记》里早就深刻指出:“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人总是有物欲的,因为要生存要发展。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的目标是人格的完美。泰戈尔曾说,鸟的翅膀一旦系上黄金,就永远也不能飞腾起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精神世界,有精神支撑。读书求知为什么?为明理,为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教师是教圣贤书的人,当然,应是做人的表率。
教海泛舟,学做人师,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