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军 李邑兰:东汽中学:惨剧或可避免(南方周末 2008-5-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35:09
东汽中学:惨剧或可避免
2008-05-29 16:46:14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朱红军 李邑兰

图:2008年5月22日,受灾惨重的位于汉旺的东汽中学,在倒塌的废墟前,几束花朵被放在一本课本上,但鲜活的生命已经不在。
一所在央企和地方政府之间无所适从的学校,一栋有三十余年历史年久失修的教学楼,一场几乎错过三次逃生机会的悲剧
汶川大地震,最终夺去了四川绵竹东汽中学(东方汽轮厂实验外语学校)240余名学生的生命。学校唯一的一栋建于70年代的四层教学楼顷刻间垮塌了。
再过半年,11月20日,本是学校四十年校庆的日子,既定的计划是邀请历届校友返校联欢。现在,校友们回来,却只能凭吊危墙。
废墟中的学校光荣榜上,那些唤作罗燕、边楠的学生,如今都是冰冷的数字编号。他们最后的遗物是一缕尘垢的头发,和一张面目全非的头像,然后一同被埋于学校背后的深山。
家长们悲痛欲绝:即便天灾难免,教学楼倾颓如此,仍是不可理解的。看看一墙之隔的宿舍楼,以及实验楼,虽然裂纹横生,却依旧矗立。
他们试图证明,这是一栋早该修缮的危楼,却苦无证据。然而他们并不清楚,至少在过去的三年里,这所学校曾有着多次机会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新建学校的计划流产
一位老师说,因为移交的计划,大家总觉得归属未定,何必再花冤枉钱?
东汽中学的辉煌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68岁的前任校长张天明在1995年顺利把学校申办成省级重点中学,张爱萍将军为实验楼题写了“科学宫”的楼名,而校名则出自洪学智将军之手。
张天明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东汽中学历年都是绵竹高考经验现场会的首选地。“最辉煌的1991年,高考甚至有五科成绩排名德阳地区第一。”
1999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逐步把所办的学校、医院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移交地方政府统筹管理。这所偏居大山的中学从此不平静。
学校教研室主任郎国华回忆,2000年开始,学校要移交绵竹地方的消息传开。出于对待遇和未来前景的担忧,先是优秀老师走了,再加之东汽部分厂区和生活区搬迁德阳,优秀生源也少了。这几年,学校衰弱不可避免,东汽的子弟大多已不在此就读,但对于周边相对贫穷的村民来说,这里依旧是不错的选择。
2004年前后,东汽终成为第二批必须剥离社会职能的央企之一。现任周校长回忆,新建校园计划一开始就被提出,2004年和2005年,学校甚至以此作为招生的亮点,“效果还不错”。
2005年12月,东汽公司与绵竹市地方政府书面移交协议达成,包括中小学,公安机构一起的1690万资产,无偿划转给绵竹市人民政府。协议规定,原有东汽中学教职工收入,一律保持东汽原状,就高不就低。
两个月后,双方又签定补充协议,旨在解决移交后东汽子弟的上学问题。补充协议正式确认新建校园计划,建设资金约2500万。双方约定,绵竹政府负责在2006年3月底提供具备建设条件的土地,东汽出钱,选址在汉旺镇迎宾路新邮电街后面,一块占地一百二十亩的开阔地。
周校长回忆,设计图纸已经就绪,围墙甚至砌了一半,新建计划却突然夭折了。
原因是什么?东汽一位公司领导对南方周末记者的解释是,考虑到东汽生活区要外迁,担心新建学校的生源得不到保障,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而真正的原因则是,因为新校所占土地的补偿未能与当地村民达成一致,当地汉新村老百姓不惜日夜守候土地来抗争工程的启动,最终计划搁浅。
此举后来被东汽归咎为地方政府推动不力,引发龃龉。
学生们依旧等待着。学校一位老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顶楼每逢下雨,开始有渗漏现象,但并不严重,“大家不以为意”。
这栋教学楼,依照老校长张天明的回忆,开建于1975年,迄今已有33年历史,是学校里最年久的建筑。一位老师说,因为移交的计划,大家总觉得归属未定,何必再花冤枉钱?现在,幸存下来的老师才不禁后悔,“如果成行,今天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再发生了”。
“建设进度就拖下来了”
“各方利益难以调和。”绵竹现任教育局长称。
在德阳市,像中国二重这样的央企都先后完成了学校移交的协议。为接收央企子弟学校的师生,崭新的德阳三中已经破土动工了。
东汽中学成为最后难啃的骨头,东汽与绵竹地方政府的谈判仍在延续,局面也越来越复杂。新建计划流产接近一年后,2006年11月29日,双方再度达成协议,取而代之的是对东汽中学一分为三的分流计划,东汽出钱支持绵竹政府对所辖几所重点学校进行改造扩建,东汽中学届时逐步分拆到上述学校中去。
为了照顾东汽孩子入学,地方政府答应,高中阶段计划内招生,东汽子弟可降一档次录取。
此扩建计划耗资7500万,由双方共同承担,东汽承揽4000万。此协议甚至给出了各类教学措施的竣工日期,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一切如果按照计划,几所接收学校的教学楼均应在2007年9月新学期开始前竣工。
如是推断,即便装修和相关筹备再耗费一个学期,东汽中学的孩子们至少也应在今年年初新学期就分流到其他学校了。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方案引起的风波远高于新建校园计划。“各方利益难以调和。”绵竹现任教育局长称。
东汽中学的老师们首先表示反对,理由是担心学校打散后,分散各校的老师的切身利益会受到地方损害。在协议中有一条“东汽中学教职工中收入高于当地教师的一部分,须接受地方部门考核方能发放”。这被东汽老师们理解为悬在头上的利刃,随时会被地方以各种理由侵害利益。
对于绵竹市教育局而言,这一协议同样隐患多多。“地方老师的反弹意见也很大,认为同工不同酬。”一位副局长坦承。
最激烈的时刻,东汽老师以集体签名、网络发帖、上访等方式表达不满,东汽公司则无法割舍曾经是子弟学校的感情。而绵竹市政府虽有着自己长远的教育布局调整计划,但基于东汽在绵竹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也使得处理问题难免前后失据,左右为难。
最终直接影响到改造扩建计划的实施,“几处教学楼的改建方案变更达七八次之多,建设进度就拖下来了”,绵竹市教育局一官员说。
甚至在地震后,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分拆协议中提及的一些校园的改造和调整,还没完成。依照协议,这本该是一年前的任务。
学生们依旧等待着。那栋三十余年历史的老楼也依旧矗立着。没有人想起去修缮它,在这场持久的移交纠纷中,它被遗忘了。
年久失修,谁的责任?
在绵竹体育馆的临时安置点,周校长也在问,“学校没错,老师也没错,究竟谁错了?”
许多家长得到消息称,地方相关部门曾在三年前就发文要求修缮教学楼,但未有实效。此说未获核实,绵竹市教育局官员亦对此表示否认,称从未收到任何关于学校危房的报告。
但三十余年的老楼,迄今未得到任何对应的检查和修缮,却是不争的事实。教育局一官员也承认,“年久失修”。
最新的一次移交协议则发生在2007年10月,协议称,将东汽中学整体成建制地搬迁到城北中学,保留东汽中学的名字,原城北中学的师生则分流到绵竹其他学校去。
绵竹教育局的一位领导说,我们步步后退,退无可退了,“整个绵竹市的教育布局调整都因为这个学校而调整。”
这本是东汽中学孩子们的最后一个学期了,依照协议,2008年秋季,他们搬走后,学校将会全面维修改造,作为小学的校址。
在持续数年的各方利益纠葛中,它错过了一次次的逃生可能,在5月12日迎来了灭顶之灾。救援已告结束,超过240名学生就此丧生,更为精确的数字还在统计,只会更加骇人。
绵竹市教育局局长则感叹,移交纠葛至今,一切都是利益问题,谁都在捍卫自己的利益。
5月15日凌晨,在东汽厂区,该厂的党委书记在谈及学校遭遇时,摇头叹息,自称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但辩解几乎是本能的,“学校已经移交给地方了。”
东汽为了学校移交,已经支付了2000余万元费用,最后一笔800万正支付于地震前夕。该厂的一位领导直言,“国家规定学校移交只需就地划拨资产,而我们实际上还拿了几千万做嫁妆。”
地震发生后,也正是东汽第一时间给予这个曾经的子弟学校以援手,绵竹市教育局因为学校受灾面广,一时无法顾及。
背负着巨大压力的现任周校长,此前一度拒绝谈及此事,一直在救援现场奔忙,他的妻子和上高中的孩子,都被埋在废墟下。
5月24日深夜,在绵竹体育馆的临时安置点,周校长也在问,“学校没错,老师也没错,究竟谁错了?”
他说,“也许是我们剥离政策的‘一刀切’做法错了,能不能也给予我们这些改革当事人适当的自主性?”学校垮了,下一步如何?他依旧茫然期待。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zmzg/200805290089.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