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震大考电视:凤凰台、成都台、东森台、CCTV(南方周末 2008-5-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28:29
巨震大考电视——凤凰台:温家宝到的时候,我们也到了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夏榆 2008-05-22 07:36:10 来源:南方周末
地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哀伤。而电视使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直接方式切入人类的日常生活
凤凰台:温家宝到的时候,我们也到了

凤凰卫视特派记者胡玲连续几天几夜没睡过觉,从屏幕上看好像精神抖擞。 凤凰卫视供图

潘红星在凤凰前线指挥部 夏榆/图

凤凰台记者何润峰是第一个进入汶川的香港记者
□受访凤凰卫视抗震救灾报道总指挥 潘红星□采访 本报记者 夏 榆 发自成都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是潘红星对他所指挥的凤凰团队的评价。
“5·12”发生之后几十分钟凤凰卫视就进入直播状态。
在潘红星的指挥间里,有手绘在写字板上的兵力分布图。箭头是方向,虚线是路线,棋子是位置。地震之后,凤凰卫视的记者迅速前往重灾区。都江堰、北川、映秀、绵阳,重灾区都能见到凤凰的影子。
除了新闻报道队伍,专题制作的骁将也出发,《大视野》、《冷暖人生》、《鲁豫有约》开赴灾区。明明知道这是危险之地,明明知道这是艰苦之地,但是没有一个说是不想上的。
突发事件的日常状态
地震直播在我们来说是不用判断的,对资讯台来说,只要是突发事件都会给予重要处理。
区别只是处理的大和小的问题。和火灾、水灾相比,地震在一般的灾难当中属于高级别,加上一开始就报的七点多,一判断就是大事,直播突发事件在我们应该说是常态。
我们在日常运作当中已经是这样的状态了,不是说从我们平时的状态转到非常的状态,我们没有这个过程,我们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平时状态,从体制上就有这样的内容。因为资讯台整个机制就是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按照第一时间报道的要求,整个设备、系统,都是按最高标准来配置的。
大震刚刚发生的时候,凤凰记者到达现场还有点困难,因为终究离我们远一些,最早到达现场是12日,温家宝到的时候,我们也到了,胡玲是我们第一拨派出来的,因为她是在北京,我们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地方有记者在,北京的记者是最早派出的。记者派出后,一下飞机马上进入状态,早期的时候胡玲报了很多东西。这个小姑娘连续几天几夜没睡过觉,怎么熬下来的我不知道,从屏幕上看好像精神抖擞,但是其实完全是工作时专业的状态激发出来的。
现在凤凰卫视在前线是派出几个组,按照震区不同的特点,我们最少有四个区。对凤凰来说,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肯定会有记者赶赴现场,另外还有摄影师,因为是地震灾区,各方面都没办法依靠,最理想的是带着一台海事卫星电话进行现场直播。但是现在还不能做到每个组都有配备,三个组有。我们第一组是最艰苦的,从香港来的何润峰,他是第一个进入汶川境内的。
在整个香港媒体中,我们肯定是第一,国内媒体我们还不敢确定,但也是比较早进入汶川境内的。现在何润峰的位置是在映秀镇,他的状态也是非常艰苦的。在那样的状态中,完全是靠个人的能力来工作,有车也没办法,他们跟解放军、先遣部队一样,都是步行。其中一段是得到解放军救援,先遣部队的帮助,随着他们一起走。当然,我们也不光是蹭客,我们每个行动都带有报道目的,何润峰是在整个凤凰真正进入震中的第一人。开始的时候相差也不多,到达现场的大概都是那几天,13日、14日。12日基本上只能筹备出发,能到达成都,晚上到成都就不错了。但是12日我们是通过各种其他资源,不是第一手的,有很多借用的资源,包括中央电视台的资料。
何润峰现在还在那儿,这么多天还在那边,第一组主要是何润峰,他是最早,而且也是最苦的。那几天吃喝睡难以想象的,根本没条件,哪有地方睡,哪有地方吃,幸亏部队给点方便面。而且他们走得很匆忙,不可能带,条件也不允许背好多吃的喝的东西,都是工作型的,主要是设备,而且我们设备比较重。
他当时去还有一个困难,设备不足,因为当时走得匆忙,我们没给他配标准设备。严格说起来,他那几天图像都没有,电视记者靠什么?靠一个卫星电话。不是这个电话,这个电话当时连信号都没有,也没办法,卫星电话,这是他惟一的武器。就是靠这个卫星电话,不断地通过电话的方式给家里报道,是这个方式。逐渐逐渐给他加强了,现在是达到了刚才说的标准。
他现在想动也很难,因为他在映秀,你也知道,是最苦,震中。交通彻底瘫痪,不瘫痪他也没办法,他完全是自己想办法。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01
巨震大考电视——成都台:两记者带出两千灾民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夏 榆 发自成都 2008-05-22 15:13:15 来源:南方周末
□受访 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总监 程 柳

成都电视台记者见证了太多的死亡

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总监程柳(左一),担任直播总指挥
地震的时候,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总监程柳正在赶往台里的路上。
刚刚开过一个紧急会议,说现在新闻媒体报道里面杀人放火太多了,应该减少,程柳想回到台里开个会传达一下会议精神。还没等回到台里,地就摇起来了。程柳看 到前面的车在簸,自己的车也在颠,他误以为是谁上自己的车。但车身簸得越来越厉害,街两边的人,不管干什么的人,全部潮水一般往马路中间涌,前面一辆粉红 的桑塔纳摇得很厉害。他知道是地震了。
地震发生以后,我到总部请示,决定6个频道并机直播,统一使用第一套新闻综合频道进行直播。
13日凌晨5点,我们台决定组建九到十个大组,全部由各个频道副总监以上的干部担任组长,协同作战,组织了大概260个人的记者队伍,分到不同的县全面采集地震发生后的各种信息。
那时我在成都区抗震救灾的公安局指挥中心里面,我们第五频道是公共频道,有一个卫星直播车,我当时指挥我们的卫星直播车,筹备直播。
当时地震发生不久,省领导指挥机关的信息特别重要,布置在各条线,各区(市)县,怎么救援,所以我们当时把卫星车定在公安局的楼里面,主要是直播省领导机关发出的指令。13日整整一天,我们从指挥中心现场直播了十多条指挥中心发布的各项指令。
14日,指令信息通道全部打通了,各部门的任务也明确了,继续在指挥中心的意义就不太大,我把卫星车调出来,赶赴第一线都江堰。
这时我觉得并机直播信息量太小,那么多记者没有什么新闻回来,重播的新闻太多,那时候已经是24小时在直播了,大多数在演播室里面,指挥上有问题。
我们公共频道是成都台6个频道中比较强的,创造效益就接近1个亿。当时我也很憋闷,你拍了很多新闻回去,它不播,当时我就请示我们集团的老总,老总说这事 是宣传部部长决定的,让我直接请示宣传部长,要求公共频道单独直播。领导同意了我们频道单独直播,大概两点多,我们搭建机构,我任总指挥,一个副总监,一 个新闻中心的主任任副总指挥,其他各个部门的领导分到各个组,以全频道的力量来做这一个节目,我们频道原来有将近10个节目,现在大家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做 一个节目。
三点开始直播,只有几十分钟的时间准备。我们频道一共是210多人,一线的记者100人左右,新闻组主要是这100个人,编辑组负责稿件的审理,还有包装组负责里面的片尾和片头。
直播还要有后勤保障,全部开始行动起来。第一天下午三点钟开始直播,单独的条数不能说明多大问题,因为我们的卫星直播头天在都江堰连线,我们连了两三个小 时,就是通过卫星直播现场。第二天,我们大概播了六十多条新闻,也是采用了卫星连线,我们把记者派到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彭州全面报道灾情。
余震不断,记者的工作很艰难。在都江堰邻近的小镇,我们有记者把车开到里面,结果余震把山体震落,车陷在泥石流中开不出来,路断了搭有帘篷的三轮机动车, 四川叫“火三轮”的人力机动车,赶回来发稿子。大部分记者都是通宵达旦地采访,在外面风餐露宿,有时候一天根本没有东西吃,灰头土脸回来,非常艰苦。
包括我们的卫星直播车出去也是,因为到了灾区,没有人会给你送东西,只有自己忍着,通宵达旦,车也不方便,卫星的天线淋了雨以后,对信号也有影响。这样的 事情太多了,昨天我们有一个记者回来,人的脸都是灰色的,因为他见证了太多的死亡,看到太多的尸体,身上也是被喷了药,消毒,防止瘟疫流行。
我们有两个记者被堵到里面,出来的时候还带了两千多灾民出来,在汶川的那条线上。两个记者,一人带了一千多名灾民,徒步从灾区往都江堰的方向走。
那个记者回来以后发烧,我们马上让他到医院检查,因为瘟疫流行的第一症状就是发烧,他鼻子完全是红的,晒也晒破皮了,因为太阳比较大。我们频道有卫星车, 成都电视台也只有我们频道有,当时我从其他台学来,我们临时去租用的。当时台领导还有不同意见,我说电视现代的发展必须快捷、同步。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 道和我们这个车连了很多线,彭州、都江堰都连了很多线,还有东方卫视,还有齐鲁电视台,都在问我们要,现在问我们要线的太多了。
刚才我还接了一个电话,洛杉矶打过来的,洛杉矶电视现在都是在讲地震,全球都在关注地震,因为温家宝讲了“它远远超过唐山了”。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48
巨震大考电视——台湾东森台:告诉台湾人该捐什么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夏榆 发自成都 2008-05-22 16:01:20 来源:南方周末
□受访 台湾东森电视台前线记者 苏日宏

前线记者苏日宏正在跟东森电视台连线
台湾东森电视台在成都的工作室设在一家四星级宾馆,看上去宾馆坚固结实而安全,然而只要走出工作室,东森的前线记者和任何报道灾难的记者一样面对艰难困苦和险境。苏日宏的工作方式更灵活,他随时可以跟东森台的主播连线,这个专攻两岸关系的时政记者曾有过多年的灾难采访经历,空难、地震、海啸、飓风,曾经有过的受困于灾难的体验,使他对汶川地震的受难者充满悲悯,他的历险,他的苦辛,他的观看、体察和表达就与人不同。
刚地震的时候,台湾要转到这一个班机不顺利,我本身在上海,这边地震,刚好我飞上海,到上海之后,立刻在机场等候补的班机,到成都来,但是那时候飞机都停飞,没有办法,第二天一大早才赶到成都来。我们一到成都之后,就立刻开始进行灾区的目击采访。
我们总共来了大概四批次,大概有8个人,昨天有一组人刚回到北京去,现在这里有3组6个人,最主要的是兵分多路,一是在成都,采访各地的救灾人员。台湾的救援物资、台湾的救援人员,他们要前往哪一个地区救灾,我们这组人会跟着他们;另外一组,我们昨天是一个同事,他往都江堰方向,我昨天是往北川方向,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坐车,到车不能再往前走的地方,我们就下来徒步前进,或者再找车、找到摩的,尽量往灾区里面跑。
总部希望我们沿着一个地方走,沿路去看看,像我们现在到北川,或者是都江堰,我们要怎么让民众知道灾区的道路状况,我们沿路采访,做一个初记,再去串成一条新闻,让大家知道目前从这个灾区要深入到另一个灾区的沿线,我们会遇到一些什么状况,比如道路坍塌,整个村庄全部被震垮了;然后我们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比如北川中学,它目前的状况,抢救的情形怎么样,希望第一时间传回去。
传输是最难的,要找卫星车很难,我们目前使用电脑传输,但灾区不可能有宽带,所以我们通常是两边跑,有时候跑到一个地方,我们觉得还可以再往前进,但是一往前进,可能就赶不上晚上的新闻,所以我们就折返,隔天路通了,再继续往前走。
一天大概是每天早上吃完早餐,8点钟出门,带两瓶矿泉水,然后就进灾区,毕竟我们对灾区环境不太清楚,不太敢吃东西,所以整天出去就是靠着两瓶水,然后回来,到了晚上9、10点钟再吃第二餐,每天就是这样。
我们必须要在那个地方了解到那些居民他们怎么吃,这些灾民他们怎么吃,伙食够不够,目前还有多少人受困,还有就是他们对外联络的方式怎么样,有没有受到影响。还有晚上那里有没有水、电,他们到底怎么生活。然后就是看他们需要些什么物资,我们也会在第一时间把这些讯息发出来,这个灾区目前有没有需要外界的一些支援,顺便让台湾一些救援单位、民间救援团体,可以透过我们的报道来了解到灾区,了解台湾需要再运来什么救援物资。
灾区有很多人,他们看到我们,会对我们说,哪里很惨,你们要赶快去报道,你会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尽快帮他把这个消息传去外面,但是有一点你要考虑到,他们花了那么多时间从里面逃出来,我们再要进去,我们自身的安全怎么办,或者我们进去,万一我们也受困了,那是不是又要浪费救援的物资、救援的人员,所以我们经常都会陷入两难,到底我要再深入进去还是我要到这里,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两难的问题。
在台湾已经跑了11年的新闻,跑过空难,跑过大台风、泥石流,也跑过台湾的“9·21”地震,其实我觉得每一个灾区的状况都一样,都很需要外界的援助,不管是台湾还是内地,所有的灾区的灾民,都需要外界援助,而且他们都很恐慌,不晓得未来在哪里,就像我看到在北川县城里面,有些民众,他们背着老人、抱着小孩,然后只带着简单的一袋行李,要往外走,他们可能说要到哪里去安置,有些人自己也不清楚,就直接想说赶快离开这个地方,毕竟这个地方他真的给吓怕了。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么大地震,他们那么严重的情况之下,稍微有一点地震,我们心里都会有一点慌,更何况他们已经经历到那一种程度,然后再稍微有一点余震的话,他们都很慌。
在台湾,死伤人数没有这么多,这边我看到有学校、医院是整个这样垮下来,一埋就是几千人,甚至还有整个村,像映秀,是整个被盖住的,我们进去灾区里面采访的时候,就有年轻人跑出来,他跟我说,他们住在山脚下,但是山顶上的房子,整个村落,几百个人就这样被埋住了,然后下雨,他们必须要拿雨水来煮粥,但那个粥里面都渗着一些血水。然后他们就是在这种辛苦的(环境下),他们就赶快出来逃生。他说,我知道目前的救灾状况,大家都是希望说尽快——哪里有生还,哪里有受困,就赶快把他们的救援物资送进去,所以他会觉得说,为什么都没有人去报道,他们那些地方那么惨。可是问题是,对于现在来说,最主要的是保存活着的人,如何使这些受困、比较有生还希望的人,能够尽早地获救。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47
CCTV地震直播实录:如果,每个灾区都有一台摄像机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石岩 实习生 贾思玉 陈倩儿 吴冰清 2008-05-22 08:04:18 来源:南方周末
5月18日下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前,包军昊正在看前一天凌晨李长春视察央视新闻中心的新闻。李长春视察央视的时候,包军昊就站在他身后,领导的指示听到了,但新闻还是要看一遍。
当晚,《新闻联播》增加固定板块“抗震救灾英雄谱”。同时,与直播初期信息奔涌、话题不断的状态相比,央视直播的面貌也越来越整齐划一。
5月19日14:28,举国哀悼日把央视的直播推向高潮。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南京、广州、济南、武汉……不同的背景,同样缓缓下降的国旗。各省市电视台播放着同样的画面,所有镜头扫过的人,表情肃穆,举止庄重,哀恸而真挚,电视里的汽笛呜鸣跟窗外的消防警报响成一片。
这是同一个中国,不久之前,黑砖窑的冷酷让人汗毛倒竖;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的出国游游客让人侧目……在灾难面前,所有的人学会了得体。
5月19日14:28,中国只有一个表情,只有一个电视频道。

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灾区看望小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栾文忠在央视直播,谈灾后心理救助的问题时说:“现在全中国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是温总理,他走到哪,哪儿的人心就安定下来。” 新华社/图

央视主持人董倩在直升机上对灾区理县进行报道 摄影王忠仁

因为在直播中出现哽咽,每天主播早间新闻的赵普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独家发布航拍的岷江北哗大桥受损画面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有央视新闻中心提供
突发事件
周荃(化名)会永远记住地震发生的那一刹那她正在编的那条关于CPI最新排行的新闻,就像复印机的按钮被按下,一道白光闪过,所有的信息便留在白纸上。央视新闻中心5月12日下午,值班编辑周荃记住了当天电视上播出的若干条毫不相干的新闻:奥数教育反思、央行准备金率上调、印度聋哑女孩跳舞。“如果在平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我们会做很多背景分析,但当时,所有的人都觉得,赶紧播完。”周荃说。
地震发生的时候,刚从佳木斯出差回来的央视记者徐丽莉正在家里写稿子。同事张程给她发短信说地震了,毫无感觉的徐丽莉不相信,张程随即把他在四川德阳的父母发给他的短信转发徐丽莉:家里地震了,我已经强烈地感觉到了震感,家里书架上的书全哗啦哗啦往下掉。
徐丽莉马上紧张起来,正想着自己所在的栏目会不会派人,就接到制片人白玛央金的电话:“你赶快把张程喊来,候命去灾区。”当天下午,张程出发赶往北川,至今没能去德阳探望父母。
地震发生的那一刹那,在新闻评论部两层的办公楼,震感并不强烈。但人们陆续从MSN和QQ上收到“地震了”的消息,浙江、河南、陕西、湖北、成都……随着震感的比较越来越聚焦于成都,《东方时空》制片人包军昊发动办公室里所有的人给成都打电话,都打不通。拨028114,依然不通。包军昊凭着他12年的从业经验知道,出大事了。14∶42,《东方时空》的3名记者定到了去成都和绵阳的机票。
12号上午,包军昊刚给栏目组开过会总结4月份的工作:4月份突发事件一个接一个,4·28撞车、藏独、火炬接力、抵制家乐福……打破了栏目组日常的生产流程,5月份该喘口气过平常日子了。
与周荃手下跑国家地震局的记者一样,《东方时空》联系地震局的记者也打不通线人的电话。包军昊一边派记者拎着摄像机直接去地震局堵,一边打开电视,凤凰卫视的直播已经开始,“我们这边怎么还不开始?出了大事,不管有没有信息先把窗口开了再说。”十几分钟之后,央视的直播开始,“这还差不多。”包军昊舒了一口气。
这十几分钟时间对于一条马路之隔的央视总部大楼来说并不是一片空白。正在编片子的央视新闻中心直播组负责人王昔在剧烈的晃动中和同事跑到楼下。喘息未定,与地方台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央视地方部马上跟地方台联系,收集震感、震级方面的信息,寻找可以连线的地方台记者。忙乱中,新闻中心采编部的一位记者接到一条来自国家地震局的短信,一行字,只有震中、震级。
周荃和她的同事马上上网搜索,震中汶川在离成都100公里的地方。所有人都知道,出大事了。
没有向上请示,15∶02,新闻频道正在播出的整点新闻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一个棕底白字的小窄条,出现在屏幕正中偏下,叠印在播音员的胸线位置。播音员耿萨播报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今天14∶28,四川汶川县发生7.6级地震。
速报,更正
对于以端庄稳重为定位的国家电视台来说,“突发事件”的片头极少使用。最近的两三年内,周荃搜索不到使用过这个片头的记忆:“伊拉克战争的时候都没使用过,因为严格说那不算突发事件。机位就架在那,战争一旦开始,就可以开拍。”
地方部继续向各省、各地市电视台收集信息。浙江台已经从省地震局获得权威消息,浙江发生7.0级地震属误传。而在此之前,浙江发生7.0级地震及北京通州区发生3.9级地震的消息已经相继被耿萨播报出去。得知这两组数据均为误传之后,耿萨马上更正。
没过多久,国家地震局刷新汶川地震的震级为7.8级,耿萨再次更正。“这两天很多人在比较四川台做得怎么样,央视做得怎么样。他们不了解我们的运作关系,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所有的省级、地市电视台的一切资源都为央视调用。以往中央台不求最快,但求最准。这种得到最新消息就播出去,随后再更正的情况特别少见。”周荃说。“在这之前,我们开会的时候曾经传达过中央的明确指示,遇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速报,以前我们也说‘及时报’——不是及时报道,而是及时上报。”包军昊说。
为了贯彻上级指示,3月到4月间,央视曾尝试遇到突发事件把新闻频道的栏目打通,冲散整点新闻和新闻专题片的界限,随时中断正在播出的专题片或者整点新闻,插播突发新闻。奥运火炬传递为这种尝试提供了一次演练机会。而更早的准备,从2003年新闻频道开播的时候就开始了,“平常我们新闻频道的滚动新闻都是直播,所以,从技术上来说,没有跟不上的担心。”2006年,在“小丫招女婿”的海选中从北京电视台进入央视的播音员赵普说。
十几分钟之内,耿萨所在的直播间外已经聚集了央视新闻中心时政部、地方部、采编部、军事部若干个部门的几十号人。跑时政的记者收到最新的消息,温家宝将乘专机赶赴灾区。CCTV1和CCTV新闻并机直播地震的决定便在此刻做出。
15∶12,直播窗口打开。主播耿萨连线在成都出差的央视记者曹越,曹越从成都公用电话亭口述了惊魂初定的成都的街景:
大约20分钟之前,感觉到强烈的震感,市民纷纷涌上街头。人民公园已经挤满了市民,公共汽车还在照常行使,店铺的灯还亮着,但是手机打不通,人们在等待消息。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