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唐四杰”小传-大家之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11:03
卢照邻小传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卢照邻诞生于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一个没落的望族之家。由于家庭门第的缘故,卢照邻自幼受到正规、良好的教育。在范阳故乡,卢照邻度过了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
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卢照邻在学业上进步很快。但是,家乡的学习条件已经无法满足进入少年时期的卢照邻的求知欲望。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卢照邻于贞观二十年(646年)离家南下,负笈从师。
卢照邻拜谒的第一位老师是著名学者、文字学家曹宪。曹宪是扬州江都人,早年在隋朝当官,任秘书学士。由于其学识渊博,颇受士林好评,所以,当时许多年轻人以受业于曹宪为荣。曹宪精通诸子百家学问,由他训注张辑所撰的《博雅》一书,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隋炀帝下令将此书藏于朝廷秘阁。唐代贞观年中,曹宪年事已高。扬州长史李袭誉素慕曹宪的道德学问,向朝廷加以表荐,得到唐太宗的批准,任曹宪为弘文馆学士,曹宪却以年老体衰而坚辞不受。素以爱惜人才著称的唐太宗越发敬佩曹宪的学者风范,便派遣使臣登门拜访,授予曹宪朝散大夫,当时学界传为佳话。唐太宗在读书过程中每每遇到难解的字,便抄录下来问曹宪,曹宪便把每个字的音训及其出处都考证得清清楚楚,令唐太宗深为叹服。
音韵训诂是学问家的基本功夫,而要掌握这一基本功夫,就必须读《苍》(即《三苍》)、《雅》,而对《苍》、《雅》两书最权威的解释,又非曹宪莫属。所以,唐初一心向学的青年士子多有从师曹宪学习的经历。
卢照邻跟随曹宪学习《苍》、《雅》两年多时间。贞观二十三年(649年),16岁的卢照邻北上洹水(今河北大名县西),拜师于另一位年轻的著名学者王义方门下,学习经史。
王义方曾任晋王府参军,直弘文馆,以其才学受到名相魏征的赏识。王义方以经史著名,桃李满门。卢照邻随其学习了一年多时间。
经过名师的指点,卢照邻在学业上突飞猛进。他在后来写的《释疾文·粤若》中回忆了早年负笈从师的艰辛和学有所成的收获:
于是裹粮寻师,褰裳访古,探旧篆于南越,得遗书于东鲁,意有缺而必刊,简无文而成补。入陈适卫,百舍不厌其栖遑;累茧重胝,千里不辞于劳苦。既而屠龙适就,刻鹄初成,下笔则烟飞云动,落纸则鸾回凤惊。通李膺而窃价,造张华而假成,郭林宗闻而心服,王夷甫见而神倾。俯仰谈笑,顾盼纵横。自谓明主以令仆相待,朝廷以黄散为经。
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卢照邻对自己的文学才华是颇为自负的。
永徽二年(651年),18岁的卢照邻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踌蹒满志地走上了赴长安求仕的道路。上段文字中所谓“通李膺而窃价,造张华而假成”云云,说的就是在长安拜谒权要,希望得到引荐的事情。
在长安求仕期间,卢照邻有感于长安城繁华生活背后隐藏的危机,“劝百讽一”,抒写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七言古诗《长安古意》。这首诗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有着“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形成“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闻一多语)。卢照邻所谓“下笔则烟飞云动,落纸则鸾回凤惊”,说的大约就是《长安古意》所产生的文坛轰动效应。
由此,卢照邻在长安文坛声名大振。在京城权要人物和文学界朋友的大力帮助下,卢照邻很快就被授以邓王府典签之职。邓王李元裕当时任寿州刺史,来京城办事,经人介绍认识卢照邻后,对其爱重有加。卢照邻到寿州(今安徽寿县)任职后,邓王逢人便说,“此即寡人相如也”。以司马相如比卢照邻,说明卢照邻在邓王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邓王非常好学,府内藏书甚多,卢照邻如鱼得水,得以披览。
后来,卢照邻随着邓王职务的变化,在襄州襄阳(今属湖北省)又度过了几年时光。
龙朔元年(661年),甘肃额济纳河一带少数民族犯边,朝廷出兵讨伐。秋天,卢照邻奉使西行。正是这次西行,卢照邻创作了11首著名的旧题乐府诗——《结客少年场行》、《刘生》、《陇头水》、《雨雪曲》、《昭君怨》、《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上之回》、《紫骝马》、《战城南》。这些诗歌均属边塞征戍之作,扩大了卢照邻诗歌创作的题材范围,也为唐人创作边塞诗开了先河。有些学者认为这11首诗歌是卢照邻的“西行组诗”,不无道理。
西行回京后不久,卢照邻在邓王府供职期限已到。邓王极力向朝廷推荐卢照邻进京,却没有被采纳。最终的结果是卢照邻被外任为益州(今四川成都)新都县尉。在赴蜀之前,卢照邻在长安有过短时期的停留。当时,京城文坛以王勃为代表,对“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上官体”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奋起反对。文坛领袖薛元超对王勃的作法极为赞赏,大力支持。卢照邻早对“上官体”的形式主义诗风深恶痛绝,如今看到王勃以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勇敢反对“上官体”,深为敬佩,积极响应,并引以为知己。
卢照邻这次赴蜀,多少有些被发配的味道,所以情绪低落。他在《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一诗中写道: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
寥落百年事,徘徊万里忧。
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
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
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进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
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
这种消沉的情绪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笼罩在卢照邻心头。也许正是这种不良情绪给卢照邻带来了厄运,在蜀生活的第二年,卢照邻因“横事被拘",所幸有朋友相救,不久便被释放。但究竟因何事被拘,过程怎样,何人救护得免,都无从知晓。卢照邻只在《穷鱼赋》、《狱中学骚体》等诗赋中,流露了这一事件的存在。《穷鱼赋》序中写道:
余曾有横事被拘,为群小所使,将致之深议,友人救护得免。窃感赵壹《穷鸟》之事,遂作《穷鱼赋》,常思报德,故冠之篇首云。
遭遇意外横祸的卢照邻,有感于汉代文人赵壹创作的《穷鸟赋》,自比为失水之鱼,便写作《穷鱼赋》,表达了对友人救护行为的感戴。
出狱之后,卢照邻仍然心有余悸。在《同临津纪明府孤雁》一诗中,诗人以孤雁自况,反映了在出狱之后进退维谷的困难处境,也流露了诗人对蜀地生活的厌倦和对长安的向往:
三秋违北地,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天无有阵,度海不成行。
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尽管心情不好,遭际坎坷,但卢照邻始终不改文人情怀。他利用闲暇,饱览蜀地山川名胜,留下了不少优秀诗篇。《文翁讲堂》、《相如琴台》、《石镜寺》以及《十五夜观灯》、《葭川独泛》、《大剑送别刘右史》、《送梓州高参军还京》等诗歌,都创作于这一时期。《文翁讲堂》是作者游览文翁讲堂遗址时的作品。文翁为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有感于“蜀地避陋,有蛮夷风”,便开设讲堂,风行教化。文翁最终死于蜀地,蜀人为他设立了祠堂,年年祭祀不绝。伫立讲堂前,遥想文翁的丰功伟绩,发出“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的赞叹:
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相如琴台》是作者凭吊成都城西司马相如遗迹之作。司马相如本为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在早年求学阶段,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相如"。他的《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而司马相如以琴声挑动卓文君芳心的爱情故事,也是千古传颂的佳话。卢照邻在辅佐邓王元裕时,邓王曾对人说卢照邻是“寡人之相如”,卢照邻本人也素慕司马相如的才情,如今看到相如琴台物是人非,风流远逝,不觉黯然神伤:
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
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桢春。
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
蜀地边远,蜀道险难,纵使才调无伦,又有谁会知道呢?卢照邻泛舟葭川,遥望长安,创作了《葭川独泛》一诗:
倚棹春江上,横舟石岸前。
山暝行人断,迢迢独泛仙。
在《大剑送别刘右史》一诗中,诗人明白地表达了对长安的向往: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
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
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总章元年(668年)春,卢照邻终于有了一次奉使长安的机会,心情自然非常之好。行至锦州(今四川锦阳市)时,创作了《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一诗:
跻险方未夷,乘春聊聘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晓树滋,混港春江涨。
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
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
耳目多异赏,风烟有奇状。
进入汉中时,创作了《入秦川界诗》:
陇阪长无极,苍山望不穷。
石径萦疑断,回流映似空。
花开绿野雾,莺啭紫岩风。
春芳勿遽尽,留赏故人同。
到达宝鸡临近长安时,创作了《至陈仓晓晴望京邑》一诗:
拂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
雾敛长安时,云归仙帝乡。
涧流漂素沫,崖景霭朱光。
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到了长安,卢照邻除了办理公务外,免不了和文学界的朋友饮酒赋诗。同时在京城的公卿间积极活动,希望能够尽早正式调回长安,为朝廷效力。但是,转眼间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卢照邻调回长安的努力似乎没有任何结果。怀着悲愤、怅然、无奈的心情,卢照邻告别京城的亲朋好友,走上了返回蜀地的道路。在《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一诗中,卢照邻写道:
御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
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
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
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
这种对长安、对仕途交织着爱与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情绪,在卢照邻此后一段时期的诗文中屡屡出现。在返蜀途中经过剑门时,卢照邻创作了《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一诗: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
思北常依驭,图南每丧群。
无繇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诗人几乎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长安,走上赴蜀之路的。诗人“缄愁赴蜀道”的原因并非是蜀道难行,而是充满了对长安的眷恋。诗的最后一联,明白无误地道出了诗人的心声。
即便是在大肆歌颂唐高宗文治武功的《中和乐九章》中,也流露了不能在朝廷效力的哀怨。在《总歌第九》里写道: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穆穆皇后兮阴化康。登若木兮座明堂,池潆汜兮家扶桑。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君臣已定兮永无疆,颜子更生兮徒皇皇。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餐白玉兮饮琼芳,心思荃兮路阻长。
到达成都后,卢照邻的这种情绪更为强烈。在《对蜀父老问》一文中,卢照邻借用回答蜀中父老的问难,抒发了自己才高不遇的牢骚:
若余者,十五而志于学,四十而无闻焉。咏羲、农之化,玩姬、孔之篇。周游几万里,驰驱数十年。时夏陵霞泛月,搦札弹弦,随时上下,与俗推迁。门有张公之雾,突无墨子之烟。虽吾道之穷矣,夫何妨乎浩然。今将授子以中和之乐,申子以封禅之篇,终眇惭乎措地,窃所慕于谈天。
人生常有这样一种体验,一旦产生了不良情绪,那么,只要产生这种不良情绪的环境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良情绪就会在心头发酵膨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卢照邻满怀愤激和不平。回想自己1 3岁即负笈从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虽汲汲于功名,却始终得不到朝廷重用,仕途蹭蹬,如今年近40,仍然一事无成,怎不叫人心生怨愤!
就在卢照邻极度苦闷的日子里,一个年轻貌美的平民女子闯入他的生活。卢照邻与这位姓郭的女子可谓一见钟情,很快从相识相知、再到相恋,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郭氏的出现,使卢照邻在蜀生活有了些许生机。
总章二年(669年)九月,卢照邻得知王勃因檄英王鸡文事件离开沛王府到四川,深为同情,便前往玄武拜访王勃。适值九月九日重阳节,卢照邻和王勃、邵大震同登玄武山,并各赋诗一首(详见本书第二章《王勃》)。卢照邻在诗中仍然流露出羁旅思归的心情。
在新都尉任上秩满的时候,卢照邻思归之情更加强烈。他在写给益州各位官场朋友的一首诗里,以鸟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只希望早日回到洛阳的心情: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昆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答言寒乡子,飘飘万象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梁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赠益府群官》)
在写给益州同僚的诗中,也表达了同样的心情:
忽忽岁云暮,相望限风烟。
长歌欲对酒,危座遂停弦。
停弦变霜露,对酒怀朋故。
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
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
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耿耿离忧积,空令星鬓侵。
(《赠益府裴录事》)
在回京的问题上,卢照邻也曾有过内心矛盾。.郭氏毕竟痴心守在自己身边,而且已有身孕,两情相悦,郭氏对卢照邻的依恋之情与日俱增。“士子耽兮,犹可说也,女子耽兮,不可说也”。看到卢照邻离蜀之意已决,郭氏也无可奈何,只能强装欢颜,盼望卢照邻早去早回,迎娶自己成为卢家名正言顺的妻子。卢照邻对郭氏也是信誓旦旦,答应回京安顿好后,就来蜀地迎娶郭氏。
咸亨二年(671年)夏秋之际,卢照邻离蜀回京。临行前免不了朋友相送,诗酒酬唱。在《还京赠别》中,卢照邻挥手告别朋友,惜别蜀地(锦官城)的形象跃然纸上:
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从诗的末二句“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来看,卢照邻尽管多次流露出退隐江湖的意思,但内心深处仍不甘心于就此罢休。他对仕途仍然心存幻想。
这年十月,卢照邻在京应诏参选,但没有结果。无情的事实给挣扎在仕途上的卢照邻最后一击。自此,卢照邻对仕途心灰意冷。仕途失意本已使卢照邻的心理遭受重创,因染风疾(中医所谓风痹之症)而痛苦不堪则使卢照邻的生理备受折磨,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代杰出的天才诗人陷入贫病交加的窘境。
为了治病,在朋友的帮助下,卢照邻西行居住太白山(今陕西眉县境内)中,服食丹药。病情稍有好转,卢照邻即研读佛教、道教经典名著。
大约因为在太白山服饵没有根本见效,所以,卢照邻于次年春天回到长安,跟随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问医道。在此期间,卢照邻有感于自身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创作了著名的《病梨树赋》。在《病梨树赋》中,卢照邻以病梨树自喻,对同样秉承自然化育的树木“修短不均,荣枯殊贯”的“偏及”深致愤慨。由物及人,发出长叹:
嗟乎!同托根于膏壤,俱禀气于太和,而修短不均,荣枯殊贯,岂赋命之理,得之自然,将资生之化,有所偏及!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由于在太白山服饵中毒,卢照邻病情日渐加重。于是,又迁至洛阳东龙门山佛寺服药疗养。长期卧病使卢照邻经济日益拮据,以致于后来无法支付越来越多的药费。此时卢照邻的父亲已经过世,母亲年老,兄弟们的收入都很微薄,在太白山疗养期间,兄弟们曾先后重望他,并给予他经济上力所能及的资助。所以,此时的卢照邻无法再等待来自家庭的接济。难耐的病痛,使生性狷介的卢照邻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向洛阳朝士乞求周济。从《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饱受病痛折磨,只求得到好丹砂入药的卢照邻,他乞求名流贵族、王公卿士胸怀“仁恻之心”,“若诸君子家有好妙砂,能以见及,最为第一;无者各乞一二两药直,是庶几也。”
书信寄出不久,卢照邻收到来自洛阳朝士表示同情慰问的书信和赠送的钱物。太子舍人裴瑾之、韦方质、左史范履冰、水部员外郎独孤思庄、少府丞舍人内供奉阎知微、符玺郎乔儡等,先后写信详细询问卢照邻的病情,并寄上钱物。在洛阳朝士和亲朋好友的接济下,卢照邻一边疗养,一边创作,在东龙门山佛寺度过六年多艰难的岁月。《南阳公集序》、《东府杂诗序》等序文即创作于这一时期。
《南阳公集序》是卢照邻为来济文集所作的序。序文洋洋洒洒,谈古论今,对孔、孟以来的文学大家多有评述:
自获麟绝笔,一千三四百年,游、夏之门,时有苟卿、孟子;屈、宋之后,直至贾谊、相如。两班叙事,得丘明之风骨;二陆裁诗,含公干之奇伟。邺中新体,共许音韵天成;江左诸人,咸好瑰姿艳发。精博爽丽,颜延之急病于江、鲍之间;疏散风流,谢宣城缓步于向、刘之上。北方重浊,独卢黄门往往高飞;南国轻清,惟庾中丞时时不坠。
认为子游、子夏、荀子、孟子等人继承了孔子的文学传统;屈原、宋玉之后,有汉代的贾谊、司马相如步其后尘。班彪、班固对西汉史的叙述,沿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的体例和风骨。陆机、陆云的诗歌,有刘桢“仗气爱奇”的品格。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直抒胸臆,音韵天成。江左文人追求华丽的辞藻,颜延之用典精博,格调爽丽;谢灵运诗风高雅,清丽俊逸。北方文风“重浊”,而卢思道却能云路高飞,南方文风“轻清”,而庾信却能老成浑厚。在这段话里,卢照邻臧否人物、激扬文字,在对南北文风的比较中提出了南北文风融和的主张。
卢照邻还针对文学评论界“踣胶之论纷然遂多”的状况,提出了品鉴赏誉诗文的标准:
妙谐钟律,体会风骚,笔有余研,思无停趣。作龟作镜,听歌曲而知亡;为龙为光,观礼容而识大。
要求诗文作品合乎声律,以《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为准则,做到笔力沉健而文思不穷。通过文学作品,人们能够以小识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察国家的盛衰兴亡。
对周颐、沈约的“四声”、“八病”说,卢照邻给予较高的评价:
八病爰超,沈隐侯永作拘囚;四声未分,梁武帝长为聋俗。后生莫晓,更恨文律烦苛;知音者稀,常恐词林交丧。《雅》《颂》不作,则后死者焉得而闻乎?
从创作于这一时期的几篇序文来看,身染重病的卢照邻对世事、人生的看法已趋于平和,持论比较客观、公允,特别是对文学问题,颇多精辟论述。比如论及文学发展规律,指出“王风国咏,共骊翰而升沉;里颂途歌,随质文而沿革”;谈到江左诸人的创作,概括为“落梅芳树,共体千篇;陇水巫山,殊名一意”(均见《乐府杂诗序》)。等等。
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卢照邻也许还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然而,残酷的命运无情地把一代文学天才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卢照邻的病情日渐加重,以致于手足痉挛,一手残废。卢照邻万念俱灰,创作了著名的《释疾文》、《五悲文》,抒发了生命即将走向终结的悲愤。《释疾文》模仿屈原《离骚》而以骚体写就,分《粤若》、《悲夫》、《命日》三篇。《粤若》篇从卢家辉煌远祖写到卢照邻自己的修养、才能,对时、才、命不和谐的命运的论析,实际是作者对自身怀才不遇的自我安慰,但作者的情绪仍是悲愤的:
歌曰:岁将晏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悲夫》篇抒发的是自古迄今听天任命者,莫不饮恨吞声而死的悲惨命运:
歌曰: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命曰》篇对天道不公发出愤怒的呐喊,表示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弃恶而扬善:
吾知恶之不能为恶,故去之日群生之所蠹;吾知善之不能为善,故就之日有生之大路。虽粉骨而糜躯,终不改乎此度。
《五悲文》中的《悲才难》,抒发了作者一生怀才不遇的悲愤;《悲穷通》则抒发了作者病废之后的悲痛;《悲昔游》通过回忆昔日宦游生涯,对比今日憔悴病废的现状,发出痛楚的悲鸣;《悲今日》更进一步对人生“苍黄骤变”、“消长相倾”的“无常”现象发出悲叹;《悲人生》抒发了作者不得不在佛法中寻求安慰和解脱的悲哀。
一年以后,自感不久于人世的卢照邻离开东龙门山,移居具茨山(今河南禹县境内),购置了一块数十亩地的庄园,疏导颍河之水环绕房舍,并预先掘好墓地,仰卧其中,想像自己死后的情景。
不久以后,忍受了十多年常人难以想像的病痛折磨的卢照邻,带着对人生的眷恋、遗憾、悲愤和绝望,像当年屈原投向汩罗江一样,自沉颍水而亡,结束了自己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