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苦就怕没机会”实质是权利不均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40:19
“不怕苦就怕没机会”实质是权利不均衡
http://www.huanqiu.com 2010-11-19 09:09 燕赵都市网我要评论 人人网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豆瓣
字号:T|T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这群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弱势群体。他们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苦苦跟温饱做斗争,有的则是经济社会改革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像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群体。(《人民日报》11月18日)
当“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成为弱势群体的共同心声时,我们只能说,机会平等离他们的距离太遥远了,这也折射出弱势群体脆弱和敏感的社会心理。
从一定意义上说,弱势群体问题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心理承受能力弱是其显著特征。社会学理论表明,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会加大人们的压力感,而压力达到一个临界点,人就会崩溃。弱势群体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重,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和受歧视感,对社会风险在经济上和心理上承受能力较弱,经受挫折后在心理上往往产生不满、焦虑情绪,有的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或者对社会产生仇视、对抗心态。因此,弱势群体不仅在物质上受到困扰,在精神上也深受困扰。“这年头,就是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苦哈哈!没办法,只能怪自己没本事”的话语表达就是明证,也是给社会的信号。
“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是对当下社会不平等传承概率在增大的不满。社会不平等有一定的传承概率。你是弱势群体的一分子,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获取或分配过程中就处于不利地位。由于你没有更多资源获取机会,你的下一代也同样有可能重复你的命运,结果就是阶层的历史性维系和传承,导致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但是,当这种传承和与之相关的社会财富、个人地位分配都把弱势者抛弃时,他们除了绝望和诟病,还能说些什么呢?
“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告诉我们,应在制度层面上竭力消除各种束缚和制约机会平等的制度性障碍。正义论大师罗尔斯在探索社会自由和平等的过程中,明确指出,一是阻碍某些人发展的任何人为障碍,都应当被清除;二是个人所拥有的任何特权,都应当被取消;三是国家为改进人们之状况而采取的措施,应当同等地适用于所有的人。也就是说,只有明白了机会平等如何实现、来自何处,才能消除隐藏在“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背后的不满。
进一步说,“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还是权利不均衡的折射,是“可行能力”欠缺的反映。正如专家所说,贫困只是弱势群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发展能力差、发展机会少是他们弱势的普遍性原因。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以其其对弱势群体始终不渝的关注为其赢得了“经济学的良心”的美誉。他把自由与发展联系起来予以考虑,认为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而“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就是实质自由缺席的表现。
当前,各群体的社会权利其实是正式制度层面的权利低水平均衡和非正式层面的事实上的失衡交织在一起,机会均衡得不到有效的制度保障。要改变“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就是要改变不同社会群体在利益博弈中失衡状态,就要从权利均衡发展为机会均衡,通过制度创新,缓减不同社会群体间利益格局失衡状态日益发展的趋势,形成一个利益结构大体均衡的社会。正因为如此,“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没机会”应得到重视。
机会是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与余地,对于每一位社会成员而言,机会是一种资源。由此,“不怕苦就怕没机会”实质是权利均衡的撕裂,而对“不怕苦就怕没机会”进行“可行能力”视角的审视,就不是多余的事情了。(朱四倍)
关于发展机会 的新闻
中国“贫民窟”怎样走出百万富翁?
夫子:国家发展,快慢不是最重要的
和法堡:“发展绝不依靠土地”是硬道理
赵刚:越是发展,越要如履薄冰
世界第二与发展主义面临的四大挑战
发展空间不够让年轻人“跳来跳去”
中国现代化谨防出现拉美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