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营口的老兵生活得更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17:38
——记营口市光荣院院长李同林 六年,只是人生中短暂的一瞬,可是,这六年却给50多个革命老兵带来了一个温暖的晚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营口市光荣院院长李同林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用最真挚最纯洁的爱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夕阳颂。
六年前,共产党员李同林受营口市委、市政府和市民政局的委派,来到了远离市区的鲅鱼圈区组建营口市光荣院,并成为第一任院长。上任伊始,他就意识到光荣院是双拥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一个政治工程、爱心工程、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光荣院以孤老复员军人、孤老伤残军人、孤老军烈属为服务对象。这些老人是共和国的功臣,是上个世纪的革命卫士,他们曾经为了祖国的和平、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李同林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让营口的老兵生活得更好!”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他带领工作人员让这里的几十名革命功臣过上了安逸祥和的晚年生活,享受着家庭般的温馨和亲人般的呵护;把营口市光荣院建成了广泛服务于社会的“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人民满意信赖单位”、“省民政系统二十佳服务窗口单位”;“营口市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入编了国家级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中华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李同林个人也因政绩突出屡次获得市老龄工作先进个人、市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市劳动模范、市(区)优秀人大代表……
一腔热血浇灌夕阳事业
李院长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的价值就是看你能不能为人民做点实事。只要你时刻想着官位是人民给的,不是你自己的,你心里多想着点群众,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人生的几十年你就不会虚度。”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发自心底的真诚声音,他心里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人生在世,奉献二字”写在了工作中,写在了全心全意为革命老兵服务的行动中,写在了为光荣事业的赤诚奉献中。
李院长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从创建光荣院的那天起,李同林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光荣院和老军人们。建院初期,李同林住在院里,带领职工们一起搬运石土、建花园、铺道板、侍弄菜园、栽种花草树木,把汗水留在了最苦最累的地方。一次,李同林院长不慎意外骨折,可他仍然不顾众人劝阻,整天端着一只打着石膏的伤臂,一直忙碌在工地上……如今,走进营口市光荣院,看着这宾馆化的居室,花园式的环境,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处不凝结着李院长的汗水和心血。
自建院以来,光荣院确定现代优抚养老服务工作要以“健康、快乐、长寿”为中心,坚持让养员的思想活跃起来,坚持让养员的身体活动起来。大力弘扬“大爱文化”、“健商文化”、“养老文化”、“红色文化”,用全新的的养老服务理念,为养员提供全新的养老服务管理模式,让养员享受到全新的晚年养老生活。
光荣院定期召开员工“职业精神”研讨会、“老年健康”研讨会、“光荣院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红色教育”演讲大赛、“红色旅游模拟现场”演示会、“双阳颂”演讲大赛、“员工大讲堂”等,引导员工不断加深对从业意义的理解,将优抚养老服务事业视为崇高的事业去热爱、去追求,以焕发工作的热情与激情。
创新的理念、真情的服务、心灵的沟通、精神的注入,使养员们学会了用健康的心态、自信的心态、年轻的心态面对衰老,绽放出夕阳的魅力与光彩。解放战争入伍的老革命军人高长德老人,在75岁高龄之际,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06年“八·一”前夕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党员。
在光荣院里,李同林院长心系老兵百年身后事被传为佳话。2003年,李同林不辞辛苦,多方奔走,终于感动了有关领导和部门,争取到了盖州市龙凤山公墓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他们无偿为光荣院的老人们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215平方米、价值136万余元的营口市“荣军之魂纪念园”,到那里参观的老人们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50位老兵心中的“儿子”
营口市光荣院,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在这个温馨、幸福的大家庭里,李同林除了被同事们戏称为“老班长”之外,还能听见他被老人们亲切地唤为“儿子”。李同林就是50位老兵的“儿子”,“爹妈”的冷暖时时牵动着“儿子”的心。
对生病的老人,李同林关心到床头;对外出和探亲的老人,他叮嘱到耳旁;对性格孤僻的老人,他体贴到心里;对生活有困难的老人,他帮助到身边。
老复员军人杨世民,今年80岁,2005年入住光荣院后,李同林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李院长经常抽时间陪老人聊天,和老人一起参加田园劳动、种菜养猪。杨世民说,是李院长使我们这些昔日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友聚到一起,变成了今天光荣院安度晚年的朋友。
在老人们入院不久的一次体检中,查出有6位老人患有严重的疝气。给这6位年事已高的老人解除病痛之苦就成了李同林心中的一块石头。但由于老人们年事已高,病期长、人员多、护理难度大,很多医院都推辞了。李同林院长为了确保老人安全、可靠的手术,积极有效的护理,经过查资料、访名医,终于联系到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请他们来光荣院一次为6位老人成功地做了九侧疝气手术。术后,李同林一直陪护在老人的身边,直到最后一位老人痊愈,他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跑回家看望了一眼家人。
80多岁的阮绍友老人故去时,老人唯一的女儿在接到通知后,竟然无动于衷,没有来为老人送葬。出殡那天,是李同林院长亲手捧着老人的骨灰,为老人下葬,让老人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张文余老人住院做前列腺手术,李同林每天陪护左右,一直到手术结束……可是他的妻子2003年左手手臂骨折,住院治疗半个多月,他没在家照顾过一天。2004年女儿结婚,婚礼的当天下午,他就匆匆赶回院里投入工作。
李同林院长从建院起,从没回家过过一个春节。每逢年三十晚上,他带领值班人员和老人一起包饺子、放烟花鞭炮,给老人们一一拜年,发压岁钱,换新衣服,老人们乐的合不拢嘴,他的妻子却一个人冷冷清清。
光荣院的老人平均年龄80多岁,由于年纪大了,有的身上还带着战争留下的伤痛,多数是疾病缠身。李同林提出“生产健康、生产快乐,创造健康、创造快乐”,致力于将光荣院办成老年人的“休养所”、“康复室”、“健身房”、“游乐园”、“快乐宫”、“长寿村”。
光荣院共有员工25人,大多都是小学、初中文化,李院长要求他们将“善心、爱心、细心、耐心”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能够胜任本职岗位的工作技能,同时具备若干个职业能力,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医疗康复保健员、心理健康咨询员、理论学习辅导员、文体娱乐教练员、革命故事讲演员和红色旅游导游员。从光荣院成立的第一天起,全院职工就认真研究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特点,千方百计替老人着想,在精神上关心,生活上体贴,医疗上保证。平日里,服务员给老人洗澡、擦身、剪指甲、刮胡须、理发,帮老人捶背,陪老人说话;护士向老人宣传各种保健知识,对一些常吃“安眠药”的老人耐心讲解错误用药的毒副作用,为有精神障碍的老人做心理疏导;炊事员认真征求老人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安排饮食,主食达到60多个品种,副食达到200多个品种……
几年来,李同林带领光荣院人用爱给老人们创造了一个环境温馨而温暖的家,也赢得了老人们对儿女的爱——老烈属伊素珍老妈妈紧紧地握着李院长的手说:“有你时时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知足了!”。
解放战争时期参军的老兵初振刚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弥留之际,他紧紧地握住李同林院长的手,留恋地望着已经连续护理他10多个昼夜的李院长和工作人员,气息微弱地说:“我这辈子无儿无女,你们比亲生的子女还要孝顺啊,我知足了,我衬衣兜里有4200元,我走后不要给任何一个亲戚,全部留给光荣院,你们一定要收下,一定要收下啊……
大爱成就光荣事业新篇章
“作为优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光荣院,不但不能随着老兵们的逐渐减少而萎缩,而且要作为省、市政府的政治工程、民心工程、爱心工程、形象工程 ,全力打造这块‘红色品牌’。”树立“大光荣”理念,弘扬“大爱”精神,是光荣院院长李同林在不断的工作和探索中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在2006年国家民政部召开的“全国光荣院建设与发展调研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如今,“大爱”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崭新的境界,这种爱超越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这种爱包括了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事业的爱……
营口市光荣院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光荣院人又在“老有所为”上倾注了他们的智慧和心血,精心为老人搭建发挥余热的舞台,使老人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升华,使老人的余热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完善老人的人生理想,体现“银发价值”,从而增强老人生存的信心和勇气。
光荣院现有的50名养员都是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孤老革命军人及烈士家属。当年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是留给后辈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建院伊始,光荣院就把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列为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李同林院长还根据养员的革命经历,整理出《巧用后背写情报》、《勇敢炸碉堡》、《独胆警卫员》等18篇战斗故事,收集纪念章、功勋章、纪念品、荣誉证书50余件,成立了“荣誉室”。营口市光荣院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组建后,为省、市、区的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社区作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报告50余场,上万人感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老兵为我打江山,我为老兵做贡献”,在营口市光荣院,“大爱”的含义具体而生动:老兵住进光荣院,不是等待生命的终结,而是他们光荣人生的延续和升华。光荣院里的护理员们大都是年龄不超过40岁的女同志,她们给老人们洗衣服、喂饭、理发、洗澡、端屎接尿,连手指甲脚指甲也修剪得整整齐齐。这样长年累月的细心照料,有几个儿女能做到呢?况且她们每月只拿五、六百元的工资,甚至没有一个节假日,这一切都源于爱,无怨无悔的“大爱”。
为了让全国的老功臣们生活得更好,为了使“大爱”精神得到广泛的传播,李同林院长还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积累了56条新理念、新观点、新概括,构建了光荣院全面建设的十大框架。先后两次受邀,参加国家民政部优安局、国家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召开的全国光荣院改革与发展调研会,并做了题为《关于我国优抚养老服务事业暨光荣院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的调研报告,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大光荣”理念,倡导“大爱”精神、弘扬“大爱”文化,道出了全国老兵和现役军人的心声,并在全国部分省、市得到了借鉴和推广,营口市光荣院确定的“六化”目标被确定为今后全国光荣院建设的高层次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一定要让营口的老兵生活得更好”——多么简单而又美好的心愿!六年来,李同林带领光荣院人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的夕阳事业如今已是花团锦簇,硕果累累。2006年5月,国家民政部在全国光荣院建设发展的调查报告中,对营口市光荣院给予充分肯定;2007年春节前,辽宁省春节慰问团来走访慰问时,副省长闫丰握着李院长的手由衷地说:“营口市光荣院是最好的光荣院,营口市光荣院的院长是最好的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