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前世今生——16年前的演讲(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12:51
(2010-08-08 07:14:41)转载
标签:美联储
中央银行
财经
分类:财经翻译
真相道白:如果没有开篇的介绍,您可能很难相信这是一篇16年前的演讲,因为它是如此的贴近现实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演讲者是爱德华特·葛莱芬先生(Edward Griffin),畅销书《哲基尔岛上的大人物——审视美联储的第二视角》(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A second look at Federal Reserve)的作者。
爱德华特毕业于密歇根大学新闻传播专业,他制作的电视节目曾获美国泰利奖。他创办了美国癌症诊疗基金,是美国卫生联盟与国际癌友协会董事。他还是《新美国人》杂志与《美国传媒之王》电视节目的编辑。
以下内容来自爱德华特所主持的“现实领域”(Reality Zone)电台节目录音,我将分期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演讲者:爱德华特 (录音下载:MP3, 67M)
翻译:真相道白
欢迎来到现实世界,我是爱德华特·葛莱芬(Edward Griffin)。您即将听到的是一段我的演讲录音。此次演讲是我在出版《哲基尔岛上的大人物——审视美联储的第二视角》(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A second look at Federal Reserve)一书后不久做的。令我略显尴尬的是,这还是我第一次将自己的著作整理成录音材料,但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反对美联储的阵营里来。我告诉读者,如果他们联系我,我会教给他们一些方法,告诉他们如何更有效率地传播有关美联储的真相。我很荣幸地收到了几千封读者来信,他们都纷纷表示自愿加入征讨美联储的“十字军”。我个人能力有限,无法独自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但我很清楚,应该立即把这份材料制作成节目公之于众,以填补这块空白。以下便是我于1994年11月18日,在洛杉矶所做的演讲——《哲基尔岛上的大人物》。
【掌声】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本来以为有人会给我做一个简短的开场白……【笑】。不过没关系,因为今晚车堵得厉害,我晚到了很久。我们最好能节约时间,省去那些开场的闲谈和笑话,直接进入主题。
我非常喜欢追溯历史。让我们先回到公元前1世纪,那时有个小国叫弗吉尼亚。在这个国家里,有位哲学家名叫埃皮克提图(Epictetus),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所有事物无外乎四种形态:似是且是;似非且非;似非而是;似是而非。”听上去很奇怪是不是?【笑】当我第一次听到这段话时,您猜我在想什么?我想如果埃皮克提图今天还活着,那他可能是位出色的哈佛大学金融与经济学专业教授。他提供的解释,没有用到你在美联储官方网站所看到的、或专家告诉你的诸如“货币集合”这样的晦涩概念。埃皮克提图做了什么?他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但你却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就像今天的很多专家一样。不过在我看来,埃皮克提图说得相当精辟。他为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提供了一条线索。正如您所知,美联储正是这样一个“表面上看是,但事实上却不是”的东西,即事物的第四种形态——“似是而非”。在今天的演讲中,我会以“似是而非”作为主线,时不时地提醒大家这一点。“美联储”这个概念充满了欺骗,您只有牢记它属于第四种形态,才能真正理解美联储究竟是什么。
我打算从美联储究竟是怎样成立的说起。这也和我的书名一致——哲基尔岛上的大人物。可能某些读者对该书的背景还不太了解,您只要知道哲基尔岛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岛就行了,它位于佐治亚州海湾。1910年,就是在这里,几个人召开了一次地下会议,秘密策划了《联邦储备系统》。一般来说,什么事情如果是暗中发生的,总会有些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会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听过之后在座的各位至少可以明白:第一、在这个岛上的确召开过一次会议,会议起草了联邦储备系统;第二、整个会议是在极端秘密的环境下进行的;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为什么这个会议需要秘密进行。
1910年的哲基尔岛完全是一个私有岛屿,它属于纽约的一群百万富翁。J.P.摩根、威廉·洛克菲勒等产业巨头时常来这个岛上过冬。这里有一个被称作“哲基尔岛俱乐部” 的度假胜地。岛的中心是一个颇为壮观的行业会馆,富豪们在这里进行各种社交活动。今天,整座岛屿已被佐治亚州州政府买下,任何人都可以去随意参观。行业会馆也得到了重建,你可以走进会馆,在走廊的尽头你会看见一个房间,门上镶着一块铜牌子,上面写着:“这里是联邦储备系统的诞生地”。所以对公众来说,这段背景其实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让我们就从这里展开这段故事吧。
1910年11月的一个深夜,参议员尼尔森·奥尔德里奇(Nelson Aldrich)驱使他的私人列车赶赴新泽西车站,接驳他本人还有其他六个人一起参加一个秘密会议。他们被告知要一个一个前往车站,不要结伴同行;不要在出发当晚共进晚餐;不要同时到达车站,就算两人同时到达,也要装作互不认识。他们要尽量避免引起记者注意,因为他们是名人。报刊记者经常云集在车站捕捉关于名人行程的新闻,一旦发现这些名人三五成群的在一起,难免会跑上来问一大堆问题。其中一个人带了杆猎枪,装在一个黑色皮箱里,这样就算有人问他去哪里,他也可以说自己要去猎鸭子。这个人后来出了本自传,有趣的是翻遍全书,也没有提到他有打猎的嗜好。此人一生从未开过一枪,那天带的枪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借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和伪装。
就是上车之后,这七个人也依然没有撕去伪装。他们相互称呼时只用名字,绝口不提姓氏,有的甚至弃用名字而改用绰号。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列车上的工作人员认出他们是谁。他们都是名人,一旦被认出来,那么工作人员势必会在私下讨论,这就有可能导致此行的计划泡汤,因此在整个行程中必须做到绝对保密。
列车向南行驶了1000多公里,经过了一天两夜。当他们清晨醒来时,车已抵达佐治亚州的布伦瑞克(Brunswick),在那里他们乘坐一艘渡轮,穿过一条内海海峡后终于来到了哲基尔岛。之后的九天里,他们一直在岛上的行业会馆里开会,讨论联邦储备系统的所有重要细节。计划完成后,这七个人便返回了纽约。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们一直矢口否认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个会议。但是当联邦储备系统已经彻底建立起来之后,这些人便纷纷开始在公开场合讨论这次会议,以及他们在会上的“主要成就”。几个人都写了书,另一个人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他们也不再拒绝媒体采访。所以你现在可以随时查阅当时的资料,这些资料全部都是公开的,而且几乎忠实记录了每一个细节。
那么这七个人究竟是谁?第一个我前面已经提到了——参议员尼尔森·奥尔德里奇,私人列车的车主,参议院共和党人的组织秘书,国家货币委员会主席。国家货币委员会是国会下属的一个特别组织,专门负责提出有关货币改革(或金融改革)的立法建议,目的是防止金融垄断,因为美国人民十分担心金融权力集中在纽约华尔街的一小撮人手里,也就是所谓的“金融托拉斯”。政治家为寻求选战胜利,“反金融托拉斯”往往是非常热门的承诺,以奥尔德里奇为首的国家货币委员会,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打破金融托拉斯”。他本人也是J.P.摩根的商业合作伙伴,之后成为小约翰·洛克菲勒的岳父,也就是后来副总统尼尔森·洛克菲勒的外祖父。这位前副总统的全名是尼尔森·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中间的名字就取自他的岳父。与会的第二个人名叫派亚特·安德鲁(A. Piatt Andrew),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后来成为了国会议员。这个人一生都在金融圈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第三个人是弗兰克·范德利普(Frank Vanderlip),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总裁。这是一家当时在美国规模与权力最大的银行,代表着威廉·洛克菲勒等金融财团,以及库恩雷波(Kuhn Loeb & Company)等国际投资公司的利益。另一位叫亨利·戴维森(Henry Davison),他是摩根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另外还有查尔斯·诺顿(Charles D. Norton)——纽约第一国家银行总裁、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J.P.摩根银行家信托公司总裁。三年后,美联储法案通过,本杰明·斯特朗还是第一任美联储主席。最后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保罗·沃伯格(Paul Warburg),他在欧洲有极其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沃伯格出生于德国,后来成为了一名美国公民,他是库恩雷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也是罗斯柴尔德金融财团在英国与法国的代表,在那里他和自己的哥哥——沃伯格金融财团创始人麦克斯·沃伯格一生都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沃伯格金融财团控制着德国与荷兰。保罗·沃伯格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七个人加在一起,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财富。就是这七个人,在哲基尔岛秘密开了九天会议,终于策划了《联邦储备法案》。
分享
2

阅读(626)┊评论 (6)┊收藏(0) ┊转载(3) ┊顶▼ ┊打印┊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