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做事莫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点点将点铺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2:17
你好!感谢上次关于M2与房价的回答,条理,逻辑,坦白讲没有100%懂,但已经能看到脉络了。我在新加坡工作,因为新币的坚挺,让我幸运地帮忙家里还清了债务,并且有能力为父母的养老生活做好了准备。股市让我学到了很多,认识了占豪和其他几个有缘的贵人。本来和绝大多数同龄的80后一样,苦恼,迷茫,无聊,却通过为了单纯地想从股市赚钱,重新读起书来,进入了比股市大得多的天地,让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层次在提高,让我兴奋不已。每天的生活很扎实,抽时间研究股票,时事,看书,和爱的人在一起享受生活,觉得这一生都不会再无聊了。
回国第一件事,肯定是买您的书读,来补充我的知识。其实打了很多话,后来都删了。缘起缘灭,彼此都是人生中的过客。就不过多浪费您的时间了。还是直接说求助于您几个问题吧:
1, 新加坡2010年经济增长是很好,但是在全球货币泛滥的情况下,新加坡居然公开开启了新币升值之路。新加坡也是出口型经济体,我觉得这背后是和美国压力有关,或者与美国达成了某种协议。不要忘记新加坡的领导人也是华人,华人在政治权谋上,是有光荣的历史的。但新加坡经济体毕竟不大,人口不多,市场也不算大。美国为什么会在乎这一弹丸之地呢?或者新加坡政府只是单纯地为了控制通胀?我也还是理不清其中的奥妙。
2, 前阵子您在博客中有提到写本国际时局变化与自我定位的问题。我觉得现在世界确实是属于一个不平稳期,什么都有可能发生。那我们如何在这其中定位自己呢?您可以以我为例简单说一下吗?我不信神鬼,却很欣赏金刚经中的佛的思想,当然这缘分也是起于您。在股市,在社会,在国际时局中,一切的一切,也许都是一种修行,在佛所谓的种种虚妄之相中的一种修行。
其实想说的确实很多,不过还是自己去探索吧,乐趣,苦趣尽在人生,真的是太精彩了。
感谢您的解答,也感谢厨娘,祝福您的家庭
此致
敬礼
一粒铜豌豆
交流:
首先,既然识文断字多读点书还是好的。但读书是为了明理,而要明理是必须独立思考的。比如,前些时间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个人从小爱读书,到了博士后了还要读,读到了四十多岁仍然要靠自己老婆养着,最后因为对人生的迷茫而自杀了!这是什么?一个人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独自站起来,都成年大老爷们别说养家糊口自己都养活不了读书何用?所以,人不能把自己封在书本里不可自拔,但书承载了他人的智慧,好书还是读一读可以帮助个人明理。古今人类智慧博大精深,随着阅读量和独立思考量的增加,一个人逐渐会知道哪些书是可以读的,哪些书是可以漠视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思想境界已经到了极高的程度,你还会去阅读心灵鸡汤式的东西吗?
第一个问题。个人给所有战友们提个醒,华人不等于中国人,中国人也不等于一定是和中国一心。首先,世界各地的华人不计其数,特别是在其它国家担任要职的华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基本上除了有一个华人的长相之外,其它都是外部制造。比如,曾经被我们媒体热捧的骆家辉,上台后差点和中国打起贸易战。再比如那个新加坡的李资政,时常对中国大放厥词的。新加坡,是靠在中美两国两面讨好获得好处的,所以不能一看是华人觉得亲近,特别是政客,不是那回事。
其次,新加坡其实骨子里是亲美的,而且对中国打心眼里比较怕。因为相比美国,中国距它更近,中国对它的影响力真的大起来要比美国大。所以,李资政是很担心未来李家在新加坡的统治地位的,这是新加坡为什么坚持亲美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三,新加坡是小国,也正是小国,它的升值总体对大宗商品影响是不大的,不像人民币,一旦升值就会引起国际炒家的继续炒作,使得国际大宗商品大幅上扬。所以,理论上,类似新加坡这种小国,为了控制通胀升值是可以的,特别是中国人民币不大幅升值的情况下,它升值可能会更有利于控制成本。当然,对出口也是有影响的,这里就需要进行一个权衡。
其四,新加坡有它的战略目的,即要将新加坡变为东方金融之都,是要和上海和香港抢饭碗的,所以增加汇率弹性也是必然要走的一步。能否达到那是两说,但这是它的终极目的。
所以,新元坚挺不能排除和美国有某种利益交换,对中国来说这种小国能怀柔就怀柔,不能怀柔就收拾,现在南海方向反华最强的就是越南、新加坡和菲律宾。
第二个问题。这个世界不管再动荡,一定先有一个立锥之地。这个立锥之地,要跟着整个人类的大潮去发展,寻找大势的机会,立在一个最好的位置上。然后利用大势为自己服务,做事会事半功倍。但任何事,首先必须有一个立锥之地,然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渐一个平台就起来了。一个人,有了自己施展的平台,有多大能量就可以立足这个平台去展开,就能形成一种与大势共振的效应。这个问题要展开说,恐怕需要很大篇幅,但总体意思就是这样,思想不要受任何点、线、面的局限,但做事莫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点点将点铺开。否则,终日劳碌而不得要点,最终一事无成。人不能什么都想要,要懂得取舍,懂得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