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中如何聚焦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6:02
作者:何雪芳    文章来源:上海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点击数:475    更新时间:2008-3-23
实 践课、研究课之后的教研组集体研讨,是校本研修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有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场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实 际效益却不尽如人意。常常是,教研活动无主题,研讨话题不集中,交流时多数人泛泛而谈,说大话、套话的现象比比皆是。或者是,问题多、问题散,组织者未能 梳理出主要脉络,找到主要问题,致使研讨时“空对空”,没能围绕问题的实质,没能击中问题要害。这样的教研活动不但没有实效,而且会使得参与的老师感到厌 烦。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有的是教师观课与教学诊断的能力不够,有的或许因碍于情面、不便争论的心理使然,有的是对教学问题的认识普遍缺乏理论的渗透力, 有的则是组织者缺乏导向深入研讨的组织技能。所以,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存在的共同现象,开展具体、细致、深入的研讨,寻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提 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或教学研究人员来说,提高这方面的教研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由于每 个教师教学经历的不同,教学观念的差异,以及每个人的反思、领悟能力的不同,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在课堂观察中,他们的视角也会不相同,并具有个性化。因 此,在探讨交流中对某一个现象,每个教师的看法、观点一定会有差别,甚至截然相反。于是,引导大家聚焦于那些共同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进行多种看法、观点 的交流,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研技能。
在以观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教研活动中,主持人如何引导大家透过共同现象聚焦问题实质呢,下面以数学学科组在本区某小学的一次调研活动为例,说明问题的聚焦过程。
案例: 15节数学课的症结
1.比较时间分配,关注共同现象
很多时候,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我们有时会熟视无睹。但一旦将来自各教师的不同的课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些课存在着某种共同的 现象,从而引起关注。比如,2005年在某小学进行的一次数学学科调研,就是一个例证。那次,五名调研人员共听了十五名教师每人各一节课,并当即汇总了听 课情况。调研组认为老师们的教学态度是认真的,课堂教学的结构、程序是完整、清晰的,这些数学课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巩固提 高”;课堂上师生关系比较和谐,教学方式也在改变,课堂训练是扎实的。
虽然这些课上教师们都能积极运用新课程提倡的操作、尝试、讨论等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然而大家总觉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有着许多的“别扭”,学生是不是真在“探究”还值得探究。
这些课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共同的倾向性?于是,他们从时间安排的比较入手,将每节课三个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列表如下:
上课教师
复习旧知时间(分)
探究新知时间(分)
巩固时间(分)
共同现象
李老师
6
10
19
复习时间偏多,探究时间太少,巩固时间很长,形成“两头挤中间”现象。
陈老师
8
7
20
张老师
5
12
20
肖老师
7
11
17
沈老师
4
8
23
……
……
……
……
通过比较,调研人员很快发现一个共同倾向,在35分钟教学时间内,复习旧知一般花去4~8分钟,可见教学开始时的铺垫做得很厚实;探究新知,一般只用了7~11分种,这个环节显得很仓促,似乎一晃而过;巩固环节,至少有17分钟时间的保证,训练就比较扎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共同现象?对此,调研组人员调阅了所有数学老师的备课本,发现这15节课教学设计存在着一个共同现象,即复习环节都有一到两个层次新授 内容的铺垫,而探究环节的设计却简单,仅是一个过程概要,如“1.例题(将教材上的例题完整抄写了一遍),2.学生尝试(或讨论),3.交流,4.新课小 结”。更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备课都没有教与学双边活动具体而详细的设计,没有体现学科实质内容的分层次递进的过程;而练习的设计则层次多,题量大。 显然,老师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新知探究是数学课的重点与难点之处,没有意识到引导学生探究需要教师自己做好精心的设计或准备。由于备课粗略,没有细化教学 过程的预设,所以课堂教学未能达到预想效果也是可以理解的。
2.课后访谈教师,聚焦问题实质
至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支持是什么,对此有多种方法或途径可以了解,比如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体交流等等。通过了解支撑教师课堂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就容易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调研组采用了课后访谈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上课教师的想法和看法。
在交流中,教师们将自己这节课的最大问题归因于时间不够,安排的练习未能全部完成。问及为何时间会不够,不少老师认为让学生在课上尝试、操作、讨论,这 类活动太花费时间了。又问及为何要让学生尝试(操作或讨论),老师们认为这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所以要这么做。再问及对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有什么看 法时,老师们的回答就比较含糊,或直接说“好是好,但不‘实惠’”,或从侧面讲“这样教,有很多的学生还需要课后补课,以往上课可没有这么多”,或举例说 “很多学生学得不够扎实”等。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好、为什么又不“实惠”时,老师们几乎不知道怎么回答。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出现这种两头厚实、 中间薄弱的“两头挤中间”现象也不是偶然的,这里反映出一些教师看问题比较囿于表面现象,缺乏深层思考,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是肤浅的,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 己的信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行为与观念的矛盾或冲突,甚至出现了“假探究”的教学现象。
关注共同现象,寻找主要问题,就是先对许多教学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从众多问题中寻找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根 源。教研活动如能围绕教师当前存在而又是必须解决的教学问题展开,则必定会受到老师们的真心欢迎与积极参与。就上述案例而言,从现象到问题,是引导教师深 入研讨的一项教研技能,它经历了如下两个过程。
其一,引导教师透过常态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共同现象,发现问题。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人际交互 过程,它涉及到教师、学生、媒体、环境等多种因素,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问题,还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行为习惯等问题。因此,要发现课堂教学 问题并找出其中的主要问题,首先可以对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如上例中就透过了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发现了教师行为的倾向性问题,即“复习 时间偏多,探究时间太少,巩固时间很长”。又如有些课上学生似乎很活跃,但我们可以透过交流的有效性,发现教师引导课堂互动的语言是启发性、激励性的,还 是将学生往某个预定的筐子里赶。
其二,引导教师追溯问题的根源。发现了共同现象背后的问题之后,需要通过一些调查方法了解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 实质。有时在某个共同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共同的问题,有时却不然。如上例的“两头挤中间”假探究现象,其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尚浮于表面,课堂教学 改革注重的是形式。其实质是教师没有从学的角度去思考学生自主探究的条件,而是受原有的传授式教学的惯性影响。那次学科调研,追溯到了问题的根源后,调研 组帮助该校通过专门的课例研究,使存在于数学教师中的这个问题,逐步得到了最终解决。
总之,为了使校本研修活动更具有针对性,组织者需要积极探索并掌握从发现现象到聚焦问题的教研技能。此外,组织者还应经常关心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些比较、分析,以便心中有数,从而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