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产婆”赵凤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23:20
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南阳路十号“惜阴堂”住着一位老人,深居简出,但南北要人,趋之若鹜,这里成了名流荟萃之所,许多左右时局的大事都在这里密谋。黄炎培有言曰:“四十年间,东南之局,有大事,必与老人有关。”这位老人就是一代奇人赵凤昌。

图1  赵凤昌(1856-1938)
“一品夫人”赵凤昌
赵凤昌幼年失学,后有一朱姓富户为之捐纳了一个县丞,分发到广州。初任粤蕃姚觐元记室,后入曾国荃幕,张之洞督粤时均留任,赵凤昌遂有机缘与张相识。精明能干的赵凤昌很快在众幕僚中脱颖而出,深得张之洞赏识。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赵凤昌以亲信幕僚身份随往,仍然处理文书机要。时间久了以后,赵凤昌能代拟公牍,而且模仿张之洞的书法几能乱真。传说在两湖任上,张之洞一切要事皆密商于赵凤昌,以至于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两湖总督张之洞,一品夫人赵凤昌”的讽语。1893年,张之洞被劾,涉及赵凤昌。最终张之洞安然无恙,赵凤昌却因“不恤人言,罔知自爱”遭革职,并永不叙用。张为慰藉赵连累受谴,特于湖北电报局给予挂名支薪。赵凤昌虽退出政坛,但政治热情不减,与政界人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隐居沪上期间,他广泛接触各色人等,甚至包括朝廷通缉的革命党人,还与新崛起的江浙名流张謇、黄炎培等往还密切,并注意为张之洞提供各路消息,帮忙出谋划策。在清王朝最后十多年的岁月里,赵凤昌所作的大事甚多,其中有几件大事,颇值一提。
谋划东南互保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强烈的反帝风暴,引起列强的高度恐慌,他们匆忙组织联军攻入北京。朝廷方面也借机对外宣战。东南各省的督抚及绅商上层人物都极力反对这种危险的政治赌博行为,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导演了“东南互保”,赵凤昌在促成此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发议之人”,他首先提出了应对策略:各国兵舰勿入长江内地,在各省各埠之侨商教士,由各省督抚联合立约,负责保护,上海租界保护外人任之,华界保护华官任之。作为幕后策划人,赵凤昌让盛宣怀出面具体联络各方。同时,他还请张謇等人前去游说张之洞、刘坤一二督。几经周折,促成“东南互保”,具体方案与赵凤昌最初的构想大体相当。
调和南北,助产民国
武昌起义后,赵凤昌一方面担心列强趁机进一步瓜分中国,还强调要防范超朝廷借助日本等国势力同革命相对抗,他从大局出发,明确提出要“保将来之中国”。革命浪潮席卷大半个中国时,赵凤昌也开始明确支持革命。1911年11月13日,他和张謇、熊希龄、汤寿潜等公开联合致电张家口商会,转请内蒙古各界人士赞成共和。
为促使清廷尽快交出政权,赵凤昌甚至通过其在赵秉钧手下做事的妻弟洪述祖,代拟清帝退位诏书。而上海南阳路上的惜阴堂,已成了革命党人与立宪派接洽密谈的中心。许多至关重要的问题,诸如清帝逊位后之安排、新政府的组建等都是在赵氏的惜阴堂谈妥后,才进行正式谈判的。赵凤昌则在这个过程中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甚至在关键时候还能左右双方意见,譬如袁世凯接任临时总统后国务总理人选的问题就是由赵凤昌推举唐绍仪而得以圆满解决。
1911年12月27,孙中山抵达上海后之次日,即来到惜阴堂,向赵凤昌询求方略,赵氏则“一一陈说沪汉情事”,并介绍熊希齡入局。孙中山与黄兴还多次将临时政府人员名单向赵凤昌征求意见,赵建议“既须兼纳众流,更当克副民望”,这个原则显然被孙黄等革命党采纳——临时政府的组成人员有明显的平衡南北的意图。
后来,赵凤昌虽未接受孙中山先生的“枢密顾问”之邀请,但是,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经任命赵凤昌担任了汉冶萍公司总董。1912年3月他又与张謇、章炳麟等组织统一党。在临时政府北迁后,赵凤昌在反对袁世凯称帝,尤其是在反对张勋复辟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2  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赵凤昌藏札》(全十册)于2009年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时势造“奇人”
赵凤昌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入张之洞幕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一方面赵凤昌的个人能力借此得到了极好的历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张之洞和他所处的位置获得了一大批重要的人脉资源。后来尽管被革职,但与张之洞的关系仍然没有中断,而且张之洞还为其谋了一个电报局的差,这样赵凤昌可以更自由地结交各路人士,而任职电报局则为他搜集各方信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个人头脑灵活,能根据局势的发展而灵活调整自己的政治倾向,以至于能在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适时与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党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能与北方的唐绍仪有着良好的交情,广泛的人际关系能让他左右逢源,并且这种效用在困境中更能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当时南北对立、新旧交替的这种大环境下,南和北、新和旧都需要有一个可以居间调停的角色和一个非正式的议事场所,具备相应资历的赵凤昌和他的惜阴堂自然成了不二之选。在这个意义上,赵凤昌之“奇”,自然与其自身的才干分不开,但更是拜时势所赐。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若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辛亥革命网 投稿联系EMAIL:xhgm@xhgmw.org)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