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五大败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1:31:39

“西方在二十世纪以后,教育改革最基本的目标是把升学教育、学科中心教育改为生活本位的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这意味着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培养公民的能力和道德、培养作为社会职业人的能力——这些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现在,中国学校教育缺失的东西非常多,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类似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所有的东西进不来。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重点学校,小孩子就可以有很多自己处理的时间:休息的时间、想象的时间、游戏的时间、课外阅读的时间,小孩的空间就能完全打开了。”
败笔1:孩子没有玩乐和休息的时间,被迫经历噩梦一样的课外学习,去拿更多的证书。
现在的孩子在学奥数、计算机、英语……在做大学数学教授都不会做的数学题,在考全国成人英语等级考试……小孩没有玩乐和休息的时间,被迫在经历噩梦一样的课外学习,去拿更多的证书,为了显示自己比别的小孩更优秀,而变本加厉地增加自己的筹码,让自己能有机会被重点中学选中,一路做一个重点尖子生。
[释析]
我国一直实行精英教育模式,建立了重点中小学校的制度,在大多数淘汰的失败者中选拔少数的优秀学生,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当时基础教育的功能就这么界定。本来对青少年教育包括三方面——是锻炼健康的身体,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三是学习专业技能或者职业技能。现在,在择校教育模式的引导之下,大家都认为分数和升学率最重要,所以我们认为最优秀的学生就是高考状元,而最近网上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是:高考状元的职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远远低于社会的期望。
大家是否想过,高考考上大学根本不是人生的重点,一个人25岁拿了博士学位,或者27岁成为美国一个大学的教授,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40岁的时候是否做出了成就。人生不是一场冲刺的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败笔2:中国小孩学习时间最长,学习程度最深。为什么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并不能产生最优秀的人才?
释析
其实,因为过早的定向教育,过度的早期教育,透支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好奇心和想象力。
如果我们要培养一个马拉松运动员,首先是身体健康,其次要有意志力、耐力,还要有对全局的筹划能力,有战略和策略来安排自己的体力,所以跑得快对一个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来说,不算什么,他需要更高的综合素质。在人生这场赛跑中,学习成绩不算什么,态度、情感、意志,品格这些东西,才更为重要,这些都很难被一个天才儿童机构或一个重点学校培训出来。
败笔3:现在幼教和早教花样百出。
都打着培养神童、智力开发的旗号'声称不能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这就是最大忽悠,被忽悠的家长惴惴不安,让小孩两岁背唐诗,三岁学英语。
释析
如果你想明白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线上争分夺秒,前两圈谁快一点慢一点有意义么?根本没有意义,马拉松最初的领跑者往往都不是最终的优胜者。
我另外希望家长们明白一条——小学择校根本无所谓。对小学生而言,最重要是家庭教育。国外明确一点,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就是家长,美国学校规定小学两点半放学,家长必须把孩子接走。这就给家庭教育留出了时间。学校只能给所有的孩子提供同样的教育而每个孩子是各不相同的,个性化、差别化的教育只有家长才可以提供,这就把家长的教育选择权在第一位了。
在国外非常重视亲子阅读,有专门按照不同年龄阶段而编写的各类亲子读物,提供给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方面通过阅读增进亲子感情,一方面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去培养孩子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品行等。而在中国,家长为小孩进一个好学校而不惜花财力和人力,同时也认为把小孩送进学校,任务完成了,自己可以打麻将,看电视剧了,放弃了家长的教育责任。
败笔4:现在小孩往往变成塑料儿童,喜欢在虚拟世界当中存活,在总结和电脑游戏中获得快乐。
释析
在现代社会,孩子能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自己非常重要。现在小孩往往变成塑料儿童,喜欢在虚拟世界当中存活,相比之下'他们更需要体会在自然生活当中获得的快乐,在野外观察动物和昆虫植物,对生命有所认识。
另外。从学习的角度来讲,首先要培养孩子阅读、看书的兴趣,小孩爱阅读,就建立了学习的取向,这点比较让人放心。其次要衡量小孩是否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就是看他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为什么说不宜过早给小孩定向,就是不让家长的教育选择掩盖了小孩本身的兴趣选择,而是创造各种条件,看小孩在初一到高二的年龄阶段,自发地对什么有兴趣,比如他喜欢历史就会主动找历史书看。
败笔5:很多人研究生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能力是什么。
释析
教育的过程就是每个人自我发现的过程。教育让每个人发现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一类人。我现在评价一个中学生完全不看成绩,考不上清华北大这都不重要,关键就是有没有你真正的梦想,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你愿意付出所有时间和精力追求这种东西。
举例说我一个老同学的女儿,上了一个不务正业的大专;学经济管理,而她业余时间喜欢篮球。我同学很郁闷,觉得一个女生迷篮球,没有意义,完全是浪费时间。而这个女孩子'因为喜欢篮球所以做了一个篮球网站,非常红火,毕业后她就被体育媒体录用,得到良好的薪水回报。这样的故事是否能让我们意识到,人只要做喜欢的事情,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就能成为有价值的人。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更好地达到自我实现。
2030年,千禧后们的未来战争
“我终于扛不住了!”一位朋友曾发誓决不让各类补习班、强化班剥夺儿子的童年乐趣,可最终还是缴械投降了。
新世代中国人的成长历程很像所玩的过关游戏,进名校、特长班、奥数、钢琴、绘画、高考……没有一关能轻松度过,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也是最不幸的世代。父母们担心学校教的东西将来不够用,于是疯狂加码。面对千禧后们的未来战争,储备多少兵器似乎都不够用。
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至少主流经济学家们是这么预测的。我们姑且认可这个美好愿景。只是对某些中国人而言,伴随而来的并非风光,而是焦虑。届时,中国人口红利耗尽,中国独特的倒金字塔人口结构让当下每位父母忧心,对子女投资的回收遥遥无期。
当下父母的焦虑。是未来竞争压力的预演。目前高昂的教育成本与低落的就业状况双重困境,无疑加剧了这种焦虑,并导致恶性循环。
2030年的世界什么样?
拉丁裔将成美国最多人口,届时很可能是拉丁裔总统当政。就是说与老美打交道,除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外,还须兼顾西班牙语。日本人口不再是纯正的大和民族,就像今日德国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日尔曼民族,2030年德国总统是土耳其裔的也并非不可能。印度人口将达14亿,人口结构年轻,富有创造力,“印度世纪”如日中升。
世界人口将逼近80亿,呈现一片“银发”现象,人口结构老化,社会“抚养”成本上升,人口生产力下降。人均寿命超过100岁的国家会出现。生物医药科技将推出“智能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防病未然。
汽车、微波炉甚至鞋子都能成为互联网接收终端,资讯接收实现无时无刻和无所不在。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海平面上升6至11厘米。人类将遭受更多的暴风雨、飓风、龙卷风的侵袭,并频繁地遭遇严重旱灾和洪灾。
2030年的中国什么样?好预测是,中国荣升世界经济第一大国,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第二位的美国50%,是第三位的印度的两倍。坏预测是,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将有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到朝鲜或越南邮购跨国新娘成为新时尚。
2030年人口红利即将耗竭,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从目前15个劳动力供养1个老人变为3.3个劳动力供养1个老人。子无力“孝”,父无法“慈”。养老院将成为中国第一大服务产业。
“8421”家庭结构(8个老人,4位父母,小俩口加1个孩子)令千禧后们不堪重负。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老人味儿,任何社会变革都会受到顽固抵抗。同时“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愤老情绪在年轻世代中蔓延。
京沪穗这等特大城市中国将达十座以上。大城市人一方面忙于漂洋过海,另一方面又不肯低就低职位的工作,某些岗位无人应聘,年轻人从找不着工作变成不想工作,于是出现“农民填城”现象。可见,农民工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买房不再难,卖房租房倒成了难题。房子会像电器一样大打价格战,买一送一,买大送小,因为每个新世代手里都有超过3套房子(爷爷的1套,父母的1套或无后的姑姑1套,自己1套)。
80后面临才啃老又养老的未来,千禧后则永远啃老。他们面对的世界更热、更平、更挤,能应对自身的问题已难能可贵了。
千禧后们成长的烦恼
对,就是他们,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出生的这批人,相信“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的一代,看日本卡通长大的一代,从小就酷爱玩拼装车的一代,视肯德基、麦当劳美味过海鲜山珍的一代,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和新东方英语的一代,被父母拉去上各类补习班、强化班的一代。
现在父母们所有的努力可能会走向反面。好比学钢琴过剩,拉二胡的倒成为稀缺节目。各种个人技能同质化现象依然如今。更要命的是,只注重个人技能培养忽视团队合作,统一意见成为千禧后们的第一难题。作为团体,他们可能成不了任何大事。
千禧后与国外同辈人完全处于同一竞争平台。美国人从小被训练能查资料写独立见解的论文,野营中独立处理生活问题;中国人从小背标准答案,考试要大人陪伴,野营要大人陪伴,找工作要大人陪伴。他们感到自卑。他们怨恨父母和老师把自己教成这个德性。
当下,教育已沦为一部利益机器,它不知淘汰了多少个比尔·盖茨,毁灭多少创业的种子。从小学到大学,灌输教育的极端就是学生只面对一个“标准答案”——这是老师最偷懒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体制内如此,民办学校亦如是。大一统与高考接轨的教育管制令中国人缺乏独立思考,缺乏想像力,没有诺奖得主是必然结果。
21世纪的教育要带给学生什么?西方教育以哈佛为例,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够:第一独自探索世界;第二建立对知识的好奇;第三具备探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能把找到的解决方法与他人沟通;第五培养创造力,用崭新方式看问题。这五条似乎没有一条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内。
一直以来,中国存在着两套人才评价体系:一个是现行教育机构+体制内单位,另一个是西式教育+跨国公司;而民营企业的评价指标则只是“实用”两个字。
据闻北大、清华处级以上干部的子弟或教授的子女,多数都被送往国外。中国最高学府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同时,国内失败教育制度仍在培养一批批高分低能最终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中小学仍借各种名目敛钱。学校忙于巧立名目收费,如何教育得好学生?批评现行教育体制者认为,其实最应教授的是德育与美育,而不是技能。我们正培养一批批有知识、没文化的后代。
考上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高考不如直接就业,有条件的则选择直接到国外求学,今年中国人用脚投了票,表明对现行教育正失去信心。但更多人则是无可奈何,对高考这部绞肉机和奥数这种利益游戏,反抗不如顺从。就像那位“终于扛不住”的朋友一样,对强大的现实缴械投降。
中国自古也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常识。负责的老师懂得,怎么教比教什么其实更重要。要知道,到了2030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当知识让电脑代劳,社会稀缺的是摆脱困境的想象力;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学不完的,但方法就这么几条,多少年后学生忘记老师讲过什么,却忘不了教过的方法;心态比能力更重要。如果不懂合作,一个千禧后的能力,无论学过的强化班再多,也打拼不过美国人、印度人甚至越南人的团队。
当下,经济学家呼吁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否则中国难以在这波危机中自拔。远虑千禧后们2030年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竞争,近忧现行教育模式,改变在所难免。“要是你的法则让你沦落到这个地步,那这个法则还管用吗?”这句话来自美国电影《老无所依》,也适合今天中国的父辈们。
唐志冈读《中国童话》
我小时候在军队幼儿园生活,后来又在军队生活。我记得3岁到5岁,完全被集体意识主宰一切一一统一去厕所,统一去医务室看病,统一吹灯睡觉,穿衣服要全部穿衣服,脱衣服要全部脱衣服——军队就是一个要消灭个性,建立群体的地方,而我一直在这样的标准化氛围中生活。好比今天的孩子,在统一模式化的教育下成长。老师,父母,媒体……在给孩子灌输同一类考大学过独木桥的价值观,这股力量太大了,孩子们都已经被捏成同样一种人了。动物世界,每个猴群都有不同的部落,而我们人类现在基本上没有部落,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没有农村孩子,军队孩子。这条街孩子和那条街孩子的不同。
这些被教育得一横一样的孩子长大后,到初中、高中时期,该有自觉的时候,他们发现不能适应少年的社会世界,碰到挫败,他反应出来逃避,逆反,对抗的情绪。这些对他成长都影响比较大。
我教了8年儿童画,我一直把5岁到10岁的孩子当作我的同龄人来对待,我相信成年世界的话,他们都懂。我也相信,孩子就是颗烂土豆,扔在哪里都能发芽,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成长。
无法成人
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一个中国人的成长链,从出生到求学,从升学到毕业、从成家到立业的过程,发生了变异。
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越来越难找到工作,立业的焦虑笼罩每一个人。
中国人比任何时代都更看重孩子和教育。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家长奔波在择校、陪读、交费的泥潭里,学生苦熬在应试,才艺、择业的负担下,幼教大热、就业大冷。教育开端,望子成龙不计天价恐落人后;教育终端,竞争激烈学难致用乏人问津——中国社会经济的运行,与教育严重错位。
现行的教育模式一心想让孩子们成“才”,却不在乎他们是否成“人”。中国父母们,在无法成人的儿女面前,既是主谋又是从犯,既是教育模式的设计者又是教育模式的就范者,既是教育产业和商业的买单人又是投诉人,既是既得利益者又是受害者,既是暴君又是奴隶。
以“为了孩子”的名义,令父母苦不堪言。孩子无法成人——这不是爱,而是整个社会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