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身隨侍14年?親歷蔣經國改革之路(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09:40
貼身隨侍14年 親歷蔣經國改革之路(5)
文、圖︱宋楚瑜  來源:《文史參考》雜志
2010年11月03日11:28
【字號大中小】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跟隨經國先生十四年,有幸與聞機要,參與變革,我所學到與體認到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為政者要從民眾的角度看問題。”我們不要光從政府或政黨的角度看問題,政府不一定全是對的,民眾的聲音常有它的道理。我們隻要以民眾的角度來理解問題,七八成的事情都能順利推動,並得到民眾肯定。
多方溝通 逐次過渡
另個案例是陳水扁。有段時候黨外每個禮拜天都上街頭鬧事,現場常是“總統府”和台北火車站,情治系統的想法是“通通抓起來”,但經國先生的指令卻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這中間的差距便要靠溝通來彌補。有次陳水扁要發動4·19包圍“總統府”,我就先找了梁肅戎先生(當時他是國民黨中央黨部政策會副秘書長),透過他找到陳水扁的台大老師、曾任大法官的蘇俊雄先生,然后一起到陳水扁民生東路的家中溝通,陳述利害后,陳水扁答應取消游行。
這成為多月以來第一個沒有游行的星期日,情治首長都很高興說要感謝我,雖然那天下雨,我一大早七點還是被邀去球場打球,因為他們說“風雨無阻”。打沒兩洞就突然接到電話,要我立刻到經國先生寓所報到。那天,他好高興的跟我聊了一個多小時天,我坐在他病榻旁的小椅子,渾身濕答答的吹冷氣,晚上發燒、發抖,當晚便因急性肺炎進了榮總,住了兩個多禮拜。也蒙經國先生指派侍衛長、辦公室主任、蔣孝勇兄不時前來探病。
黨外溝通之外,還要跟社會弱勢溝通,這兩個系統都常上街頭,實際上是不一樣的,要分清楚他們上街頭的訴求與動機,分別溝通。
舉例來說,因為軍中待遇不高,早期堅持提早退伍、自謀生活者,隻能領取一次少得可憐的退伍金,后來很多不是經商失敗、就是找不到像樣的工作,生活不好還得政府補助,於是有一批自謀生活的老兵,因為退除役官兵的生活補助多年沒有調整,跟物價上漲相比實在太低,於是包圍了“行政院”鬧了三天,俞國華院長隻能從后門進出上班。我銜經國先生之命,半夜十時走到他們扎營地去溝通,轉達經國先生的話:“我有飯吃,老兵就有飯吃﹔如果隻有一口飯吃,我也會先給老兵們吃。”結果老兵們潸然淚下,開始撤退,一個不留。一早,這邊經國先生也撤了“退輔會”主委的職務,並調整了老兵的生活補助金額。
內部轉型 難於開放
走向民主開放,最困難的問題不在於外,而在於內,第一個要說服的是心念台灣安全的情治系統。民進黨在圓山飯店組黨那天是周末,下午情治系統第一時間就向官邸報告。我下午五點剛好被召見進屋裡,搬個小板凳坐在經國先生床邊,轉述情治單位的報告。報告說:“黨外大佬康寧祥出來的時候也在喃喃自語:這回會抓人?!”請示經國先生怎麼處理?經國先生回了一句話:“抓人不能解決問題。”就此定下開放黨禁的調子。
另一個問題在黨與政府機關,並沒有趕上進度,積極調整體制,適應新的政治型態與選舉方式。例如,某次發生一個頗為重要的事件,《中央日報》卻沒有發社論表達立場,隻拿過去墊檔社論充數。經國先生一看就火了,中常會后走進主席辦公室,把秘書長、副秘書長、和時任文工會主任的我全叫進去念了一頓,指令調整中央日報人事。結果沒兩天軍方就傳達軍方的機關報《青年戰士報》要接管《中央日報》,人選告知是由《青年戰士報》社長張家驤接任。后來馬樹禮秘書長還是要我去向經國先生面報,張家驤雖然很能干,但開明時代不宜由軍方接管媒體,才換了黃天才來當《中央日》報社長。
回顧這段政治改革過程,經國先生其實已經摸出了門道。對待反對者,不能一味的抓,也不能一味的退。台面上要將激進者的主張逐步逐條的法治化,比如上街頭有集會游行法,組黨有人民團體法,警總等情治系統改制有國安三法……。在這些法令的制定過程中,自由派學者發揮了很大的功用。
在另一方面,改革者一定要保持台面下的溝通管道,了解不同人們的不同問題,一條一條加以解決,而不能一律“以力服人”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