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gtlander Bessa II - [经典折叠相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9:42:40

Voigtlander Bessa II   - [经典折叠相机]
Tag:
Bessa II使用说明书.pdf  (点击可下载)
Voigtlander Bessa II是1950年福伦达公司在早先推出的Bessa RF的基础改进后推出的颠峰之作。也是当时唯一能在机身功能、镜头成像和制造工艺上可以和大名鼎鼎的Zeiss Super Ikonta一绝高下的机器。个人认为是超越的。特别是镜头成像。有这样的说法:Voigtlander Bessa II 可以说是德国制造69片幅折叠机中,充满女性温柔圆顺外表设计的经典代表之作,相对于69折叠机中之男性阳刚豪迈外表设计之代表作Zeiss Super Ikonta C (531/2),在当时并称为金童玉女机。看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我更喜欢把Zeiss Super Ikonta C (531/2)称为“屠龙刀”,当然Voigtlander Bessa II自然就是“倚天剑”啦。
Bessa II 将Bessa RF黑色机身改成了镀铬的银白色,个人觉得这样造型显得更加优雅,更加绅士,当然也更加“亮骚”。Bessa II配备有三款镜头,分别是Color-Skopar、Color-Heliar和APO-Lanthar。都是相当不错的镜头,特别需要提示的是Bessa II APO-Lanthar,由于配备了稀有的镧玻璃镜头,成像优异且产量极少(有说法在500台以内,还有说法在200~300台左右),成为收藏者争相寻觅的重点对象,价格目前已非常高。下面分别聊聊这三款镜头。
APO Lanthar
在二战后,著名镜头设计师Albrecht W. Tronnier 博士转投入福伦达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把原来Hans Harting 留下的5片3组Heliar设计发扬光大,应用上镧系玻璃(Lanthanum),开发出传世名镜 APO Lanthar。事实上APO Lanthar的结构就是Heliar结构。但Tronnier 博士领导开发的这支APO Lanthar确是一支惊世骇俗的镜头,在当年稀土贵如黄金的年代,稀土玻璃是异常珍贵的,这种玻璃性能异常出色,具有高折射率并且只有极低的色散,APO Lanthar是第一款真正的APO摄影镜头,还采用了当时很少见的高级多层镀膜,真正的做到了多波长复消色差的矫正,因此,除去APO的标志外,福伦达特意在镜头的不锈钢外圈上刻下了红绿蓝三色环,标志其惟我独尊的独特地位。现在日本确善能并购福伦达后也生产标红绿蓝三色环的号称APO Lanthar的镜头,但其采用材料是不能和德国福伦达当年的APO Lanthar相提并论的,应该理解为完全两码事。当年福伦达APO Lanthar一共生产过四款镜头:用于Bessa II和Linhof 69的105mm/f4.5、用于4×5机的150mm/f4.5、用于5×7机的210mm/f4.5和用于8×10机的300 mm/f4.5。这4款镜头现在价格都不菲。用于大幅机的产量较大现在市面上还经常会出现,但Bessa II APO Lanthar却难觅踪影,极偶尔会在eBay和一些相机拍卖会上出现,价格惊人,最近出现的高价是在eBay上4500美金左右。笔者有幸在2002年在德国出差时觅得一台。下面是笔者拍的Bessa II APO Lanthar靓照和用她拍的一些拙片供大家参考。
APO Lanthar到底有多神,很多人都会发出这个疑问,有说法是:仅仅从拍摄的反转片来看,APO Lanthar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制造的最好的摄影镜头。可能夸张了一点。但APO Lanthar最适合用于彩色反转片的拍摄,它能在底片上给你呈现出难以置信的色彩饱和度和立体感,非凡的细节和层次过渡令人为之惊叹,APO Lanthar的反差并不高,整个调子也显得较为柔和,但很奇怪的是,只要你放大仔细看,立刻就会察觉它非同凡响的地方。我们常说德国镜头的高光如何,暗位如何,APO Lanthar在这个方面是登峰造极的,施耐德镜头算是在德国镜头中最擅长表现这一类长处的,但和APO Lanthar的比较,它们之间的差距就像施耐德与尼康之间的差别。APO Lanthar演绎出的细节和层次过渡,甚至在电分的时候都很难完全记录,只有在胶片上,那一切才是那么真实鲜明。个人感觉这个镜头成像的立体感(也有人称“空气感”)那是相当的强。
在黑白上如何,也许有很多人不一定喜欢它了,因为他的反差比较低,显得画面柔和,同样它也能在黑白上给与底片记录相当清晰的亮部和暗部的细节。有很多朋友不喜欢APO Lanthar在黑白摄影中的纤细通透过渡色调而喜欢现代镜头那种刀劈斧凿的高反差强烈效果。这是很正常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













Color-Heliar
Heliar和Tessa结构很相似,都源至于Cooke Taylor Triplet的3片3组结构,不同的是Tessa将后镜片用双胶镜片代替,而Heliar则是将前后镜片都用双胶合代替,进一步精细的矫正相差。所以Heliar是5片3组结构。Heliar是福伦达的旗帜,是福伦达镜头的基石。是福伦达生产最多的高级镜头。Heliar镜头的成像细腻柔和,反差适中,色彩过渡平和,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层次丰富而不失锐利。以前经常被用于人像摄影。配在Bessa II上Heliar镜头是采用当时高级多层镀膜技术的Color-Heliar,先前配在Bessa RF上的Heliar头是单层镀膜的。用Bessa II Color-Heliar拍出的彩色和黑白片子都非常有味耐看,但个人感觉还是拍黑白更出色,当然用她使用艳丽的反转片,如:Kodak 100VS,Fuji RVP都能出令人满意的彩色片子。










Color-Skopar
Skopar镜头是一支能够提供锐利的光学镜头,在当时与Zeiss的Tessar获得了鹰眼的美誉,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也比较低。Skopar和Tessa一样都是4片3组结构,Skopar结构最强的地方在于中心部分的结像,反差强而且分辨率高,画面边缘反差尚可,但结像力较差,选择使用的时候像场留一点余地往往会获得意外的惊喜。配在Bessa II上的Color-Skopar镜头也是采用当时高级多层镀膜技术,使得镜头抗眩光能力得到提高,不至于象白头那样“进光死”。至少侧光是表现还不错,但逆光是不行的,不能和现代镜头相比。Bessa II Color-Skopar拍出的片子和Tessa头出的片子差不多,反差高,色彩艳丽,清晰锐利,特别适合风景。








Bessa II APO-Lanthar的真伪鉴别和Bessa II的前后期区别
由于Bessa II APO-Lanthar非常珍贵和稀少,所以导致很多人乘机改装,偷梁换柱,牟取暴利。如何鉴别真伪Bessa II APO-Lanthar谈点个人认识,仅供参考:
1、Bessa II APO-Lanthar除原型机(Prototype)外基本是自带附件座,附件座“做死”在顶端右侧(正面对镜头方向看,以下同),顶端两侧取景窗口侧没有凸出用于固定外加附件座的“小圆柱”。这也是区别Bessa II早期和后期型的特点;
2、Bessa II APO-Lanthar的快门都是Synchro-Compur 1/500s快门。由于福伦达还生产过配Linhof 69机的APO-Lanthar 105mm/f4.5的镜头,这些镜头有些是采用Synchro-Compur 1/400s快门或Compur-Rapid 1/400s快门的,请特别注意;
3、Bessa II APO-Lanthar的最大光圈是f4.5,所以与之配套的机顶右侧的调焦转盘上的景深表上的最大光圈也应该标定为f4.5,当然镜头上的光圈标定也应该是f4.5;
4、Bessa II APO-Lanthar镜头上刻有红绿蓝三色环这个不用说,但它的镧系玻璃由于经过50多年都有点微微偏黄,而且仔细看玻璃多少都有点微小气泡,105头比较难看出,210或300头比较容易看出。
5、 特别说明,原先大家认为的Bessa II APO-Lanthar原装机的后盖应该多一个645红窗,取景器应有645挡片的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我后来咨询过欧洲拍卖行的鉴定专家,据他们说一开始面市的Bessa II APO-Lanthar是没有645红窗和挡片的,后盖上只有一个69红窗。后来福伦达出了一些附件,包括645取景器挡片、645胶片挡片和具备双红窗的后盖。用家可以自己单独购买由福伦达服务点装上去使用。所以不能以是否带645红窗和挡片来鉴别。当然这也是一家说法,毕竟不是原厂权威说法,但福伦达没落到今天小日本手里也找不到权威说法了;
6、Bessa II的前后期区别主要是指Color-Heliar和Color-Skopar,第1条已说明其一。其二是后期版快门肯定是Synchro-Compur 1/500s快门,而前期版Synchro-Compur 和Compur-Rapid都有,1/400s和1/500s快门也都有。其三是镜头镀膜颜色的区别,前期版的Bessa II的镀膜呈淡蓝色,而后期版的镀膜呈淡琥珀色。这两版镜头成像上几乎没有区别。有后期版抗眩光强的说法,但从我个人使用下来情况看,没有区别。因为感觉都不行。




说说Bessa II的缺点
相对于同期的69折叠机Bessa II绝对是佼佼者,但也有缺点,根据本人和朋友使用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没有防重拍机构。对不熟练的操作这经常会发生拍叠了的情况,很是不爽;
2、 后盖设计比较单薄,尤其是压片,只靠简单4个簧片压,经常会导致胶片不平整,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笔者就碰到过这种情况,由于胶片压片是简单的套在簧片上的,造成压片和簧片之间有少量间隙,所以在过片时胶片移动会带着压片往移动方向走,导致压片倾斜,而造成胶片平面不平。在成像直接反映为中间清晰,左右结缘清晰度下降。本人还是在一场折叠相机的PK中发现这个情况的,真是有点辱没了APO-Lanthar的名声。后来经过调整,采取了一些措施问题得到了解决,那台APO-Lanthar又排出了清晰靓丽的片子。所以,如果你的Bessa II出片边缘不清晰,请不要怀疑她的镜头,赶紧检查后背压片;
3、 可折叠的镜头支撑和定位机构感觉没有Zeiss Super Ikonta C稳固,感觉有可以晃动的间隙,这有可能造成镜头光轴和焦平面不垂直而影响成像。当然这是折叠相机的通病,只是感觉在镜头支撑和定位机构上还是Zeiss的机器比较牢靠,仅仅是个人的感觉问题;
4、 红窗挡片采用简单的旋转式真是不应该,经常会出现由于摩擦大而转不动或转到很费劲的情况。比起别家的滑动式红窗挡片实在差劲不少,真不知道福伦达的设计师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在顶级机上忽视这种可以简单做到完美的小问题。
当然尽管Bessa II有这样那样的美中不足,但她毕竟是折叠机中的一代名机。本人可是老福伦达的迷,坏话不能说太多,哈哈!
Bessa II的配件
Voigtlander Bessa II的配件有不少,而且很难找到,主要有:
1、 卡式(Push on)遮光罩,型号310/37;
2、 卡式滤镜,型号3XX/37,主要有Focar 1、Focar 2 近摄镜;G1、G2 黄色滤镜;Or 橙色滤镜;Gr 绿色滤镜;还有UV镜;
3、 小套装1,包括一个遮光罩、一块G2黄镜、一块UV镜和一个方形精致的小真皮盒;
4、 小套装2,包括一个遮光罩、一块G2黄镜和一个圆形精致的小真皮盒;
5、 外接取景器。这个取景器由德国KONTUR公司代工,打Voigtlander商标。KONTUR公司还代工了福伦达6×6以及24mm×36mm 135取景器,可以认为是福伦达的原配外接取景器。这种取景器很怪异,不是采用通常取景器单眼透视取景的原理,而是采用双眼视像叠加的原理,也就是用这种取景器,用单眼看出了看到一个白色的取景范围框线外,其余黑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它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双眼一起用,一只眼看取景器里黑底白色的取景范围框线,另一只眼看景,两眼视觉叠加确定取景范围。真是非常怪异,很多人一开始是不习惯的。但用久了你会发现它的妙处,就是取景非常简单,眼不累;
6、 附件座。前面已经说了,是专门为前期版Bessa II配备的。但由于这个附件座的装上拆下难免会划伤机顶表面,所以后期版改进为“做死”在机顶;
7、 机器真皮套和真皮背带。
8、推荐使用3样现代日本福伦达附件:VC METER II型小型测光表(方便又准);附件座扩展板,一扩二,正好把小测光表和外接取景器都装上;日本福伦达Bessa-L上用外接50mm取景器,特清晰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