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的血证论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47:33
一、血证简意
凡血徐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的疾病,统称“血证”。血禀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以调和五脏,洒陈六腑。血生化于脾,宣布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灌输百脉。其清而纯者,为守脏之血,清中之浊者,为腑络之血。清中之清者,为营经之血。皆有气以护之,膜以隔之,络以通之。故而于正常情况下,不致上溢或下脱。一有偏伤,或怒、劳迫而上升,或阴阳虚而失守,则为吐、为衄、为呕、为咯、为咳血。唾血。即《灵枢》所谓“阳络伤则血外溢也”。或阴虚阳搏,或阳衰,或阴脱,或湿热下陷,则为崩中,为漏下,为溺血,为肠风、血痢等。即《灵枢》所谓“阴络伤则血内溢也”。
《金匮要略》于血证的论述,见于“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妇人妊娠”、“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篇。内容及于吐血、衄血、下血、瘀血等。它论血证的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它对血病的一般诊断,认为:病人无寒热,面无血色,多因少血所致。如脉弦,为阴分不清,为衄血。脉浮弱为阴脉不充,是下血病。如兼见心烦咳嗽,是血从上溢为吐血。并指出吐血死证是:吐血,咳嗽气上逆,脉数发热不得卧,是为有阳无阴,故是死证。对吐血不止,如属气虚夹寒者,则用柏叶汤以行阳通隧,引血归经。治衄血以泻心汤之三黄清热泻火。对下血,创远血、近血之说,远血用黄土汤,近血用赤豆当归散。对妇人漏下用胶艾汤。又指出:热在下焦为尿血;淋病患者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等。这些都是具有指导性的论述。
《诸见血证》认为:人之禀赋既偏,则水谷多从偏胜之气化,而胜者愈胜,弱者愈弱,阳盛则阴衰,阴衰则火旺,火旺则血随之而上溢;阴胜则阳微,阳微则火衰,火衰则血失其统而下脱。
《血证论》则于气血之形成、作用,血证的病机分析甚详。区分气逆与气盛,升降失调;元气不摄,气脱、气滞及各脏腑对血证之影响。于血证之治疗,从原则道具体方法,叙述详细。
二、治血要领
治血大要,诸家论述颇多,何老认为探讨治血之关键是:
(1)治血证首须辨患者本身之气血盛衰。即辨其阴、阳、寒、热、虚、实,并辨各脏腑功能,其失常者则引起出血。须辨各脏腑之血证是以见血为主症,而血之颜色关系证候治之新、久、虚、实。如阳证血色多鲜红,阴证血色多紫黯,均应分析清楚。
(2)治血之法,宜参照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调气和血之法则。而在具体掌握运用上,当灵活而不偏执。就调气和血而论,和法是治血证一大良法。无法用补用泻,均须使气血调和,恢复其正常机能。所谓调气者,气逆则降逆,气下逆降则血亦得治。气实则泻实,泻实则火不下炎,血亦精矣。此法则于吐血、咯血、咳血尤为适用。若气虚不能统摄之血证,则以补气为主,可以补虚,可以升陷。这于下窍出血,尤为适宜。
(3)治血之法,既宜参各家之长,又不偏执一家之言。如明.缪希雍《治吐血三要诀》说:“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自属经验之谈。此说常为医家论血证所引证。但亦不可拘执其说。行血、止血、降气、降火等均当视证情而具体处理。
清.唐宗海治血之“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法,亦久为医者治血所宗,亦属有益之经验措施。而四大法亦各有寓蕴,并不机械分段。一般血证有虚、实、寒、热、阴、阳等区分,当视辩证而定治疗步骤。一般血证,血止以后,必然尚有其他见证,或咳,或热,或寒,或痛,或虚,或衰等各种。必须治其主要者,故不可偏执。
(4)《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说:“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目旬),不得眠”。血汗同源,汗泻而血更虚,血少不煦濡面额上陷,目系血不养而脉拘急,直视而不眠。可见凡血证或失血之人,治后血止,尚须注意禁用耗阴动血之品,以防复作或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