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浅谈现代散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3:43
现代散文
陈文吉师 李泰德师编撰一。
现代散文的兴起「散文」若只从与韵文相对的角度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学上是最重要的文类。古代的读书人凭着一枝如椽大笔展现才华,或因时代的不同而表现为骈文、古文,甚至八股文的各种「时文」,藉此而各胜擅场,开出各色奇花异朵,曹丕所谓「文章,经国之大业」实非虚言。回顾中国古代的散文,渊远流长,《尚书》可被视为是第一本的散文集。到了先秦时代,诸子和史传具有实用性质的文章,开拓了散文的题材。汉魏以後,华丽骈偶的文章,扩展了散文的形式。唐宋之後标榜道统的古文,成为散文的主流(因此唐宋古文又被视为是狭义的「散文」)。明清之际又加入了小可爱式的文章,成为传统散文另一股清流。这些,都是现代散文的「源头活水」。
现代散文的兴起,和胡适等人所倡导的新文学运动是息息相关的。若要再往上追溯,还可以想到那位饮冰室主人-梁启超。梁氏在清末逃亡日本时,以「新民丛报体」形成一时风尚,文章平易畅达,并多用俚语韵语外国语,笔锋感情深厚,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胡适认为梁任公的文章是「打破一切义法、家法,打破一切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线」。以下引<论进取冒险>中的文字,可知所谓「梁氏散文」的风格:
拿破仑曰:「『难』之一字,惟愚人所用之字典为有之耳。」又曰:「『不能』二字,非佛兰西人所用也。」讷尔逊曰:「吾未见所谓可畏者;吾不识『畏』之为何物也。」(讷尔逊,英国名将。即扫荡拿破仑海军者也。当五岁时,常独游山野,遇迅雷风烈,入夜不归,其家遣人觅得之,则危坐於山巅一破屋也。其祖母责之曰:「嘻!异哉!何物怪童,此可怖之现象,竟不能驱汝归家耶?」讷则答曰:「Fear?I never saw fear. I do not know what it is!」即此文是也。译为华文,不能得其精神於万一。)呜呼!至此读此言,神气犹为之王焉。岂伟人之根器,固非吾辈所能企乎?抑自有之而自不用也?拿破仑所历至难之境正多,讷尔逊所遇可畏之端亦不少;而拿、讷若行所无事者,无他,其气先足以胜之也。佛说:「三界惟心,万法惟识。」吾以为不能焉,以为可畏焉,斯不能矣,斯可畏矣;吾以为能焉,以为无畏焉,斯亦能矣,斯亦无畏矣……※简析:明显的,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体」文章,虽迥异於传统古文,但文中使用很多的「虚字」,和现代散文「我手写我口」的要求仍有颇大的距离。
民国六年,胡适和陈独秀、钱玄同等人开始倡导新文学运动,认为中国传统文学多有「无病呻吟、摹仿古人、言之无物」的毛病,认为现今作文,「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活字」就是「口语」,并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主张,即是後人所谓的「白话文运动」。
二。小品杂文现代散文最早取得成就并蔚为风气的是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人对旧传统、旧社会的批评或感想所写的「小品杂文」;文章的风格多是以辛辣的笔锋蘸着带笑的泪。以下引林语堂《论西装》一文中的一段文字:
大约中西服装之不同,在於西装意在表现人身形体。而中装意在遮盖身体。然而人身到底像猴狲,脱得精光,大半是不甚美感,所以与其表扬,毋宁遮盖。像甘地及印度罗汉之半露体,大半是不能引人生起什麽美感的。只有没有美感的社会,才可以容得住西装。谁不相信的话,可以到纽约 Coney Island 的海岸,看看那些海浴的男妇老少的身体是怎麽一回事。裸体美多半是画家挑出几位身材得中的美女画出来的,然而在中国,已经深深觉得身段匀美的模特儿之不易得了。所以二十至三十五岁以内的女子穿西装,我还赞成,因为西装确实可以表扬其身体美,身材轻盈,肥瘦停匀的女子服西装,的确占了便宜。然而我们不能不为大多数的人着想,像纽约终日无所事事髀肉复生的四十余岁贵妇,穿起衣服,露其胸背,才叫人触目惊心。这种妇人穿起中妇可以藏拙,占了不少便宜,因为中国服装是比较一视同仁的,自由平等,美者固然不能尽量表扬其身体於大庭广众之前,而丑也较便宜於藏拙,不至於太露形迹了,所以中服很合於德谟克拉西的精神。
※简析:这是林语堂式的幽默小品杂文,针对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抒发自己的感想。这时候的散文,已可说是「文、言合一」的白话散文了。
这种小品杂文在当时颇为流行,生活琐事无所不谈。最有名的作品莫过於是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以下节选於<讲价>一文:
要不动声色。进得店来,看准了他没有什麽你就要什麽,使得他显得寒怆,先有几分惭愧。然後无精打采道出你所真心要买的东西,伙计於气馁之余,自然欢天喜地的捧出他的货色,价钱根本不会太高。如果偶然发现一项心爱的东西,也不可失声大叫,如获异宝,必要行若无事淡然处之,於打听许多种物价之後,意问询及之,否则你打草惊蛇,他便奇货可居了。
三。感性美文 「小品杂文」大多是倾向於「知性」;在三○年代前後,另有一类「感性」作家也不能忽略。朱自清、徐志摩可称得上是当时「感性美文」的代表。这种作品的特色在於作家能够勇於表现自己的性格,展现自己的才华。因此相较着重於实用价值的「小品杂文」而言,这类「感性美文」则提昇了现代散文的艺术价值。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明珠,又如碧天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彷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彷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是恰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节选朱自清<荷塘月色>)※简析:如此优美的文字,必需建立在作者细致的心灵,正是展现作者独特个性的「感性美文」。从这类的文章可看出白话文也可写出优美的文章,正是胡适所谓「文学的国语」。
青年永远趋向反叛,爱好冒险;永远如初度航海者,幻想黄金机缘於浩淼的烟波之外;想割断系岸的缆绳,扯起风帆,欣欣的投入无垠的怀抱。他厌恶的是平安,自喜的是放纵於豪迈。无颜色的生涯,是他目中的荆棘;绝海与凶巘,是他爱好自由的途径。他爱折玫瑰:为她的色香,亦为她冷酷的刺毒。他爱搏狂澜:为他的庄严与伟大,亦为他吞噬一切的天才,最是激发他探险与好奇的动机。他崇拜冲动:不可测,不可节,不可预逆,起动消歇皆在无形中,狂飙似的倏忽与猛烈与神秘。他崇拜斗争:从斗争中求剧烈的生命之意义,从斗争中求绝对之实在,在血染的战阵中,呼噭胜利之狂欢或歌败丧的哀曲。
幻象消灭是人生里命定的悲剧,青年的幻灭,更是悲剧中的悲剧,夜一般的沉黑,死一般的凶恶。纯粹的,猖狂的热情之火,不同阿拉丁的神灯,只能放射一时的异彩,不能永久的朗照;转瞬间,或许,便已敛熄了最後的焰舌,只留存有限的余烬与残灰,在未灭的余温里自伤与自慰。(节选徐志摩<北戴河海滨的幻想>)※简析:徐志摩是新月派最着名的诗人,胡适称他是一位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信仰爱,自由和美。所作散文亦是感性澎湃,意象迭起。从这短短的引文就可看出诗人华丽之笔与深邃的哲思。
四。「现代」散文简介前面三节所提的现代散文,其实已经是快要百年前的事了(胡适提出<文学改良刍议>是在一九一七年,徐志摩卒於一九三一年)。直到现在,「小品杂文」和「感性美文」还是可以粗浅地概括「现代」散文。不过,台湾随着时、空的演变,数十年来的散文也在「题材」上开拓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类型。以下非常粗浅的介绍一些散文作家与作品书名,只供学生课外阅读方向之参考:
甲。忆旧怀乡类这类的作品在早期是颇为流行的,像擅长忆旧的琦君《桂花雨》、描述大时代的王鼎钧《碎琉璃》。後来另有些留学国外的作品,像陈之藩《旅美小简》。怀乡类文章的写作心情也许就如琦君<如此星辰非昨夜>云:「三十八年刚来台湾时,除了妹妹,没有其它亲人,知己的朋友都留在大陆。台湾当时在我的心情上,好像是遥远的海天之涯,陌生孤寂…」乙。学者诗人类散文写作原本不分年龄学历,是一种开放性的文类;而学者秉其学养写作散文,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另外还有学者兼诗人身份的散文家,如余光中、《左手的缪思》、杨牧《亭午之鹰》。学者类的文章风格是变化多端的,余光中《逍遥游。後记》云:「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搥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并拢,拆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丙。文化哲思类现今学生最熟悉的散文大概是「励志散文」吧!倒也不是不好,但终究是浮光掠影式的有感而发,易读却乏深度。这里所谓的「哲思」类,大概像现代作家林清玄《迷路的云》等书的佛学散文,曾获得很多学子的喜爱;或是大陆学者余秋雨《山居笔记》式的文化散文,也风靡不少读者。哲思类的写作动机是无所不在的,如林清玄《香水海。自序》云:「原来麻雀每天不能安歇的跳跃、叫个不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从人的角度听来,不明其意罢了。这样的发现使我忍不住动容,知悉如果我们有更体贴的心就能更进入万物的内在…」丁。乡土自然类现今忆旧怀乡之作已经少见了,倒是乡土自然类散文受到重视。乡土类的散文如陈冠学的《田园之秋》云:「我很怀疑我自己,没有鸡啼声,是否能够生活得下去?夜半梦回,没有鸡啼声,将是一种怎样的落索!」这种根源於土地的文章,相信会引起人民的共鸣。进一步的,知性的生态散文更唤醒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如刘克襄的《小绿山之歌》:「用时间丈量毅力,用单调而重复的工作丈量耐心。如果追求的只是一种生物习性行为的答案,那是可以预期的。不能被期待以及无限深度的,大概是生活观的另一层启发与体悟,进而去实践。我渴盼小绿山的观察能带来这样的福气。」另外像陈列《永远的山》也是值得推荐的经典。
戊。前卫都会类有乡土当然也会有「都会」。专业作家简媜《姻脂盆地。序》云:「这是第十本散文集,大量纪录了台北盆地;或者应该说,纪录一个尚未根治飘泊宿疾的中年零魂『我』在名为『台北』城市里的见习生涯。」都会散文的表现手法多是较「前卫」的,充满了暗示与象徵,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如林燿德。《林燿德。迷宫零件。HOTEL》:「HOTEL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不完整、不平衡的,当任何一个房间空下来的时候,即刻就恢复到未完成的蓝图阶段;如果说文学史是读者的历史,那麽HOTEL的历史也等於是叩门者的历史。」当然,当代散文的题材不是只有这几类而已,甚至像饮食类都有不少散文(如林文月的《饮膳札记》),由此可知「分类」并不容易。另外,一位作家也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像余光中就有很多怀乡之作;而简媜散文题材多变,校园、都会、乡土、家庭无一不有,这又是「归类」的困难。故先前即说:「只供学生课外阅读方向之参考」。当然,还有太多好书没有介绍,这就要靠同学自己努力了。
附录一。监赏散文的基本办法(郑明娳,节录於《中学生白话文选》)珨ㄝ珨ㄝ主题的把握媪ㄝ辞藻的修饰ㄝ意象的塑造侐ㄝ感官的复制拻ㄝ气势的蓄积鞠ㄝ蕴藉的笔力ㄝ完整的结构匐ㄝ韵律的锤链附录二。现今对文学的几点「误识」(郑明娳,节录於《青少年散文选》)珨ㄝ主题意识挂帅:只强调文章要教忠教孝,能鼓励学生积极、乐观、向上、进取。於是一些八股文章应运而生,这些呆板之作虽不致戕害青年身心,却足以束缚读者的想像力…媪ㄝ文艺腔调泛滥: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遣字修辞,以为特意装潢才有美感,结果却是矫情造作,最是文学的致命伤…ㄝ作秀可以成「家」:许多擅长作秀的人顶着作家之名,摇着笔杆,在各种媒体轮番上阵,出现率高,其作品便畅销,俨俨然大作家矣…侐ㄝ误导与误评:许多媒体及书店定期做「文学畅销书排行榜」,察其内涵,「文学」二字其实应正名为「流俗文学」或者「休闲文学」以正视听…附录三?台湾散文家及其分期 李泰德师编撰时间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风格(民初迄三十年代)u 林语堂(原名林玉堂、林和乐。笔名:毛驴、宰予、宰我、岂青)(1895-1976)《语堂文集》、《苏东坡传》。富哲理性与幽默感。 u 梁实秋(秋郎、子佳)(1902-1987)《雅舍小品》。以精简幽默的文字,刻画人生百态,庄谐并重,清新隽永。 u 杨逵(原名杨贵)(1905-1985)《压不扁的玫瑰花》。用毅力写生命的诗,永远充满壮志。 u 吴鲁芹(原名吴鸿藻)(1918-1983)《师友?文章》。风趣诙谐中见潇洒恢宏,千锤百炼中见从容坦荡。 散文小品共同特点,文字简短明快。三十年代幽默散文的代表正是林语堂、梁实秋、吴鲁芹三人,其中吴鲁芹被誉为战後台湾最杰出的英式小品文作家。而三十年代以前的名家,在台湾拥有广大读者群的,胪列如後: u 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山,後改名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後以笔名行)(1881-1936)《朝花夕拾》。鲁迅以思想性浓烈着称的散文与杂文,是以「驳杂」取胜的强悍异数。其以「恨世者鲁迅」之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u 周作人(1885-1967)《周作人全集》。主要创作是小品文,作品真率从容、平和冲淡。 u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後改名自清,字佩弦)(1898-1948)《背影》:朱自清是在用他的灵魂写也在用他的灵魂打动着我们,拥有真情世界,清新自然的文人,以美文为实绩,以写实为法则。 u 夏丏尊(名铸,字勉旃)(1886-1946)《平屋杂文》。散文风格朴实,隽永有味。 u 许地山(1893-1941)《空山灵雨》:把基督教的爱欲,佛教的明慧,近代文明与古旧情绪,揉合在一处,毫不牵强地融成一片,作者的风格是由此显示特异而存在的。 u 丰子恺(原名润,又名仁,号子恺,笔名TK)(1898-1975)《缘缘堂随笔》。文章风格自然随意,深受佛学影响的心境,展现祥和洒脱的人生境界。 u 徐志摩(原名章垿)(1896-1931)《徐志摩全集》。以诗歌的语言与旋律歌咏自由、纯真的感受,不管形式或内容都迥异凡俗,堪称情采并美。 u 朱光潜(1897-1986)《谈美》。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举例证以说明,超越枯燥的推论而能具有文章之美。 u 沈从文(岳焕,懋琳,上官碧,窄而霉斋主人,甲辰,小兵) (1902-1988)《湘行散记》。苏童:「在后来的散文漫长的航程中,鲁迅是船长,但舵手是沈从文。」这观点很新鲜,准确程度姑且不说,沈先生美文式风格对中国散文的影响则是可以确认的。汪曾祺、黄永玉、祝勇、苏童还有其他不少作家,都从沈从文的作品中,吸取过教益。 u 陆蠡(原名陆圣泉)(1908-1942)《囚绿记》。作品可分三期:前期创作简洁的寓言小品;中期以人道关怀抒写乡土人情;後期多写人生体验。风格平淡中见真情,含蓄而有味。 u 何其芳(1912-1977)《画梦录》。最典型的诗的散文,借用诗的好技巧来写散文。
五十迄七十年代u 锺理和(1915-1960)《锺理和全集》。作品中虽不免有感伤慨叹,却多为温柔敦厚之情,多为人对物的珍惜、尊重,对自然、生活的玩赏。 u 潘希真(琦君)(1917)《三更有梦书当枕》:惯以物品为主题,引发怀旧之情。风格澄静淡泊,温润婉约。 u 蔡濯堂(思果)(1918)《林居笔话》。余光中认为:「思果的散文小品有白话节奏,透明自然而流畅。」 u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1918-2001)散文《冬青树》、小说《城南旧事》。写童年回忆且使之永恒,选材和叙述有极高的契合。 u 张秀亚(陈蓝、亚蓝、心井)(1919-2001)《三色堇》:文字精致而富有诗意,情感浓郁而蕴含深刻,下开「散文美文化」之风潮。 u 陈之藩(字范生)(1925)《陈之藩散文集》。思想深刻、文笔隽永,短篇散文颇获佳评。 此时期语言上讲究文白交融,笔法上注重入情入理,题材上富於回忆的温馨。
七十迄八十年代u 林良(子敏)(1924)《小太阳》。常以家常生活为题材,从平凡的字词中酿造出意味。 u 王鼎钧(1925)《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左心房漩涡》、《碎琉璃》。隐地说他:「善用活泼的形式、浅近的语文,表达深远的寄托,字里行间既富理想色彩,也密切注意现实。」 u 余光中(1928)《听听那冷雨》:重视感觉性的诗化散文,天风海雨的想像,古往今来的驰骋,一挥百应的交响乐章,以诗法论散文,重形、重才气。 u 吴延枚(司马中原)(1933)《驼铃》。大都记录童年与少年时期的侧影和感受,讲述乡野传奇,具有厚重浑朴之美。 u 林文月(1933)《疑神》:沈稳、纯净,温婉的笔调,具有情思细腻,文辞朴实的风格。 u 陈冠学(1934)《田园之秋》:颇有道家情怀,总是落实於自然的生活、田园的生物中,可称为哲学农夫。 u 王靖献(杨牧、叶珊)(1940)《叶珊散文集》。文字抒情而有韵味。着意在散文中寻找风格笃定、关怀普遍的主题,喜欢散文内容上的蕴藉淡雅,重神、重情怀。 u 黄永武(1936)《生活美学》。学者型散文家,学术与创作并重。 u 张晓风(1941)(晓风、桑科、可叵)《晓风散文集》、《幽默五十三号》。在题材上做多方面的拓展,满带着睿智的哲思,一洗过浓的闺秀气,表现出新女性内心中一股生气勃勃的豪迈之情、英伟之气。 u 陈平(三毛)(1943)《撒哈拉的故事》。丰富而奇异的生活阅历,独到的人生观察,潇洒奔放的情怀和顽皮不羁的语言风格,使她的作品拥有一种魅力。 u 席慕蓉(1943)《成长的痕迹》。简洁晓畅的句式,缠绵悱恻的语调,清丽爽朗的词藻,使之具有甜美清柔的风格。 u 吴晟(1944)《田园》。文字流利动人,於叙述乡村人物中,寓有温和的批判。 u 陈瑞麟(陈列)(1946)《地上岁月》、《永远的山》。描绘台湾土地的紮实作品,写实主义为其主精神,但辅以精细的观察、艺术的手法,涌现令人感动的质素。 u 曾贵海(1946)《留下一片森林》。以爱护土地的心,唤醒人们对於生态环境的重视。 u 陈芳明(1947)《时间长巷》。作品中每每呈现浓厚的台湾意识,是台湾文学的重要舵手。 u 萧水顺(萧萧)(1947)《诗话禅》。俚俗与典雅并融的风格。 u 洪素丽(1947)《港都夜雨》。主题多为关怀生态及乡土。 u 蒋勳(1947)《大度?山》。用美情性语言,感性地说理。 u 颜崑阳(1948)《手拿奶瓶的男人》。可归为「抒情沈思体」,兼具学术与创作。 u 廖玉蕙(1950)《五十岁的公主》。廖玉蕙的散文集是有笑声的书,杂揉了可笑的言语与可悲的心境。 u 杨敏盛(1950)(阿盛、连海平、月照花)《行过急水溪》、《绿袖红尘》。大多接受了现代文艺的洗礼,运用语言的方式,题材的选择,境界的处理比之上一代都有大幅度的突破。现代小说、诗歌、摄影、绘画、音乐等艺术加速促成他们观察事物的新感性。 u 傅佩荣(1950)《自我的坚持》。深入浅出地探讨人生哲理,常以社会现况为主题,结合中西文化思想,进行哲学的阐述与思考。 n 在台湾拥有广大读者群的当代作家,胪列如後: u 余秋雨(1946)《文化苦旅》。以旅途见闻为经,各地的人文掌故为纬,再加上个人的感怀,交织成篇,穿插相关的历史、传说、诗文掌故,表达深切的人文关怀。
九十年代以後u 郭鹤鸣(1952)〈幽幽基隆河〉。以文学性的手法,包装环保的议题,在理性的批判中饱含感性的嗟叹,融文言语法於白话文中,流畅自然而不露痕迹。 u 林清玄(1953)《迷路的云》、菩提系列--《紫色菩提》、《凤眼菩提》等颇具宗教色彩,主题设定在「爱与美」,追求宁静致远以涣释人生层层障碍。 u 陈幸蕙(1953)《群树之歌》、《把爱还诸天地》。擅长以自铸的清新意象,描绘人伦之际的关系,从生活小事物提炼出粲然的心得。 u 周芬伶(沈静)(1955)《汝色》。对情慾、情绪、情感等私密事件进行钻探,带有意象美与理性美的女性觉醒。 u 孙玮芒(杜宇)(1955)《忧郁与狂热》。擅长小说体散文。 u 游唤(1956)《老子与东方不败》。学者型散文,结合易经与神话材料及道家思想,出之以散文的形式。 u 廖鸿基(1957)《鲸生鲸世》。以渔人的眼光、独特的海上经验,创作出属於海岛台湾的海洋文学。 u 张曼娟(1961)《缘起不灭》。有如现代诗里的席慕蓉,小说界的琼瑶,总是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与喜悦。 u 简敏媜(简媜)(1961)《水问》、《女儿红》:散文界的孙中山,孤峭清隽,自然流露信笔而书之中,风格多样,个个发散出神奇的魅力。 u 瓦历斯?诺干(汉名吴俊杰,另有笔名柳翱、瓦历斯?尤干)(1961)《迷雾之旅》。在浓厚的抒情风格中含有对原住民处境的冷静思考。 u 王家祥(1966)《四季的声音》。长期以来从事自然生态之写作,但是他特别喜欢写树,特别重视树木的保育。 u 锺怡雯(1969)《垂钓睡眠》。有着女子的细腻与其独有的时空观照,以语言酿制诗的质感,进而创造一个游刃事理中的灵魂。
试题观摩 1-12单选13-16多选「正午的沙滩灼烫地发着光,远方的海面闪亮平静如蓝色的匕首。真想□□那灿烂的寂静!」(陈黎(远方))仔细推敲作者的修辞方式,□内最恰当的词应该是:
打破 (B) 切开 (C) 冲出 (D) 闯入(86学测)斟酌下列引文的文意脉络,□□中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礼是天理与人事之节文与仪则。同理,『艺术是声和色的节文与仪则。』小猫爬到了洋琴的键盘上,各种声音都有,但不成为乐曲。画家的调色板上,各种颜色都有,但不成为画。何以故?因为只有声色而没有节文与仪则的原故。故可知『□□』是造成艺术的一个重要条件。」(94学测)自由 (B)摹拟(C)节制 (D)趣味下列引文,依文意推敲,□□中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然则,冷静须与同情相辅相成,方不偏失入冷漠。『史记』一书之恒常感人处,正在於字里行间每每有司马迁个人的生命感思涌动,它绝不只是一堆死寂刻板的文字而已!□□,我则又逐渐了悟,□□写学术论文,□□不能完全抹煞情感;□□冷静与同情之间的敛放不踰矩,又委实是此类文章的高层次标的了。」(林文月〈我的三种文笔〉)近来/即使/仍然/至於 (B)而且/所以/仍然/其实因此/至於/其实/即使 (D)所以/近来/因此/而且下引文字,请依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在十一月的玉米田里制造音乐的风是匆忙的。
甲、随风上下移动 乙、当雁群在远方天空变模糊时丙、我听到最後的鸣叫 丁、聚集又分开戊、雁群从低垂的云朵间出现那是夏天的熄灯号。」(李奥帕德《沙郡年记》)(93学测)乙丙戊丁甲(B)丙戊甲丁乙(C)丁丙甲乙戊(D)戊甲丁乙丙一贯以「回忆」为主题,表现亲情的温暖与人性的美好,从而树立其特殊风格,奠定其散文史地位的女作家是 (A)琦君 (B)林海音 (C)林文月 (D)张秀亚。(91学测)(甲)滚水泡白菊花是去暑的……他每天泡着喝,看着一朵朵小白花在水底□起来缓缓飞升到碗面(乙)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丙)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上引文句□中的字词,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A)浮/泪珠/停 (B)胖/夜漏/绣 (C)漂/水滴/长 (D)涨/钟摆/画。(88学测)甲、「於是,像□□□□□,我飘到密西西比河的曼城,飘到绿色如海的小的大学来。」(陈之藩〈寂寞的画廊〉乙、「他在山头一个古老的建筑物里弹琴,琴声倾泻出来,像□□□□□那样倾泻出来。」 (叶珊〈夏天的琴声〉丙、「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 (何其芳〈雨前〉丁、「仍是夜里,头上的天好像穿了许多小孔的□□□□□,漏下粒粒的小星。」 (陆蠡〈秋〉上引散文□内,都使用了譬喻,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灰色的雾幕╱一朵云似的╱蓝水晶的盖╱冷冽的水珠一朵云似的╱冷冽的水珠╱灰色的雾幕╱蓝水晶的盖灰色的雾幕╱冷冽的水珠╱一朵云似的╱蓝水晶的盖一朵云似的╱蓝水晶的盖╱冷冽的水珠╱灰色的雾幕(87学测)下『』中的文字,依文意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是:
「屋子里没有灯火,『(甲)没有线条,也没有颜色的大轮廓(乙)横顺的在黑暗里爬(丙)老人的眼泪在他有绉纹的脸上爬(丁)黑暗是一个大轮廓(戊)他的眼泪变成了无数的爬虫子』个个从老人的内心出发」(萧红〈小城三月〉)(94学测)甲丁戊乙丙 (B)乙甲丙丁戊 (C)丙乙戊甲丁 (D)丁甲丙乙戊下列文句 内,若依序加上标点符号,最适当的选项是:
「挂钟孤独的在数着永恒的数字 ? 滴嗒 ? 滴嗒 ? 滴嗒 ? 这响声已替他累积长长的五十七年了 ? 他走向月台,北上那边,是逗人心慌意乱的长鸣 ? 南下,一个拄着柺杖的倾斜身影。在铁路顶端 ? 两条铁轨交并成单线而隐入村落树木的那里,他看到淡淡的一缕黑烟。」(93学测),……;、、,.?,,、、……;!、、……!:
下列『』文字,依文意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是:
「看哪,这样的云彩和天色!
『甲、过一会你才明白 乙、宇宙的深处乃在这山状云彩的边缘及狭湾处─纯洁与秩序的至高无上之象徵 丙、黑暗的柔软的只是云彩 丁、其实,宇宙的神秘与深度不是云彩与黑暗可以表现出来的 戊、第一眼你可能会认为黑暗处就是深的地方』深度只有在光明、宁静的地方才能找到。」(赫塞《玻璃珠游戏》)(94指考)乙戊甲丁丙 (B)乙丙戊甲丁 (C)戊甲丙乙丁 (D)丙戊丁甲乙为题组请先阅读下列短文,然後回答下列问题:
「她们往往宁愿以一趟计程车费,换得小兽可以快乐尖叫的坐十几次电动车,不然或可换取一份各速食店所推出的夏日套餐,可在冷气间消磨好久,任小兽玩那蕃茄酱或可乐里的冰块或套餐所附赠的玩具,暂时不用缠母兽,母兽可发呆或偷偷打量张望陌生的周围其他人,好奇那些无聊情话说不完的年轻男女,年纪差距与她最近却是她最感遥远的一群;也可能她刚刚狠心又帮小兽买了一双史努比鞋(鞋并不贵,但问题是小兽已有四、五双了),以为一趟计程车费可以抵销一半鞋价……等等,但请不要误会她们是贫穷、所以必须斤斤计较的一群。
其实,在并不很久以前,她们亦曾经是一群以一套当季流行服装、一份下午茶、一本时尚杂志作为货币计算单位的族群。这是不是拉近了一点你与她们的距离,使你渐渐想起她们也曾经是人,曾经如同你目前已热烈追求、神秘莫测的女孩。」(朱天心〈袋鼠族物语〉)文中说:「年纪差距与她最近却是她最感遥远的一群」,原因是:
她年纪太大,跟社会上的流行脉动已脱节她渴望能说着无聊情话,憧憬未可知的爱情她的生活重心转向小兽,昔年单身岁月已飘然远逝她羡慕那些可恣意挥霍的年轻人,憎恨目前捉襟见肘的经济窘境推敲文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袋鼠族」指的是抚育幼龄子女的母亲「她们」把计程车费的开销,转换为小兽乘坐电动车、享受速食餐、购买鞋子,是一种母爱的表现「请不要误会她们是贫穷、所以必须斤斤计较的一群」,表示斤斤计较是袋鼠族的特性,与贫富无关「她们也曾经是人,曾经如同你目前已热烈追求、神秘莫测的女孩」,强调一般人容易把当妈妈的人局限於「母亲」角色,忽略她们也曾有丰富的人生面向(93学测)现代文学名家辈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朱自清、徐志摩齐名,两人均以浪漫而穠丽的文风着称鲁迅杂文具强烈批判性,剖析人情世故、社会百态,率皆锐利而深刻余光中诗、文兼擅,感性、知性兼具,其作品均重意象经营、句法锤链,表现鲜明的艺术匠心梁实秋学识博雅,会通中西,其散文小品多取材日常事物,文笔诙谐幽默,尤以《雅舍小品》闻名於世林文月兼擅散文与翻译,其散文题材多元,要皆文笔细腻,情感内敛,常於平凡事物中展现自然美好的人间情味,平淡中饶富理趣请阅读下文,选出适合做为标题的选项:
开兰举人黄缵绪的老家,那传统的三合院建筑,在经济挂帅的压力下,一瞬间,化为丑陋的建筑工地。被怪手铲除掉的,不只是传统的建筑文化,更是一段宜兰人骄傲的开垦历史。
宜兰旧城有条优美的护城河,曾经悠悠地流过宜兰人的心中,丰富了宜兰人的乡愁记忆。河中摇曳的水草、岸边的垂柳,曾经是宜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站在已掩盖的原址,过去护城河流经的地方,只见车来车往,一片匆忙。真难想像失去河流滋润的城市,就像乾枯的苹果,怎会美丽得起来!
除旧与布新(B)被抹去的记忆消失的宜兰城(D)宜兰旧城风物考优美的传统建筑文化为题组请先阅读下列引文,然後回答以下问题:
让我们用比较跳跃的方式来想像「出版」这种复杂活动的起源吧。
大约二百万年前,你知道那时直立原人已经跃上地球大舞台了,而且懂得用火来烹煮猎物或烧烤一封情书(那自然是一支鹿茸或树枝之类的)。有一天,一个发情频率甚高、酷爱张开长臂奔跑的原人发现了隐在灌木杂树之间的一块大草坡;第一次,他痴情地深呼吸起来,青草的芳香使他忘记必须在日落之前捕猎责任额内的猎物以缴交国库(或族库)。更要命的是,他的命运被草坡西边一朵在风中颤抖的小花儿改变了。接着,他第一次感受到肢体流窜一股跟食慾无关的热情,这使他陷入半癫半狂的状态,於是拔腿奔跑起来,他必须找人倾诉那奇妙的体验以免晕厥在起伏不定的情绪里。很幸运地,他遇见另一位躺在树荫下思索有没有比狩猎更重要的事的原人,他气喘吁吁地拉起那位冥思中的原人,以当时仅有的粗糙语言加上手舞足蹈加上以物喻意,倾诉了他的情感。那位冥思原人盯着地上由枯枝、石片、土块拼组成的「文字」,他终於了解激情原人要说的是:「草地,西边,小花儿,美。」这是第一次他看到跟狩猎活动、工具制作以及迁徙决策无关的文字。他的命运也被改变了,微风拂动他那多毛的躯体,尽管几只小虫爬上他那张扁平的脸引起痒意也不能阻止一滴无比清澈的泪水自眼眶溢出,那滴泪是文明的源头,所有乾燥的内在都将因这颗泪珠而得以滋润。他说:「我要,它(他指了指石片、土块、枯枝组成的文字),走,很远,很多人,看!」就这样,他携带那组文字行走天涯,拼给每一个他遇到的原人看,传播草坡西边一朵美丽小花儿的故事。他成为第一个出版人。
文中的「激情原人」发现小花儿的美丽,内心激动,於是用枯枝、石片、土块拼组成文字,这就是「创作」的开始。下列文字说明创作的起源与「激情原人」情形相似的选项是: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踊。……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下列关於引文中两种「原人」的说明,正确的选项是:
「冥思原人」的行为无异於剽窃「激情原人」的文学情怀,据为己有,这样的海盗行为实为出版人之耻「激情原人」的痴情与癫狂,见证了人类有一种超越衣食慾望的需求,那种需求是人类美好的本质之一「冥思原人」属於统治阶级,和「激情原人」不同,不需要狩猎,因而有闲暇可以思考创作与出版的问题「冥思原人」能欣赏「美」,并且努力的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 这隐然揭示了一个出版人应有的心怀与责任文中说「冥思原人」的「那滴泪是文明的源头」,可以滋润「所有乾燥的内在」,表现了出版事业对文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