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村“江西乐安县流坑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24:50
中华第一村“江西乐安县流坑村”
作者:汤锦程
1997年5月25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在江西省、抚州专区、乐安县三级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江西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张文彬局长参观后兴致勃勃挥毫题写了“中华第一村”五个大字,全面概括了流坑村的文化品位、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及文物价值。流坑村何以引起国家文物局局长如此高度重视,这与流坑古村的意外发现,以及各级政府领导关心及文物专家考证分不开的。
(一)流坑古村历千年而不朽
流坑村位于江西乐安县西南部山区间一块盆地之间,抱水环山、沃土桑田,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据史记载:唐代之前此地还是一块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年),曾有道士来此修练,终成正果腾云而去,流坑被仙道紫气环盖数日方散,故而得名“云盖乡”,后更名为“流坑”。五代南唐(937-975年)时期,江西宜黄县董合举家徙居于此,拓荒营宅始有人烟。董氏家族经数世农耕家业渐繁,至董合之孙董文广捐资兴学,始开董氏文风。据史记载:自宋至清,流坑村兴建书院28所,中状元2名(文、武状元各一)、中进士44名、赐进士20名、中举者多达200余人,董氏一族几无文盲。元代名儒吴澄道:“宋三百年间,一家一族儒官之盛乐、曾、王、蔡、晏五姓为首,爵位之崇王、曾、晏最,王、乐次之,乐安云盖乡之董姓计其科名多于曾、蔡与晏;校其爵位亦在乐、蔡之上……通抚之六族而论仕宦之众莫于伦。”董氏果依吴言,科举、荫恩入仕者多达300余人,其中官爵显赫者有两宰相、六尚书。至此地处偏僻的流坑村不在沉寂,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天下名士竟相至流坑游览留学,宋丞相文天祥就曾毕业于流坑村书院,宋大儒朱熹曾为流坑村题写“状元楼”匾额,流坑村董氏至今仍保留的历代名人题字、题匾多达400余幅(块),其中最著名的有刘绎、聂豹、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真迹。由于流坑董氏门第显赫,村中进士第、大夫第皆深宅高阜、气宇轩辕,世誉其为“江右第一村”。
1997年汤圣摄于流坑村前
元世祖至正13年(1276年),元兵进围宋都临安(浙江杭州),流坑村董氏响应宋宰相文天祥号召举兵勤王;董氏兵败,流坑村遭元兵血洗,古建尽毁。有元一代董氏坚贞节操,无人入仕,家道致此衰败。明时,流坑董氏复振,精英辈出,南京刑部郎中董燧为重振流坑村昔日雄风,亲自主持设计了一座规划完整的新流坑村。新村依乌江而建,沿河设有七个码头,可供商船停泊;村中卵石铺路,南北为一条主干宽街,东西有7条窄巷,形成横七竖一的棋盘格局;七条支巷直通码头,下设排水渠,彻底解决了村中排涝清淤问题。同时,董氏还在沿江码头上修建了七座二层阁楼,并以高墙连之,如同一座城堡。董氏在村中依支脉分片建房,每支族修一座祠堂,全村多达70余座分祠,并合建一座总祠,供全族祭拜。董氏承传了中国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巫舞活化石“傩舞”,千年来盛演不衰,为解决家族观傩表演,村中修建了三座各可容纳千人的大戏院,至今仍有一座戏院保存完好;每至民俗节日,村民即头戴迎神道具,手舞钢鞭,在戏台上翻云覆雨,将喜庆节日推向高潮。董氏在流坑村外依山修建了8座庙宇宫观,神殿内众神侍列、灯油不息、香火繁盛;每至社火祭日,各方香客蜂拥而至,鼎盛时期不亚于道家圣地“龙虎山”。董氏为了奖掖先进、激励后进,在流坑村中修建了状元楼、五桂坊等26座纪念性楼坊,由此透出董氏家族的文化氛围。而村中因筑城取土所留下的大坑被改造为蓄水池,称之为“龙湖”;董氏在湖边插柳、池中放鸭,颇有几番雅致。
清初,东北满族出兵统一中国,董氏再次守节不仕,全村除一位百岁老翁被朝廷恩赐进士外,读书人多拒绝参加科举。董氏为了生存转而经商,有清一代全村仅大木阀商就多达百余人,至使其族富冠都邑,所拥有之山林多达70余万亩,族山多达384岭,邻近数县多有其族良田,流坑村亦成为“万家之市”,董氏由此成为江右商帮旗手。
民国14年(1925年),直系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派其部一个团驻守流坑,该团团长依仗权势想要霸占董氏一位青年姑娘。董氏不堪受辱举族造反,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该团长为惩罚董氏宗族放火烧毁董氏总祠,董氏姑娘亦被该团团长夺走。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朱德率领工农红军在江西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流坑村亦属于革命根据地所辖区域,中央苏维埃主席毛泽东曾亲自来过流坑村,并在此下榻,其所居住过的房屋至今完好无损,其屋顶部藻井堪称艺术之花。1949年4月,解放军发动的渡江战役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江西各地相继解放,流坑村派出代表与解放军谈判,使其村获得和平解放,村中文物古建全部完好保护下来。文革时期,由于董氏家族文物保护意识非常强,族中青壮年自动组织起来维护村中秩序,使造反派和红卫兵均未敢进村骚挠;因而使这座千年古村被完整保护下来,成为中国古建史上一颗灿烂明珠。
(二)石破天惊有朋自远方来
新中国成立后,流坑村被划规乐安县牛田镇管辖,因乐安县是革命老区,又是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黄公略等战斗过的地方,而邓小平曾被下放于此,王稼祥亦在此被炸伤,所以乐安县以革命历史文物占全国第一而闻名。由于受时代观念所限,当地政府仅对当地革命历史文物采取了保护措施,而代表封资修的流坑村古建文物却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渐渐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1989年,时任中共乐安县委宣传部部长的孙玉英女士将流坑古村情况汇报给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周銮书,立即引起周部长高度重视。同年8月,周銮书部长亲自赴流坑村进行实地考察,只见流坑古村古貌依旧,文物种类繁多,全村500余栋建筑中竟有309栋为明清古建,其中有239栋民宅、26座楼坊、32座祠堂、8座殿宇、l座戏院、2座古墓、l座书院均保存完好;而古建匾额、楹联、雕刻、浮雕等艺术品皆出自历代名师之手,艺术精湛为世所罕见。周銮书部长立即邀请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彭适凡先生到流坑村考察。1990年冬,江西省文物专家詹开逊等5位专家对流坑村进行了全面考察及文物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流坑古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1996年3月,周銮书部长在庐山召开的全国文物会议上结织了中国古建文物泰斗罗哲文教授,并邀清国家文物局专家来流坑考察。11月3日,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教授及文物专家郑孝燮、鲍世行和《中国文物报》记者刘炜等应邀赴流坑村进行了三天考察。罗哲文教授认为:“流坑古村保存完好,文物丰富,记载周祥,大都有年代可考;村落和建筑有自己的特色,而流坑村保留下来的明代《董氏族谱》极有价值;许多文物须进行抢救、登记、鉴定,这座古村应充分保护、宣传、研究和利用。”参观之余,罗哲文教授欣然挥毫写了一幅对联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经是冠带满京华,文章甲天下;喜今朝,六中全会好,盼指日人文重崛起,再度领风骚。”横批为“流坑振兴”。郑孝燮专家观后道:“流坑古村不到4平方公里,但其内涵丰富,在全国亦属比较大的,可与陕西韩城党家村媲美。这个古村落毫无疑问应该很好地保护,应该给它一个适合它的身份证,我个人认为可以考虑申报为国家级。”鲍世行专家观后亦道:“流坑是个国宝,历史上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董文广,他在宋代搞了精神文明建设;其次是董燧,他在明代搞了个物质文明建设,为流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国家文物局专家对流坑的考察,立即引起新闻单位高度重视;《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了独家新闻“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一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阅读后,于11月19日批示给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曰:“此事如实,应责江西文物局尽快制定条例,保护起来,并搞规划,给予支持保护。”11月22日,张文彬局长批示:“印发领导批示,请张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同志责成文物一处调查核实,如情况属实,请按铁映同志批示,责成江西文物局制定条例和保护方案,给予支持。”1997年3月,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李铁映同志专门听取了抚州专区主管文化的副专员周琪女士的汇报,并肯定了各级政府在流坑文物保护工作中所作出的成绩。根据中央首长指示精神,抚州文化局刘辉祥局长立即将专家讲话整理成文转发给由抚州文化局所领导的“临川大文化协会”,希望临川大文化协会在京组织一次研讨会。
1997年3月9日,我在北京长白山酒家主持召开了“乐安流坑研讨会”,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与江西抚州专署文化局、中共乐安县委、中国农工党党史办、团中央中国青年音像出版社、北京大学社会系、北京古建园林设计院、临川大文化协会的专家学者沈廷杲、汤锦程、邓中和、姜天麟、沈宽、袁晓华及刘辉祥、银光灿、顾波等出席了会议,大家各抒己见,为流坑开发、建设献计献策,使研讨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汤圣怀抱流坑保留下来的开道牌陷入思古之中
1997年4月16日,我应抚州文化局刘辉祥局长和中共乐安县委副书记银光灿之邀冒雨赴江西乐安县流坑村进行考察,在阅览《董氏宗谱》时与前来视察的江西省黄懋恒副省长邂逅相遇,我向她建议将这部明代编撰的《董氏宗谱》保护起来,不能随意供人翻阅,以免受到损坏。黄副省长非常谦虚地向我咨询文物保护方法,我向她介绍了珂罗版复制技术,建议用珂罗版技术将村中的古代名人题字、书画、《董氏宗谱》进行复制保护。我们陪同黄副省长在村中古老的剧场中观看了村民“傩舞”表演,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傩舞表演的内容,但它却是东方原始巫舞的活化石,能保存至今却是一个奇迹。
考察结束后,中共乐安县委李秋生书记、银光灿副书记在县委招待所为我们洗尘接风,李秋生书记在北京中央党校学习时与我相识,所以老友重逢更加欢快轻松。李秋生书记将我带到他的办公室怀着非常沉重心情对我说:“汤会长,说心里话,流坑开发是件好事,但我们县比较穷,来一个领导、专家,我们就要派车、派人,还要招待,赔不起啊!”从李秋生书记的话中,我深深体会到他的爱民、爱乡之举。自从流坑村被发现以来,各级领导、专家趋之若鹜,县委、县政府不但要派车、派人陪同,还要拨出巨额招待费,这不但在经济上给县委、县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严重影响了县委、县政府日常工作安排。我建议李书记:尽快加速流坑旅游环境建设,一边对外开放,一边考察、一边引资,通过旅游经济效益来减轻县委、县政府、流坑村的经济压力。考察结束后,我向抚州文化局、乐安县县委建议:加强对流坑村的环境治理和投资环境建设;同时,加强文物保护。
回京后,我立即组织对流坑村进行文化宣传,并亲自撰文在《地理知识杂志》、《文物天地杂志》、《中国环境报》、《中国轻工报》、《中国测绘报》、《中国建设报》、《团结报》、《中国文物通讯》、《东方龙》等多家报刊上发动宣传攻势,将流坑古村宣传的海内外皆知。中共乐安县县委银光灿副书记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其将流坑古村文物古建拍成一套宣传片,洗印好装订成册,分送给各位首长和专家,这本影集图文并茂,使观者无不为之动情,纷纷赴流坑村旅游参观,使流坑村再次沸腾,最高接待日竞多达300余人次。日本旅行社亦跨海而来,将流坑古村作为其旅行社重点旅游项目。5月25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在南昌开会期间,其听取了乐安县流坑文物领导小组副组长银光灿的汇报,并指示说:“流坑的事情我知道,中央领导也知道,并作了指示。最近国家文物局就流坑古文化的保护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流坑的事要分期办,先省里,再报国家;县里要尽快制定政策法规、条例,尤其要注意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要注意保持原貌,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古朴,这才有价值、有吸引力。”张文彬局长又在省地市县各级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流坑古村,临别挥毫题写了“中华第一村”五个大字,全面慨括了流坑村的文化品位、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在全国各自然村中的领先地位。
(三)功成名就立正果夺金牌
1997年11月,在国家文物局政策指导下,江西省文化厅、文物局、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抚州文化局、乐安县文化局对流坑古村文物保护、文物鉴定作了重多工作调查后,江西省文物局正式批准“流坑村”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制定了针对流坑村的文保政策、法规和条例,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争取流坑村早日获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审批,我陪同抚州文化局刘辉祥局长、中共乐安县委银光灿副书记拜访了我会会长罗哲文教授。我建议聘请罗哲文教授为文物顾问,银光灿副书记当即表示同意,其代表乐安县流坑文物保护小组邀请罗哲文教授和我为“流坑文物保护小组”顾问。
退居二线的周銮书部长人老心不老,其组织了大批专家考证了流坑村董氏家族的历史,以及流坑村古建年代及规模,并将流坑村保存的文物古迹进行分类,编撰了一部《千古一村》,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大力支持下正式出版发行。江西省电视台继其后,组织人力、物力拍摄了电视纪录片《依旧好流坑》上、下集,采用纪实写法,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流坑的古村风貌。1998年元旦,《依旧好流坑》正式播出,全国几十家省、市、自治区电视台竟相转播,霎时引起国内外轰动。流坑千年古村为家乡赢得了荣誉,并获得全国几项文物指标第一名,为江西棒回了金牌。为了使流坑古村为乐安县旅游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乐安县委、县政府拨出巨款修建了一条由乐安县城至流坑村的公路,预计1998年底可竣工通车。
1998年2月2日,江西省省长舒圣佑在抚州行署专员徐俊如等区县领导陪同下冒着大雨专程到流坑村实地考察,舒圣佑省长弃车踏泥对村中文物古迹进行了认真细质考察后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流坑文化要保护、要开发,第一位是要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让大家富裕起来。”并召开了《关于抢救保护乐安县流坑村古文化遗产协调会议》。根据舒圣佑省长的指示及省协调会议精神,抚州行署召开了专员办公会,制定了《关于抢救保护乐安县流坑村古文化遗产项目目标管理方案》下发地、县有关部门。抚州行署管理方案对流坑村ll项改造、治理保护工程均作了妥善安排,责令各部门必须保证完成预定计划及工程资金。为了支持流坑村修复和保护,国家文物局下拨规划费5万元;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拨改水、改厕经费5万元;江西省建设厅下拨规划费2万元;抚州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拨流坑改水、改厕费O.5万元。3月下旬,中共乐安县委书记李秋生亲自主持召开了《流坑古文化宣传保护利用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经济组、治理环境卫生组、治理龙湖组、治安执勤组和邮电通讯组6个小组,并在李秋生书记及县政协银光灿主席亲自率领下奔赴流坑村,帮助流坑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引导村民治富。在干部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流坑村在乌江河畔荒州和乌江沿河种植了10余亩毛竹及丛生竹;并从乐安县城至流坑安装了92根电线杆,于8月开通了流坑电话专线。同时在流坑村中修建了两座造型美观的厕所,将村中鸡、猪圈舍移迁至流坑村外,整洁了村容,为旅游发展创造了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将流坑村列入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之中。
汤圣在流坑村村长家中做客
流坑村自被社会发现以来,受到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防范文物贩子的破坏,流坑文物保护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10余人的护村队,并抓获打击了一批慕名而来的文物贩子,这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却是一个奇迹,文物保护走到了文物开发之先。最后,我衷心祝愿流坑古村能为祖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荣,为早日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
本文发表于临川大文化协会会刊《东方龙》1998年总第11期
注:2001年9月24日,我应邀出席抚州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大会宣布乐安流坑村已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六年当中,乐安流坑由发现到国宝,凝聚了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常务理事汤锦程等专家学者多少心血。中共抚州市委书记罗筱玉在会议期间专门听取了我对文化兴市的看法,我建议弘扬临川客家文化为抚州市文化龙头,以此带动全市文化建设发展。罗筱玉书记非常支持我的观点,其代表市委、市政府说:“欢迎汤先生定期到家乡来给家乡干部讲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