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范爷爷”那样一丝不苟做老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7:54
11月13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范敬宜逝世。短短几个小时里,大学生们常用的人人网、开心网、校园BBS上,转发讣闻、寄托哀思的帖子占满了一个又一个页面,新浪微博有留言数千条。这位79岁的老人之所以赢得这样的敬爱,并非因为他《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的名头,也非因为他正部级领导的官阶,而是因为网友追忆的一件件小事。(《杭州日报》11月16日)
他熟悉学院几乎全部学生,叫得出许多人的名字,甚至毕业好几年的孩子,在单位的表现,他都一清二楚;他上课时旁征博引,从不照本宣科;他亲手修改学生作业,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把自己写的书送给学生,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亲笔题字……
这些都是极其琐碎也极其普通的小事,既不惊天动地,也难感人肺腑。或许在一些成功人士看来,还多少有些小儿科的嫌疑。不过,也恰恰因为这些,范敬宜先生赢得了所有清华学人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学生们提起他,不称教授,不喊院长,更不叫他官衔,而是亲切地叫他“范爷爷”。我想,这里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因为范爷爷数年如一日地将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事做得一丝不苟,从而让其人格精神如水银泻地般渗透进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中。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日新月异,大学教授乃至普通教师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然而,不能不看到,由于价值观念的变异、社会风尚的诱导、激励机制的扭曲,大学老师的优良传统也在逐渐丧失。一些大学老师在利益驱动下做出种种与本职规范不相容的越界行为,导致大学里的“富翁教师”越来越多,实验室里甘坐冷板凳的教授却越来越少;把学生当打工仔的“老板教授”越来越多,课堂上的学术大师却越来越少;为利益集团代言的“傍富教授”越来越多,堪为社会之良心的知识分子却越来越少。
相形之下,像范爷爷这样能够熟悉学院几乎全部学生的老师,已经越来越稀少了。可悲的是,对于这样一种师魂失落的现象,我们的社会竟然越来越习以为常,越来越熟视无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为师者应该遵从的职业操守,那就是“言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而当这样一种职业操守潜移默化地融入为师者的血液之中,成为为师者发乎内心的自觉的时候,也就成为一种师魂。所以,师魂显然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圣物,它就体现在每个为师者的日常言行举止之中。把教书育人当成一件神圣的事业来做,把恪尽职守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基本要求,把心灵和智慧挥洒在哺育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大路上,把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事坚持做好,就不愧为值得人们尊敬的老师。
或许,网上学生们对范爷爷点点滴滴的回忆,应该能给人们一些思考和启发:范爷爷虽然驾鹤西去,师魂却不该日渐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