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养生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42:31
一个人的出生出于偶然。谁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时间、性别、肤色、国籍与家庭。然而,一个人的生存则完全出于自愿和本能。有人戏说婴儿出生时要啼哭,是因为预感来到人间求生的艰难。因此,想要追求健康幸福的人生,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前人的养生经验。避开身边的种种误区和陷阱。健康的生命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人在健康的时候,不会主动想到预防疾病,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生活得很好,并误认为永远能长生不老,只有身患疾病后才感到健康是如此的重要。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就是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健康是创造万物的基础,却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人为了事业、钱财日日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些人未老先衰。甚至英年早逝。然而。这一切人间不同的现象,仅仅在于日常的养生之道。
注重疾病的治疗,忽视疾病的预防
自古人们就非常重视养生保健,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对避免与减少疾病的发生。且延年益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养生理论的核心之一是天人相应。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四时天气的变化规律与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保证精力充沛,必须对饮食、起居、工作、运动、休息等都有计划和规律。生活中各种不良习惯严重地损害了现代人的健康。例如,起居无节、睡眠不足、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喜食油炸食品、食物品种单一、居室污染严重、生活无规律等。许多人住院治疗一次花掉几万元毫不吝惜,但平时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一两份健康杂志或报刊,或对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肆无忌惮,直到失去健康之后才醒悟,悔之晚矣!追求玩乐刺激,轻视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现代医学证明,适量运动可增强心、脑、肺、胃、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人在35岁以后循环等系统功能每年以0.75%~1.00%的速度退化,不运动和经常坐着的人其退化的速率是经常锻炼者的两倍,衰老程度相差8年,到45岁时彼此相差高达20年,以后每10年差距递增2年。由此可见,运动对人类来说,是生命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大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指出,适量的运动可使血液中好胆固醇含量上升4%,坏胆固醇含量下降5%。美国医学会公布,每天运动量相当于快走30分钟的人比不活动的人死亡率降低56%。不运动已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和残疾的前十项原因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至少有60%的人群平时很少锻炼,但对吃喝玩乐十分热衷。有些人整天进出酒吧、舞场,或打麻将通宵达旦,虽然可以得到一时的感官刺激,却严重地损害了身体健康。
要健康就要大力提倡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持续时间较长,强度并不是很高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较长距离的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等器官,并能改善血管和肺的功能。
除了体育运动是锻炼身体之外,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不要忘记锻炼。上下班乘坐汽车可换成走路锻炼,看书或在电脑前工作累了,站起来甩甩胳膊、伸伸懒腰、打个哈欠也是锻炼身体的内容之一,在家中拖拖地、干点家务活,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还增进了夫妻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只愿打针吃药,不懂饮食调理
很多人患病之后,立刻想到的就是吃药、打针、输液,甚至住院,很少想到应该怎样调整饮食。饮食养生又称食疗,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养生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食疗的关键在于食宜清淡和食戒偏嗜两个方面。清淡的饮食,即以素食为主,俗称“粗茶淡饭”。也就是以五谷杂粮为主食,辅以豆类、蔬菜、瓜果、植物油之类,尽量少食酒肉肥甘之品。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物质,所以食物要合理搭配。不断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切忌单调、偏嗜。只有全面地吸收各种适量的营养,才能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
每个人还应该做到饮食个体化。特别是到中老年时,更要注意根据自身年龄、体质、季节、所处环境、所患疾病等不同。具体安排好自己的饮食。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的患者,需在遵医嘱服药的同时,做到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低糖膳食、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那种不懂饮食调理,想吃就吃。甚至暴食暴饮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侧重躯体锻炼、轻视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有一个健康的体质,更应该有健康的心理与精神状态,才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与复杂的社会环境。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身心健康”,才能延年益寿。
明智人的养生之道,一方面顺应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适应寒暑、温热,另一方面。调和性情,保持心情舒畅,这样病邪就不能侵袭人体,寿命自然绵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多数人比较重视身体方面的保健,比如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营养,经常吃保健品等,而对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人容易喜怒、激动、愤慨,还有的人名利思想严重,争名于前、逐利于后。还有的人活得很累,如嫉妒心过重,“气人有,笑人无”,或迷信、或牢骚满腹、或热衷他人隐私等。整日劳心耗神,心事重重,天长日久,必然会导致生理与心理产生不良变化。且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乐观开朗、心情愉快、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激动、暴怒;保持家庭和睦,增强人际交往,与人为善,多点友谊,少点嫉妒,多点诚信,少点欺诈,这对增进身心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